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灵异记》对中国文学的接受研究——以中卷13成立考释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九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其成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关联。关于该书中卷13的成立,历来在学术界多有争议。日本学者的研究视角大多拘泥于日本的文化语境和文本本身,基本上忽视了作为外来因素的中国文学的影响。...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其成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关联。关于该书中卷13的成立,历来在学术界多有争议。日本学者的研究视角大多拘泥于日本的文化语境和文本本身,基本上忽视了作为外来因素的中国文学的影响。事实上,该故事在一定意义上吸收、借鉴了包括《法苑珠林》、《搜神后记》等中国故事的某些情节,进行再创造,从而形成了该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灵异记 中国文学 《法苑珠林》 《搜神后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人格与桂馥《后四声猿》杂剧
2
作者 杜桂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桂馥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位博学多才且建树颇丰的学者型文人,其晚年创作的杂剧《后四声猿》取法明代徐渭《四声猿》,演绎白居易、李贺、苏轼、陆游的生活故事,细腻表达了自己天涯沦落之际内心世界的愤懑、感伤与无奈;诗意生存与人生追求、... 桂馥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位博学多才且建树颇丰的学者型文人,其晚年创作的杂剧《后四声猿》取法明代徐渭《四声猿》,演绎白居易、李贺、苏轼、陆游的生活故事,细腻表达了自己天涯沦落之际内心世界的愤懑、感伤与无奈;诗意生存与人生追求、文学创作与经学研究于桂馥生命过程中的消长、互动,让《后四声猿》突破了乾嘉学术观念及其操作实践之于作家个性的某种拘束,彰显了他作为诗人的情怀与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馥 后四声猿 乾嘉杂剧 诗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