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极化干扰信号对5米S-SAR卫星测控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1
作者 高翠东 杨争光 陈娟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2,共8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测控天线组阵增益方向图受SAR天线反射会在对地面形成反极化增益。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测控天线反极化增益带来的干扰对统一S频段(USB)应答机星地接收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卫星布局优化测控天线组阵方案,...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测控天线组阵增益方向图受SAR天线反射会在对地面形成反极化增益。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测控天线反极化增益带来的干扰对统一S频段(USB)应答机星地接收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卫星布局优化测控天线组阵方案,并对优化后的天线组阵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反极化干扰信号对星上USB应答机及地面测控系统的性能影响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地面测试验证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测控天线组阵增益影响验证方法正确可行。对卫星入轨后测控情况的监视判读结果表明:卫星在轨测控跟踪连续,无异常中断现象,优化后的卫星测控天线组阵性能可以满足卫星测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测控系统 天线组阵 反极化增益 干扰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荣鑫 黄丽 +4 位作者 曾悦阳 张淑慧 陈怡然 刘玉丽 马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每组8只。电针组予“百会”、“脾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西药组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β含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海马区NF-κB p65、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和荧光双标共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细胞核形态改变,海马周围神经元出现坏死、空泡变性,染色质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大鼠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有缩短趋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少许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部分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信号分子介导S-烯丙基-L-半胱氨酸调控水稻镉胁迫
3
作者 火兴宇 张宇 +4 位作者 王常荣 齐麟 刘斌 黄雁飞 黄永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0-1168,共9页
土壤Cd污染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导致Cd在水稻籽粒中累积,从而给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硫化氢(H2S)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控植物重金属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具有内源H2S供体功能的大蒜提取物S-... 土壤Cd污染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导致Cd在水稻籽粒中累积,从而给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硫化氢(H2S)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控植物重金属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具有内源H2S供体功能的大蒜提取物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C)调控水稻Cd胁迫的潜在机制。选用我国南方主栽水稻品种“中早35”作为试验材料喷施系列浓度SAC,结果表明:喷施0.2 mmol·L^(-1)SAC后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部H2S含量随时间延长持续增加,12 h后与对照(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44.57%和83.22%。采用荧光标记法对水稻幼苗叶片和根部的测定结果也表明H2S荧光强度与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254.55%和700.25%。进一步对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部H2S主要合成酶L-半胱氨酸脱硫酶(LC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喷施0.2 mmol·L^(-1)SAC后地上部和根部LCD活性与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94.17%和41.05%。喷施0.2 mmol·L^(-1)SAC后对水稻抗氧化酶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幼苗地上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32.36%、26.69%、24.87%,根部分别显著增加38.61%、11.99%、62.93%。地上部和根部丙二醛(MDA)含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降低37.37%和28.54%。对水稻幼苗Cd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SAC喷施浓度达到0.2 mmol·L^(-1)时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显著降低18.07%和46.05%。研究表明,喷施SAC诱导了幼苗LCD活性,促进了水稻合成H2S信号分子,调控了水稻Cd胁迫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烯丙基-L-半胱氨酸 硫化氢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后和变换时窗PAI⁃K/S⁃AIC微震初至波拾取方法研究
4
作者 胡刚 张楚旋 +3 位作者 李夕兵 黄德龙 董陇军 蒲成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法对微震数据进行消噪。对消噪后的微震信号,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P波初至时间并与其他拾取方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避免人为选取STA/LTA阈值和时窗长度对拾取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解决了阈值和时窗的选取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变换时窗PAI‑K‑AIC联合法对消噪的微震信号拾取误差(≤20 ms)的事件数占90.95%(PAI‑S‑AIC为93%)。研究结果表明变换时窗PAI‑K/S‑AIC方法具有高效性、拾取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信号消噪 P波拾取 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 小波包多阈值 最小信息量准则 高阶统计量法PAI‑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优化非线性磁链的双三相PMSM无感控制
5
作者 赵化勇 田伟 吉敬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2,139,共5页
