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s in a Karst System During Storm Events as Reveal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
作者 Pingheng Yang Daoxian Yuan Kuang Yinglun,Wenhao Yuan,Peng Jia,Qiufang He 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Laboratory of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3.The Karst Dynamics Laboratory,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Guilin 541004,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3-34,共2页
The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Jiangjia Spring,the outlet of Qingrn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QURS) in Chongqing,were found responding rapidly to storm events in late April,2008.A total of 20 kinds of hydrogeo... The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Jiangjia Spring,the outlet of Qingrnuguan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QURS) in Chongqing,were found responding rapidly to storm events in late April,2008.A total of 20 kinds of hydrogeochemical parameters,including discharge,specific conductance,pH,water temp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oil EROSIO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KARST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 Qingmugu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伟 陈渊隆 黄天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新型RCD动作判据,可快速识别出常规接地故障、触电、电弧等多种类型的故障。首先,利用高阶统计量中对信号冲击敏感的峭度值捕捉故障起始时刻,并通过计算该时刻前后各一周波差分剩余电流信号的能量比,以实时甄别异常状态。其次,收集故障前一周波和故障启动后三周波的差分剩余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融合各节点分量的峭度值、小波包能量比与样本熵特征为动态优选指标(DOI),并结合各分量DOI的贡献度重构低频与高频信号,以突出各故障类型在不同频段电流波形中的故障特征信息。最后,提取不同重构信号的电气量特征,透过双层链式规则实现故障精准分类。该方法已在RCD样机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在低压交流配电网的串联电弧、接地电弧、触电故障以及常规接地故障检测中表现优异,识别率达到97.52%,平均诊断时间为79.6 ms,能够满足RCDs所要求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有效提升了RCDs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触电故障 串联电弧 小波包分解 特征分量动态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
3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2 位作者 张丽秀 刘瀚齐 金福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和阈值分割操作,将结构光条纹与背景信息分离;其次,采用一种新的感兴趣区域选择方法,有效地找出了结构光条纹所在区域;然后,采用骨架细化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估算出光条纹宽度,根据宽度信息分割光条纹求取光条中心线;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Ⅴ型焊缝特征点的亚像素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teger算法运行速度提升约60%,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0.23 pixels,提高了Steger算法的速度和精度。Ⅴ型焊缝识别误差均小于1.0 mm,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Ⅴ型焊缝特征,满足实际焊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Steger 感兴趣区域 直线拟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监督短期兴趣特征增强的短视频推荐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芳 王晓晖 +3 位作者 田枫 赵玲 黄美晨 孙嘉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9,共9页
现有短视频推荐方法存在用户短期兴趣表示和短期兴趣代理提取不完全,导致长短期兴趣解纠缠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监督短期兴趣特征增强的短视频推荐模型(short video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lf-supervised short-term in... 现有短视频推荐方法存在用户短期兴趣表示和短期兴趣代理提取不完全,导致长短期兴趣解纠缠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监督短期兴趣特征增强的短视频推荐模型(short video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lf-supervised short-term interest feature enhancement,SSER)。该模型采用自监督的对比学习方法对用户长短期兴趣进行解纠缠,针对短期兴趣表示提取不完全的问题,提出采用扩展循环神经网络(dilated RNN)从非线性的用户交互序列中有效捕捉用户短期兴趣表示;针对短期兴趣代理提取不完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兴趣代理增强方式,该方式首先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对短期交互序列嵌入数据进行噪声消除,随后融合从用户序列中提取的短期兴趣普遍特征和突出特征形成融合向量,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从融合向量中提取短期兴趣代理,从而有效增强短期兴趣代理的提取。在KuaiRec短视频数据集上进行了多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优于其他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监督对比学习 短期兴趣特征增强 短视频推荐 扩展循环神经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配准方法研究
