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消除hot spot现象的LED背光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莉 吕美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3-1625,共3页
随着高亮度LED晶片、导光板成型技术、光学薄膜(反射膜、散射膜、增亮膜)等制作技术的发展,加上不断创新的LED背光模组光学系统设计,以及LED背光市场的巨大需求,大大推动了LED背光技术水平不断向前发展。这里设计了一种消除hot spot现... 随着高亮度LED晶片、导光板成型技术、光学薄膜(反射膜、散射膜、增亮膜)等制作技术的发展,加上不断创新的LED背光模组光学系统设计,以及LED背光市场的巨大需求,大大推动了LED背光技术水平不断向前发展。这里设计了一种消除hot spot现象的背光设计。结果可知:达到设计效果的改进关键仅是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贴上一条有微棱镜结构的膜片,从而使入射至导光板的光束角度变大,达到良好的均匀光效果。让增加相邻LED间距而不出现hot spot现象成为可能,这一研究对于消除hot spot所带来的均匀性过差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设计hot spot现象 微棱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GEOTHERMAL PULSE OF HOT-SPOT AND ITS DISPERSION PROCESS OVER CHINA-INDIA-BURMA AND CHANGE OF SHORT-TERM CLIMATE
2
作者 Liu Yanxiang,Tang Maocang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76-376,共1页
The great gorge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is a hot\|spot over earth has been proved by the gravity, geomagnetic, geological, geothermal heat and atmospheric data. Some substances often surge from mantle to the earth sur... The great gorge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is a hot\|spot over earth has been proved by the gravity, geomagnetic, geological, geothermal heat and atmospheric data. Some substances often surge from mantle to the earth surface, which process is not constant and has obvious pulse, characterized by ground temperature over hot\|spot region where is a apparent positive relation in correlation map of the variations of Zedang’s temperature (at 3 2m) in stations over China from 1965 to 1992. It can bring more precipitation here. Out of from the hot spot, 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xes around the hot\|spot and to arrange in circular waves with same distance. The average distant of the axes is about 820km, which prove the pulse propagation would in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n the hot\|spot region, the geothermal heat pulse propagation has preference direction. So, it has obvious contribution for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outh Ch 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PULSE hot\|spot DISPERSION CLIM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T形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磊 元敏 +2 位作者 邹博文 刘永健 杨万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为了分析并对比采用开口T形加劲肋形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提出横隔板顶部不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顶部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闭口U肋共3种设计方案,采用Abaqus分别建... 为了分析并对比采用开口T形加劲肋形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提出横隔板顶部不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顶部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闭口U肋共3种设计方案,采用Abaqus分别建立局部三维实体模型,对3种设计方案展开参数分析,并采用热点应力法进行疲劳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全桥疲劳易损断面位置处于跨中顶板厚度为18 mm的E类梁段。方案3在各个疲劳构造细节处的热点应力幅均高于方案1和方案2。方案1仅在疲劳构造细节⑤处的热点应力幅小于方案2,其余几个疲劳构造细节的应力幅均高于方案2,在疲劳构造细节①处的热点应力幅降幅最大,约为34.75%,在疲劳构造细节③的热点应力幅降幅最小,仅为7.16%。无论顶板厚度变化还是横隔板厚度变化,变化幅度最大的位置均是疲劳构造细节①和②,其余位置疲劳应力幅对于顶板厚度变化较横隔板厚度变化敏感。方案2并无超出热点应力S‑N曲线疲劳截止限的位置,而方案1和方案3超出疲劳截止限的位置疲劳性能均满足规范中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验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开口T肋 疲劳构造细节 热点应力法 疲劳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医杂志》刊文特征与热点分析
4
作者 张宇 戴豪泽 +3 位作者 李立 任忠钦 李重阳 朱萃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I0001,I0002,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年所刊文的内容特征与热点,以期为《辽宁中医杂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Excel及Refworks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刊文的主要文献特征包括刊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研究机构、所属... 