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制造——面向未来互联网的人机物协同制造新模式 被引量:74
1
作者 姚锡凡 练肇通 +2 位作者 杨屹 张毅 金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0-1498,共9页
在当前制造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云制造、制造物联、语义网络化制造和企业2.0的思想与理念,集务联网、物联网、知识网和人际网于一体,提出一种人机物协同的制造新模式——智慧制造;根据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层次结构与语法... 在当前制造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云制造、制造物联、语义网络化制造和企业2.0的思想与理念,集务联网、物联网、知识网和人际网于一体,提出一种人机物协同的制造新模式——智慧制造;根据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层次结构与语法—语义—语用—社会的符号学层次结构和现有制造模式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智慧制造诞生的必然性;给出了智慧制造的定义,提出一种智慧制造体系结构;关联分析了智慧制造与云制造、智能制造等制造模式,提出面向服务制造的成熟度模型;探讨了智慧制造的实现途径,特别是从云制造上升到智慧制造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制造 务联网 物联网 知识网 人际网 成熟度模型 云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133
2
作者 杨德昌 赵肖余 +2 位作者 徐梓潇 李勇 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664-3671,共8页
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促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而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认可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持技术。在此背景下,该文在系统总结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块链在能源领域中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首先... 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促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而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认可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持技术。在此背景下,该文在系统总结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块链在能源领域中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区块链典型特征入手,分析了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和区块链网络的交易过程;然后基于国内外区块链和能源系统的研究热点,从新兴货币、技术产业和典型应用等方面对区块链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区块链 典型应用 发展现状 前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 被引量:370
3
作者 张宁 王毅 +2 位作者 康重庆 程将南 贺大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011-4022,共12页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与能源互联网理念相吻合,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与能源互联网理念相吻合,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然后,从功能、主体、属性等3个维度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能量、信息以及价值的角度,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对能源互联网中源、网、荷、储等不同主体在计量认证、市场交易、协同组织、能源金融不同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碳排放权认证、信息物理系统安全、虚拟发电资源交易以及多能源系统协同4个场景为例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最后,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能源 多能源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 区块链 碳排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彦 张涛 +3 位作者 孟繁霖 王锐 刘亚杰 郭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829-6845,共17页
能源互联网系统包含多个能源局域网,其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较单个能源局域网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因素更多。同时,由于各个能源局域网其拥有者、调度目标和任务需求有所不同,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使得难以设计出一个满足... 能源互联网系统包含多个能源局域网,其优化调度方案的制定较单个能源局域网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因素更多。同时,由于各个能源局域网其拥有者、调度目标和任务需求有所不同,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使得难以设计出一个满足各方利益的集中式优化调度方案。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含主–从博弈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分布式能量管理模型,发电公司能够通过发电侧"源–储"协调最大化其发电收益,各能源局域网能通过协调内部各可控单元最小化其运行成本。将这一分布式能量管理模型融入到模型预测控制架构中,以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输出间歇性、波动性和负载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不同的算例分析了该文所提方法的鲁棒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局域网 模型预测控制 博弈论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降维技术的电力负荷曲线集成聚类算法 被引量:143
5
作者 张斌 庄池杰 +4 位作者 胡军 陈水明 张明明 王科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741-3749,共9页
电力负荷曲线聚类是配用电大数据挖掘的基础。分析3种典型聚类有效性指标,指出Davies-Bouldin有效性指标更适用于评估负荷曲线的聚类结果。研究基于层次、基于划分、基于密度、基于模型等类型的聚类算法,从聚类效率和聚类质量两方面评... 电力负荷曲线聚类是配用电大数据挖掘的基础。分析3种典型聚类有效性指标,指出Davies-Bouldin有效性指标更适用于评估负荷曲线的聚类结果。研究基于层次、基于划分、基于密度、基于模型等类型的聚类算法,从聚类效率和聚类质量两方面评价各种算法。层次聚类的质量较高,效率较低;划分聚类的效率较高,质量较低。针对单一聚类算法的不足,研究基于经典聚类算法的集成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负荷曲线聚类。该算法包括bootstrap重采样、划分聚类、层次聚类3步,对不同规模数据集的聚类结果表明集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聚类。针对电力负荷曲线的特征,研究多种数据集降维算法,在降维后的数据集上进行集成聚类,比较各种降维算法的信息损失和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电力负荷曲线的聚类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降维的集成聚类算法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力大数据 负荷曲线 聚类有效性 集成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多能源系统最优功率流 被引量:25
6
作者 孙秋野 赵美伊 +1 位作者 陈月 马大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0-1598,共9页
