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铁用于饮用水中As(III)去除效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园英 刘丹丹 刘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主要考察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在厌氧地下水中作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的As(III)去除效果。通过批实验探讨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纳米铁投加量对As(III)的去除影响。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μg·... 主要考察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在厌氧地下水中作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的As(III)去除效果。通过批实验探讨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纳米铁投加量对As(III)的去除影响。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μg·L-1As(III)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速率常数kSA为1.64mL·m-2·min-1。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将成为饮用水中砷去除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AS(iii) 去除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铁渣碱浸-冷却结晶深度脱铝再生电池级磷酸铁
2
作者 杨卫春 姜梅 +2 位作者 赵思颖 禹林 姜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02-3512,共11页
针对磷铁渣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铁磷综合利用率低、铝杂质深度脱除难等问题,基于Na_(3)PO_(4)和NaAlO_(2)的溶解特性差异,开展钠碱浸出—冷却结晶深度脱铝后再生电池级磷酸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铁磷铝分离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在浸出... 针对磷铁渣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铁磷综合利用率低、铝杂质深度脱除难等问题,基于Na_(3)PO_(4)和NaAlO_(2)的溶解特性差异,开展钠碱浸出—冷却结晶深度脱铝后再生电池级磷酸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铁磷铝分离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在浸出液pH>12.47的条件下,Fe(OH)3可选择性沉淀进入固相,而可溶性Na_(3)PO_(4)进入液相;控制冷却结晶,液相中的Na_(3)PO_(4)优先结晶析出,而NaAlO_(2)保持溶解状态。在优化参数(NaOH浓度为3.0 mol/L、液固比为11꞉1 mL/g、温度为60℃、浸出时间为4 h)下浸出,浸出参数符合铁磷铝分离热力学条件,磷回收率可达89.42%,Al质量分数低至0.0019%,实现铁-磷-铝三元素的高效分离。以回收的磷源与酸浸铁源为原料,优化液相沉淀工艺(Fe^(3+)浓度为0.7 mol/L、反应温度为95℃、初始pH为0.6、原料P与Fe物质的量比n(P)/n(Fe)为0.8),制备出高纯度磷酸铁产品。产物中Al质量分数仅为0.016%,Fe与P物质的量比n(Fe)/n(P)为0.996,满足HG/T 4701—2021《电池用磷酸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铁渣 碱浸 磷酸铁 脱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氧化菌Pseudomonas sp.AO-1的分离鉴定及其对Sb(III)的氧化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隆佩 邓仁健 +5 位作者 杨宇 金贵忠 黄中杰 周新河 王西峰 王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4-914,共11页
采用抗性筛选法从锡矿山筛选出一株锑氧化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考察了其氧化Sb()Ⅲ的性能和氧化次生矿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锑氧化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sp.AO-1(简称:AO-1);影响AO-1氧化... 采用抗性筛选法从锡矿山筛选出一株锑氧化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考察了其氧化Sb()Ⅲ的性能和氧化次生矿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锑氧化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sp.AO-1(简称:AO-1);影响AO-1氧化Sb(Ⅲ)的因素主要有溶液pH值、溶解氧和铁锰氧化物(单质铁、FeCl_(3)和MnO_(2))等;AO-1在好氧和缺氧条件下均能氧化Sb(Ⅲ),好氧氧化Sb(Ⅲ)的米门常数Km和最大氧化速率Vmax值分别为393.05µmol/L和0.271µmol/(L·min),体现了较强的锑氧化性;AO-1和铁锰氧化物的耦合作用能促进Sb(Ⅲ)的氧化,且铁锰氧化物促进AO-1氧化Sb(Ⅲ)的速率依次为:FeCl_(3)>MnO_(2)>单质铁;AO-1和铁锰氧化物耦合氧化Sb(Ⅲ)生成含Sb(Ⅴ)的次生矿物,次生矿物会加速Sb(Ⅲ)的氧化以及影响锑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菌株AO-1的锑氧化性能良好,对于锑的生物化学转化和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氧化菌 Pseudomonas sp.AO-1 SB(iii) 氧化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Fe(Ⅲ)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益明 许娟 +3 位作者 孙冬梅 王青 陆天虹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5-306,共2页
