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枇杷残次果和老叶多酚的工艺研究及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1
作者 孙一熙 谢思甜 +5 位作者 张晨曦 何靖柳 郭军伟 陈明睿 秦文 张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1-781,共11页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枇杷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提取枇杷残次果多酚(loquat defective fruit polyphenols,LDFP)和老叶多酚(loquat old leaves polyphenols,LOLP),通过...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枇杷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提取枇杷残次果多酚(loquat defective fruit polyphenols,LDFP)和老叶多酚(loquat old leaves polyphenols,LOLP),通过LC-MS/MS技术分析组成成分,并评价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酸基DESs提取量显著高于其他多羟基、糖基和氨基DESs。当提取条件为DESs组合氯化胆碱-柠檬酸和氯化胆碱-乳酸,DESs摩尔比1∶4.2和1∶3.5,液料比17∶1和26∶1 mL/g,提取时间47和74 min时,LDFP和LOLP得率为(13.37±0.20)和(51.91±0.33)mg/g,显著高于70%乙醇提取的得率[(2.62±0.14)和(22.66±0.87)mg/g]。经鉴定,LDFP和LOLP中共含有14种酚酸类和11种黄酮类物质。此外,LDFP和LOLP清除DPPH·的IC_(50)为86.55和33.28μg/mL,清除ABTS+·的IC_(50)为55.18和28.45μg/mL,抑制α-淀粉酶的IC_(50)为859.9和486.4μg/mL,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414.3和176.6μg/mL。【结论】超声辅助DESs提取枇杷多酚工艺切实可行,并且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残次果 老叶 多酚 低共熔溶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多煤层卸压立体抽采模式与工程示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延河 倪小明 贾晋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72,共11页
平顶山矿区多煤层发育、含气层段多,仅靠井下进行瓦斯治理工程量大、难度高。为了开辟平顶山矿区瓦斯抽采新模式,达到“采一层抽多层”的目的,采用气测录井与含气量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精准判识了煤系主要含气层段和含气量;采用体积法评价... 平顶山矿区多煤层发育、含气层段多,仅靠井下进行瓦斯治理工程量大、难度高。为了开辟平顶山矿区瓦斯抽采新模式,达到“采一层抽多层”的目的,采用气测录井与含气量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精准判识了煤系主要含气层段和含气量;采用体积法评价了东部5对矿井采动区和采空区的煤系气资源量。基于“O”形圈理论和“防-抗-让”思想,分别优化设计了采动井、采空井的井位、层位和井身结构,构建了采动区、采空区多煤层卸压立体抽采模式并进行了工程示范。结果表明:(1)二_(1)煤层顶板200 m范围内存在四煤组、三煤组、二_(1)煤层顶板60 m范围内的砂岩/泥质砂岩互层段等3处主要含气段。平顶山矿区东部5对矿井的采动区和采空区资源量分别为26.36×10~8 m^(3)和20.00×10~8 m^(3)。(2)采动井最佳井位为0.17~0.28倍采长,且靠近回风巷条带区域;走向上,采动井的间距一般为80~100 m。创建了“大口径、避开岩体变形强烈区、P110梯型扣套管”的采动直井稳孔技术体系和“下行水平轨迹+提高套管强度”的采动L型水平井稳产技术体系,保证了产气通道的畅通性。采空井一般布置在距离回风巷30~50 m的区域,完钻位置一般为二_(1)煤层顶板40~60 m的范围;筛管布置在四煤段顶板至裂隙带底部。(3)建立了“地面采动直井/定向井-采动L型水平井-采空井”联作的卸压立体抽采模式,实现了多气源立体抽采。截至2024年4月30日,累计抽采纯量达5258.8万m^(3),总利用量达到3735.4万m^(3),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了煤系气产业化开发,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 多煤层卸压 立体抽采模式 采动区 采空区 平顶山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活动对城市老年慢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基于社会支持、慢病数量的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从容 岳卓依 许彤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的上升使得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与老年人口平均健康寿命的差距不断扩大。利用2021年西安市老年慢病患者文化活动参与调查数据,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支持及慢病数量在不同类型休闲活动对城市老年慢病患者... 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的上升使得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与老年人口平均健康寿命的差距不断扩大。利用2021年西安市老年慢病患者文化活动参与调查数据,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支持及慢病数量在不同类型休闲活动对城市老年慢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个体休闲活动、团体休闲活动和社会支持对城市老年慢病患者生命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社会支持在团体休闲活动与生命质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慢病数量在城市老年慢病患者“团体休闲活动-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生命质量”影响路径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改善社区休闲活动参与环境和构建多层次老年慢病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对提升城市居民健康寿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休闲活动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敏 陈一萍 +1 位作者 侯丽媛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从而为本土政策的制定提供可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轻度认知障碍 身体活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加载系统研发与模型试验