针对中低速情况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精度低,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在静止和低速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BP神经网络的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首先,结合电流方程构建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并利用欧拉离散法进行离散化;其次,采... 针对中低速情况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精度低,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在静止和低速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BP神经网络的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首先,结合电流方程构建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并利用欧拉离散法进行离散化;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非线性磁链的固定增益,实现增益在线调节,同时提出自适应高频信号注入方法,解决了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受固定增益值限制观测误差大和低速情况下稳定性差的问题;最后,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提出的算法,并且仿真结果显示新型观测器的位置误差减小了37.5%以上,收敛速度提升了50%以上,有效地抑制系统抖振,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 BP神经网络 高频信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振信号S变换香梨内部褐变检测研究
6
作者 王凯 谷家辉 +3 位作者 姬帅 宁鑫跃 赖丽思 张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5-211,共7页
针对库尔勒香梨内部褐变检测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声振无损检测技术结合S变换信号分析方法和MobileNetV3神经网络对其健康和褐变进行判别分类。首先,确定线性扫频模式下,香梨声振检测系统的扫频范围为200~2 000 Hz,扫频速率为1 500 Hz/min... 针对库尔勒香梨内部褐变检测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声振无损检测技术结合S变换信号分析方法和MobileNetV3神经网络对其健康和褐变进行判别分类。首先,确定线性扫频模式下,香梨声振检测系统的扫频范围为200~2 000 Hz,扫频速率为1 500 Hz/min,香梨侧放,检测点为赤道部位时信号的重复性表现最佳。然后,在上述试验条件下,利用S变换将采集的一维声振信号转换成二维时频图像,扩充数据集后,应用MobileNetV3网络建立香梨褐变判别模型。经过100轮的训练,MobileNetV3模型的准确率和损失值曲线逐渐趋于稳定,并且识别准确率也达到峰值。模型在测试集中对褐变的识别精确率、召回率和加权分数分别为91.56%、93.83%、92.68%,其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91.62%,实现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内部褐变 无损检测 s变换 声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宝春 孙少槐 李国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89,共9页
空间自相关法(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PAC法)是从环境噪声中提取相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SPAC法计算S波速度结构对研究地下速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验证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可靠性,方法使用多重观测阵列... 空间自相关法(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PAC法)是从环境噪声中提取相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SPAC法计算S波速度结构对研究地下速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验证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可靠性,方法使用多重观测阵列采集频率2~40 Hz的微动信号,计算A,B,C台站组与中心台站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并使用零阶贝塞尔函数拟合空间自相关系数,同时提取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率关系,得到相速度频散曲线。与含低速软夹层模型、含高速硬夹层模型和速度递增模型相比,分歧型遗传算法反演频散曲线具有不依赖初始模型的优点。结果以华北克拉通北缘某地实测资料为例,使用SPAC法、瞬态面波法、波速测井法反演地层S波速度结构,根据钻孔资料可知,地下6.7~9.0 m深处为全风化片麻岩,表现出低至305 m/s的S波速度,9.0 m以下为强风化斜长片麻岩,表现为430~540 m/s的高S波速度。结论综合SPAC法、瞬态面波法、波速测井法和钻孔资料可知,SPAC法不仅地层分层准确性高,而且波速值大小与其他方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SPAC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法 微动信号 s波速度结构 频散曲线 Rayleigh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和CEEMDAN技术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8
作者 黄刚 潘李克 +3 位作者 何成章 杨成丰 李忠 弓少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现有信号降噪方法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处理中存在的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 针对现有信号降噪方法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处理中存在的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和S-G滤波方法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降噪方法。采用CEEMDAN方法对传感系统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内涵模态分解(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进行S-G滤波,并对滤波后的IMF分量进行重构。通过试验对多种含噪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波长波动大幅降低超过90%,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dio,SNR)和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dio,PSNR)指标上提高1 dB左右,可以在保持传感信号细节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信号噪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系统 信号降噪方法 CEEMDAN方法 s-G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椭球T-S故障树的储气库注采井可靠性分析
9
作者 米红甫 王莉莉 邵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56,共10页
为克服传统故障树在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局限性,提出将超椭球T-S故障树分析法引入到储气库注采井可靠性分析中。首先,应用证据理论获得底事件发生故障的证据区间,以解决统计数据缺乏的问题,并将此证据区间作为故障树分析的输入数据;其次... 为克服传统故障树在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局限性,提出将超椭球T-S故障树分析法引入到储气库注采井可靠性分析中。首先,应用证据理论获得底事件发生故障的证据区间,以解决统计数据缺乏的问题,并将此证据区间作为故障树分析的输入数据;其次,利用超椭球模型对证据区间加以约束,以解决计算结果相对保守的问题;再次,建立基于超椭球T-S故障树的仿真流程,并以某T-S故障树实例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运用仿真流程对储气库注采井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注采井发生半故障的失效概率区间是[5.2501×10^(-4),5.3125×10^(-4)],其失效等级为二级,即注采井发生半故障的事故描述是很少发生,注采井完全故障的失效概率区间是[2.1109×10^(-3),2.1361×10^(-3)],其失效等级为三级,即注采井发生完全故障的事故描述是偶尔发生;重要度分析表明当注采井处于半故障状态时,应优先关注盐岩蠕变过量、管材不耐蚀、注采气频繁等底事件;当其处于全故障状态时,应优先检修套管密封面泄漏、注采气频繁、水泥环密封泄漏等底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注采井 可靠性分析 超椭球T-s故障树 重要度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内皮-间充质转化机制