At room temperature(25 ℃), urea and ferric chloride hexahydrate(system Ⅰ) or f erric nitrate nonahydrate(system Ⅱ) in a mole ratio of 6∶1 were mixed and ground finely in an agate mortar for 6 hours, a direc t soli... At room temperature(25 ℃), urea and ferric chloride hexahydrate(system Ⅰ) or f erric nitrate nonahydrate(system Ⅱ) in a mole ratio of 6∶1 were mixed and ground finely in an agate mortar for 6 hours, a direc t solid state reaction occurred.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confirmed the products obtained are the com- plexes of urea with ir on(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铁盐 Fe(Ⅲ)配合物 固相合成 铁(Ⅲ) 配合物型微量元素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法和催化光度法测定无机纤维中铁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广健 尚德库 +2 位作者 胡琳娜 张楷亮 郭亚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08-10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铁(Ⅲ)在酸性介质中催化抗坏血酸(Vc或H2A)还原4-硝基-3’-甲基-氨基偶氮苯的褪色反应,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98×10^(-11)g·mL-1,线性范围为... 本文研究了铁(Ⅲ)在酸性介质中催化抗坏血酸(Vc或H2A)还原4-硝基-3’-甲基-氨基偶氮苯的褪色反应,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98×10^(-11)g·mL-1,线性范围为0-200 ng·(25 mL)-1。比较了X射线能量色散谱法和催化光度法在玄武岩纤维样品中铁含量的测定,结果误差为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测定 无机纤维 含量 玄武岩纤维 X射线能量色散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铁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池洋 吴根华 +1 位作者 程琼 陈友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研究发现 :在硫酸介质中Cu(Ⅱ )和Fe(Ⅲ )能同时催化溴酸钾氧化酸性铬蓝K的褪色反应 ,但二者存在一定的速率差异 ,反应速率常数之比随时间而变化 ,且吸光度的加和性不佳。运用了三层Levenberg Marquardt优化BP神经网络处理实验数据 ,实... 研究发现 :在硫酸介质中Cu(Ⅱ )和Fe(Ⅲ )能同时催化溴酸钾氧化酸性铬蓝K的褪色反应 ,但二者存在一定的速率差异 ,反应速率常数之比随时间而变化 ,且吸光度的加和性不佳。运用了三层Levenberg Marquardt优化BP神经网络处理实验数据 ,实现了Cu(Ⅱ ) ,Fe(Ⅲ )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研究了最佳反应和测定条件。用于合成样品和人发中铜和铁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分析 同时测定 催化动力学 分光光度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Fe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敏 王里奥 +2 位作者 贺健 张东 张文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0-674,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钒酸铁(FeVO4)光催化活性,采用液相沉淀法分别制备钒酸铁和钒酸铜前躯体,再将钒酸铁和钒酸铜前驱体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铜掺杂钒酸铁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积(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 为进一步提高钒酸铁(FeVO4)光催化活性,采用液相沉淀法分别制备钒酸铁和钒酸铜前躯体,再将钒酸铁和钒酸铜前驱体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铜掺杂钒酸铁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积(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价Cu掺杂对FeVO4光催化剂活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VO4光催化剂为三斜型,当掺杂质量分数大于5%时,晶体中出现新相Cu3Fe4(VO4)6;掺杂后样品的表面形貌产生了变化,但其比表面积变化较小;Cu/FeVO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大幅提高,主要是由于FeVO4和新相间起到类似复合半导体的作用;在所进行实验的条件下,钒酸铜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5%时,掺杂后的FeVO4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较未掺杂前提高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铁 铜掺杂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 Fe与2-乙基-4-甲基咪唑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王树军 曹小辉 朱志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3个手性主体1(t-Bu-SalenFeⅢ)、2(unsym-SalenFeⅢ)和3(SalenFeⅢ),将其用于对客体4(2-乙基鄄4-甲基咪唑,EMI)逐级缔合反应的分子识别研究,首次测定了主体与EMI缔合反应逐级缔合常数KⅠ、KⅡ和反应过程热力学参数驻rG苓m、... 