5
作者 任连伟 李梁 +3 位作者 王自强 邹友峰 顿志林 王树仁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2-4767,共16页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推进,一些关键线路不可避免地穿越采空区场地,对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相关试验系统是研究此类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外缺乏相关试验系统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推进,一些关键线路不可避免地穿越采空区场地,对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相关试验系统是研究此类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外缺乏相关试验系统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加载模型试验系统。建立了几何相似比为1∶100的二维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模型,利用三级傅里叶级数拟合得到相似常数为100时,时速360 km/h对应的40 Hz高速铁路M波。同时实现了误差10%以内高铁荷载M波输出,验证了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模型动力加载试验的可行性,并进行了100万次不间断的高速铁路M波循环加载。依据模型试验结果,阐述了主关键层下三角形离层空间的成因,讨论了不同加载阶段动荷载在采空区覆岩中的传递路径,分析了垮落断裂带与弯曲变形带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揭示了高铁荷载下采空区地基活化机理。研究表明:覆岩活化空间具有从移动边界到垮落覆岩中心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其中覆岩横向离层则具有从顶板至关键层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以此揭示了主关键层下三角形离层空间的成因。因主关键层下三角形离层空间的隔离作用,加载初期动荷载传递需通过覆岩移动边界的拉伸区向下传递至垮落断裂带,并最先影响移动边界的砌体梁结构使其失稳活化。随着动荷载的施加,主关键层下离层空间逐渐闭合,动荷载传递路径逐渐向采空区中心移动,剩余活化沉降量持续向上传递,整体沉降趋于平缓。由于荷载传递路径的变化,垮落断裂带活化具有先快后慢,由终采线向采空区中部发展的特征。垮落断裂带活化进一步影响了主关键层以上覆岩受力形式和模型表面不均匀沉降,使弯曲变形带具有横向、竖向、倾斜3种裂隙形式及沿路基两侧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场地 高速铁路 动力加载系统 活化机理 模型试验 荷载影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崔晓芳 路筱 +1 位作者 余红梅 韩红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164例完成第5年随访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将16...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PMI)数据库中164例完成第5年随访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将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分为认知正常(PD⁃NC)组和认知障碍(PD⁃CI)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64例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PD⁃NC组101例,PD⁃CI组63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3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受教育年限、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2部分(MDS⁃UPDRSⅡ)和第3部分(MDS⁃UPDRSⅢ)评分进入回归方程。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功能受年龄、受教育年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可为早期甄别和干预年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障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年轻老年人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预测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区低成本充填处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林景尚 王谦源 +2 位作者 陈宁青 王海龙 林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
