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业喜 刘运伟 赖格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3,139,共7页
在红三角经济圈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红三角经济圈人口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北北西方向,经... 在红三角经济圈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红三角经济圈人口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北北西方向,经济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正西方向;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西高东低格局;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红三角经济圈可划分为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和经济滞后型3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三角经济圈 人口 经济 空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永秀 邵金萍 吴振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所提供的机遇与不足。其次研究了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应抓住的几个重点:一是以西安为中心,对西安进行重新定位;二是以产业为依托,打造"关中—天水经...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所提供的机遇与不足。其次研究了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应抓住的几个重点:一是以西安为中心,对西安进行重新定位;二是以产业为依托,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五大产业带;三是以《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拓宽陕西南北经济大通道;四是以《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成员城市所在省的发展战略;五是以城市群建设为载体,树立泛关中城市群的概念;六是以机制创新为手段,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最后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其发展趋势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大关中城市群"→"泛关中城市群"→"黄河中游三角经济区"→"黄河中游五角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城市群 黄河三角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里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曾颉 梁天戈 李震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9,125,共11页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的战略地位,研究满洲里未来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可能趋势以及重要节点的专业化识别,进而探讨满洲里及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保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跨境金三角发展区 空间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金三角”经济区域综合防灾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养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以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简称为“西岸金三角”)为对象,重点针对该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文化传统、交通布局和城市规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分析和研究灾害的主要类型、已灾教训和潜在危险及其趋势;经系统研究,... 以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简称为“西岸金三角”)为对象,重点针对该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文化传统、交通布局和城市规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分析和研究灾害的主要类型、已灾教训和潜在危险及其趋势;经系统研究,预测未来灾害的基本形式;着重分析未来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程度;从区域基本建设角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乃至重建及其预警的主要举措和基本策略,特别提出了数字区域、信息档案、安全规划、应急预警等先进、科学和合理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措施在区域综合防灾中的应用。为工程实践、经济计划、投资决策和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金三角”经济区 灾害类型 预测与分析 防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三角经济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林 《西部论坛》 2010年第2期66-74,共9页
西三角经济区跨越川、陕、渝两省一市,它的提出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西三角是我国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但要支撑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还需要强化其综合交通的发展。应遵循"统... 西三角经济区跨越川、陕、渝两省一市,它的提出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西三角是我国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但要支撑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还需要强化其综合交通的发展。应遵循"统筹建设,梯度推进,重点突破,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三地综合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西三角综合交通网络总体运行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的平均水平持平,形成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三角经济区 综合交通 交通网络化 成都 重庆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三角经济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玲 田代贵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关中城市群联合打造西三角经济区,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西三角经济区处于经济区发展的第三阶段初期,其进一步成型还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人为推动。西三角经济区应发展成为国家统筹... 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关中城市群联合打造西三角经济区,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西三角经济区处于经济区发展的第三阶段初期,其进一步成型还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人为推动。西三角经济区应发展成为国家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的协调型增长极、"中国的工厂"、国家南向对外开放重要基地以及生态安全屏障和国防安全战略基地。西三角经济区可划分为七大功能区,最终形成"三核、四轴、六带"的区域空间发展框架。目前,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是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产业分区与协作的新格局和完善城镇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三角经济区 重庆经济圈 成都经济圈 关中城市群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产业分区 城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战略的新思维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世庆 贾玫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6期30-36,共7页
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要有新思维,要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国家新的增长极三个视角审视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战略,要从产业振兴、川渝合作、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崛起三个途径夯实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基础,要... 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要有新思维,要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国家新的增长极三个视角审视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战略,要从产业振兴、川渝合作、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崛起三个途径夯实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基础,要从毗邻区域合作、泛区域合作、国际区域合作三个维度拓展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对外开放 两个前沿地带 西部高科技金三角 南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略论——“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摘要 被引量:25
8
作者 西部论坛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1,共19页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多次提出过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和措施,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展开,并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献计献策,2014年11月29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省市30多名领导、专家共同出席研讨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本刊将本次论坛上20位专家所作主旨演讲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1,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中国经济新常态 黄金水道 区域经济合作 产业转移 新型城镇化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创新驱动 改革开放新高地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