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1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饲料企业深度合作视角下高校实习实训与就业融合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
作者 王瑞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企业对高质量、高素质及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饲料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学生综合能力不足、企业就业竞争力欠缺的困境,导致学生在行业、企业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校企合作与产教融...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企业对高质量、高素质及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饲料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学生综合能力不足、企业就业竞争力欠缺的困境,导致学生在行业、企业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作为协同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已成为高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实习实训与就业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实习实训与就业融合的特点,以及饲料企业深度合作视角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了饲料企业深度合作视角下高校实习实训与就业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企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实习实训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社交猜疑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
3
作者 刘意 李莉 +3 位作者 朱菲 刘红妹 张睿莹 刘丽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3,26,共6页
目的辨识实习护生社交猜疑的潜在剖面,探究其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方法2024年5-7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交猜疑量表中文版及简版生涯适应力量表对便利选取的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取潜在剖面分析识别... 目的辨识实习护生社交猜疑的潜在剖面,探究其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方法2024年5-7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交猜疑量表中文版及简版生涯适应力量表对便利选取的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取潜在剖面分析识别社交猜疑的潜在剖面,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社交猜疑组别护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实习护生的社交猜疑可分为低猜疑-高信任组(69.5%)、较低猜疑-高自我保护意识组(24.9%)和中等猜疑-低信任组(5.6%)3种潜在剖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联系的好友数量、朋友背叛史和实习满意度是实习护生社交猜疑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均P<0.05)。三组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社交猜疑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且社交猜疑影响生涯适应力水平。建议根据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别社交猜疑实习护生实施干预,以期提升其生涯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社交猜疑 生涯适应力 心理健康 角色适应 实习满意度 朋友背叛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科背景下基于耕读教育理念的森林昆虫学实习教学改革实践
4
作者 王华玲 苏筱雨 +4 位作者 李忠涛 付宁宁 曾健勇 毕拥国 李会平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22-125,共4页
在新林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逐渐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对涉农强应用型的专业课程冲击较大。森林昆虫学作为森林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受到冲击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课时被大幅压缩,学生参... 在新林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逐渐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对涉农强应用型的专业课程冲击较大。森林昆虫学作为森林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受到冲击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课时被大幅压缩,学生参与实习时间不足;教学内容较陈旧,缺乏创新性;实习教学时间与林区现实森林虫害防控时间不符;信息技术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等。森林昆虫学秉持耕读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耕”和“读”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重构实习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拓宽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科 耕读教育 森林昆虫学 实习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石惠姗 卢梓沛 +1 位作者 朱崇宽 张园园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实习开始,实习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潜在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可分为3个发展轨迹:高水平稳定组(33.90%)、中水平下降组(38.70%)和低水平上升组(27.40%)。专业选择方式、在校平均成绩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是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生实习期的职业认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建立清晰的未来工作规划,强化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实习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纵向研究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物医学专业为视角的高职顶岗实习管理难点与对策
6
作者 孟艳琴 赵瑞媛 +2 位作者 王雅利 柴霞 徐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在实习管理中存在诸多难点,包括实习岗位与专业对接不足、实习指导和监督困难、实习内容单调,以及安全管理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习体验... 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在实习管理中存在诸多难点,包括实习岗位与专业对接不足、实习指导和监督困难、实习内容单调,以及安全管理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习体验,也制约了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升。针对这些挑战,该文分析了动物医学专业顶岗实习中的主要管理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探索现代合作模式、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以及提升实习指导与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实习管理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而提升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管理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建构、困境生成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制度调试 被引量:3
7
作者 程玲 肖桂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审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场域状态并探析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进而提出完善实习教育制度的策略具有必要性。借助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实习生为中心、以实习生与其他场域主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建构实习场...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审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场域状态并探析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进而提出完善实习教育制度的策略具有必要性。借助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实习生为中心、以实习生与其他场域主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建构实习场域,进而揭示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空间性困境与时间性困境的相互作用形塑了实习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分化督导职能并改革督导模式、完善实习教育考核机制、扩大专业教育实践比例的策略克服实习困境,进而调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理论 实习场域 实习困境 社会工作实习 实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岗位实习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四重路向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长坪 曾鸣 卢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1-66,共6页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必修实践课程,岗位实习也应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岗位实习课程思政,需要建立相应的话语体系。话语内核、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环境共同构成了话语体系的四个基本维度。...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必修实践课程,岗位实习也应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岗位实习课程思政,需要建立相应的话语体系。话语内核、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环境共同构成了话语体系的四个基本维度。岗位实习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当紧扣岗位实习作为实践课的特点,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般规律,从话语体系构成的基本维度把握好其路向选择。岗位实习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话语内核路向应坚持“思”“政”“德”的统一;话语主体路向应坚持“政”“校”“企”“生”的统一;话语内容路向应坚持“德”与“技”的统一;话语环境路向应坚持“显”与“隐”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实习 课程思政 话语体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融通视域下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和实习:目标融通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问清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1,共9页
“职普融通”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推进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与实习融通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和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都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立德... “职普融通”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推进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与实习融通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和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都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这为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和实习的目标融通奠定了法制基础。“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也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及实习的目标;同时,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及实习也应当以之为目标。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劳动教育都需要与实习有机融通。融通之实践策略有:一是将劳动教育与实习有机融通;二是将劳动教育与就业见习融通;三是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劳动教育;四是单列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学分;五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劳动教育 实习 就业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丽婵 李斌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实习支教在我国教育规模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扶持乡村教育之路。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通路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生实习支教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 实习支教在我国教育规模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扶持乡村教育之路。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通路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生实习支教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的主旨为精准实习支教,实习与支教互利共生和教师专业成长。当前,实习支教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深层合作机制欠缺,对师范生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应建立响应乡村教育需求的多元实习支教链条,深化师范院校与乡村学校互利共生机制,加强乡村教育环境中实习生专业成长支持,以便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师范生 实习支教 乡村学校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和产教研融合建设“动物繁殖学教学实习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惠艳 陆阳清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动物繁殖学教学实习”是动物科学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动物繁殖技术,培养服务于畜牧业生产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创新型人才。广西大学动物繁殖学教学团队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 “动物繁殖学教学实习”是动物科学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动物繁殖技术,培养服务于畜牧业生产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创新型人才。广西大学动物繁殖学教学团队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展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改革,将课程思政和育人元素融入教学,培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人才。本课程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思政融合,虚拟仿真与传统课程融合,产学研融合的思政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思政的考评机制等实践策略,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繁殖学 教学实习 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 产教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岗位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玩生 宋世斌 +2 位作者 孙甲川 陈姿彤 马瑜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82-84,87,共4页
