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of Semiotics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1
作者 Yang Q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321,共5页
Semiotics is the meta-science of researching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symbols.Design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the human society,and what are designed is to meet the first demand of the human society ... Semiotics is the meta-science of researching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symbols.Design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the human society,and what are designed is to meet the first demand of the human society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creation;i.e.,the material cultural creation.All the cultural phenom ena are symbol phenomena,so the design phenomenon is also a kind of symbol phenomenon.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new aesthetic form,studying ecology itself,and it develops from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standard.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fields and find out how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lead of the social values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设计 生态美学 符号学 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 文化创造 社会价值观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oughts on Integrated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2
作者 PENGHong JackE.Coster SONGXiao-qiang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27-32,共6页
The Law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titles the administr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t various level to monit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claim status of soil erosion periodically.Monitoring units of soil an... The Law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titles the administr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t various level to monit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claim status of soil erosion periodically.Monitoring uni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pprov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re obliged to undertake this work.How to develop a monitoring program needs an overall and long-term concept.Particularity and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as discussed. Monitoring at provincial level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province-wide and at project level. Those indicators meaningful,sensitive to any disturbances,and simple to measure may be selected to test status of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health.It makes sense to have an integrated sampling design,to set up permanent observation plots and to collect data, so that to have a relative timely,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s in the province.A program regarding sampling design,field methods, data analysis,docu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as det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VINCE WIDE monitoring project LEVEL sampl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基本路径、演化过程及创新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犁 李思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六次产业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从分析六次产业化的内涵入手,探寻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的基本逻辑和演化机制;从“设计乡村化和乡村设计化”双路径赋能机制和“设计介入-产业协同-融... 六次产业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从分析六次产业化的内涵入手,探寻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的基本逻辑和演化机制;从“设计乡村化和乡村设计化”双路径赋能机制和“设计介入-产业协同-融合共生”三个赋能维度,探索设计赋能的运行方式;构建一个包含资源支撑、设计驱动、制度保障的理论框架,提出乡村设计实践可以通过“一个框架、一个体系和一套制度”来实现设计赋能,并以农产品包装设计和非遗信息图形设计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设计驱动产业融合创新,可促进乡村“三产融合、两化融合、全域融合”,赋能优质资源不断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动能,促进乡村六次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产业兴旺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产业 设计赋能 产业融合 创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微 胡靖 胡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以重庆文理学院专业基础课程生态学为例,充分对标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依托云班课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课外延展”全过程思政设计,师生共同构建思政资源库。线上教学注重互动与反馈,线下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新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生态学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功能的同时,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生态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等效的海洋修复补偿核算方法与路径设计
5
