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新考 被引量:8
1
作者 葛云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情况,学界尚有不同认识。经考证,贾仲明增补本所据为可考的最早版本,修订于至正元年、二年间;孟称舜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2—1345年间;曹楝亭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5—1346年间,均在钟嗣成自序十余年后。学...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情况,学界尚有不同认识。经考证,贾仲明增补本所据为可考的最早版本,修订于至正元年、二年间;孟称舜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2—1345年间;曹楝亭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5—1346年间,均在钟嗣成自序十余年后。学界视为“简本”的孟称舜刻本实际上是残本,其文字内容较接近曹本,许多与曹本相同之处却异于贾本。尚未引起学界充分注意的另一个版本,是朱权《太和正音谱》所据本,它不同于今常见诸本,为贾本与孟本所据本之间的一个修订本,并较接近于后者。这些版本修订于不同时期,故虽内在联系性很强,但仍各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不可将诸种版本混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贾仲明增补本 孟称舜刻本 曹楝亭刻本 《太和正音谱》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叶山西的日常生活——以118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被引量:12
2
作者 常建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共23页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所载的山西档案资料,有案件事主交代的家庭亲属年龄及基本情况的记载,可了解当时社会的人口、婚姻、家庭等状况,获得有关的信息。民间纠纷常经当事者互相骂人导致升级,出现命案,骂人的话语体现了社会...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所载的山西档案资料,有案件事主交代的家庭亲属年龄及基本情况的记载,可了解当时社会的人口、婚姻、家庭等状况,获得有关的信息。民间纠纷常经当事者互相骂人导致升级,出现命案,骂人的话语体现了社会生活特色与文化的价值观。山西人主要到邻近的蒙古、陕西、甘肃、河南、直隶与京师经商、佣工,也有远赴关东的。经营的店铺反映了日常生活的需要与特色。到省内其他府县租佃土地谋生者较多,佣工还有组合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 刑科题本 山西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家本汉律研究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全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0-187,共8页
沈家本的汉律研究是汉律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其律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的汉律研究不仅材料翔实、精审,论证详细、缜密,结论平允、严谨,而且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充满着浓烈的现实关怀之情。而这些则是与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开阔... 沈家本的汉律研究是汉律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其律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的汉律研究不仅材料翔实、精审,论证详细、缜密,结论平允、严谨,而且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充满着浓烈的现实关怀之情。而这些则是与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开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汉律 社会责任感 清朝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家本汉律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全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沈家本在汉律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尽可能地恢复了汉律的原貌,二是注意到了汉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差距,三是揭示了中华法系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形成时的形态,四是初步解决了学术史上的若干疑案。然而,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原因,其汉... 沈家本在汉律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尽可能地恢复了汉律的原貌,二是注意到了汉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差距,三是揭示了中华法系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形成时的形态,四是初步解决了学术史上的若干疑案。然而,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原因,其汉律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不仅没有运用当时的出土材料,而且个别结论也可作补充、完善甚或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汉律摭遗》 汉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沈家本的法学思想
5
作者 田东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 30年的法律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法学功底。同时 ,他思想开放 ,虚心学习西方近代法学理论 ,融会贯通 ,形成了自己的法学思想。他在法学理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学实践等方面都提出了与中国...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 30年的法律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法学功底。同时 ,他思想开放 ,虚心学习西方近代法学理论 ,融会贯通 ,形成了自己的法学思想。他在法学理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学实践等方面都提出了与中国古代法学1有质的区别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扭转长久以来知识界轻视法学 ,忽视法学教育的风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推动了我国法学的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法学思想 法学研究 近代 法学史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家本汉律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6
作者 张全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5-139,共5页
沈家本在研究汉律时,抱着搜集史料以存汉律原貌,既探其源,又析其流,且经世致用的目的。为此,他不仅广集史料并予以整理、剖析,而且将汉律与前此法律(尤其是周代法律)、后代法律(尤其是唐律)进行联系、比较,还就某些敏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 沈家本在研究汉律时,抱着搜集史料以存汉律原貌,既探其源,又析其流,且经世致用的目的。为此,他不仅广集史料并予以整理、剖析,而且将汉律与前此法律(尤其是周代法律)、后代法律(尤其是唐律)进行联系、比较,还就某些敏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为人们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汉律摭遗》 汉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生成与土壤——贾平凹与陈思和、孙周兴对谈录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平凹 陈思和 孙周兴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对谈认为:作家的出生地与其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有着西北山区文化的烙印;文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装神弄鬼",如果文学艺术失去了对幽暗之物、奇异之物、神秘领域的创造、描写、呈现,那就缺失了根本性的意... 对谈认为:作家的出生地与其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有着西北山区文化的烙印;文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装神弄鬼",如果文学艺术失去了对幽暗之物、奇异之物、神秘领域的创造、描写、呈现,那就缺失了根本性的意义;我们生活的世界在不断变化,认知和经验结构也在不断变动,小说的叙事手法自然也在不断变化;小说《山本》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及"仿自然"的方式来表现重大的事件,是一种新的写作手法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山本》 《废都》 小说叙事手法 琐碎的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