针对老空区充填处理一般投资较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难题,结合某铁矿大空区充填处理实际,利用原地面大空区观测孔和既有充填系统,设计建设了一套简单、实用、投资较低的地面辅助泵送充填系统,并配套发明设计了一套翻板式活门搅拌机取料装... 针对老空区充填处理一般投资较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难题,结合某铁矿大空区充填处理实际,利用原地面大空区观测孔和既有充填系统,设计建设了一套简单、实用、投资较低的地面辅助泵送充填系统,并配套发明设计了一套翻板式活门搅拌机取料装置;研究发现了泵送充填上坡管路的严重震动现象,提出了混凝土墩固定管路的减震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大空区的充填特点,提出了薄饼充填结构模型思想,认为大空区充填体强度设计较高既无必要,也起不了多大强度作用,据此提出了降低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灰砂比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区治理 全尾砂充填 充填系统 充填管路震动 充填体强度 充填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C颗粒电极的改性制备及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
8
作者 张袤 李祥 +2 位作者 王军 袁砚 黄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96-6806,共11页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污染物难以生化处理的需求,而常规固定极板电化学系统存在极板钝化、空间利用率和处理效能低等缺陷,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Mn-GAC颗粒电极,并构建三维电解系统,考察其对老龄垃圾渗滤液的综合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污染物难以生化处理的需求,而常规固定极板电化学系统存在极板钝化、空间利用率和处理效能低等缺陷,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Mn-GAC颗粒电极,并构建三维电解系统,考察其对老龄垃圾渗滤液的综合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预实验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表征,在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600℃、浸渍时间8h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颗粒电极;在反应初始pH值为3、颗粒电极投加量33.3g/L、电流密度160mA/cm^(2)、搅拌转速700r/min条件下,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COD、TP、NH4+-N、TN去除率可达81.56%、99.62%、62.82%、82.47%,且能耗仅有0.125kWh/g,通过氧化机制分析表明污染物的去除主要由·OH和活性氯所主导的间接氧化作用来完成,占总贡献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电极改性 活性炭 老龄垃圾渗滤液 间接氧化 三维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GNSS和精密水准测量综合方法在老采空塌陷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宇 尹航 +2 位作者 郭爽 罗振华 马凤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本文根据研究区实地情况,充分利用北斗/GNSS和传统精密水准测量两者的优势及互补性,开展综合测量分析,实现了北斗/GNSS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在复杂地貌和复杂特征地下空间区域监测的有机统一和结合。首先介绍北斗/GNSS地表形变监测和精密... 本文根据研究区实地情况,充分利用北斗/GNSS和传统精密水准测量两者的优势及互补性,开展综合测量分析,实现了北斗/GNSS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在复杂地貌和复杂特征地下空间区域监测的有机统一和结合。首先介绍北斗/GNSS地表形变监测和精密水准测量的基本工作技术与方法;然后以京西木城涧煤矿老采空塌陷区地表形变监测项目为例,分析研究区近一年的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并对形变状态和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价。本文可为老采空塌陷区地表形变监测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GNSS 精密水准测量 老采空塌陷区 地表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绩效”评价视角下老年人体力活动促进的室外健身场地优化研究以成都旧城为例
10
作者 李恒 张继刚 曾英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0,107,共7页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优质室外健身场地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参与,从而提升其身体素质,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健康老龄化途径。文章以成都旧城五区18处室外健身场地为例,在分析老年人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应用聚类...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优质室外健身场地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参与,从而提升其身体素质,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健康老龄化途径。文章以成都旧城五区18处室外健身场地为例,在分析老年人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应用聚类算法将常见室外健身场地分为独立功能线状运动型、独立功能面状运动型、多功能面状运动型和大型综合功能运动型4类,通过比对各类场地老年人体力活动效益与绩效差异,进而总结不同类型健身场地的建成环境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室外健身场地的精细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健身场地 老年人 成都旧城 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老采空区空间分布精细探测方法与应用
11
