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个体的个体”为本位的生命哲学视域中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蔡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8,共6页
先由"畏死的恐惧"这一人之弱点引申出人之本真需要的一体两面性和人之本真存在的一体两面性,提出人之本性为"互慈和创-实在的自由"。其后,提出"本真的人"、"异化的人"和"人-质料"的... 先由"畏死的恐惧"这一人之弱点引申出人之本真需要的一体两面性和人之本真存在的一体两面性,提出人之本性为"互慈和创-实在的自由"。其后,提出"本真的人"、"异化的人"和"人-质料"的概念,讨论强壮的"超个体的个体"对弱小恐惧的"原子式个体"的超越与拯救,论述"超个体的个体"为本位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本真的人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再启蒙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本真的医患关系是"互慈和创的医患共同体"。讨论了异化的医患关系的原因与特征;阐释了本真医患关系的特征,举例介绍适合它的机制;并提出了医生的自我救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慈和创 实在的自由 超个体的个体 医患共同体 再启蒙 人一质料 本真的人 异化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振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共7页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彻底扬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现时代的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国民性存在,无论是片面强调"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观点,还是片面强调"人的国民性存在"的观点,都没有真正从"现实的人"出发。应该严格区分"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现阶段,仍然应该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特性,这并非"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坚持"教劳结合",重视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善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人的国民性 人的世界历史性 人的全面发展 “教劳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勒“中介论”美育思想简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丽 高迎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8,共10页
席勒将审美带入现实生活,认为它连接着感觉和思维这两种对立状态,是消除冲突的关键环节。他站在人生立场批判人性异化,认为人应该在审美游戏中生成;他抓住了人的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这一矛盾,希望借审美教育实现人的自由;他认为在力量和... 席勒将审美带入现实生活,认为它连接着感觉和思维这两种对立状态,是消除冲突的关键环节。他站在人生立场批判人性异化,认为人应该在审美游戏中生成;他抓住了人的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这一矛盾,希望借审美教育实现人的自由;他认为在力量和伦理的国度里,人的活动和意志受到束缚,只有审美王国能够给予人真正的自由,并寄予审美教育以改良社会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中介论 美育 人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技术水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文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77,共2页
对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价值具备了与国外优秀选手竞争的实力;难度动作的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缺乏高潮... 对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价值具备了与国外优秀选手竞争的实力;难度动作的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缺乏高潮和亮点;运动员的个人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完成成套动作时技术规格较高,动作准确、规范,但个别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不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 男单项目 技术水平 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自由个性”思想寻踪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盛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马克思确有“自由个性”思想,其“人的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这三个阶段是:(1830.10—1835.9)是马克思激情理想主义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神学视野“人的本性”思想影响下表达了朴素的“个性... 马克思确有“自由个性”思想,其“人的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这三个阶段是:(1830.10—1835.9)是马克思激情理想主义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神学视野“人的本性”思想影响下表达了朴素的“个性”观念;(1835.10—1843.3)是马克思理性主义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理性主义视野下表达了对人的“本质”和“自我意识能动自由”的思考;(1843.3~1883.3)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考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现实主义的情绪下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做了全面的思考,对“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作了详尽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自由个性 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的召唤:走出传统伦理的困境——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付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101,共5页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上颠覆"三纲五常"传统伦理规范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激进文人 中国传统伦理 个性自由 妇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自由与艺术拯救——马尔库塞论现代艺术
7
作者 杨晓莲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
马尔库塞在其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中发现了现代艺术的独特意义,认为现代艺术通过想像和幻想可以否定和超越现实,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从现实中获得解放。从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对现代艺术的异在性、拯救性等方面的分... 马尔库塞在其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中发现了现代艺术的独特意义,认为现代艺术通过想像和幻想可以否定和超越现实,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从现实中获得解放。从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对现代艺术的异在性、拯救性等方面的分析,来解读马尔库塞所阐释的现代艺术在个体生存、个体自由与解放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现代艺术 个体自由 艺术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探析
8
作者 孙余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自由个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与灵魂,是马克思对人类发展远景的科学规划。这一体现对人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注相统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涵,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可以通过该思想与"现实的个人... "自由个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与灵魂,是马克思对人类发展远景的科学规划。这一体现对人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注相统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涵,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可以通过该思想与"现实的个人"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考察中得到证实。马克思所指称的"自由个性"的实现植根于社会现实,需要具备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交往的普遍发展、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以及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等一系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个性 现实的个人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赛菲“完人”思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沙西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完人"是伊斯兰灵知学的核心术语之一,由伊本·阿拉比首先提出,他的学生、追随者以及其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完人"的内涵。奈赛菲广泛使用此术语,并将之区分为两种"完人",即传达的"完人"和... "完人"是伊斯兰灵知学的核心术语之一,由伊本·阿拉比首先提出,他的学生、追随者以及其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完人"的内涵。奈赛菲广泛使用此术语,并将之区分为两种"完人",即传达的"完人"和自由的"完人",自由的"完人"比传达的"完人"品级更高。"完人"具备完美的言、行、德、识等四种属性,并完善了教乘、道乘和真乘。"完人"因其聚合性和终结性,在苏非行知的宇宙论和伦理观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奈赛菲的"完人"思想十分重要,然而至今未获得应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知学 “完人” 自由的“完人” 奈赛菲 人的聚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