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 被引量:9
1
作者 柴庆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72,共10页
"音响型电子音乐"作为20世纪音乐的一个分支,不论是音响特征还是组织方式,都与传统音乐有明显的区分,但其创作思维是否与传统音乐毫无关联呢?文章以法国20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电子音乐为例,以传统复调思维中的"对抗... "音响型电子音乐"作为20世纪音乐的一个分支,不论是音响特征还是组织方式,都与传统音乐有明显的区分,但其创作思维是否与传统音乐毫无关联呢?文章以法国20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电子音乐为例,以传统复调思维中的"对抗"和"互补"两种规律为依据,从音色、音响形态出发,来探究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型电子音乐 复调性思维 音色 音响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声部视唱中的多声部思维——隐伏旋律的分声部视唱训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视唱是学生理解感知作品的最直观且基础的行为,分析拆解单声部视唱中的隐伏旋律,用分声部训练的方法来视唱隐伏旋律的片段,更有助于学生对视唱作品的整体把握,并培养其声部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内心听觉,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关键词 隐伏 旋律 单声部 多声部 声部思维 视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声音运动的“镜像”效应体现电子音乐创作的多重思维——刘健的《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林励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36,共15页
文章分析了作曲家刘健运用"隐性"的电子音乐音色思维来展开《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的写作特征,指出该作品运用新律笛子和小堂鼓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乐器,通过新演奏法的演绎,以及在音色形态上构成的相互联系,总结出作曲家在... 文章分析了作曲家刘健运用"隐性"的电子音乐音色思维来展开《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的写作特征,指出该作品运用新律笛子和小堂鼓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乐器,通过新演奏法的演绎,以及在音色形态上构成的相互联系,总结出作曲家在创作该作品时所体现的技术特征以及创作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健 《半坡的月圆之夜》 “隐性”的音色思维 “镜像”效应 特殊演奏法 音色形态 声音运动 空间观念 技术特征 创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类抵制意愿的影响研究——思维方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崔保军 余伟萍 吴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6,共9页
我国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有关研究文献相对匮乏且未能充分认识其规律。运用实验室试验法,以双重路径说服理论、思维方式理论为基础,从整个品类视角研究不同性质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品类抵制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技术缺陷... 我国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有关研究文献相对匮乏且未能充分认识其规律。运用实验室试验法,以双重路径说服理论、思维方式理论为基础,从整个品类视角研究不同性质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品类抵制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技术缺陷型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消费者对潜规则型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的品类抵制意愿更高;思维方式在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品类抵制意愿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与分析性思维消费者相比,整体性思维消费者对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引致的品类抵制意愿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 品类抵制意愿 思维方式 双重路径模型 潜规则型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