目的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年所刊文的内容特征与热点,以期为《辽宁中医杂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Excel及Refworks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刊文的主要文献特征包括刊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研究机构、所属栏目的分布及刊文的主要热点主题包括文献的学科分布、刊文主要关键词、刊文重点学科及刊文热点关键词等,采用多维视角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辽宁中医杂志》刊文数量下降,刊文质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年载文基金资助项目呈上升趋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是《辽宁中医杂志》重要的研究机构;所属栏目的分布,在总发文中占比最高的是临证经纬(10.79%,2118/19638),其次为学术探讨与论述(5.77%,1133/19638),再次为针灸与经络(4.30%,845/19638)、实验研究(4.25%,835/19638)、经验缬菁(3.93%,772/19638)等;刊文的重点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肿瘤学、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儿科学、外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学、泌尿科学、临床医学、呼吸系统疾病、化学、急救医学、精神医学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中医药、针灸、中药、中医、冠心病等研究领域;临床治疗效果(疗效、临床疗效、临床研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中医药(针灸、名医经验、中药、中医)、慢性病(冠心病)等是《辽宁中医杂志》刊文研究的高频关注点;重点学科中获得的前三名为中医学、中药学、肿瘤学的中医药治疗;对热点关键词进行总结,获得的前三名为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结论刊文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对应的附属医院为核心研究力量,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三大主题是《辽宁中医杂志》2005-2024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医杂志》 刊文 特征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绕组首饼温度及温度梯度的变压器热点模型
5
作者 范晓舟 刘云鹏 +3 位作者 律方成 李欢 徐永超 闫泽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1-369,I0030,共10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是衡量变压器负载潜力及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变压器状态监测以及预测的重点。绕组底部首饼直接与散热片回流的冷油接触,周围油温与冷油近似相等,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其散热。该文从变压器传热原理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热... 变压器热点温度是衡量变压器负载潜力及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变压器状态监测以及预测的重点。绕组底部首饼直接与散热片回流的冷油接触,周围油温与冷油近似相等,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其散热。该文从变压器传热原理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热点温度计算模型。首先,基于理论推导建立绕组首饼温度的控制方程,并使用热电类比方法建立可用于实际运行的绕组首饼局部热路模型。通过对一台内置传感光纤的110 kV油浸式变压器进行11级不同负载共21 h温升试验,获得不同负载率下绕组温度变化情况,并提出基于绕组首饼温度及绕组温度梯度的热点温度模型。基于局部热路模型,使用负载率及散热片进出口油温作为输入变量,成功预测绕组首饼温度。随后,建立绕组整体温度梯度的指数、差分方程模型,并基于提出的热点计算模型对连续变负载试验的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4.02 K,相较传统模型,最大误差降低21%,验证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热点温度 温度梯度 温升试验 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
6
作者 张妍 赵春泓 +1 位作者 李冰 刘溢槟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6,共9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的背景复杂、热斑缺陷的形状大小各异、反光干扰导致目标特征显著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模型RT-DETRSRC。首先,以RT-DETR为基础模型,利用细粒化卷积SPD-Conv改... 针对无人机航拍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的背景复杂、热斑缺陷的形状大小各异、反光干扰导致目标特征显著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模型RT-DETRSRC。首先,以RT-DETR为基础模型,利用细粒化卷积SPD-Conv改进主干网络中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精细化地提取缺陷的特征,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颈部网络中,提出RepBi-PANCARAFE结构来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双向级联特征融合结构RepBi-PAN,增强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和特征融合;引入特征上采样算子CARAFE,在更大的感受野范围内捕获和整合上下文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RT-DETR-SRC模型的mAP50和mAP50:95相较于基线模型分别提升了4.5%和4.1%,能够有效地识别红外图像中的热斑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热斑检测 RT-DE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博弈理论的多源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优化
7
作者 杨彪 韩泽民 +3 位作者 段绍米 黄宏彬 吴照刚 彭飞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本工作研究了多源微波加热系统中材料内部整体温度均匀性的优化问题,也就是在谐振腔体存在驻波的情况下,实现温度场梯度最小的优化目标。首先,从微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出发,采用热点交替的移频方法,逆转材料温域分布,实现材料间冷热点的中... 本工作研究了多源微波加热系统中材料内部整体温度均匀性的优化问题,也就是在谐振腔体存在驻波的情况下,实现温度场梯度最小的优化目标。首先,从微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出发,采用热点交替的移频方法,逆转材料温域分布,实现材料间冷热点的中和,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然后,基于不同微波源之间的耦合程度差异,引入混沌博弈优化算法重构不同频率下各个微波源的馈入功率数值,在确保温度均匀性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材料的整体温度。最后,通过多源微波与SiC材料相互作用的仿真实例来分析加热过程,并开展对均匀性指标的有效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固定频率加热和扫频加热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均匀性分别提升了26.3%~70.2%和60.0%~62.7%,同时加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5%~41.7%和14.2%~14.6%,能有效地改善微波加热的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多微波源 功频协同 热点交替 混沌博弈优化算法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策划“新质生产力”专栏的思考
8