基于能量枢纽模型,提出能源互联网中以电力、天然气、热力三大供能网络为主的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方式,考虑各能源传输网络的特点,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将弃风电量作为优化指标之一,综合分析能源消耗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弃风供... 基于能量枢纽模型,提出能源互联网中以电力、天然气、热力三大供能网络为主的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方式,考虑各能源传输网络的特点,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将弃风电量作为优化指标之一,综合分析能源消耗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弃风供热进行风电消纳,有效减少弃风电量。与传统的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相比,多能源协同运行优化方式具有较高的综合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最优功率流 可再生能源 能量枢纽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北柔直电网工程直流线路短路过程中直流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71
7
作者 李英彪 卜广全 +4 位作者 王姗姗 云雷 赵兵 王铁柱 杨大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91-3399,共9页
为解决目前我国间歇式清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消纳面临的问题,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先进输电技术研发,国家电网公司拟在张北建设±500k V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当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侧换流站闭锁,继而直流断路器动作切... 为解决目前我国间歇式清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消纳面临的问题,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先进输电技术研发,国家电网公司拟在张北建设±500k V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当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侧换流站闭锁,继而直流断路器动作切断故障线路,此时换流器直流输出端口出现直流过电压,该过电压是配备了直流断路器的直流电网所特有的,因为该过电压是直流断路器动作后,导致故障侧换流站输入和输出功率不平衡,未闭锁的换流站通过无故障线路给闭锁换流站子模块电容器充电引起的。该示范工程将实现直流断路器的首次工程应用,调整直流断路器的动作策略将会明显的抑制该直流过电压。该文分别对近送端换流站和近受端换流站直流线路故障引起的直流过电压进行分析,详细描述过电压的机理以及动态过程,并给出相应的措施来抑制直流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直流过电压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分散式太阳能规划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华亮 李大虎 +4 位作者 彭辉 侯慧 陈昊宇 樊志华 苏永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6-1323,共8页
当前太阳能发电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弃光问题严重。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分散式太阳能的规划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规划思路,克服传统规划中源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实现太阳能等新能源规划的主动性、互动性、有序性、经济... 当前太阳能发电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弃光问题严重。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分散式太阳能的规划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规划思路,克服传统规划中源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实现太阳能等新能源规划的主动性、互动性、有序性、经济性及可扩展性。研究了互联网+太阳能+可控负荷+配电网的规划框架,建立了基于互联网+模式下分散式太阳能规划的分析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分散式太阳能规划的多场景生成和削减算法,提出源荷场景匹配原则,根据源荷之间的动态容载比调整来确定规划的静态容载比。最后针对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互联网+手段及多场景方法可引导分散式太阳能规划,提高其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太阳能 互联网+ 规划 互动性 场景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的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46
9
作者 裴玮 杜妍 +3 位作者 李洪涛 杨艳红 邓卫 齐智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93-3203,共11页
在国家能源转型背景和规划下,微网大规模接入已逐渐成为趋势,这不仅需要解决电网结构和运行对大规模微网接入的限制,而且需要解决大规模微网的互动机制,提升微网运行控制的柔性和经济性。针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问题,综合目前国内外解决... 在国家能源转型背景和规划下,微网大规模接入已逐渐成为趋势,这不仅需要解决电网结构和运行对大规模微网接入的限制,而且需要解决大规模微网的互动机制,提升微网运行控制的柔性和经济性。针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问题,综合目前国内外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微网群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设计和分析了大规模微网群互联互动的典型案例。结果表明,通过多微网间能源互联互补,不仅能够实现微网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备用,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在更大范围实现了能源互补,使微网群更加有效地提升辅助服务,并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电力市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群 能源互联 多端直流 电力市场 需求侧互动 聚合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节点自主供电的环境混合能量收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雷钧 白雪 +1 位作者 潘祎雯 毛罕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152,共6页
农田复杂环境及大面积监测需求对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节点的供电提出了极大挑战,而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则使低功耗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节点的自供电及免维护成为可能。针对传统能量收集装置中收集的环境能量单一有限、装置体积大、可靠性差的问题... 农田复杂环境及大面积监测需求对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节点的供电提出了极大挑战,而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则使低功耗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节点的自供电及免维护成为可能。针对传统能量收集装置中收集的环境能量单一有限、装置体积大、可靠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环境能量一体化收集系统。该系统定位于环境中普遍而丰富的射频电磁波能量和振动能量,通过射频收集天线和压电陶瓷的有效结合,同时收集2种环境能量,并经整流转换成直流电能。能量收集天线使用普通FR4印刷电路板实现,工作在手机通信频段1.9 GHz(3G频段),测试的回波损耗为-20.5 d B,对电磁波能量收集的最高输出功率可达到38 mW,测得收集到的振动能量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25 mW,满足低功耗传感器节点的功率需求。该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大大降低了传统混合系统的尺寸,可为农业物联网快速发展中的传感器节点可靠供电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整流电路 设计 农业物联网 能量收集 射频能量 振动能量 匹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智慧能源: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被引量:36