合成并表征了3个手性主体1(t-Bu-SalenFeⅢ)、2(unsym-SalenFeⅢ)和3(SalenFeⅢ),将其用于对客体4(2-乙基鄄4-甲基咪唑,EMI)逐级缔合反应的分子识别研究,首次测定了主体与EMI缔合反应逐级缔合常数KⅠ、KⅡ和反应过程热力学参数驻rG苓m、驻rH苓m、驻rS苓m,详细地考察了主客体体系的圆二色(CD)光谱性质。实验表明:缔合常数KⅠ和KⅡ均按K(3)>K(2)>K(1)顺序递减,缔合反应是一放热、熵减过程,配位数的变化在UV-Vis电子吸收光谱和CD光谱上呈现出等吸收点位移,但没有改变缔合物双偶氮螯环的Δ构型。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常数 手性 分子识别 电子吸收光谱 量子化学 配位数 CD光谱 4-甲基咪唑 乙基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及其铁(Ⅲ)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严磊 毛竹 +3 位作者 施欢贤 宋忠兴 段金廒 唐志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对酸枣果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酸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对酸枣果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酸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7h,料液比1︰15,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3min,在该条件下酸枣多糖的提取率可达22.54%。与传统的水热提取法及超声辅助提取等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时间更短、收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制备酸枣多糖铁(Ⅲ)复合物,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酸枣多糖能与Fe^(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复合物中铁含量可达1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提取工艺 酸枣多糖 酸枣多糖铁(Ⅲ)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作用下α-羰基二硫缩烯酮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辉 于海丰 +5 位作者 李铁纯 杨勇 蒋仕春 乔宗梅 梅迪 张茗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4-538,共5页
探讨了价廉易得、无毒性和环境友好的FeCl_3作用的烷硫基活化内烯烃α-羰基二硫缩烯酮与酰氯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FeCl_3(1 equiv)存在下,CH_2Cl_2介质中,回流条件下,α-羰基二硫缩烯酮能与不同结构的酰氯有效地发生Friedel-C... 探讨了价廉易得、无毒性和环境友好的FeCl_3作用的烷硫基活化内烯烃α-羰基二硫缩烯酮与酰氯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FeCl_3(1 equiv)存在下,CH_2Cl_2介质中,回流条件下,α-羰基二硫缩烯酮能与不同结构的酰氯有效地发生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高产率生成α,α-二羰基二硫缩烯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缩烯酮 氯化铁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AB的制备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静 王娟 +1 位作者 徐海凤 周新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以2,4,6-三硝基氯苯为原料,经亲核取代、九水合硝酸铁研磨氧化制得2,2',4,4',6,6'-六硝基偶氮苯(HNAB)。利用MS,IR和1H NMR对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亲核取代反应较优工艺为:硫酸肼2.... 以2,4,6-三硝基氯苯为原料,经亲核取代、九水合硝酸铁研磨氧化制得2,2',4,4',6,6'-六硝基偶氮苯(HNAB)。利用MS,IR和1H NMR对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亲核取代反应较优工艺为:硫酸肼2.0 g,2,4,6-三硝基氯苯7.6 g,甲醇15 mL,三乙胺6 m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4 h;氧化反应较优工艺为:1,2-二(2,4,6-三硝基苯基)肼2.0 g,九水合硝酸铁7.1 g,累计研磨8 h,总收率68.5%。利用DSC和TG研究了HNAB的热行为。由Ozawa法计算得热分解机理为n=1的成核和核生长机理,机理函数为f(α)=(1-α),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23.48 kJ·mol-1,3.965×101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2 2’ 4 4’ 6 6’-六硝基偶氮苯(HNAB) 九水合硝酸铁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溶相转移法制备超微细透明氧化铁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大成 付云德 +1 位作者 胡鸿飞 周大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胶体化学法制备超细透明氧化铁的工艺过程。即:先将亚铁盐氧化成高铁盐,再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沉淀,洗涤后用三氯化铁溶液胶溶得氢氧化铁水溶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胶凝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有机溶胶,减... 研究了胶体化学法制备超细透明氧化铁的工艺过程。