作者 张海东 汪全伟 +1 位作者 黄艳 龙娅丽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期刊要积极应变、回应热点,策划专题、发表文章,提升刊物的引导力、影响力。“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创理念,将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紧密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回应社会发展变革“热点”、推动学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期刊要积极应变、回应热点,策划专题、发表文章,提升刊物的引导力、影响力。“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创理念,将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紧密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回应社会发展变革“热点”、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3个维度阐述学术期刊为什么开展“新质生产力”专栏策划。提出学术期刊根据各刊实际,给出“新质生产力”专栏参考主题;根据主题研究实际,开通审稿快线三方深度交流;培育优秀青年学者,论文先录先发的策划实施方法。最后指出,策划“新质生产力”专栏对各方的要求:编辑部积极回应热点,主动策划;编委会发挥专业特长,组稿撰稿;研究者增强热点敏感,担当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学术热点 学术期刊 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生计韧性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9
作者 李博 熊焕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4,共9页
随着全球性风险冲击持续加重,提高人类生计韧性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创新途径。该文以1990—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850篇生计韧性相关文献为样本,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生计韧性研究知识图谱,... 随着全球性风险冲击持续加重,提高人类生计韧性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创新途径。该文以1990—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850篇生计韧性相关文献为样本,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生计韧性研究知识图谱,梳理生计韧性研究的知识基础和演进脉络,总结其研究主题和趋势。结果表明:生计韧性研究相关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发展演进历程可划分为概念演化阶段(1990—2010年)、应用拓展阶段(2011—2017年)和政策提升阶段(2018—2022年),研究主题聚焦在生计背景、生计资源和生计主体分析三大领域。未来研究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完善社区治理和参与机制、促进全球化与地方特色研究相结合、构建多尺度与跨学科融合的本土化生计韧性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为实现可持续生计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韧性 前沿热点 气候变化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同调算法的光伏热斑识别与分类方法
10
作者 孙海蓉 张洪玮 +1 位作者 唐振超 周黎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292,共8页
针对光伏组件中红外热斑的识别及分类需训练样本数量较大以及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斑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拓扑数据分析中的持续同调算法,将红外热图像中RGB三通道上的数值映射到三... 针对光伏组件中红外热斑的识别及分类需训练样本数量较大以及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同调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斑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拓扑数据分析中的持续同调算法,将红外热图像中RGB三通道上的数值映射到三维坐标系形成三维点云,然后进行持续同调计算,预先提取出图片内部所包含的拓扑特征,再将提取出的特征向量化处理后以固定的顺序排列,映射到图像的像素中去,并与图片的亮度及对比度特征相结合,最后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调整后的LeNet-5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对光伏红外热斑的分类识别,并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各项性能指标,以评估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取出隐藏在图像内部的高维拓扑特征,并与其他特征进行有利地互补结合,解决图像数据无法直接输入到持续同调算法中以及高维度拓扑特征无法直接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光伏红外热斑的分类识别准确率,且显著减少了所需的计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拓扑数据分析 持续同调 光伏热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乡村经济振兴文献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马学军 吴晓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98-102,107,共6页
运用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采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以1992年1月—2024年9月的1 193篇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对作者共现、高频关键词、研究主题聚类等内容进行分析,系统梳理近30年来乡村经济振兴研究热点、主... 运用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采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以1992年1月—2024年9月的1 193篇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对作者共现、高频关键词、研究主题聚类等内容进行分析,系统梳理近30年来乡村经济振兴研究热点、主题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Sviewer 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 前沿热点 演进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场计算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仿真分析方法
12
作者 潘文霞 陈星池 +1 位作者 赵坤 高从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共7页
随着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变压器绕组过热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对已投运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实时监测存在一定技术不足,文章以一台大型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法和传热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 随着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变压器绕组过热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对已投运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实时监测存在一定技术不足,文章以一台大型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法和传热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分布计算的大型变压器热点温度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变压器进行磁热耦合有限元仿真,简化绕组结构和油流条件,以现有技术参数、监测数据为依托设定仿真参数,计算得到符合工程要求的温度场分布结果,从而获得热点温度。