作者 韩琳 李洪涛 +3 位作者 安成龙 孔媛政 田宁 王海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准确探明铁矿老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采空区地表塌陷灾害防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探测精度难以满足采空区治理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磁测法定平面、天然源面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定层位、钻孔钻探法做修正的铁矿采空区精细... 准确探明铁矿老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采空区地表塌陷灾害防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探测精度难以满足采空区治理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磁测法定平面、天然源面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定层位、钻孔钻探法做修正的铁矿采空区精细探测方法。以顿丘铁矿老采空区为工程背景,采用高精度磁测法进行磁场特征探测,推断老采空区平面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融合天然源面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技术优势,获得采空区不同位置、深度上地层电阻率和波速变化规律,进而推断采空区垂向分布范围及深度,最后利用钻孔钻探法对物探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实现了铁矿老采空区空间分布的精细探测。顿丘铁矿2#矿体群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平面形态近似于歪葫芦形,面积为4992.5 m^(2);采空区分为采空纯空区和采空回填区2种形式,采用平均厚度法计算的2#矿体群采空区体积为112281.33 m3。探测结果与采掘基础资料有较高的契合度,研究方法和结果对铁矿老采空区探测和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空间分布 高精度磁测法 精细探测 采空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树莓叶片多酚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与环境驱动因素研究
12
作者 马佳正 孙旭 +4 位作者 孙芳芳 赵致韵 陈雨婷 张灵燕 马松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0-2738,共9页
【目的】探究新疆不同产区红树莓品种叶片中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特征与差异,解析其与各产区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红树莓叶片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玛纳斯县马家庄村‘哈瑞太兹’、石河子142团‘哈瑞太兹’、... 【目的】探究新疆不同产区红树莓品种叶片中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特征与差异,解析其与各产区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红树莓叶片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玛纳斯县马家庄村‘哈瑞太兹’、石河子142团‘哈瑞太兹’、那拉提乡‘秋英’和巴伊托海镇‘秋英’与‘哈瑞太兹’4个产区的2个红树莓品种的叶片为研究材料,对其总黄酮、总多酚、鞣花酸等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不同产区各指标之间及其与各产区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除总黄酮外,各产区及品种红树莓幼龄叶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成龄叶;从各产区与品种之间的差异看,玛纳斯产区‘哈瑞太兹’幼龄叶多酚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总多酚、鞣花酸和绿原酸含量,值分别达92.66、73.01和28436.72 mg/g,DPPH、ABTS清除率可达58.84%、67.29%;但那拉提‘秋英’幼龄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同产区与品种中均最高,值为439.54 U/g;巴依托海产区的两个品种中,‘哈瑞太兹’幼龄叶总多酚、鞣花酸和绿原酸含量及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秋英’,其中,总多酚含量约为‘秋英’的1.81倍,达82.13 mg/g;(2)总体上叶片的鞣花酸、总多酚和绿原酸含量均对其抗氧化指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较强负向影响;(3)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对成龄叶多酚和抗氧化活性均产生积极作用,而土壤速效钾、电导率与全盐量主要产生负向影响。【结论】红树莓叶片多酚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对其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5个供试红树莓叶片样品中玛纳斯县‘哈瑞太兹’幼龄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物质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土壤驱动因素 新疆不同产区红树莓 幼龄叶和成龄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下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践
13
作者 王军 熊先华 黄广良 《广东园林》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小城镇中老旧小区在多元空间供给、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品质改善及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通过研究小城镇儿童友好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小城镇中老旧小区在多元空间供给、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品质改善及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通过研究小城镇儿童友好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的需求和难点,提出了出行友好、功能友好、环境友好、益智友好、参与友好5个维度的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化改造策略,最后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吉祥童梦公园更新改造进行实例介绍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小城镇 老旧小区 社区更新 儿童活动空间 参与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监测老采空区残余变形的试验 被引量:46
