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韩氏妇科治疗肝肾阴虚型崩漏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延华 沈凡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6-48,共3页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龙江韩氏认为崩漏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失于涵养,则相火妄动,复伤阴精,而致崩漏。故韩氏妇科在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固摄止血,治疗以...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龙江韩氏认为崩漏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失于涵养,则相火妄动,复伤阴精,而致崩漏。故韩氏妇科在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固摄止血,治疗以“补养”与“止崩”相结合,并根据月经情况调整用药,临床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韩氏 肝肾阴虚 崩漏 止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败者”的历史:陈桥兵变新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惠冬 张其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8,共5页
以前关于陈桥兵变的研究,几乎是一部赵匡胤的"成功史",对兵变中的"失败者",即赵氏的政敌极少着墨。事实上,这些"失败者"群体并不在少数,遍布军、政枢要,他们的抵抗或不合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兵变的进程,... 以前关于陈桥兵变的研究,几乎是一部赵匡胤的"成功史",对兵变中的"失败者",即赵氏的政敌极少着墨。事实上,这些"失败者"群体并不在少数,遍布军、政枢要,他们的抵抗或不合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兵变的进程,尤其是对入城路线的选择上。作为兵变中最重要流血事件的韩通之死,往往被后代史家视为军校王彦昇的独断专杀,然而置其于兵变及之后北宋政策的走向上来看,却恰恰是赵匡胤肃清后周异己军事力量的开端。观察这些"失败者"的踪迹,可以让我们对宋初形势有一个全景式的概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桥兵变 “失败者” 韩通 赵匡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汉碑文字中的讹混现象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文文 林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7,112,共4页
本文对汉碑文字中的讹混现象进行研究,分别其类例,归纳其特点,探讨其原因,并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角度对讹混现象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关键词 汉碑文字 讹混 类化 变形音化 变形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竹简《引书》中利用器械及物体治疗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朴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4,共8页
对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使用器械等物治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观介绍,确定43式治疗导引法中有14式器械等物的治疗导引法。研究将这14式抽出研究,制成了53幅动作复原图。通过对复原图的分析,... 对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使用器械等物治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观介绍,确定43式治疗导引法中有14式器械等物的治疗导引法。研究将这14式抽出研究,制成了53幅动作复原图。通过对复原图的分析,明确了该治疗法使用冷水、杖、壁、吊板、木柱、枕、木鞠、米饭8种器物,并确定了有徒手、他人帮助、按摩、呼吸的4种治疗动作。器械等物的导引法所治疗疾患可分2类,即6种疾病和8种症状,确定了该治疗法是以治疗慢性病为主。通过动作复原图和西汉马王堆的帛画《导引图》比较,明确了长期以来对木杖、木鞠的判断错误等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引书 竹简 导引 器械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汉上计非国家审计——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泽湘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6,共5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其中的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证实了西汉上计用集簿既非会计账簿 ,也非“会计报告” ;西汉上计 ,并非国家审计。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应当走出西汉上计是国家审计这一学术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 ,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其中的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证实了西汉上计用集簿既非会计账簿 ,也非“会计报告” ;西汉上计 ,并非国家审计。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应当走出西汉上计是国家审计这一学术误区。中国审计史的研究 ,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墓简牍 《集簿》 西汉 上计 国家审计 中国审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1
6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述系列文献中可见先秦至汉初五声、十二律的生律法与古代先民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相联系,并有其系统、深厚的思想基础。本文将本着以"古人的思想研究古代"的宗旨,依据已有的古代哲学研究成果,探寻五声、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依据,为古代乐律文献的解读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初 阴阳 五行 分畛 合流 五音 十二律 生律法 思想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阴阳思想下的汉代赦宥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汉代的赦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深受儒家阴阳思想的影响,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赦宥之举(尤其是大赦)可以为皇帝修德补过,达到“荡涤秽恶”、“与民更始”,从而协调天地阴阳之气以致庆的目的,其德政的功用因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关键词 汉代 赦宥 儒家阴阳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竹简《引书》中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朴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94,共14页