10
作者 俞丽华 李静雅 +5 位作者 王晓琪 李莉 陈娅 王飞宇 张坤 王桐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6-2282,共7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发生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并从TGF-β/Smad信号通路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Westernblotting筛选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发生EndMT的形成条件及丹参注射液安全浓...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发生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并从TGF-β/Smad信号通路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Westernblotting筛选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发生EndMT的形成条件及丹参注射液安全浓度范围;取HMrSV5细胞,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0.05%.0.1%.0.5%浓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加入40%腹膜透析液培养72h诱发细胞EndMT,实验结束前24h,各组加入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E-钙粘着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p-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影响。结果40%的腹膜透析液诱导HMrSV5细胞72h后,可发生明显的EndMT;丹参注射液安全浓度范围为0.025%~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IL-6、TNF-α、TGF-β和VEGF水平升高;α-SMA、p-Smad 2/3等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和Smad7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丹参注射液各浓度组可增加细胞活力,提高E-cadherin和Smad7蛋白表达,降低IL-6、TNF-α、TGF-β、VEGF水平和α-SMA、p-Smad2/3蛋白表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EndMT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腹膜透析液 内皮-间充质转化 TGF-Β/sMAD信号通路 腹膜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流补水的水泵水轮机S特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加琨 周大庆 +2 位作者 王胤淞 陈会向 郭俊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69,165,共5页
针对水泵水轮机的“S”特性提出了在导叶顶盖位置无叶区处加装注水管的解决方案,并模拟了注水管安装在不同位置时的“S”特性曲线,分析了加装注水管后转轮区域内流线及转轮各叶道流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于导叶顶盖加装注水管可以有... 针对水泵水轮机的“S”特性提出了在导叶顶盖位置无叶区处加装注水管的解决方案,并模拟了注水管安装在不同位置时的“S”特性曲线,分析了加装注水管后转轮区域内流线及转轮各叶道流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于导叶顶盖加装注水管可以有效改善转轮内部流动,减轻转轮和导叶内部流动的相互影响,减小叶道涡的尺寸,同时有效缓解了转轮各叶道流量分布不均的现象。在注水管处于无叶区中段和活动导叶附近时,对“S”特性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特性 水泵水轮机 射流补水 注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时频谱和KHA-CNN的换流变故障声纹识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斌 韦鹏 +2 位作者 宁复茂 姚琪 李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准确进行换流变压器故障诊断,保证直流输电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时频谱和KHA-CNN模式的换流变故障声纹识别方法。利用自适应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 为准确进行换流变压器故障诊断,保证直流输电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时频谱和KHA-CNN模式的换流变故障声纹识别方法。利用自适应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实现换流变本体声纹信号与噪声的分离;通过S变换得到时频谱图,实现声纹信号的特征提取;通过磷虾群优化算法(krill herd algorithm,KHA)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寻优,将S时频谱图作为特征输入到KHA-CNN,实现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换流变故障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能为换流变故障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声纹信号 s变换时频谱图 磷虾群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ulti-targets mechanism of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on cardio-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13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32-133,共2页
Aim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is a well-know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that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 Aim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is a well-know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that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clinical efficacy remain unknown. In this study,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s potential pathways and targets against cardio-cerebral ischemia. The target-path- way interaction network clustered the signaling pathways based on high degree nodes of the drug-target network. The potential protein targets presented in the highly scored clustered pathways were the key network hubs and concentrated on one or limited functional signaling pathways amenable to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welve main functional annota- tion clusters and main signaling pathways for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were established by Biocarta analysis, in- eluding the NF-KB signaling pathway, the MAP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e mTOR-signaling pathway and so on.