通过比较变压器顶层油温和热点温度的实测数据、标准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温度场分布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该热点温度仿真分析方法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变压器热点温度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油浸式变压器 热点温度 温度场分布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玲玉 蔡宇 +3 位作者 杨丽 朱晓峰 王攀攀 张荣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16,共5页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 为了清晰把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检索范围为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已发表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相关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后回落态势,反映出学界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关注度的变化。高频关键词如“安全体系”“云计算”“物联网”等,揭示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新兴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关键词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展示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采用CiteSpace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进行分析与总结,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信息化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和热点分析技术的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隐患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晶 朱武 +2 位作者 张关龙 许炫宇 张勤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0-986,共17页
黄土高原面积约64万km^(2),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黄土高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动态监测,对当地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多集中于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面积约64万km^(2),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黄土高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动态监测,对当地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多集中于黄土高原局部范围内单一灾种的研究,缺乏全局尺度上多灾种的调查和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短基线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覆盖整个黄土高原的1994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黄土高原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平均形变速率以及时间序列结果。采用热点分析技术提取了有效形变区域,在此基础上借助光学影像,采用人工目视判读的方法,识别出黄土高原32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采矿沉陷1920处,地面沉降593处,滑坡727处。对灾害隐患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采矿沉陷区域基本为煤炭资源分布区域,其与地层岩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主要沿着地层岩性走向分布;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城市区域,地下水开采和人类工程建设是主要驱动因素;地层岩性、人类活动、河流等都会对黄土高原滑坡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滑坡灾害点的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滑坡灾害点在高程1500~3000 m,坡度10°~30°,坡向北、东北、东、东南方向上分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识别 黄土高原 INSAR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的光伏组件热斑故障识别及状态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雷 刘波 +1 位作者 孙凯 赵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针对光伏组件热斑的精确定位和量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与热斑像素比重模型相融合的光伏组件状态量化评估方法,旨在实现不同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首先,基于获取的红外热斑图像集,提出在DeepLabV3+主干网络中引入迁移学... 针对光伏组件热斑的精确定位和量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与热斑像素比重模型相融合的光伏组件状态量化评估方法,旨在实现不同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首先,基于获取的红外热斑图像集,提出在DeepLabV3+主干网络中引入迁移学习网络(EfficientNetB7)来提高热斑形状特征提取能力,进而实现热斑的像素级语义分割;其次,利用Canny算法对分割的热斑图像进行像素级轮廓界定,并利用格林积分计算其像素比重;最后,通过构建状态评估模型实现对光伏组件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现场试验表明,与常见的语义分割方法(DeepLabV3、FCN、U-net、Linknet、SegNet)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在像素准确率和平均交并比方面分别达到98.33%和91.43%,具有较好的热斑分割效果。此外,所提状态评估方法可实现对光伏组件热斑大小的准确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热斑 图像分割 状态评估 深度学习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矿区潜在滑移区早期识别与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建军 杨明甫 +1 位作者 冯晓硕 姜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为实现矿区安全稳定运营,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利用热点分析法识别潜在滑移区,通过特征点形变时间序列分析边坡形变状态,根据滑坡体积-几何参数幂律关系判别潜在滑移区规模等级。结果表明:矿区大部分位置... 为实现矿区安全稳定运营,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利用热点分析法识别潜在滑移区,通过特征点形变时间序列分析边坡形变状态,根据滑坡体积-几何参数幂律关系判别潜在滑移区规模等级。