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平台导管架牺牲阳极失效机理
1
作者 杨超 王伟斌 +4 位作者 毛佳琳 杨文迪 苟春雨 黄珊 刘建国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以胜利海域海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勘察其海生物附着情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牺牲阳极的腐蚀形貌、工作电位和活化特性等,并据此分析了海生物附着条件下牺牲阳极失效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海生物附着在导管架的平均... 以胜利海域海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勘察其海生物附着情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牺牲阳极的腐蚀形貌、工作电位和活化特性等,并据此分析了海生物附着条件下牺牲阳极失效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海生物附着在导管架的平均厚度为16.65 cm,最大厚度为31.7 cm,平均覆盖率高达95.58%,这导致现场牺牲阳极的平均实际电容量仅为1068.57 A·h/kg,电流效率为38.8%,远低于规范中≥85%的要求,其平均消耗率为8.21 kg/(A·a),远高于规范中≤3.50 kg/(A·a)的要求。海生物覆盖抑制了牺牲阳极的活化性能,加剧了点蚀。当试验时间为30 d时,未去除产物层牺牲阳极的平均腐蚀速率仅为0.156 mm/a,最大蚀坑深度为136.829μm,开路电位为-0.89 V,而去除产物层牺牲阳极的平均腐蚀速率为4.329 mm/a,最大蚀坑深度为27.185μm,开路电位为-1.09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导管架 海生物附着 铝基牺牲阳极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辅助水热法制备硬炭材料及其储钠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朔 周威 +2 位作者 宋雪旦 于畅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2,共9页
硬炭凭借较高的储钠容量、低电压平台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成为了钠离子电池(SIBs)最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硬炭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其储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调控硬炭材料的孔隙结构大小及分布对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至关重... 硬炭凭借较高的储钠容量、低电压平台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成为了钠离子电池(SIBs)最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硬炭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其储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调控硬炭材料的孔隙结构大小及分布对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以β-环糊精为碳源,采用NaCl辅助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微观孔隙结构的硬炭材料,考察了NaCl浓度对硬炭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了硬炭材料的储纳性能。采用非原位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及高倍率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调控NaCl浓度能够优化硬炭材料的孔隙结构,提升硬炭材料闭孔体积。当NaCl浓度为2mol L^(-1)时,制备的硬炭材料(CD-2)的无序程度与石墨微晶尺寸最大,具有最大的闭孔体积与梯度孔隙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02Ag^(-1)的电流密度下,CD-2硬炭材料具有360 mA hg^(-1)的高储钠比容量及90.2%的首次库伦效率。提出的NaCl辅助水热炭化调控硬炭闭孔结构的策略,为硬炭材料孔隙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指导了高性能SIBs硬炭负极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炭 钠离子电池 负极 Β-环糊精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旭 侯朝霞 +3 位作者 王旭丹 王颢然 姜占洋 杨儒松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聚焦点,储能问题成为了战略性问题。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枝晶生长、腐蚀钝化、析氢... 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聚焦点,储能问题成为了战略性问题。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枝晶生长、腐蚀钝化、析氢反应等问题,因而限制了ZIBs的实际应用与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简要介绍了ZIBs的发展历程和储能机理,总结归纳了锌负极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综述了锌负极的改性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锌负极 析氢反应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O_(2)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骏杰 李伟 +3 位作者 蓝晓琪 刘峥 周烽海 陈远志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剥离法、模板支撑法等。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的掺杂及复合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控TiO_(2)(001)晶面的暴露、设计氧空穴,增加电化学活性的方法。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复合材料在SIBs负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二维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TiO_(2)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TiO_(2) TiO_(2)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储钠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空心立方体ZnMn_(2)O_(4)/rGO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5