即:先将亚铁盐氧化成高铁盐,再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沉淀,洗涤后用三氯化铁溶液胶溶得氢氧化铁水溶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胶凝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有机溶胶,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后,再在低于表面活性剂分解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便得到对紫外线有优良吸收性能,对可见光具有透明性的超细透明氧化铁颜料。检测证明在低于220℃下热处理时,产品为无定形非晶态、平均直径约为40nm的球状颗粒。在更高的温度下热处理逐渐转变为晶态的α-FeOOH和 α-Fe2O3。本研究对副产绿矾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透明氧化铁颜料 胶溶 相转移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磺基酞菁铁模拟酶酶联放大镧系螯合物偶合发光体系测定过氧化氢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小兰 杨黄浩 +1 位作者 曲会英 许金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用四磺基酞菁铁(FeTSPc)催化H2O2氧化对羟基苯甲酸(p HBA)形成弱荧光的二聚产物———联二对 羟基苯甲酸,该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铽、EDTA形成三元配合物,产生较强的分子内敏化发光,表现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据此,建立了雨水中过氧... 用四磺基酞菁铁(FeTSPc)催化H2O2氧化对羟基苯甲酸(p HBA)形成弱荧光的二聚产物———联二对 羟基苯甲酸,该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铽、EDTA形成三元配合物,产生较强的分子内敏化发光,表现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据此,建立了雨水中过氧化氢和血清中葡萄糖的灵敏测定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0~2.0×10-5mol/L,检测限为2.5×10-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磺基酞菁铁 模拟酶 酶联放大镧系螯合物偶合发光体系 过氧化氢 含量测定 荧光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铁配合物对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的敏化机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荣 薛卫东 +2 位作者 冯勇 王建华 易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7-952,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DMol3程序包对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复合三(8-羟基喹啉-5-羧酸)铁的敏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染料敏化剂经式结构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隙非常小,很容易受到激发;TiO2纳米晶...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DMol3程序包对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复合三(8-羟基喹啉-5-羧酸)铁的敏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染料敏化剂经式结构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隙非常小,很容易受到激发;TiO2纳米晶吸附染料后,HOMO、LUMO和费米能级都升高,导致吸附染料后开路电压VOC升高.并进一步探讨了三(8-羟基喹啉-5-羧酸)铁在TiO2(101)表面复合过程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TIO2 三(8-羟基喹啉-5-羧酸)铁 敏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直接测定含铁矿物中二价和三价铁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克樵 欧阳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研究表明,含铁矿物中铁的平均价态(反映Fe^(2+)和Fe^(3+)含量)与Fe Lβ/Fe Lα值呈正比关系曲线。未知样品只要测得TFeO含量和Fe Lβ、Fe Lα的计数值,就可以分别获得FeO和Fe_2O_3的定量分析结果。经几种含铁矿物测定实例验证,说明方法... 研究表明,含铁矿物中铁的平均价态(反映Fe^(2+)和Fe^(3+)含量)与Fe Lβ/Fe Lα值呈正比关系曲线。未知样品只要测得TFeO含量和Fe Lβ、Fe Lα的计数值,就可以分别获得FeO和Fe_2O_3的定量分析结果。经几种含铁矿物测定实例验证,说明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含铁 电子探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处理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艳锋 柳欢 +1 位作者 王宇明 石朔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5,共3页
以硅藻土及硝酸铁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硅藻土,并进行了改性硅藻土吸附模拟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吸附率远高于硅藻土原土;60 min为吸附平衡时间;对于100 m L 5 mg/L的模拟含磷废水,投加改性硅藻土0.6 g,磷去除率... 以硅藻土及硝酸铁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硅藻土,并进行了改性硅藻土吸附模拟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吸附率远高于硅藻土原土;60 min为吸附平衡时间;对于100 m L 5 mg/L的模拟含磷废水,投加改性硅藻土0.6 g,磷去除率超过90%;酸性环境有利于磷的吸附;温度对改性硅藻土吸附磷影响不大;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吸附行为较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改性 吸附 含磷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铁基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硫化氢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建宏 刘祝 唐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7,共7页