作者 李京梅 刘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64-5074,共11页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论述了实现生态等效原则的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核算方法、实施路径与政策保障,结论如下:生态等效表征指标分为资源等效、生境等效和服务等效;HEA和REA是核算修复补偿规模的适用方法;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实施路径可分为以命令⁃控制型特征为主的行政手段和以市场化工具为主的经济激励手段;制定生态等效评估技术导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开展修复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价等是实现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生态修复补偿 生态等效 核算方法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与林长制比较制度分析与理论启示
6
作者 王亚华 吕瀚 刘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5,共9页
在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背景下,河长制和林长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的典型探索。既有研究关注到河长制和林长制的相互联系,但是整体考虑两者制度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很鲜见。该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 在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背景下,河长制和林长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的典型探索。既有研究关注到河长制和林长制的相互联系,但是整体考虑两者制度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很鲜见。该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IAD)框架对河长制与林长制进行系统的比较制度分析,以揭示相似制度安排在不同治理情境下的差异化产出,为理解中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供理论透视。比较制度分析结果表明:河长制与林长制解决了规则供给、规则执行和规则维护三个维度的制度问题,建立了有效的自然资源治理机制。国家生态环境压力、河湖林草资源固有特征和国家行政体制共同构成了河长制与林长制的系统环境。在塑造因素方面,相比水资源,森林资源在自然物质属性方面具有固定性、属地性和长周期性;在经济社会特征方面,林长制治理对象更加多元,区域差异和监测难度更大;在通用制度规则方面,林长制产权结构更加复杂。河长制与林长制表现出制度运行的差异和制度融合的趋势。相比河长制,林长制在政府层级间考核难度较大,在部门间资源依赖性较高,在区域间协同需求较少,在政府-企业-公民间协同动力较强。比较制度分析的结果展现了制度外部系统环境、影响因素与治理主体行为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理解和完善中国情境下的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启示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 IAD框架 生态文明 公共事物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花境营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7
作者 陈博 苑佳艺 郭生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1-79,共9页
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花境设计中显得尤为关键。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不仅能够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还能实现低碳长效的环境效益。现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花境营建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调查和观测花境... 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花境设计中显得尤为关键。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不仅能够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还能实现低碳长效的环境效益。现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花境营建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调查和观测花境植物的生长状况,筛选出适合北方地区应用且具有高观赏价值的花境植物种类。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法。结果显示,通过对植物个体色彩、生态性及搭配原则的综合考量,可以设计出既美观又稳定、生态友好的花境环境。因此,花境营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对于景观质量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境设计 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生态性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8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绿空间共位的西北城市绿地生态设计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晖 张晓彤 +1 位作者 杨莹 汪潮阔 《园林》 2025年第6期14-23,共10页
在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与绿地配置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水绿错位”和“水绿错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水平方向的水绿共位,强调绿地蓄水功能,而关于水对生境的改善作用及植被对水的适应性,探讨相对有限,仍有进一步深化和完... 在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与绿地配置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水绿错位”和“水绿错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水平方向的水绿共位,强调绿地蓄水功能,而关于水对生境的改善作用及植被对水的适应性,探讨相对有限,仍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空间。将“绿”的概念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拓展,强调植被在水资源适配和生态功能实现中的多层次作用,提出平面布局与垂直结构协同的水绿共位关系理论模型及生态设计途径,并在沣西新城创新港中学开展设计实践,展现出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一步验证了构建水平—垂直协同的水绿共位机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绿共位 垂直结构 以绿适水 城市生境单元 绿地生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兰国际家具展中的可持续设计范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蒙蒙 杨东芳 +1 位作者 刘览宇 李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可持续设计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尽管可持续设计理论正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但其具体方法和实践在不同国家的家具行业中的应用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旨在明确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方向,并总结家具可持续设计创新实践方法。通过... 可持续设计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尽管可持续设计理论正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但其具体方法和实践在不同国家的家具行业中的应用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旨在明确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方向,并总结家具可持续设计创新实践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本文总结了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源流,梳理了家具设计领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本文通过分析近四年米兰国际家具展和荷兰设计周的案例,揭示了当前家具领域可持续设计的主要范式正在从单一因素朝着更广泛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创新不仅集中在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材料绿色化和产品升级方面,还开始关注系统导向的模式创新。总的来说,本研究明晰了家具可持续设计在实践中的国际发展前沿,为我国深入研究家具可持续设计策略奠定基础,并为开展可持续设计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家具设计 米兰国际家具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与钍钨电极的生态设计实践