作者 张琳 蔡强浩 +2 位作者 代汉文 汪燕鸣 王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8-1077,共10页
ZnMn_(2)O_(4)是一种潜在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仍需提高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本文通过简便的室温微乳液法和后续煅烧制备了边长约200 nm的ZnMn_(2)O_(4)空心立方体,由粒径30~50 nm的纳米颗粒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为... ZnMn_(2)O_(4)是一种潜在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仍需提高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本文通过简便的室温微乳液法和后续煅烧制备了边长约200 nm的ZnMn_(2)O_(4)空心立方体,由粒径30~50 nm的纳米颗粒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为了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将ZnMn_(2)O_(4)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并热处理后得到ZnMn_(2)O_(4)/rGO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结构、储锂性能和机理。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ZnMn_(2)O_(4)/rGO在0.1和4 A·g^(−1)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193和620 mAh·g^(−1),在1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70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806 mAh·g^(−1)。其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源于ZnMn_(2)O_(4)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协同作用,较小的二次立方体/一次纳米颗粒尺寸利于Li^(+)的短距离扩散,空心结构提供了材料锂化时体积膨胀的空间而使立方体保持结构完整;rGO不仅构建了材料的三维电子传输网络加快电子传输速度,而且也能缓冲嵌/脱锂时的体积变化而维持材料结构稳定。本研究为高性能金属氧化物类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ZnMn_(2)O_(4) 还原氧化石墨烯 微乳液法 储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钢壳牺牲阳极长期阴极保护效果模拟
6
作者 王辉 许实 +3 位作者 罗维华 王海涛 王廷勇 赵永韬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6,共7页
针对回填石和海淡水复杂介质环境中铝合金牺牲阳极对沉管隧道钢壳的长期保护效果,建立了1∶80物理缩比模型,采用加速电解方法模拟不同服役周期下的保护性能,并测试和分析了钢壳保护电位分布、介质电阻率变化及阳极溶解形貌。结果表明:... 针对回填石和海淡水复杂介质环境中铝合金牺牲阳极对沉管隧道钢壳的长期保护效果,建立了1∶80物理缩比模型,采用加速电解方法模拟不同服役周期下的保护性能,并测试和分析了钢壳保护电位分布、介质电阻率变化及阳极溶解形貌。结果表明:初期钢壳保护电位在-1.0 V(vs.Ag/Ag Cl/海水电极,下同)以下,并随服役时间延长逐渐正移,末期平均保护电位为-0.91 V,但全周期(100 a)内始终满足电位低于-800 m V的阴极保护准则;随服役时间的延长,介质环境电阻率显著升高,由初期的66Ω·cm增至末期的146Ω·cm,牺牲阳极表现出稳定的电化学性能,末期电位仍保持负于-1.05 V,溶解形貌基本均匀,但因阳极尺寸缩减和介质电阻率升高,发生电流由40 m A降至11 m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牺牲阳极 物理缩比模型 钢壳混凝土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某水冷器管箱牺牲阳极对邻近换热管的阴极保护作用
7
作者 李军威 朱巍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5,共5页
当水冷器管程有冷却水时,邻近管箱的换热管段经常发生腐蚀泄漏。在管箱内布置牺牲阳极可有效缓解管箱内壁的腐蚀,但是否能为邻近的换热管提供保护有待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法对某型水冷器管箱牺牲阳极进行设计,添加6支阳极,并在管箱内壁... 当水冷器管程有冷却水时,邻近管箱的换热管段经常发生腐蚀泄漏。在管箱内布置牺牲阳极可有效缓解管箱内壁的腐蚀,但是否能为邻近的换热管提供保护有待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法对某型水冷器管箱牺牲阳极进行设计,添加6支阳极,并在管箱内壁增加涂层,管箱内壁区域能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可为邻近换热管提供保护,保护范围虽然只有0.75 m,但已经覆盖换热管易在腐蚀泄漏的部位。此外,涂层是否完整,决定了管箱阴极保护对邻近换热管的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腐蚀 管箱牺牲阳极 换热管 数值模拟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l-8Si-3Fe-xIn coating alloy in a low chlorine environment
8