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is hypothesized to target multiple proteins with a high degree and betweenness of net- work. In addition, the most related pathways were also confirmed i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oL) induced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 EA. hy926 by Western blot. This study elucidates the systematic network and pathway analysis of multi-targets in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its mode of action against cardio-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and may also reveal new clues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inflammatory diseases or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QiFuMai powder injection cardio-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 NETWORK pharmacology target-pathwayinteraction NETWORK drug-target NETWORK NF-KB signaling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lecan/Hspg2 Deficiency Impairs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and Associated Transcriptome in Response to Mechanical Loading
14
作者 Shaopeng Pei Sucharitha Parthasarathy +9 位作者 Ashutosh Parajuli Jerahme Martinez Mengxi Lv Sida Jiang Danielle Wu Shuo Wei XLucas Lu Mary CFarach-Carson Catherine BKirn-Safran Liyun Wa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2-43,共2页
Perlecan,a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acts as a mechanical sensor for bone to detect external loading.Deficiency of perlecan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Schwartz-Jampel Syndrome(SJS)and atten... Perlecan,a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acts as a mechanical sensor for bone to detect external loading.Deficiency of perlecan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Schwartz-Jampel Syndrome(SJS)and attenuates loading4nduced bone formation in perlecan deficient mice(Hypo).Considering that intracellular calcium[Ca2+]i is an ubiquitous messenger controlling numerous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mechanotransduction,we hypothesized that perlecan deficiency impairs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loading.To test this,we performed real-time[Ca2+]i imaging on in situ osteocytes of adult murine tibiae under cyclic loading(8 N,Figure 1).Relative to wild type(WT),Hypo osteocytes showed decreases in the overall[Ca2+]i response rate(-58%),calcium peaks(-33%),cells with multiple peaks(-53%),peak magnitude(-6.8%),and recovery speed to baseline(-23%).RNA sequencing and pathway analysis of tibiae from mice subjected to one or seven days of unilateral loading demonstrated that perlecan deficiency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calcium signaling,ECM-receptor interaction,and focal adhesion pathways following repetitive loading.Defects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ER)calcium cycling regulators such as Ryr1/ryanodine receptors and Atp2a1/Sercal calcium pumps were identified in Hypo bones.Taken together,impaired calcium signaling may contribute to bone’s reduced anabolic response to loading,underlying the osteoporosis risk for the SJS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ecan/Hspg2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Mechanical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挤压S变换与τ⁃p变换联合的微地震信号消噪方法
15
作者 秦亮 李唐律 +3 位作者 曹脊翔 黄忠来 张建中 王锦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微地震监测是指导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作业和评价压裂效果的常用手段。地面监测所采集的微地震信号能量弱、信噪比低,微地震事件识别困难,严重影响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联合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谱分解和τ⁃p变... 微地震监测是指导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作业和评价压裂效果的常用手段。地面监测所采集的微地震信号能量弱、信噪比低,微地震事件识别困难,严重影响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联合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谱分解和τ⁃p变换,提出一种新的消噪方法。首先对监测资料进行时差校正,将微地震信号的同相轴校平;之后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对校平后的资料进行谱分解获取单频切片;再对每个单频切片进行τ⁃p变换,并根据τ⁃p变换的结果获取微地震信号位置;最后根据信号的位置在时频域完成消噪。实际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消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微地震监测 微地震信号消噪 同步挤压s变换 τ⁃p变换 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烈度计记录的噪声水平评价:以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
16