14
作者 刘晓菲 邓喀中 +1 位作者 范洪冬 王江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7-472,共6页
D-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微小形变监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相位梯度变化比较大的老采空区变形监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介绍差分合成孔径雷达(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有较高距离向分辨率的8景PALSAR数据,通过差分干涉处... D-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微小形变监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相位梯度变化比较大的老采空区变形监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介绍差分合成孔径雷达(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有较高距离向分辨率的8景PALSAR数据,通过差分干涉处理,获得了徐州某老采空区的地表形变场。同时,提取1993年老采空区上方的6个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稳健回归模型。监测结果显示该采空区残余沉降是缓慢、渐变的。试验研究表明,DInSAR技术可以应用于监测大面积的老采空区残余变形,同时稳健回归模型能降低预测计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老采空区 PALSAR 回归分析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老采空区残余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邓喀中 谭志祥 +2 位作者 张宏贞 范洪冬 张立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1-1605,共5页
在深入分析老采空区残余沉降机理的基础上,认为采动破裂岩体空隙是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主要诱因,采用国内外得到的有关破裂岩体应力应变关系及采动破裂岩体高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老采空区残余下沉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残余下沉系数与覆岩岩... 在深入分析老采空区残余沉降机理的基础上,认为采动破裂岩体空隙是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主要诱因,采用国内外得到的有关破裂岩体应力应变关系及采动破裂岩体高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老采空区残余下沉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残余下沉系数与覆岩岩性、开采厚度、开采深度及建筑物载荷的关系。研究表明:①当开采厚度相同时,开采深度越小,残余下沉系数越大,说明后期可能产生的地表残余沉降越大;当开采深度相同时,开采厚度越大,残余下沉系数越小;②在建筑载荷与原岩应力比相同情况下,开采深度越小,下沉系数增加量越大,对老采空区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壁开采 老采空区 残余沉降 残余下沉系数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采空区对地表公路安全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淑坤 杨逾 +1 位作者 李永靖 孙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7-62,共6页
通过深入研究下伏老采空区对地表公路安全稳定性影响,为老采空区治理提供依据。结合工程实例,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公路行车稳定性、老采空区应力、变形及其充填治理问题。提出以地表公路横坡度、纵坡度及合成坡度3... 通过深入研究下伏老采空区对地表公路安全稳定性影响,为老采空区治理提供依据。结合工程实例,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公路行车稳定性、老采空区应力、变形及其充填治理问题。提出以地表公路横坡度、纵坡度及合成坡度3因素作为公路容许变形控制指标,通过反演,确定老采空区治理标准,并提出具体治理控制流程。结果表明:该老采空区内部充填达到一定程度时(折减系数ψ=70%),可将地表公路残余变形控制在容许变形范围之内,逾此继续充填对于地表公路残余变形的控制效果改善不大,且会大大提高充填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公路 容许变形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充填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开采老采空区带状注浆设计方法 被引量:29
17
作者 邓喀中 谭志祥 张宏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在分析老采空区残余沉降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开采沉陷理论,对控制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注浆充填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控制老采空区残余移动变形的关键是控制垮落带和断裂带内岩体的变形.在一定开采深度下,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可... 在分析老采空区残余沉降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开采沉陷理论,对控制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注浆充填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控制老采空区残余移动变形的关键是控制垮落带和断裂带内岩体的变形.在一定开采深度下,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可采用带状注浆充填.