采用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健康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括介绍,确定第2段内容是41式健康导引法。在考证健康导引法中的一些难字、难句的... 采用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竹简《引书》中的健康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引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括介绍,确定第2段内容是41式健康导引法。在考证健康导引法中的一些难字、难句的基础之上明确了41式名称,身体部位名词,动作术语的含义,为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奠定了基础。在参照湖南省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期帛画《导引图》的动作基础上,将《引书》的41式健康导引法的文字史料转换为93图的动作复原的图像资料。为探究41式健康导引法的特征,把复原图与西汉帛画《导引图》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这两种史料是同一类导引法,但不是相同的导引动作,并明确了41式健康导引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代 竹简 健康法 导引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音、魏响与别调:沈德潜对魏诗的分期与定位
9
作者 叶飞 王宏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沈德潜将魏诗定位为"汉音""魏响""别调"三种审美典型,迥异于前人。曹操乐府诗对"俗乐"的赓续,"以诗写史"的实录精神,是构成"汉音"的重要因素。曹丕、曹植轻合乐而尚音韵,... 沈德潜将魏诗定位为"汉音""魏响""别调"三种审美典型,迥异于前人。曹操乐府诗对"俗乐"的赓续,"以诗写史"的实录精神,是构成"汉音"的重要因素。曹丕、曹植轻合乐而尚音韵,淡化叙事而侧重情感抒发,尚作用而远自然,由慷慨激昂转向温婉轻靡的审美取向,构成了"魏响"的核心要义。阮籍融随兴寓言、玄思意趣于一体,比、赋连用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别调"的独特风貌。沈德潜以"汉音""魏响""别调"定位魏诗,体现了其所代表的清代格调派取法更广的诗学倾向,纠正了前代诗学以"建安风骨"代指魏诗的偏颇,更加准确地揭示出魏诗的总体特征、流变轨迹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魏诗 汉音 魏响 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汉音”与“魏响”:“三曹”诗歌创作的历史定位
10
作者 黄志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4,共5页
自明代诗学将汉魏分论,到清人选诗有“汉音”、“魏响”之谈,至今影响甚巨。对“三曹”及邺下文人集团诗歌创作的定位,已经成为汉魏诗歌分期及其“自觉时代”确定的焦点。从理论上讲,诗歌自觉的标志,应以其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之时为起... 自明代诗学将汉魏分论,到清人选诗有“汉音”、“魏响”之谈,至今影响甚巨。对“三曹”及邺下文人集团诗歌创作的定位,已经成为汉魏诗歌分期及其“自觉时代”确定的焦点。从理论上讲,诗歌自觉的标志,应以其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之时为起点。据此而论:曹操的作品仍是诗歌语言与音乐旋律之美的综合体,属于汉代“歌诗”的范畴;曹丕与曹植的诗歌,则由于创作心态与观念的新变,逐渐表现出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分离,从而走上了诗歌自觉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曹 汉音 魏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儒学与中医理论的互动共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成祥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67,共3页
古代中国由来已久的天人之学在汉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盛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学术思想的方法论。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构建了社会伦理的秩序,《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搭建了人体生理的联系。他们在以阴阳五行作为方法论以构建各自思想的同时互... 古代中国由来已久的天人之学在汉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盛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学术思想的方法论。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构建了社会伦理的秩序,《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搭建了人体生理的联系。他们在以阴阳五行作为方法论以构建各自思想的同时互相推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中医理论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尹事迹在汉代的传播——关于史实与史料关系的个案考察
12
作者 王文涛 苑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共8页
伊尹是商朝开国贤臣,关于他的资料从先秦至汉代不断增加,不少伊尹资料首先出现在汉代,是先秦以来托言圣贤和新造资料为自己学说服务的反映。考察伊尹史迹的记载、传播及其形象的文化意义,有助于通过科学辨识史料来了解史实,正确认知中... 伊尹是商朝开国贤臣,关于他的资料从先秦至汉代不断增加,不少伊尹资料首先出现在汉代,是先秦以来托言圣贤和新造资料为自己学说服务的反映。考察伊尹史迹的记载、传播及其形象的文化意义,有助于通过科学辨识史料来了解史实,正确认知中国古代早期的著名人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尹 汉代 传播学 史料 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思想遗产与中国思想的秘密
13
作者 章启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共9页
阴阳五行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密码,"大一统"是中国思想的"集体无意识",乡土意识是中国思想的底色和基调,这些至少是秦汉思想给我们留下的遗产。
