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探析——基于1999-2008年《higher education》刊载文献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黎 乔冬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以国际学界公认的权威高等教育学术期刊《higher education》1999-2008年发表的497篇学术论文(article)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绘制了该刊作者来源国家可视化图谱以此确定《higher education》的高国际... 以国际学界公认的权威高等教育学术期刊《higher education》1999-2008年发表的497篇学术论文(article)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绘制了该刊作者来源国家可视化图谱以此确定《higher education》的高国际化程度;运用CitespaceⅡ又绘制出《higher education》1999-2008年学术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共现关键词中心性的分析,对所得出的1999-2008年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热点集中的两大领域——"绩效"和"全球化"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图谱 国际高等教育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0~2010年标题含有“Higher Education”的SSCI论文数据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俊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74-81,共8页
以SSCI收录的2000~2010年间的题名含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的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提... 以SSCI收录的2000~2010年间的题名含有"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的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高等教育 研究现状 学术影响力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 A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Li 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6-302,共7页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creates a global environment for academic trend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es conducted by academic institutions...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creates a global environment for academic trend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es conducted by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leads the universities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This article starts to examine the in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and then move on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Finally,after exploring the realities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obtain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a new globalizing market,mutual efforts by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re indispen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澳大利亚 全球化 学术机构 国际市场 高等教育 发展趋势 全球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Path Expression of the Integrative Model of Teacher Education
4
作者 Feng Jianr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government-school collaboration model,then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emise,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government-school collaboration model,then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emise,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teaching ability to guide 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 teacher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础 教师教育 一体化模式 路径 评价标准 教学能力 合作模式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wards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s of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5
作者 Chen Hui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5-289,共5页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tance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quality evaluation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which encourages the quality-oriente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us forming a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成熟度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何以赋能未来高等教育教学:趋势、实践和场景——《2024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1 位作者 宋帆 肖琪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最近发布的《2024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已成为各国政府预测和研判未来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分析报告内容有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前瞻性战略规划。报告首先采...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最近发布的《2024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已成为各国政府预测和研判未来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分析报告内容有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前瞻性战略规划。报告首先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和“STEEP趋势框架”,从社会趋势、技术趋势、经济趋势、环境趋势、政治趋势和人工智能趋势等六个方面,描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20种宏观趋势;其次,报告详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6项关键技术实践;最后,报告预测了劳动力技能需求驱动的高等教育增长场景、数据收集限制的高等教育约束场景、政治浪潮影响的高等教育崩溃场景、个性化教育赋能的高等教育转型场景等4种未来发展场景。报告主要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建立健全教育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和标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学习的新形态,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变革与发展;完善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保障和服务新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持续加强高等教育师生专业发展培训,助力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线报告 高等教育教学 人工智能 教育数字化转型 新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融合模式: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响应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峰 朱梨 胡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高校图书馆是AI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阵地。文章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归纳法深入探讨国外高校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优化AI素养教育、构建AI素养教育融合模式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是AI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阵地。文章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归纳法深入探讨国外高校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优化AI素养教育、构建AI素养教育融合模式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的特点:在教育主体上强化校内外机构合作,在教育对象上注重用户指导和馆员教育,在教育形式上聚焦基础素养提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伦理道德问题。基于国外高校图书馆对AI素养教育的响应,文章构建AI素养教育的融合模式,通过对主体融合、对象融合、形式融合、内容融合四个“小融合”开展对应策略,推动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的“大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AI素养 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 高校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9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中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在运用“目标达成说”、应答模式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等评价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明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教育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 在运用“目标达成说”、应答模式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等评价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明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教育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正成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驱动力。