5
作者 汪卫兵 李开放 +4 位作者 赵栓峰 王渊 路正雄 李赖 郭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1-87,共7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 针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噪声点多、轮廓结构复杂的特性和现有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适应煤流点云的快速和高精度配准问题,来对传统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待配准点云进行轴向初始对齐,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来提取待配准点云的特征点,构建快速点特征直方图,以确保两个点云主轴不会出现反向的情况,提高了粗配准算法的效率。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搜索对应点对并计算初始刚体变换矩阵,用于实现两个点云的初步配准,为后续的精配准提供良好的初始位置。在上述粗配准的基础上,利用K-D树数据结构加速对应点的查找过程,并采用点到面的最小距离方法来提高对应关系的准确性。通过随机抽样一致算法迭代剔除错误的对应点对,以增强配准的准确性。最后,根据精确的对应点对计算刚体变换矩阵,从而实现对煤流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点云配准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配准算法在刮板输送机煤流轮廓点云的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上得到了提高,对煤流轮廓点云的体积计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煤流轮廓点云 点云配准 主成分分析法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随机抽样一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级显著性驱动的车辆部件检测方法
6
作者 翟永杰 吴梓沣 +2 位作者 周迅琪 魏乐涛 王乾铭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41,共16页
高精度的车辆部件检测与分割技术对智能定损系统中辅助定位损伤部件至关重要,但常面临着复杂场景下存在的背景干扰抑制难题,以及传统检测方法局限于单层次特征表征而导致的检测效能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级显著性驱... 高精度的车辆部件检测与分割技术对智能定损系统中辅助定位损伤部件至关重要,但常面临着复杂场景下存在的背景干扰抑制难题,以及传统检测方法局限于单层次特征表征而导致的检测效能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级显著性驱动的车辆部件检测方法。在图像层面,引入DeepLabV3结合3种损失函数提取显著前景以削弱背景干扰;在特征层面,基于YOLOv11构建检测与分割框架,在特征提取阶段融合空间注意力金字塔池化结构以提升多尺度特征聚合能力,并设计注意力引导的显著性图模块以实现全局建模与空间增强。为验证方法有效性,构建了一个面向多部件检测任务的车辆部件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消融实验验证了各模块的有效性。在对比实验中,检测准确率和分割准确率分别较基线模型提升3.5%和3.7%,结合可视化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方法更聚焦于部件显著区域,能有效减少复杂背景引起的误检与漏检。此外,该方法在公共数据集Car Seg上展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取得最优性能。因此,双层级显著性驱动架构通过显著前景提取和注意力引导多尺度特征聚合,显著提升了对车辆部件的检测精度,为车辆保险行业的智能定损技术提供了新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定损 车辆部件检测 显著性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3 位作者 陈瓴 黄亚飞 王吾愚 刘军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鉴于铁路桥梁结构的规律性特点,提出基于EBS分解的桥梁构件几何造型方法,构建桥梁构件之间逐级递进的约束关系,对构件进行“模板驱动”的参数化设计,实现桥梁构件的建模及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对复杂桥梁构件建模及拼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基于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建立了桥梁BIM模型库,提高构件的复用性和灵活性。研究表明,“模板驱动”的桥梁参数化构件具有参数表达完善、约束关系清晰、构件通用性强、建模速度快、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BIM技术 特征参数 参数化建模 模板驱动 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 复杂桥梁 构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特征提取的搜索导航研究
8
作者 郭娇娇 杨宾锋 +2 位作者 纪晓琳 曹海霞 郭宁宁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1,88,共8页