关键词 秦汉时期 阴阳五行 占星学 大一统 乡土意识 《月令》 董仲舒 邹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伦理影响下的汉代民间信仰新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秋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汉之前,民间信仰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崇拜以及对某些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的信仰。西汉中期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家伦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对基层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便是这种影响的突出表... 汉之前,民间信仰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崇拜以及对某些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的信仰。西汉中期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家伦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对基层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便是这种影响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以儒出仕的官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另一方面是世俗忠孝传说故事和孝感动天信仰的流播。可以说,符合儒家忠孝伦理的神灵成为西汉中期以后民间信仰的新的对象,这是不同于以往民间信仰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儒家伦理 忠孝 阴阳五行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朴民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崭新的特色,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精神。概括地说,这种时代精神表现为:“大一统”理念作为秦汉文化的灵魂,贯穿于当时的思想文...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崭新的特色,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精神。概括地说,这种时代精神表现为:“大一统”理念作为秦汉文化的灵魂,贯穿于当时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确立了秦汉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阴阳五行思想作为秦汉文化的哲学基础,起着联系、沟通秦汉文化方方面面精神纽带的重要作用;而学术上的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则成为秦汉文化得以顺利发展并创造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因及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历史 思想文化 时代特色 大一统 阴阳五行 学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明向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晶晶 张念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2-734,共3页
对韩明向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认为该病与风、痰、瘀、虚关系密切,提出了咳嗽变异型哮喘"一本三因"的病因病机观点,即气阴两虚为"本",风邪扰动、痰饮内伏、瘀血久留为"因"。治疗以... 对韩明向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认为该病与风、痰、瘀、虚关系密切,提出了咳嗽变异型哮喘"一本三因"的病因病机观点,即气阴两虚为"本",风邪扰动、痰饮内伏、瘀血久留为"因"。治疗以祛风宣肺,利咽润喉为先导;以化痰通络,活血行瘀为主线;以健脾益气,养阴增液为根本。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阴两虚 韩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湟地区的宗教宝卷《观音菩萨嘛呢真经》探析
17
作者 陈改玲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9,共7页
《观音菩萨嘛呢真经》是存在于河湟地区汉藏结合部的民间宗教宝卷,深受当地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响,集教化、宗教信仰于一体,具有汉藏文化交融的特点。
关键词 河湟地区 《观音菩萨嘛呢真经》 宗教宝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经》史源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生 梁远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60,共18页
《太平经》文本俚俗杂陈,似道门呓语,然其某些篇章实有史据:其对“恶子少年”的处置方式与西汉酷吏尹赏打击“恶少年”的政策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对“恶子少年”等群体危害的描述亦源自两汉史籍关于“少年”“恶少年”的记载。事实上,《... 《太平经》文本俚俗杂陈,似道门呓语,然其某些篇章实有史据:其对“恶子少年”的处置方式与西汉酷吏尹赏打击“恶少年”的政策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对“恶子少年”等群体危害的描述亦源自两汉史籍关于“少年”“恶少年”的记载。事实上,《太平经》的作者是在遵循“本以霸王道杂之”的政治路线基础上,在《春秋》公羊学“内其国而外诸夏”的观念指导下,“取过事以效今事”,把尹赏在京师所推行的酷政予以模式化、宗教化,“移植”到《兴善止恶法》和《善恶闾图诀》等相关篇章,以构建其地方治理主张。该模式既有对原有乡里秩序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地方治理经验的借鉴,是儒生思想主导下形成的“轨德立化”观念在社会治理中的反映。两汉硕儒文翁、龚遂、尹翁归、杜密之“故事”,亦在《太平经》撰著中共同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说,《太平经》170卷应是东汉儒生以春秋公羊学说为价值依据,带着忧苦之心,观察阴阳不和之世,以史入经,欲为天下“致太平”的宗教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酷吏尹赏 “恶子少年” 汉儒与道教 《春秋》公羊学 “取过事以效今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赋创作的影响
19
作者 邹朝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阴阳五行思想作为汉代人的思想骨干,自然会对汉赋创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阴阳五行思想首先直接地表现在汉赋文本中:阴阳观念主要从汉赋描述自然天道与社会人伦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表现出来;五行观念主要通过五德终始说在汉赋中有诸多... 阴阳五行思想作为汉代人的思想骨干,自然会对汉赋创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阴阳五行思想首先直接地表现在汉赋文本中:阴阳观念主要从汉赋描述自然天道与社会人伦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表现出来;五行观念主要通过五德终始说在汉赋中有诸多体现。其次,阴阳五行思想中"时序-方位-五行-颜色"对应体系的确立,极大地影响了汉赋中时间、空间、颜色的表述,这些表述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最后,阴阳五行思想通过其方位意识潜在地影响汉赋的结构,使汉赋具有强烈的结构意识与秩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汉赋 时空 颜色 秩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