作者 SHEN Ying ZHANG Jing +4 位作者 KOLAWOLE Sharafadeen Kunle LIU Ya ZHU Xiang-ying CHEN Jun-xiu SU Xu-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252-1271,共20页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ferrous materials,aluminum coating usually forms a dense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iron-based alloy.However,the capacity of the sacrificial anode is rather insufficient.In order to ...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ferrous materials,aluminum coating usually forms a dense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iron-based alloy.However,the capacity of the sacrificial anode is rather insufficient.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Al-8Si-3Fe-xIn alloy under low chlorin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dium(In)dissolves to form In^(3+)and In^(+)reverse pl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re substrate to form a passivation film defect.When the In content is high,the segregated In forms an activation point in the form of a cathode phase.In activatesτ_(6)phase to form a micro-couple,which improves the non-uniform corrosion.The In-containing corrosion products at the phase boundary hinder the diffusion of Cl−.With an increase of In content,the self-corrosion potential(Ecorr)of the alloy shifts negatively,and the self-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Jcorr)decreases from 6.477μA/cm^(2)to 1.352μA/cm^(2),and then increases gradually.However,when the In content is 0.1%,the Ecorr of the alloy changes from−0.824 V to−0.932 V,and the Jcorr decreases from 6.477μA/cm^(2)to 4.699μA/cm^(2),suggesting that the use of sacrificial anode will give the bes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coating MICROSTRUCTUR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properties sacrificial anode hot-dip galvaniz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鼓型滤网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估研究
9
作者 杨堃 吕阳 +2 位作者 杨可为 方奇术 刘亚飞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480,共5页
核电厂鼓形滤网采用重防腐涂层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的双重防腐措施,阴极保护系统健康运行是保证鼓形滤网不被海水腐蚀的重要技术措施,有必要开展专项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牺牲阳极附着物进行物相分析,对牺牲阳极开展化学成... 核电厂鼓形滤网采用重防腐涂层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的双重防腐措施,阴极保护系统健康运行是保证鼓形滤网不被海水腐蚀的重要技术措施,有必要开展专项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牺牲阳极附着物进行物相分析,对牺牲阳极开展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评估,并对运行中的鼓形滤网进行保护电位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环境下对牺牲阳极溶解有一定影响,同时牺牲阳极化学成分和铁脚组织异常可能对阴极保护系统造成影响。开展核电厂鼓形滤网阴极保护系统试验研究,对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鼓形滤网 牺牲阳极 电化学 阴极保护 干湿交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牺牲模板法制备金属化合物多级微纳结构的合成策略
10
作者 赵芷若 赵丽妍 杨士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4,共9页
本研究采用牺牲模板法合成了具有多种化学成分的复杂多级微纳结构,通过阳极电沉积法合成了具有复杂结构的Ag_(7)O_(8)NO_(3)前驱体,以Ag_(7)O_(8)NO_(3)为模板,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了Ag_(7)O_(8)NO_(3)多级结构的保形化学转化。实验结... 本研究采用牺牲模板法合成了具有多种化学成分的复杂多级微纳结构,通过阳极电沉积法合成了具有复杂结构的Ag_(7)O_(8)NO_(3)前驱体,以Ag_(7)O_(8)NO_(3)为模板,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了Ag_(7)O_(8)NO_(3)多级结构的保形化学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交换离子溶液中加入磷酸三丁酯促进了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该合成策略成功地将Ag_(7)O_(8)NO_(3)前驱体的成分保形转化为氧化钴、氧化锰、氧化镍等多种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此同时,利用化合物的溶度积差实现Ag_(7)O_(8)NO_(3)前驱体的阴离子交换,化学转化合成了金属硫化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S)对转化产物进行系统表征。该研究为微纳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按需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模板法 离子交换 多级结构 化学转化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改性硬碳材料的性能