11
作者 郭永伟 程傲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64,共4页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努力实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适应"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观念,统筹规划"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研究建设中关键技术...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努力实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适应"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观念,统筹规划"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研究建设中关键技术问题,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标准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智慧能源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用电与需求侧管理商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怀德 李德智 +3 位作者 高峰 袁静伟 郭炳庆 王永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88-2291,共4页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支持互动用户服务和需求侧响应,鼓励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这不仅有利于电网的运行和控制,还将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商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电力供应商可以开创...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支持互动用户服务和需求侧响应,鼓励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这不仅有利于电网的运行和控制,还将进一步提升电力供应商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电力供应商可以开创新的业务模式,实现用户与电网互联互动以及创新的用户服务。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将进一步拓展能源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为能源生产、输送、供应、服务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为能源用户带来更加完善和丰富的用能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和低碳的能源利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能源互联网 智能用电 需求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H桥直流能源路由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少霞 姚钢 +2 位作者 周荔丹 殷志柱 林顺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46,共6页
能源互联网是构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装置基础上的新型电网结构,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新趋势。能源路由器主要任务在于能量的调节及信息的实时传递,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文中提出的H桥型直流能源路由器,既可作为各种分布式... 能源互联网是构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装置基础上的新型电网结构,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新趋势。能源路由器主要任务在于能量的调节及信息的实时传递,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文中提出的H桥型直流能源路由器,既可作为各种分布式能源发电装置和负载接入能源互联网的接口,又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及协调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经济成本低等特点,尤其是对直流微电网形式的能源互联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文章首先介绍了能源路由器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然后介绍了能源路由器的应用领域及功能特性;接着对H桥型直流能源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了H桥直流能源路由器的PSCAD仿真模型;最后,通过搭建相应实验平台验证了H桥型能源路由器能量的双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H桥型直流能源路由器 能量的双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聚合的大型互联电网风电接纳能力 被引量:19
14
作者 曹阳 刘纯 +3 位作者 黄越辉 张新松 礼晓飞 袁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92-2799,共8页
在提供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平台的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显著增加了系统风电接纳能力分析的计算量与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等效聚合方法,对电网、常规机组以及风电场出力模型进行等效聚合,实现了对大型互联电网在不... 在提供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平台的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显著增加了系统风电接纳能力分析的计算量与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等效聚合方法,对电网、常规机组以及风电场出力模型进行等效聚合,实现了对大型互联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逐时段运行快速生产模拟。基于此,在考虑多种风电接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国情的中长期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模型。回算校验我国东北互联电网2015年实际运行数据,证明了本文所提的基于等效聚合的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型互联电网风电充分接纳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工作对全球能源互联背景下,含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的大型互联系统中长期规划、调度运行模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等效聚合 时序生产模拟 风电接纳能力 系统规划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源-荷-储协同优化的能源局域网系统能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福兴 张涛 +2 位作者 王锐 郑晓坤 张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2-395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兼顾源、荷、储及网内、网外全时段协同优化的建模与优化方法。考虑能源局域网网内、网外各可调度资源的实际运况及彼此之间的交互关系,根据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和系统运行费用最小化原则构建了适用于分时电价和实时电价的网... 提出了一种兼顾源、荷、储及网内、网外全时段协同优化的建模与优化方法。考虑能源局域网网内、网外各可调度资源的实际运况及彼此之间的交互关系,根据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和系统运行费用最小化原则构建了适用于分时电价和实时电价的网内/网外一体化能量管理与优化模型:在网内,引入需求响应机制和储能单元进行经济调度,以提高能源局域网网内各可调度资源间的自协调、自平衡能力;在网外,考虑网内自协调后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对网外各可调度资源设置差异性交易电价和不同的使用权限并据此进行电量交易。最后,提出了3种不同的优化方案,并综合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协同演化算法对不同算例进行求解、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局域网 混合可再生能源 协同优化 协同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用户隐私保护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关志涛 司冠林 +1 位作者 赵任方 曹辉 《智慧电力》 2017年第7期64-70,99,共8页