11
作者 杨坤 陈文娟 +4 位作者 杨建参 高峰 龚先政 刘宇 孙博学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虽能够满足焊接行业对电极的性能要求,避免钍钨电极的放射性污染,然而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宝贵的稀土战略资源,因此有必要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衡量二者的综合优越性。本工作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思想,从资源-环境-性能三个因素对钨电极材料产品进行生态设计,建立了基于资源-环境-性能多因素综合决策方法模型和基于模糊矩阵理论的钨电极生态设计多指标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轧制工艺路线在资源、环境和性能指标上均优于钍钨电极。其环境负荷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降低了约37.84%;在生产阶段的资源耗竭性上,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的资源影响潜值降低了67.40%;对焊接应用需求的满足程度优于钍钨电极,且综合性能指标比钍钨电极高出约35.50%。综合考虑基于不同生态设计方法与设计因素,针对钨极氩弧焊焊接应用领域,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生态实施效果优于钍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 钍钨电极 生态设计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鸟多样性保育的城市湖泊岛屿生境优化设计与效益评估
12
作者 伍叶丹 袁嘉 +1 位作者 唐婷 袁兴中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目的】岛屿作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单元,在水鸟等关键物种的生态保育与提升湖泊整体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数人工岛屿建设之初普遍缺乏生境设计考量,极大地限制了生态功能发挥。【方法】以修复后的四川天府... 【目的】岛屿作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单元,在水鸟等关键物种的生态保育与提升湖泊整体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数人工岛屿建设之初普遍缺乏生境设计考量,极大地限制了生态功能发挥。【方法】以修复后的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岛屿为研究对象,选取成都市域内锦城湖岛屿、青龙湖岛屿与无岛屿的秦皇湖为对照组,聚焦岛内、岛岸、岛周水域3类核心空间开展实地调查。结合生境单元制图,系统解析各岛屿生境类型及结构特征,探讨鸟类多样性特征与岛屿生境结构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在兴隆湖岛屿共记录水鸟26种14510只,鸟类物种丰富度及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岛屿面积、岛周水深梯度,以及岛屿生境的类型、形态与结构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核心变量,多样化的生境类型组合及复合镶嵌格局显著增强了岛屿对不同水鸟类群的生态保育功能。【结论】兴隆湖岛屿生境优化设计实现了水鸟觅食、繁殖与栖息等重要功能性生境的协同构建,显著提升了城市湖泊鸟类多样性水平。对岛屿“生境结构—生境格局—鸟类多样性”关系的探究,可为城市湖泊生境营建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 岛屿生境设计 水鸟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东矿立体生态与环境重构协同设计与实践
13
作者 张杰 杨军辉 +4 位作者 邢世坤 牛小森 孙建 吴俊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邢东矿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保护呈现敏感性、层次性和多元性。为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详尽的地质勘探和科学规划,邢东矿采用多种采矿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了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重构。详细介绍了地... 邢东矿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保护呈现敏感性、层次性和多元性。为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详尽的地质勘探和科学规划,邢东矿采用多种采矿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了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重构。详细介绍了地表生态保护与环境重构指标、井上下互融系统规划与立体设计、各采区的开采工艺设计及实施效果。通过创新矿山规划和技术应用,邢东矿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了绿色矿山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生态协同设计 生态重构 地表生态保护 常规开采 充填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视域下的城市家具生态设计研究
14
作者 宋棋超 张惠玲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聚焦于城市微更新框架下,探索通过城市家具的生态设计策略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与质量。首先,通过探讨城市微更新、城市家具和生态设计各自的概念,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随后,利用案例剖析方法,归纳了在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城市家具生... 聚焦于城市微更新框架下,探索通过城市家具的生态设计策略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与质量。首先,通过探讨城市微更新、城市家具和生态设计各自的概念,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随后,利用案例剖析方法,归纳了在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城市家具生态设计中“介入”“寄生”“共生”三类设计手法的特点并总结设计原则。以宜宾环龙头山商圈中的白沙湖水街提升项目为实证,选用竹集成材和纸管材料,融入模块化设计手段,打造组合型城市家具装置,将城市家具作为人与空间沟通的媒介。通过理论与实践双重手段推动城市家具设计创新,为将来的城市家具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具 生态设计 介入 寄生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演变的杭州长安沙圩田生态优化策略
15
作者 李伟成 沈实现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目的】圩田是一种具有遗产和生态价值的传统农业土地利用形式。以长安沙圩田为代表的中小尺度传统圩田系统,正面临景观破碎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亟须探究优化策略,以应对生态转型挑战,并为地域景观研究提供新的启示。【方法】基于... 【目的】圩田是一种具有遗产和生态价值的传统农业土地利用形式。以长安沙圩田为代表的中小尺度传统圩田系统,正面临景观破碎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亟须探究优化策略,以应对生态转型挑战,并为地域景观研究提供新的启示。【方法】基于遥感数据与GIS绘制2000、2009与2022年土地利用图,分别利用Fragstats 4.2和InVEST模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生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同时,模拟不同生态设计策略,评估其优化效果。【结果】长安沙圩田系统趋于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强,连通性下降,整体碳储量下降,而生境质量有所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碳储量越低;形状复杂性越强,生境质量越高。基于此,从提升异质性与复杂性、优化斑块与廊道配置、发展基塘循环耕作系统3个方面提出生态设计策略。【结论】揭示了圩田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验证了生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为圩田景观的优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路径,推动其可持续转型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设计 圩田系统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立体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16