现有地磁导航研究所采用的导航参量大多是基于原始地磁参量,地磁参量的选取会影响导航的效率,在选择导航参量过程中存在人为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磁特征提取的搜索导航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出能较为全面地描述该位... 现有地磁导航研究所采用的导航参量大多是基于原始地磁参量,地磁参量的选取会影响导航的效率,在选择导航参量过程中存在人为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磁特征提取的搜索导航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出能较为全面地描述该位置磁场信息的地磁特征作为新的导航参量,结合现有的进化搜索策略和梯度下降法,充分利用提取出的地磁特征作为新的导航参量,引导载体不断向目标趋近,实现导航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原始地磁参量的传统搜索导航方法目标函数迭代步数为647,基于提取主成分特征的搜索导航方法目标函数迭代步数为564,而文中提出的基于主成分特征的进化梯度导航方法迭代步数为238,迭代步数明显下降,导航效率提高,并且子目标函数收敛的一致性也更好,能较好地利用原有磁场信息,在自主远程导航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导航 特征提取 主成分分析 进化梯度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深度子空间学习的微表情识别方法研究
9
作者 冉光伟 何祺 +2 位作者 王楠 冯为嘉 姜立标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11,共14页
针对微表情识别中深度子空间网络鲁棒性差和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深度子空间学习和光流计算的微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核变换充分挖掘微表情中的情感信息,同时使用光流特征捕捉微表情的运动信息,提高识别的鲁棒性。... 针对微表情识别中深度子空间网络鲁棒性差和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深度子空间学习和光流计算的微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核变换充分挖掘微表情中的情感信息,同时使用光流特征捕捉微表情的运动信息,提高识别的鲁棒性。在SMIC、SAMM、CASME和CASMEⅡ4个广泛使用的自发微表情数据集和3DB-combined复合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识别性能优于MACNN、Micro-Attention等深度学习方法,在复合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0.834 6。此外,在SMIC数据集上添加10%、20%、30%和40%的随机噪声块后,在不同噪声水平下的未加权F1分数均优于其他算法,表明该方法在微表情识别任务中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子空间 微表情识别 光流特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
10
作者 吴沁停 王新景 +3 位作者 潘金艳 张海峰 邵桂芳 高云龙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978,共18页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点的影响。然而,这些算法忽略了数据的固有局部结构,导致数据的本质结构信息丢失,从而影响了对噪声和离群点的准确辨识和移除,进而影响了后续算法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Soft Mean Filtering,RPCA-SMF)算法。RPCA-SMF采用Soft均值滤波的思想,通过两步走的形式,不仅在模型学习前对噪声处理,同时在模型学习后也引入了噪声处理机制。具体而言,RPCA-SMF算法首先引入了均值滤波的相关思想,通过对比样本与其局部近邻这两者和局部均值的偏差对样本进行Soft加权,从而对噪声进行判定。随后,通过第一步获取的关于噪声的“判别知识”处理噪声信息。由于均值滤波能有效保留数据的整体轮廓信息,因此对于被识别为噪声的样本,RPCA-SMF算法强调保留其低频整体轮廓信息,而非高频的噪声信息。这样能够有效地保留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对数据整体结构特征的保留能力,使得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无监督特征提取 主成分分析 Soft均值滤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感知和长短期兴趣融合的序列推荐
11
作者 侯亚飞 荀亚玲 +1 位作者 杨海峰 李砚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11,共8页
针对序列推荐模型对用户长期兴趣建模过程中,并未考虑与侧边信息的深度联系以及常常忽略用户近期内的多次交互行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感知和长短期兴趣融合的序列推荐方法。结合项目的侧边信息,设计全新的虚拟类目的自由路由机制... 针对序列推荐模型对用户长期兴趣建模过程中,并未考虑与侧边信息的深度联系以及常常忽略用户近期内的多次交互行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感知和长短期兴趣融合的序列推荐方法。结合项目的侧边信息,设计全新的虚拟类目的自由路由机制对用户的长期兴趣进行建模,增强模型对用户长期行为的建模能力。考虑用户近期内的多次交互并结合属性预测,提升模型对用户短期行为的建模效果。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各项评估性能均优于其它序列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序列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兴趣编码 自由路由 时序感知 项目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大构件几何特征建模及装配干涉检测方法
12
作者 顾世民 刘金锋 +5 位作者 钱天龙 景旭文 王学敏 毛包晨 沈阳 陈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6-1649,共14页
船舶构件制造和装配中的制造误差与装焊变形影响肋板拉入装配的成功率和效率。提出了基于几何特征的船舶大尺寸构件快速建模及装配干涉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定义装配特征,再利用改进的ASPacNet准确识别装配特征,接着进行局部重建与拼接,... 船舶构件制造和装配中的制造误差与装焊变形影响肋板拉入装配的成功率和效率。提出了基于几何特征的船舶大尺寸构件快速建模及装配干涉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定义装配特征,再利用改进的ASPacNet准确识别装配特征,接着进行局部重建与拼接,最后通过时间域间断配合间隙计算方法检测装配干涉。实验显示,该方法在船舶大尺寸构件上的建模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66.01%,建模均方根误差为0.206 mm,干涉检测准确率达98.81%,能有效减少试装,为船舶大构件高效装配提供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特征识别 快速建模 船舶大尺度构件 肋板拉入装配 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浮选尾煤灰分检测