当开采深度小于导水断裂带高度和地面建筑载荷作用深度时,注浆孔间距为2倍的浆液扩散半径;当开采深度大于导水断裂带高度和地面建筑载荷作用深度时,给出了带状注浆充填注浆孔间距计算公式及注浆孔布设原则.注浆孔首先应布置在距离工作面边缘内20 m范围内、急倾斜煤层上山方向和断层发育区域,以充填采空区边缘的空洞和欠压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带状注浆 注浆孔设计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煤矿老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案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绍杰 张立波 +4 位作者 江宁 尹大伟 高志友 郭惟嘉 ХОРЕШОК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ееви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7-1030,共14页
以山东某采煤塌陷地为例,开展了煤矿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研究和实践。通过调查与测绘,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老采空区进行了精细勘查,获得了4,9,10-2煤3层采空区分布位置、... 以山东某采煤塌陷地为例,开展了煤矿采空区上方大型工程建设研究和实践。通过调查与测绘,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老采空区进行了精细勘查,获得了4,9,10-2煤3层采空区分布位置、重叠关系、采出率、积水性等参数,揭示了老采空区赋存特征。从地表残余变形对建筑物稳定性影响以及建筑荷载对采空地层稳定性影响2个方面分析了拟建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4栋高层等建筑物场地稳定性,研究范围内地表因老采空区活化导致的附加变形中附加下沉值为260 mm,超过了拟建建筑修建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形要求;9煤层采空区裂缝带与上方高层建筑荷载附加应力影响范围在研究区西部存在重叠区域,部分区域的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采空地层加固治理。采用垂直剖面法确定治理水平治理范围、根据采空覆岩运动特征确定垂直治理范围,依据各煤层采空区间距划分2个注浆层位,注浆钻孔在地面东西走向间距为25 m,南北走向间距为20 m,帷幕孔间距均为15 m,帷幕、注浆孔均一次成孔。采用“无压自流+加压扩散”注浆技术与工艺进行采空地层加固治理,一个注浆层位采用一次注浆工艺,多个注浆层位采用上行式注浆工艺;通过钻孔冲洗液漏失、钻孔取心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二次注浆等方式检验注浆加固治理效果,钻孔冲洗液无漏失或少量漏失,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均在9 MPa以上,各钻孔二次注浆量均小于周边钻孔注浆量平均值的10%,所注浆液有效充填了采空地层。分析了采空区地表变形对拟建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稳定性影响,高层建筑稳定性受地表倾斜影响显著,主体建筑基础采用“桩+筏板”形式,并将高层建筑下的部分注浆钻孔作为小桩基以增强其基础稳定性;大跨度数据处理中心稳定性受地表水平变形影响显著,设置基础连系梁和增强上部结构整体强度来增强其抗水平变形能力,数据处理中心修建过程中地面最大下沉5 mm,平均下沉速度0.01 mm/d。目前研究区内建筑物已投入使用,运行稳定。实现了大跨度、高标准数据处理中心以及22层综合楼等大型建筑群在3层采空区上的安全修建与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地 大型工程 建设利用 老采空区 加固治理 地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离散灰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正帅 邓喀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4-1088,共5页
针对老采空区残余沉降序列波动性较大、传统灰色模型预测效果差的不足,建立了残余沉降的多变量离散灰色预测模型(DGM(2,2)),取阶次为2以适应残余沉降的波动变化,选择残余沉降值作为沉陷系统的主行为因子,而将空气、地下水等外界渐变因... 针对老采空区残余沉降序列波动性较大、传统灰色模型预测效果差的不足,建立了残余沉降的多变量离散灰色预测模型(DGM(2,2)),取阶次为2以适应残余沉降的波动变化,选择残余沉降值作为沉陷系统的主行为因子,而将空气、地下水等外界渐变因素对沉陷系统的综合影响作为相关因子,并按等时间影响原则进行量化。通过实例将DGM(2,2)模型的预测结果与6种传统灰色预测模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GM(2,2)预测模型在拟合优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且建模过程避免了微分方程的解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残余沉降 离散灰色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预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徐光 许家林 +1 位作者 吕维赟 范德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4-730,共7页
以阳泉三矿老采空区水害防治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进行了预测研究。提出了以水平变形量判别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的方法,基于K8101工作面相邻老采空区涌水工程实测数据得出的导水裂隙... 以阳泉三矿老采空区水害防治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进行了预测研究。提出了以水平变形量判别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的方法,基于K8101工作面相邻老采空区涌水工程实测数据得出的导水裂隙侧向边界值,确定了阳泉三矿顶板产生导水裂隙的临界水平变形判别指标εAB≥5 mm·m-1,利用此指标作为判据,预测了K8404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侧向边界,据此制定了其相邻老采空区放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水害防治 导水裂隙侧向边界 导水裂隙判据 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