为了获得催化氧化硫化氢性能最优的铁基离子液体体系,改变FeCl_3·6H_2O与[bmim]Cl的物质的量比(M值)合成不同的酸性的铁基离子液体,发现M值从0.1∶1增加至2∶1时,铁在离子液体中均以[bmim]FeCl_4的形式存在,且黏度和表面张力逐渐减... 为了获得催化氧化硫化氢性能最优的铁基离子液体体系,改变FeCl_3·6H_2O与[bmim]Cl的物质的量比(M值)合成不同的酸性的铁基离子液体,发现M值从0.1∶1增加至2∶1时,铁在离子液体中均以[bmim]FeCl_4的形式存在,且黏度和表面张力逐渐减小,但密度和稳定性逐渐增加。此外,升高温度均能急剧降低离子液体的黏度,合成的酸性离子液体在80℃下都能够稳定存在。在80℃下铁基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硫化氢的研究表明,随着M值的增加,硫磺的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在M值为0.3∶1时,硫磺产量最高,催化氧化性能最优。此外,铁基离子液体的酸性和低表面张力的特点使得硫磺颗粒较大,中位径达到22.42μm,可以有效避免硫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催化氧化 硫化氢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色光度法测定小白菜及绿茶中氟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3-197,共5页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F^-络合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FeF6]^3+而使红橙色乙酰丙酮铁褪色,以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检测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4.0×10^-6~1.0×10^-4mol/L内与褪色程度呈现...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F^-络合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FeF6]^3+而使红橙色乙酰丙酮铁褪色,以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检测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4.0×10^-6~1.0×10^-4mol/L内与褪色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5%(c=1.0×10^-5mol/L,n=11)。该法应用于小白菜和绿茶中微量氟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铁(Ⅲ) 乙酰丙酮 褪色光度法 绿茶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H2O2-刚果红体系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检测鱼肉中氟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193,共5页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F-对Fe^(3+)催化H_2O_2化刚果红褪色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阻抑褪色的程度与氟离子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新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氟离子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氟含量在8.0×10^...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F-对Fe^(3+)催化H_2O_2化刚果红褪色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阻抑褪色的程度与氟离子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新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氟离子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氟含量在8.0×10^(-7)~2.0×10^(-5)mol/L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2.8×10^(-7)mol/L。该法用于鱼肉中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5.50%~9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H2O2 刚果红 阻抑动力学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磷酸二氢铁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20
作者 马广成 丁士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以Fe_2O_3或Fe(OH)_3为原料与H_3PO_4(85%)反应,经中和、溶解和聚合,当P_2O_5/Fe_2O_3(R)≥5,T=250~280℃时,得非晶态三聚磷酸二氢铁(FeH_2P_3O_(10)·2H_2O),T>280℃时,得结晶态的FeH_2P_3O_(10)·2H_2O。FeH_2P_3O_(... 本文以Fe_2O_3或Fe(OH)_3为原料与H_3PO_4(85%)反应,经中和、溶解和聚合,当P_2O_5/Fe_2O_3(R)≥5,T=250~280℃时,得非晶态三聚磷酸二氢铁(FeH_2P_3O_(10)·2H_2O),T>280℃时,得结晶态的FeH_2P_3O_(10)·2H_2O。FeH_2P_3O_(10)·2H_2O的脱水过程为, FeH_2P_3O_(10)·2H_2O是很好的无毒防锈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磷酸 二氢铁 合成 防锈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