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是X吗”句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贵友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95,共8页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体构成多种语义关系;同时,"不是X吗"句可以承载"提醒""表疑""断言""宣泄""反驳""劝解""申辩"等七种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X吗”句
语义特征
表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qu...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应有结果再现"对"实际推断结果"的否定。两次否定后产生"难道q"分句,再与"既然p"组配,形成"既然p,难道q(吗)"。此句式具有省略式推断性、强调式主观性、反问式期待性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
“难道”
“吗”
结构省略
主观视点
应有结果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甄珍
丁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构式用例带有强负面评价语义。由一般疑问句用法发展到主观极量构式,中间经历了语用修辞并固化的过程。构式的使用者以年轻群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能再A点吗”
构式语法
主观程度量
负面评价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呢吗”是非问句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文彬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呢吗"句指的是以"呢吗"结尾的句子。这类句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A、B两部分,从功能上看近似于是非问句中的附加疑问句。"呢吗"句可分为甲、乙两类,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和怀疑。本文以"呢吗&...
"呢吗"句指的是以"呢吗"结尾的句子。这类句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A、B两部分,从功能上看近似于是非问句中的附加疑问句。"呢吗"句可分为甲、乙两类,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和怀疑。本文以"呢吗"句为基础,构拟汉语是非问句表达信疑度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呢
吗
信疑度
是非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义同构类新兴构式在话语中的互动--以反问构式“他不香吗”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文章以可填充式新兴构式“他不香吗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式与话语功能、应用语境与话语分布,进而探讨其在话语中作为引发语与应答语的互动。研究发现,“他不香吗2”表达知域义和言域义,具有主观性、感叹性、预期性和施为性话语功能,...
文章以可填充式新兴构式“他不香吗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式与话语功能、应用语境与话语分布,进而探讨其在话语中作为引发语与应答语的互动。研究发现,“他不香吗2”表达知域义和言域义,具有主观性、感叹性、预期性和施为性话语功能,主要用在交互性和评价性口语语体中。在话语交际中,引发语“他不香吗2”的应答语包括自问自答和自问他答两种形式,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以及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立场表达功能。作为引发语的“他不香吗2”对其应答语有一定制约性,二者都受目的驱动及合作原则作用,在话语中呈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反问构式
话语互动
他不香吗
引发语
应答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是X吗”句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贵友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95,共8页
文摘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体构成多种语义关系;同时,"不是X吗"句可以承载"提醒""表疑""断言""宣泄""反驳""劝解""申辩"等七种表达功能。
关键词
“不是X吗”句
语义特征
表达功能
Keywords
the sentence of 'bushi(不是) X
ma
(吗)',se
ma
ntic feature,expressive function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文摘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应有结果再现"对"实际推断结果"的否定。两次否定后产生"难道q"分句,再与"既然p"组配,形成"既然p,难道q(吗)"。此句式具有省略式推断性、强调式主观性、反问式期待性三大特点。
关键词
“既然”
“难道”
“吗”
结构省略
主观视点
应有结果再现
Keywords
" jiran" (既然)
"nandao"(难道)
"ma"(吗)
structure omitted
subjective viewpoint
the due reproducible result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甄珍
丁崇明
机构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BYY093)
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主观程度量构式研究"(项目编号:L15EYY003)资助
文摘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构式用例带有强负面评价语义。由一般疑问句用法发展到主观极量构式,中间经历了语用修辞并固化的过程。构式的使用者以年轻群体为主。
关键词
“还能再A点吗”
构式语法
主观程度量
负面评价
群体特征
Keywords
"hai neng zai A dian
ma"(
“还能再A点吗”), construction gram
ma
r
quantity of degree
negative evaluation
group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呢吗”是非问句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文彬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文摘
"呢吗"句指的是以"呢吗"结尾的句子。这类句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A、B两部分,从功能上看近似于是非问句中的附加疑问句。"呢吗"句可分为甲、乙两类,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和怀疑。本文以"呢吗"句为基础,构拟汉语是非问句表达信疑度的序列。
关键词
呢
吗
信疑度
是非问句
Keywords
"ne (呢)"
"ma
(吗)"
degree of assurance-doubt
"Yes-No" Question Sentence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义同构类新兴构式在话语中的互动--以反问构式“他不香吗”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敏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17ZDA307)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语言动态观下语法和修辞界面的同形结构研究”(15YJA740044)。
文摘
文章以可填充式新兴构式“他不香吗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式与话语功能、应用语境与话语分布,进而探讨其在话语中作为引发语与应答语的互动。研究发现,“他不香吗2”表达知域义和言域义,具有主观性、感叹性、预期性和施为性话语功能,主要用在交互性和评价性口语语体中。在话语交际中,引发语“他不香吗2”的应答语包括自问自答和自问他答两种形式,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以及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立场表达功能。作为引发语的“他不香吗2”对其应答语有一定制约性,二者都受目的驱动及合作原则作用,在话语中呈互动关系。
关键词
新兴反问构式
话语互动
他不香吗
引发语
应答语
Keywords
Emerging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Discourse Interaction
"Ta bu xiang
ma
(他不香吗)"
Triggering words
Response words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是X吗”句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郑贵友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
张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
甄珍
丁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呢吗”是非问句
何文彬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义同构类新兴构式在话语中的互动--以反问构式“他不香吗”为例
赵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