13
作者 刘航涛 吕振福 +3 位作者 丁国峰 李作敏 张博冉 周脉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针对基于浮选尾煤图像的灰分检测特征提取种类单一、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多特征融合的尾煤灰分预测方法。在浮选现场获取工业尾煤图像数据集,采用RGB(红、绿、蓝)颜色、灰度、灰度共生矩阵等常规特征和颜色共生矩阵特... 针对基于浮选尾煤图像的灰分检测特征提取种类单一、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多特征融合的尾煤灰分预测方法。在浮选现场获取工业尾煤图像数据集,采用RGB(红、绿、蓝)颜色、灰度、灰度共生矩阵等常规特征和颜色共生矩阵特征对尾煤图像进行描述;通过相关性矩阵研究图像特征与尾煤灰分之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降低原始特征维数,以不同主成分个数作为输入,尾煤灰分作为输出,构建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进行尾煤灰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多特征融合显著提高了尾煤灰分预测模型精度,更加全面地描述了尾煤特征,并且模型性能优于以单一类型特征作为输入的模型,此方法可为浮选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煤灰分 颜色共生矩阵 特征融合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CNN模型的管道埋藏微裂纹超声导波定位
14
作者 颜劲夫 艾星 +3 位作者 何其骏 李佳惠 胡碗铷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信号.然后,提取并融合两类特征因子来构建融合特征矩阵:反映微裂纹非线性特征的零频分量和表征微裂纹位置信息的损伤指数.最后,将该矩阵输入到构建的CNN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了对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精确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次谐波分量相比,零频分量对微裂纹的非线性效应更敏感;损伤指数可以放大原始信号中包含的损伤信息,对埋藏微裂纹的定位具有重要价值;CNN模型可以有效地从融合特征矩阵中提取微裂纹的位置信息,确定其空间坐标,为无损检测领域管道微裂纹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频分量 损伤指数 融合特征矩阵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会话兴趣与特征交叉的推荐模型
15
作者 王钟悦 陈洪涛 王法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7-1733,共7页
针对现有的推荐模型对会话兴趣分割精度不足,以及缺乏对会话兴趣做充分的特征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会话兴趣与特征交叉融合的推荐模型。通过会话兴趣精炼层对会话兴趣的精度进行优化,通过注意力机制将源和目标兴趣进行有效的权重分配。... 针对现有的推荐模型对会话兴趣分割精度不足,以及缺乏对会话兴趣做充分的特征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会话兴趣与特征交叉融合的推荐模型。通过会话兴趣精炼层对会话兴趣的精度进行优化,通过注意力机制将源和目标兴趣进行有效的权重分配。引入一个可以共享的微网格模型进行会话兴趣特征的交互建模,提升模型的特征组合能力和推荐模型预测的精准度。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Alibaba Ads和MovieLen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当前先进的推荐模型,对数损失值降低了0.02,AUC值提高了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率预测 推荐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 会话兴趣 特征交叉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图像和点云数据融合的汽车零配件配准
16
作者 库宗帆 陈灯 郑朝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2-1189,共8页
针对工业场景下经典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点云位姿估计中初始位姿敏感度高、迭代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GB图像的快速点云配准方法。分别采集RGB图像和点云数据,使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针对工业场景下经典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在点云位姿估计中初始位姿敏感度高、迭代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GB图像的快速点云配准方法。分别采集RGB图像和点云数据,使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提取RGB图像特征点,利用Brute-Force算法进行初始匹配,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优化匹配,得到单应矩阵和旋转平移矩阵,求解汽车零配件初始位姿。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双向KD树近邻搜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ICP算法,在配准速度和精度上分别提高了87.2%和5.0%,相对于FR-ICP(fast and robust 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在配准精度相当的情况下,配准速度提高了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点云配准 迭代最近点算法 特征提取 特征匹配、随机采样一致性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异构的聚类联邦学习算法
17
作者 陈庆礼 郭渊博 方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6-1094,共9页