11
作者 李一帆 刘富亮 +3 位作者 陈安国 刘江涛 周雄 班霄汉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硬碳具有特殊的无定形结构。将硬碳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可实现性能的综合优化。通过化学还原法和一步水热法,合成银纳米粒子复合硬碳材料(Ag@HC)。化学法制备Ag@HC-1时,在还原过程中生成了副产物AgCl,且银纳米粒子以单核或团簇的方式出... 硬碳具有特殊的无定形结构。将硬碳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可实现性能的综合优化。通过化学还原法和一步水热法,合成银纳米粒子复合硬碳材料(Ag@HC)。化学法制备Ag@HC-1时,在还原过程中生成了副产物AgCl,且银纳米粒子以单核或团簇的方式出现在硬碳颗粒上;水热法制备的Ag@HC-2中,Ag最大程度地参与了银纳米粒子的生长,在硬碳表面和颗粒之间形成了粒径更小、更均匀的银纳米粒子。Ag@HC-2复合材料中,过渡金属Ag纳米粒子以Ag-Li合金的可逆化反应参与了电化学储能,提升了电化学性能。在0.01~2.50 V循环,Ag@HC-2的20.0 C倍率可逆比容量达132.5 mAh/g,较硬碳提升了29.3%,1.0 C循环2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硬碳 银纳米粒子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蛛网启发的海绵纤维基柔性电阻式压力传感阵列
12
作者 黄梁松 张雨 +5 位作者 张鹏 张坤 杜明超 步晓飞 王硕 赵忠凯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柔性压力传感阵列作为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工具而被广泛应用。但在面对诸如非平整表面、高应力作用等复杂工作环境时,一些传感器阵列往往表现不理想,易出现撕裂,不透气,不透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炭黑(CB)、热塑性... 柔性压力传感阵列作为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工具而被广泛应用。但在面对诸如非平整表面、高应力作用等复杂工作环境时,一些传感器阵列往往表现不理想,易出现撕裂,不透气,不透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炭黑(CB)、热塑性聚氨酯(TPU)和食盐(NaCl)为基础材料,利用湿法纺丝和牺牲模板法制备了具有海绵状多孔结构的柔性纤维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0.03487 kPa^(-1),<6 kPa),且保持了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受蛛网结构的启发,以该传感器为基础制作了仿生蛛网结构的传感阵列,该结构为传感阵列带来的更好的抗应力能力和气体环境下的透气透湿性,有利于传感器阵列在不平整表面、对透气透湿性有要求等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阵列能够在人体行为检测应用中发挥出理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式柔性压力传感阵列 仿生蛛网结构 湿法纺丝 多孔结构 牺牲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iO_2-B as anode material
13
作者 王新宇 谢科予 +3 位作者 李劼 赖延清 张治安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06-410,共5页
TiO2-B was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structures, surface morpholog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iO2-B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TiO2-B was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structures, surface morpholog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iO2-B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calcining temperature, molar ratio of K2O to TiO2 and calcining tim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O2-B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ining time exert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iO2-B. The TiO2-B is obtained with good crystal structure and suitable size by using K2Ti4O9, which is prepared at 950 ℃for 24 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x(K2O)/x(TiO2)=1:3.5. The TiO2-B delivers all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231.6 mA.h/g. And the rate caoacitv is 73.2 mA-h/g at 1 675 mA/g, which suggests that TiO2-B i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the lithium 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TiO2-B solid state method anode ma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及氯盐侵蚀条件下锌牺牲阳极对钢筋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立保 刘光严 +3 位作者 金林森 穆松 王涛 汤金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采用水泥基材料包覆的金属锌作为牺牲阳极,通过混凝土模拟孔溶液模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环境,研究牺牲阳极材料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Q235钢片和纯锌片形成电偶对时,Q235钢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易发生锈蚀,... 