作者 郭文轩 任叶飞 +4 位作者 姚鑫鑫 岸田忠大 江鹏 王宏伟 温瑞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3-320,共8页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在噪声水平、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高通滤波截止频率(f_(HP))取值以及有效周期范围(T_(max))方面的特点,综合评价了烈度计记录的频谱特征,分析了噪声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整个频域范围内,烈度计记录的SNR要比强震仪记录平均意义上低一个数量级,可以估计烈度计动态范围较强震仪大致低20 dB;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相较于强震仪记录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更大,反应谱T_(max)较传统强震仪记录在水平方向小1~2 s,在竖直方向小3 s左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应用烈度计记录,服务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计记录 信噪比(sNR) 高通滤波截止频率 有效周期范围 泸定6.8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D保护电路在HDMI板级信号完整性中的影响分析及其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淼 李嘉豪 +1 位作者 汤浩 郭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HDMI接入ESD保护电路后信号完整性受破坏等问题,从器件的空间布局对HDMI信号完整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考虑了瞬态电压抑制(TVS)高频寄生参数的影响,搭建了ESD放电模型和TVS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从差分... 为了解决HDMI接入ESD保护电路后信号完整性受破坏等问题,从器件的空间布局对HDMI信号完整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考虑了瞬态电压抑制(TVS)高频寄生参数的影响,搭建了ESD放电模型和TVS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从差分器件接入信号线旋转角度和彼此间错开距离研究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设计了25套不同夹角和4套不同错开距离的板级模型,在不同特性的传输频率下进行S参数仿真,并从中选取出垂直型、水平型、错开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布局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差分信号线的S参数和眼图。仿真结果表明,垂直型排布相比于其他两种典型空间布局,回波损耗平均降低了248.1%,插入损耗平均降低了20.6%,眼图的眼宽和眼高在三种空间布局中最大。研究成果为PCB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分析与设计提供了布局优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HDMI 信号完整性 空间布局优化 瞬态电压抑制(TVs) s参数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变换的非稳态信号的电能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伟伦 顾丹珍 +1 位作者 曹依烈 童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1,224,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非线性负荷大量接入电网,产生的非稳态信号对电能计量造成了影响。为了提高非稳态信号的时频分辨率,文中在S变换的基础上,针对电网非稳态信号的特征并根据窗函数设计原则改进了高斯窗尺度因子σ。此外,为保证非...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非线性负荷大量接入电网,产生的非稳态信号对电能计量造成了影响。为了提高非稳态信号的时频分辨率,文中在S变换的基础上,针对电网非稳态信号的特征并根据窗函数设计原则改进了高斯窗尺度因子σ。此外,为保证非稳态信号下计量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应实现基波电能和畸变电能的分开计量,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改进S变换的电能计量方法,利用改进S变换优秀的时频分辨率实现基波电能和畸变电能的分解重构。通过对几个典型的非线性负荷信号的仿真验证了改进S变换算法在电能计量上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信号 s变换算法 时频分析 电能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9361星载USB测控接收设备设计
19
作者 何林飞 李晓飞 韩俊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84,共7页
针对星载统一S频段(Unified S-band,USB)测控应答机遥控接收高动态问题,提出了一种USB接收设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AD9361+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采用并行+串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 针对星载统一S频段(Unified S-band,USB)测控应答机遥控接收高动态问题,提出了一种USB接收设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AD9361+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采用并行+串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实现信号载波频率捕获,载波环路使用2阶锁频环(Frequency Lock Loop,FLL)辅助3阶锁相环(Phase Lock Loop,PLL)环路进行跟踪,遥控副载波环路采用2阶PLL环进行跟踪。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推导,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多普勒动态不小于32 kHz/s下遥控数据解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s频段测控应答机 高动态信号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不同耦合方式下注入脉冲的加权IMF局放信号等效性
20
作者 董冰冰 李康 +3 位作者 高常胜 刘贯科 戴喜良 夏云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注入脉冲模拟局放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主要方法,由于现场校验脉冲注入的耦合方式不同,模拟局放与实际局放等效性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保证... 注入脉冲模拟局放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主要方法,由于现场校验脉冲注入的耦合方式不同,模拟局放与实际局放等效性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保证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有效性。文中首先建立126 kV GIS典型局放缺陷(尖端、悬浮、绝缘子气泡)和内/外置式脉冲注入UHF局放检测平台,并对UHF信号有效脉冲进行归一化提取;接着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加权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信号处理方法,通过计算局放信号欧式距离平均值和最大值表征其等效性;最后与常规信号偏差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信号等效性分析方法,加权IMF法可有效解决UHF信号波形局部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内置传感器脉冲注入的模拟局放信号与悬浮局放信号等效性最高,局放信号的欧式距离平均值M_(e)和最大值M_(a)分别为3.82%和10.28%。因此,UHF监测装置功能校验可采用恒定参数注入脉冲代替悬浮缺陷,且模拟局放可优先选择内置UHF传感器注入脉冲。文中研究可为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脉冲注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脉冲 局放模拟 经验模态分解 信号等效性分析 本征模函数(IMF)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