基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岗位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本文从岗位实习的组织、实习咨询及问题处理、安全保障、监督与抽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与优化途径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基... 基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岗位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本文从岗位实习的组织、实习咨询及问题处理、安全保障、监督与抽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与优化途径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实习观念;持续推进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岗位实习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岗位实习 三全育人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食品毒理学实习”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都启晶 姜洪宁 +2 位作者 王军 韩荣伟 李静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41-143,共3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食品毒理学实习”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方式到课程评价2个方面探索专业任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食品毒理学实习”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方式到课程评价2个方面探索专业任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毒理学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新农业实习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4
作者 鞠会艳 刘宏魁 +3 位作者 谢忠雷 张怡 温海娇 王聚斌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高新农业实习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把国家号召和典型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就必须... 高新农业实习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把国家号召和典型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保护生态环境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新农业 实习实践 新农科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实习的课程化回归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凤妮 陈时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对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和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国家政策对教育实习提出了“课程化”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乏对教育实习课程属性的准确把握,使得课程地位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对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和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国家政策对教育实习提出了“课程化”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乏对教育实习课程属性的准确把握,使得课程地位的边缘性、课程目标的模糊性、课程内容的片面性、课程实施的随意性、课程评价的简单性等现实问题日益突出。摆脱教育实习面临的现实困境,亟须加强教育实习的课程化建设,通过确立教育实习的课程地位、规范教育实习的课程内容、完善教育实习的课程制度、优化教育实习的课程管理等策略,推动教育实习实现课程化回归,全面提升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水平,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培养注入新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生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GIS专业“双跨”实习教学模式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智强 廖梦帆 +4 位作者 谢新予 杨丽红 刘蕊 高永吉 周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0-303,共4页
“双跨”专业实习是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GIS“双跨”实训能够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及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大理大学/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OUTH)联合... “双跨”专业实习是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GIS“双跨”实训能够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及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大理大学/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OUTH)联合实习为例,针对当前高校GIS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在单一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GIS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纳入建筑学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实习成果与产业最新发展趋势接轨,从而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促进高校之间“双跨”基础上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的实习模式。实践表明,“双跨”能有效促进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GIS专业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跨专业合作能力,有效促进高校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双跨 GIS专业 建筑专业 联合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的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军 孙有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以推动先进评估理念落地为“抓手”,旨在促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利用扎根理论对因果元素的识别、聚合与类属优势,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42位亲历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 以推动先进评估理念落地为“抓手”,旨在促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利用扎根理论对因果元素的识别、聚合与类属优势,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42位亲历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为体育师范生提供进入教师岗位的学习机会,准确测评体育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际效果,提供反映实习培养质量的证据材料,是师范专业认证对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的内在要求;(2)评价目的失重、评价内容失准、评价方法失衡和评价标准失真是现实困境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各因素上贡献率最高的观测变量分别为促进性忽视、针对性不足、过程性欠缺和客观性较差。由此,针对性地提出转变评价目的、更新评价内容、变革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标准等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体育教师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评价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段在植物学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高强 宋金修 孙卫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植物学实习是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植物学实习课程在实习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待改进之处,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农科的发展要求。本文对植物学实习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植物学实习是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植物学实习课程在实习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待改进之处,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农科的发展要求。本文对植物学实习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并实践了将各种智能手段应用于植物学实习“新生态”的具体方法,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对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面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并就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融合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新农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实习 农学实践教育 智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站”与“出站”:教育实习情境中师范生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洁 王厚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他们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选择。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生建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5名师范生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身...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他们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选择。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生建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5名师范生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身份认同,三种身份认同资源对于师范生身份认同的建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关系资源是构建身份认同最重要的因素。基于此,建议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以形成物质资源支持、优化关系资源以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强化实践反思以建构积极观念资源等方式,促进教育实习情境中师范生的身份认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资源 教育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价值取向、遵循原则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辉映 吴宁怡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3,共9页
“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建设是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遵循原则及体系构建进行探讨。经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 “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建设是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遵循原则及体系构建进行探讨。经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包括实践反思、情境学习以及认同强化3个方面;“三习”课程建设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分散性原则、交织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最后提出:设置支撑毕业要求的“三习”课程目标;对标课程目标,设计“三习”课程内容;形成协同合力,保障“三习”课程实施;加强过程反馈,制定“三习”课程评价方式。认为应从以上4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研习-实习 师范类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价值取向 遵循原则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