采用水泥基材料包覆的金属锌作为牺牲阳极,通过混凝土模拟孔溶液模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环境,研究牺牲阳极材料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Q235钢片和纯锌片形成电偶对时,Q235钢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易发生锈蚀,而在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碱(LiOH)以及卤素碱金属化合物(LiBr)能够激发金属锌持续溶解,持续提供牺牲阳极保护,有效抑制钢片的腐蚀。结合XRD测试结果可知:LiOH可以维持锌的溶解,并且与锌片反应生成锌的氢氧化物;卤素碱金属化合物可以诱发金属锌的腐蚀。相比于卤素碱金属化合物,加入高浓度LiOH对钢筋的阻锈效果更好。本研究有助于完善牺牲阳极材料的激发技术,提升牺牲阳极技术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阳极 金属锌 激发剂 腐蚀电流密度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高红 肖鉴 +1 位作者 杨浩东 于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评价阳极氧化膜层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浸泡实验、电化学阻抗谱对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沸水封闭工艺进行比较。结果经LDH预处理后,膜层表面被一层致密的LDH覆盖,多孔结构和孔洞缺陷均消失。涂覆溶胶凝胶后,膜层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与沸水封闭相比,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的氧化膜具有更平整均匀的表面和更低的粗糙度,接触角为92.3°,具有疏水性。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5 d后,膜层的低频阻抗值仍可达到6.79×10^(6)Ω·cm^(2),与传统沸水封闭法相比,高出2个数量级。膜层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蚀性,其主要机理为LDH的铝合金氧化膜空隙和表面生长出双片层状的LiAl-LDH,表面膜层更致密,片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腐蚀溶液的入侵,同时使膜层表面存在更多的-OH基团,在溶胶凝胶封闭时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促进了溶胶凝胶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有效阻挡了外界溶液对基体的入侵,因此延缓了腐蚀。结论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提高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表面疏水性以及膜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溶胶凝胶法 封闭改性 LDH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裂阳极的非柱对称电弧电流密度分布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红星 杨春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3,共7页
电弧是弧焊过程中熔池金属熔化的能量来源,分裂阳极法是电弧阳极能量密度直接测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常规分裂阳极法是建立在电弧为柱对称结构的基础上,不适用于非柱对称电弧的阳极电流密度测量.试验提出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路径上依次进行分... 电弧是弧焊过程中熔池金属熔化的能量来源,分裂阳极法是电弧阳极能量密度直接测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常规分裂阳极法是建立在电弧为柱对称结构的基础上,不适用于非柱对称电弧的阳极电流密度测量.试验提出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路径上依次进行分裂阳极电流数据采集的新方法,引入表征电弧不对称度的特征参量,进行椭圆环分割,以计算电弧阳极电流密度分布,修正分裂阳极法.通过预设的二维高斯分布的电流密度模型,检验了修正的分裂阳极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分裂阳极法可以有效计算出电弧阳极电流密度分布.利用修正后的分裂阳极法实现了非柱对称侧向压缩等离子弧阳极电流密度的测量,与x方向相比,侧向压缩的等离子弧在y方向压缩明显,呈现典型的非柱对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阳极法 非柱对称 电流密度分布 二维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空气电池阳极研究现状
17
作者 邱玮 闫瑞 +5 位作者 李雅文 陈维 甘浪 黄金成 任延杰 陈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9-3273,共25页