通过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问题分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个性化评价与学习支持体系、高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伦理与隐私保护体系和持续优化与反馈体系,强调试点与示范推广,为保障高等教育评价科学性、公平性、透明性与持续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增值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评价 动因 内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演进逻辑与教育造化——兼论“人工智能者”的概念及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茂聪 李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人工智能的演进逻辑以其“类人”特质为基础,并通过促进人类智能的合道德化自主成熟呈现以“智人”使命为价值导向的发展框架。然而,受限于实践中人类自我认知与技术应用的长期隔离,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造化的实现总是囿于伦理与成效的双... 人工智能的演进逻辑以其“类人”特质为基础,并通过促进人类智能的合道德化自主成熟呈现以“智人”使命为价值导向的发展框架。然而,受限于实践中人类自我认知与技术应用的长期隔离,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造化的实现总是囿于伦理与成效的双重局限。为此,未来教育更应当从育人图景的反思出发,通过确立“人工智能者”作为核心培养目标,界定智能时代人类与技术交互的群体类别及其特征,塑造清晰的角色定位来引导受教育者自我认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制度力量的完善、合作机制的构建、教育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教师队伍的技术素养培训等策略,推动人工智能的“育人”功能向其“完人”现实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技术哲学 未来教育 教育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24
13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现实悖论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俊芳 范家宝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高等教育治理精准化和建构高等教育韧性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凝聚数字之“力”以打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载体,夯实数字之“制”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新规范,彰显数字之“智”营造高等教育治理新生态构成了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指向。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数字化重构、治理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以及治理效能的数字化重塑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呈现“数字包容”与“数字排斥”、“数字融合”与“数字粘贴”、“数字赋能”与“数字负能”三重悖论。对此,应全面激发主体活力,系统优化治理流程以及充分释放数治效能,优化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高等教育数字化 数字赋能 现实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德育生成的人学困境及人性化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成林 黄玉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具理性盛行的实然境况中,高校德育遭遇“人学空场”困境,表现为德育范式的物化遮蔽、德育评价的量化解构、德育主体的异化偏离等三个方面。为此,高校德育从以下相互联系、相互涵摄的三个向度进行人性化重构:转向对话德育,呼唤人性的价值关怀;构建生活德育,回归人性的本真存在;倡导主体德育,彰显人性的自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生成哲学 人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议题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光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共10页
围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通过几个基本关系或范畴的分析,提出如下观点:第一,高等教育学不同于泛化的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与实践探究以及其他学科有关的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素材。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构,带有现实需求... 围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通过几个基本关系或范畴的分析,提出如下观点:第一,高等教育学不同于泛化的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与实践探究以及其他学科有关的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素材。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构,带有现实需求驱动的特征,纳入学科的社会建制是促成其生成与快速发展的动因。高等教育学的性质是属于关注生命的应用性软学科,兼具现代科学的三重属性,以部分传统学科如自然科学范式标准和社会科学的纯理论偏好作为高等教育学科合法性依据缺乏理据。第二,高等教育学是具有实践面向的理论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旨趣在于其立足价值关怀对实践的反思与检视,也在于其以科学态度对实践的理性考察与探究,是为实践提供可参照可选择的装备,而不能混同于实践与实践探究,体现了它具有社会价值的应用性理论旨趣。第三,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是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是高等教育学的理想目标,但它目前尚未超越知识积累与理论沉淀阶段。一个务实的路径是,支持高等教育学人开展围绕特定主题与领域的持续研究,形成丰厚的研究积累,以特定主题的概念清理、知识与理论的梳理以及不同主题之间自然交叉形成的交集,达成基本理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构想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铁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数智时代跃迁诱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背景、价值导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向更新。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遵循回应现实需求、追求治理转向、关照治理使命与开展治理行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数智化引发的治... 数智时代跃迁诱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背景、价值导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向更新。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遵循回应现实需求、追求治理转向、关照治理使命与开展治理行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数智化引发的治理失序、治理失调、治理失效与治理失衡等现实挑战。因此,亟需重新构想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未来,遵循内在逻辑,采取必要行动。秉数智承法治,坚守法理与伦理双线并行的治理原则;经数智达共治,协同智能化网络生态的多元治理主体;以数智求良治,构建以人为本的精细智能化治理体系;借数智促善治,生成价值跃升的智慧治理张力与韧性。希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数智化转型与现代化跨越,进而加快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内涵、难点与突破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宏强 岳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0,共5页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实施模式上促进普适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创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中还存在高质量的治理模式、组织实施、绩效目标三个关键难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形式和功能、数量和实效的关系。为此,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要促进产教融合能力和自主办学权力相统一;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绩评价改革;以组织治理改革发挥联合体、共同体功能;优化政府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多维:教育评价改革何以回归教学之本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振天 钟蕊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在认识论上表现为机械片面,缺乏对教育的多元化理解;在价值论和实践论上趋向功利主义,仅关注教育的短期和表面成果;在管理学上,落入形式主义和技术至上的陷阱。要破解上述困境,需要破除“五唯”评价体系,代之以新的多维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回归育人本位。在认识论层面,教育评价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价值论层面,教育评价应突出质量导向与贡献导向;在实践论层面,教育评价应向教学工作倾斜,提升教学评价的分量和占比;在管理学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健全高校师生和社会用人部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体系 “五唯”评价 教学为本 多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的时代特征、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志红 刘轶 李荣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因此,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公益性、实行管办分离、控制适度规模办学,并建立规范化保障体系,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现实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