作者 刘建功 张党育 +4 位作者 谢国强 卢新明 刘扬 杨军辉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系统的动态秩序规则和结构演化机理,构建立体生态聚类决策模型。基于“源头规划和过程控制”的理念,强调在采前统一规划、采中同步治理和修复,加强资源开采与过程修复的耦合与优化调整机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的融合,实现立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以邢东矿区为例,根据井下地质构造分布及地表生态功能进行融合划分,每个采区对应不同的地表生态保护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工艺设计模式,如“全区连续充填开采”“协调开采+地面修复”“开采充填开采”的间隔采充工艺模式等,经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形成了矿井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增加了煤矸石固废的回收复用,实现了煤矿区立体生态建设的集群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立体生态 环境重塑 井上下协同设计 智能化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域下大漆筇竹家具设计实践
17
作者 罗遥 施蓉榕 +1 位作者 彭子怡 叶翠仙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生态美学理念与大漆筇竹家具设计思想高度一致。文章分析了大漆筇竹家具在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上所体现的生态美学特质,提出了生态美学在大漆筇竹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生态美学理念与大漆筇竹家具设计思想高度一致。文章分析了大漆筇竹家具在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上所体现的生态美学特质,提出了生态美学在大漆筇竹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漆筇竹家具设计实践,设计的作品将大漆的装饰效果与筇竹的自然造型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与美学的完美融合。该研究对于推动竹家具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筇竹 大漆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研究
18
作者 吴海茹 李贺 +2 位作者 邹晨 寇迪一 乌日图宝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7-324,共8页
目的从文化生态视角探究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的路径与方法,解决多文种并存下字体适配问题,适应多文种字体融合的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理论,通过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层次的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转译,挖掘多文种字体置于其文化... 目的从文化生态视角探究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的路径与方法,解决多文种并存下字体适配问题,适应多文种字体融合的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理论,通过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层次的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转译,挖掘多文种字体置于其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适应性。经字体特征分析,获取文化生态要素样本筛选结果、适配方法建构,继而对蒙汉双语字体进行适配优化。结果围绕文化生态视域下蒙汉双语适配设计路径与方法的探索,完成莫尼山非遗小镇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结论聚焦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挖掘多文种字体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民族语言传承新思路,服务于多语言的社会公共环境,加强多元文化认同路径,赋能民族地区的文旅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蒙汉双语 字体适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法治意蕴与法典表达
19
作者 王楠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保护目的与治理手段的融合,在揭示“两统一”的同时,强调生态系统方法的运用。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完善统一性彰显不足的法律关系理论及改变局限于单一要素规制制度现状的期许,要求环境法治在昭示法律关系主...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保护目的与治理手段的融合,在揭示“两统一”的同时,强调生态系统方法的运用。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完善统一性彰显不足的法律关系理论及改变局限于单一要素规制制度现状的期许,要求环境法治在昭示法律关系主客体统一的基础上,注重生态环境的统筹保护,坚持生态环境的优先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系统协同规制。在生态环境法典中,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制度构建应在坚持选择性重点规制,以及突破“部门法”“部门立法”束缚等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围绕生态环境法典各编展开制度设计;通过统筹宏观与微观,构建起囊括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的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整体系统协同 生态环境法典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补·地景·生态:高密度城市背景下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
20
作者 龚琪蓁 林璨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密度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建筑、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对打造优质城市环境至关重要。文章以丹河新城教育园区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为对象,秉承以“织补”为主、“地景”和“生态”为辅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密度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建筑、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对打造优质城市环境至关重要。文章以丹河新城教育园区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为对象,秉承以“织补”为主、“地景”和“生态”为辅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宏观层面,深度契合整体规划景观策略,促进项目与周边区域在多方面的无缝衔接;中观层面,借助现有建筑平台,针对不同空间采用差异化设计,突出景观对建筑空间的二次塑造;微观层面,运用多元设计元素深化人本空间设计,利用景观为商业引流。该项目成功处理复杂地形高差,整合多专业设计,构建可持续空间体系,其设计经验包括整体规划融合、多元空间营造、人本设计深化和生态理念贯穿等方面,不仅为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的景观建筑一体化设计提供了范例,也对提升城市品质和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景观设计 地景式建筑 生态设计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