镁空气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储能装置,在绿色清洁能源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阳极合金的自腐蚀行为和放电产物等限制了镁空气电池的应用。本文围绕镁空气电池阳极材料,首先总结了镁空气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主要问题,探讨了其优... 镁空气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储能装置,在绿色清洁能源中受到广泛关注,但阳极合金的自腐蚀行为和放电产物等限制了镁空气电池的应用。本文围绕镁空气电池阳极材料,首先总结了镁空气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主要问题,探讨了其优势;然后从体系多元化的角度评述了镁空气电池阳极材料的发展现状,从阳极合金化、塑性变形处理、热处理和电解液优化等方面综述了镁空气电池阳极改性策略。此外,还阐述了晶粒尺寸、第二相和织构等微观结构对镁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镁空气电池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空气电池 阳极材料 微观结构 改性方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氧化物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遥 张泽峰 +2 位作者 张洋 乔学荣 康洪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铬氧化物既能够作为正极材料,也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多电子反应的铬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和工作电压,其中Cr_(8)O_(21)和Cr_(2)O_(5)是当前研究中关注度最高的多电子反应的铬氧化物,也是非常有... 铬氧化物既能够作为正极材料,也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多电子反应的铬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和工作电压,其中Cr_(8)O_(21)和Cr_(2)O_(5)是当前研究中关注度最高的多电子反应的铬氧化物,也是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铬氧化物中能够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是Cr_(2)O_(3),它不仅有较大的理论比容量,又有较低的放电平台,成本也相对较低。介绍了Cr_(8)O_(21)和Cr_(2)O_(5)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放电机理、制备方法、改性手段及应用,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下制得的样品结晶度、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负极方面介绍了Cr_(2)O_(3)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在电池方面的应用,综述了一些改性方法以解决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问题,如包覆、掺杂、纳米结构化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基氧化物材料 正极 负极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牺牲法合成氮空位g-C_(3)N_(4)/Cu_(2)(OH)_(2)CO_(3)异质结及其广谱光固氮性能
19
作者 梁红玉 王斌 +1 位作者 陆光 商丽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原位自牺牲法合成了N空位掺杂的g-C_(3)N_(4)/Cu_(2)(OH)_(2)CO_(3)(VCN/Cu)异质结催化剂,该催化剂体现出优异的可见-近红外宽光谱驱动性。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与Cu_(2)(OH)_(2)CO_(3)之间的电荷迁移遵循“Z”型机制。... 本研究采用原位自牺牲法合成了N空位掺杂的g-C_(3)N_(4)/Cu_(2)(OH)_(2)CO_(3)(VCN/Cu)异质结催化剂,该催化剂体现出优异的可见-近红外宽光谱驱动性。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与Cu_(2)(OH)_(2)CO_(3)之间的电荷迁移遵循“Z”型机制。氮空位的存在抑制了电荷载流子的重组,降低了界面电荷转移的能量屏障,对N 2和O_(2)的吸附和活化激发了固氮还原反应的进行,并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体系中甲醇作为空穴清除剂时O_(2)的添加对制备的催化剂的光固氮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50%O_(2)和50%N_(2)混合气氛下VCN/Cu异质结催化剂的铵离子产率高达14.52 mg·L^(-1)·h^(-1)·g^(-1),是纯N 2气氛下的2.7倍,且按照“三线”光固氮机理运行。本研究为低耗、绿色环保固氮工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碱式碳酸铜 光催化固氮 氮空位 自牺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钒酸铁及其电化学性能
20
作者 赵鹬 李忠英 +2 位作者 雷福红 张宇婷 李世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4-1361,共8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酸溴盐([Bmim]Br)为反应溶剂,采用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了钒酸铁前驱体,通过煅烧和后处理成功地合成了粒径均一、排布密集的FeVO_(4)纳米颗粒。采用SEM、XRD、XPS、TEM、N_(2)吸附-脱附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酸溴盐([Bmim]Br)为反应溶剂,采用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了钒酸铁前驱体,通过煅烧和后处理成功地合成了粒径均一、排布密集的FeVO_(4)纳米颗粒。采用SEM、XRD、XPS、TEM、N_(2)吸附-脱附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FeVO_(4)纳米颗粒为负极材料构建了锂离子电池,采用恒流充电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对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Fe VO_(4)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其在3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471.58 mA·h/g,在300 mA/g下循环100次后,仍获得783.00 mA·h/g的高比容量,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能归因于电极材料的纳米级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铁 离子液体热合成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有机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