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关注。由于能源互联网是由多种能源高度耦合形成的复杂能源网络,涉及到电力系统、互联网等多种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结构实体,信... 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关注。由于能源互联网是由多种能源高度耦合形成的复杂能源网络,涉及到电力系统、互联网等多种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结构实体,信息总量庞大,种类繁多,因此存在较高的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从用户隐私保护角度出发,阐述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涉及到的结构实体,并详细分析相关的隐私保护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在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的隐私保护策略。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隐私保护 同态加密 差分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沈洲 周建华 +1 位作者 袁晓冬 杨伟 《江苏电机工程》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分析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引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点。介绍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建设概况,结合江苏电网现状提出了江苏发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分析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引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点。介绍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建设概况,结合江苏电网现状提出了江苏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智能电网 可再生能源 江苏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制造一切”与“人工智能+”对振动噪声的应用——纪念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暨振动与噪声控制专委会成立三十周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应怀樵 沈松 +3 位作者 李旭杰 应明 刘进明 葛宝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1-7,共7页
讨论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史,软件制造一切创新概念的三部曲四步走的发展史,人工智能AI与"软件制造一切"的相关性。软件制造一切的(AI+)时代到来,AI和"软件制造一切"的利与弊,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用于振动噪声控制的研究,... 讨论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史,软件制造一切创新概念的三部曲四步走的发展史,人工智能AI与"软件制造一切"的相关性。软件制造一切的(AI+)时代到来,AI和"软件制造一切"的利与弊,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用于振动噪声控制的研究,迎接人工智能和"软件制造一切"的智能社会早日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人工智能+ 软件制造一切 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 云智慧 智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量表评定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建英 孙长春 顾月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15-416,42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精神量表评定的影响。方法:将42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服用益气复智颗粒,对照组服用脑复康,均为3个月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长谷川智能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MMSE)、韦氏记... 目的: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精神量表评定的影响。方法:将42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服用益气复智颗粒,对照组服用脑复康,均为3个月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长谷川智能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MMSE)、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顺序)、记忆商(MQ)分值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和P<0.01;对照组HDS和Wechsler(顺序)分值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HDS、MMSE、Wechsler(顺序)、MQ分值治疗前后差值比为P<0.05和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和益气复智颗粒是治疗VD的有效治则和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复智颗粒 血管性痴呆 精神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集热系统物联网协同测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志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提出一种新能源烘房及其温度测控系统。新能源烘房采用太阳能协调储能的供热方式,改进了传统PID控制方式,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协同通信技术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将物联网智能技术结合到控制系统中。新能源烘房及其温度控制系统不但有... 提出一种新能源烘房及其温度测控系统。新能源烘房采用太阳能协调储能的供热方式,改进了传统PID控制方式,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协同通信技术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将物联网智能技术结合到控制系统中。新能源烘房及其温度控制系统不但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和CO2的排放,而且解决了烘房控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通过Simulink软件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烘房系统具有调整时间短、能耗低、智能化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测控模型 物联网 模糊PID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