结果表明:矿区大部分位置形变速率接近于0,结合热点分析法最终识别出3处潜在滑移区;P_(3)、P_(4)最大时序形变分别为-17.6 mm、-84.9 mm,表明2号潜在滑移区发生不均匀形变;降雨对2号潜在滑移区边坡有一定抬升作用,对排土场边坡形变产生短期加速作用,各潜在滑移区及排土场边坡长期形变均未表现出明显加速趋势;1、2、3号潜在滑移区规模级别分别为巨型、大型、大型,3号潜在滑移区及排土场边坡下方存在居住区、拉林铁路及雅鲁藏布江,应加强该区域的监测与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潜在滑移 热点分析 早期识别 形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热路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华 吕志瑞 +2 位作者 孙云生 黄彬 王永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变压器运行寿命和负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与变压器负荷、顶层油温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变压器运行在高温、过负荷时,由于热点温度过高而容易发生变压器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能精确计算变压器绕...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变压器运行寿命和负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与变压器负荷、顶层油温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变压器运行在高温、过负荷时,由于热点温度过高而容易发生变压器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能精确计算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基于传热学和热电类比理论知识构造了变压器动态热路模型,建立微分方程。考虑到散热片散热系数从里到外不一致的影响,得到变压器有效散热面积,修正了热路模型。并以天威合肥变压器厂的一台180 MVA-220 kV变压器为例,建立该变压器的热路模型计算出绕组的热点温度;同时,建立三维变压器实际模型,基于Fluent仿真软件得到其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我们对这台主变进行了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得到了绕组的热点温度数据,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热路模型及IEEE导则推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热路模型相对IEEE导则推荐模型计算精确度更高,证明了文中方法能更准确地计算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顶层油温 热点温度 热模型 散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萌萌 杨楠 +3 位作者 王轶 刘琼 李小磊 郅二铨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热点分析法和生态经济协调模型,探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的高值和低值聚集分布特征及黄河流域各地市生态和经济协调程度,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增加趋势,ESV由2000年的40217.3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1135.10亿元,其中,草地的ESV值最大,未利用地的ESV最小。②黄河流域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南高北低、中游高上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20年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稳定,整体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各阶段ESV变化率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③2000—2020年黄河流域GDP的增加率远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率,生态和经济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低度冲突水平。【结论】2000—2020年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速低于GDP,生态与经济协调度较低,未来需要加强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热点分析 生态经济协调模型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的油浸式变压器磁场-流场-温度场仿真计算及热点温度反演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发庭 张乃月 +3 位作者 匡柏源 张仁杰 江宇晴 唐波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4,I0004,I0005,共15页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材料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电气和结构参数,建立了变压器3维等效仿真模型,通过磁场计算准确得到油箱各壁面的损耗值。采取传统等效模型和多孔介质等效模型,对两种等效模型的流场-...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材料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电气和结构参数,建立了变压器3维等效仿真模型,通过磁场计算准确得到油箱各壁面的损耗值。采取传统等效模型和多孔介质等效模型,对两种等效模型的流场-温度场分布进行计算,得到变压器温度场仿真结果,获得了油浸式变压器铁芯和绕组温度及周围流体流速分布。为减小漏磁通在油箱壁面产生的损耗,降低变压器整体温升,在油箱壁面分别施加电、磁屏蔽板,计算两种屏蔽对油箱壁面损耗值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磁屏蔽的屏蔽效果更佳,并对施加屏蔽位置继续进行研究。根据温度场计算结果,确定与绕组温度具有强关联的油箱壁面中部特征点与底层油温特征点,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分别建立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底层油温特征点不仅数量小,且在大型变压器中较容易实现,在预测绕组热点温度方面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预测准确性更高。该文研究为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多孔介质 磁屏蔽 热点温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诗语 刘少坤 +3 位作者 黄李澄 陆汝成 卢盛权 邓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2,共16页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对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总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2000—2010年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232.71万hm^(2),2010—2020年面积增加102.56万hm^(2)。两个时段的稳定性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稳定性生态用地以草地与森林为主。2)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整体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分别为48.46%和53.68%。2000—2020年生态稳定性指数存在显著聚集,生态用地稳定性格局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两种类型生态稳定性空间前后期分别占总面积的48.17%和46.70%;高-高聚集区、高-低异常值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低-低聚集区、低-高异常值区呈下降的趋势。3)冷点区域总面积减少1026万hm^(2),热点区域总面积增加206万hm^(2),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指数在缓慢提升的同时,稳定性生态用地的集聚效应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