联邦学习(FL)是一种在隐私保护和通信效率方面极具潜力的新型机器学习模型构建范式,然而现实物联网(IoT)场景中客户端节点数据之间会存在异构性,学习一个统一的全局模型会导致模型准确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布的... 联邦学习(FL)是一种在隐私保护和通信效率方面极具潜力的新型机器学习模型构建范式,然而现实物联网(IoT)场景中客户端节点数据之间会存在异构性,学习一个统一的全局模型会导致模型准确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布的聚类联邦学习(CFLFD)算法。在该算法中,对每个客户端节点从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聚类,以将具有相似数据分布的客户端节点聚类在一起相互协作,从而提高模型准确率。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3个数据集和4种基准算法上进行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FedProx相比,CFLFD算法在CIFAR10数据集和Office-Caltech10数据集上将模型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2和3.7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聚类 特征提取 主成分分析 个性化联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影像和POI数据的城镇边界提取
18
作者 陈鹏飞 郭继发 郭润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1,共6页
由于传统城镇边界提取方法存在特征缺失和数据单一性问题,集成Google Earth影像、下垫面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构建城镇综合指数,融合POI核密度、Harris角点和Canny边缘特征,结合Densi-Graph算法实现城镇边界提取.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和人... 由于传统城镇边界提取方法存在特征缺失和数据单一性问题,集成Google Earth影像、下垫面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构建城镇综合指数,融合POI核密度、Harris角点和Canny边缘特征,结合Densi-Graph算法实现城镇边界提取.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和人类活动校正机制,解决建筑密集区边界断裂和混合功能区表征偏差等问题.基于天津市部分城镇的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于POI&ISA法和POI核密度法,本研究方法的F1-Score分别提升了5.29%和7.95%(宁河镇)以及4.98%和13.24%(下仓镇),说明该方法在空间精度和形态表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成区 Google Earth影像 角点 边缘特征 兴趣点 核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模态过程的凝汽器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19
作者 朱继涛 曾水平 +3 位作者 贺宇清 郑佳佳 代雨辰 司风琪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针对凝汽器设备多模态运行过程的在线监测与故障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k-means聚类与重构主成分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态识别,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模态之间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存在显著差异,需要... 针对凝汽器设备多模态运行过程的在线监测与故障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k-means聚类与重构主成分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态识别,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模态之间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对子模态分别建立监测模型。为有效获取故障特征,抑制故障分离过程中的残差污染现象,采用重构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故障特征向量,实现了面向多模态过程的故障特征提取。结果表明:使用重构贡献图法能够分离检测出故障变量及其特征向量,且能有效避免残差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故障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多模态过程 故障特征提取 重构主成分分析 故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20
作者 许淇 杨嘉葳 王继燕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1,共7页
针对多种基于图像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方法在去噪的同时难以保留图像弱边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最小最大规范化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光谱图像进行... 针对多种基于图像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方法在去噪的同时难以保留图像弱边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最小最大规范化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降维,再次运用加窗域变换递归滤波在得到弱化噪声的特征图像的同时保留弱边缘,然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对特征图像进行二次平滑进一步抑制噪声并增强边缘,并基于方差对特征图像进行加权,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在两个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该方法的分类精度相比基于光谱特征的方法分别提升了14.06%和25.75%,相比于该领域多种滤波算法分别提升0.76%~4.3%和1.5%~5.69%,且分类结果更能反映真实地物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加窗域变换递归滤波 L0梯度最小化 特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