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1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
3
作者 陶黎娟 林静蕾 曹淑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3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是否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以及其具体的影响路径。实证检验发现,内部控制有助于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并通过提升数字化和人...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3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是否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以及其具体的影响路径。实证检验发现,内部控制有助于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并通过提升数字化和人力资源水平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显著。前述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理论认识,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创新绩效 企业数字化 人力资源 资源基础理论 上市企业 非国有企业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中国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郑明贵 罗曾茜 康仪婷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30,共14页
以中国2011—2021年上市资源型企业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碳减... 以中国2011—2021年上市资源型企业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但这种作用具有双重效应,直接效应视角表现为有利于提升碳减排绩效,而能源回弹效应视角表现为不利于提升碳减排绩效;(2)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增强内部控制能力提升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3)在高耗能企业、处于强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减排绩效的提升效应更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建议资源型企业根据自身耗能、地区环境规制以及所有制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同时关注能源回弹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碳减排并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部门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施策提供有益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绩效 数字化转型 产能利用率 内部控制能力 资源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绿色创新
5
作者 隋馨 田国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中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驱动效应。选取201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媒体关注、内部控制和企...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中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驱动效应。选取201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媒体关注、内部控制和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结果发现:媒体关注作为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绿色创新的内部驱动因素,均对企业绿色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体关注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内部控制在媒体关注和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将媒体关注细分为正面媒体关注和负面媒体关注,结果不变。研究为企业构建“外部监督—内部治理—绿色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内部控制 绿色创新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视角下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典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6,共4页
会计信息在饲料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饲料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而且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帮助饲料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饲料企业存在会... 会计信息在饲料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饲料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而且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帮助饲料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饲料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阐述了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应对策略,希望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避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各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饲料企业 会计信息失真 危害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算促新:算力基础设施投入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华 谭鑫语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共19页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提升是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提升是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及有志企业能够协同发力强化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即获得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较多的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与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管理层具有战略眼光与CEO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业更能运用算力基础设施促进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尤为显著。本文有助于理解算力基础设施投入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为地方政府筑算促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基础设施投入 企业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水平 内部控制质量 筑算促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抑或阻力:金融科技提高审计质量了吗?
8
作者 张亦姝 冯金余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金融科技为服务对象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改变了企业所处的宏观金融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模式和新挑战。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助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提高;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 金融科技为服务对象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改变了企业所处的宏观金融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模式和新挑战。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助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提高;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来提升审计质量;此外,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以及受教育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在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金融监管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低信息披露质量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质量 金融科技 内部控制 企业风险 科技强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央企建设的会计信息治理有效性——来自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证据
9
作者 朱海林 赵晓梅 杨有红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70,共12页
全面加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是打造法治央企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国资委2018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为研究契机,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法治央企建设的会计信息治理... 全面加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是打造法治央企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国资委2018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为研究契机,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法治央企建设的会计信息治理有效性。研究发现,合规管理实施后,中央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有效抑制,减少26%左右,并且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的合规手册颁布和合规委员会成立均有助于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机制检验发现,强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进而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和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是合规管理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合规管理的会计信息治理效应在业绩压力和股价压力大、分析师跟踪和媒体负面报道少的中央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政府外部监管与企业内部合规管理相融合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构建企业合规治理体系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合规管理 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治理 代理成本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员工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模式不完善、财务流程效率存在影响、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审计风险提高等问题,对应提出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内外评价结合等措施,为乳品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模式 内部控制 乳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窦永香 刘子圆 杨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5,共10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过程机制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过程机制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供应链集成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风险承担 交易成本 内部控制 供应链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国家审计与国企避税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影响作用以及国家审计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国企避税的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监督会显著增强内部控制对国企避税的抑制作用,说明内部控制和国家审计是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税负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治理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小、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避税激进的国企中更为显著;通过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后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避税的抑制效应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达到抑制企业避税的治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避税 内部控制 国家审计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社会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断裂带、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毕明 郭振雄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 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呈倒U形关系,断裂带异常会干扰公司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其次,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的倒U形关系主要源于任务导向断裂带的作用,在企业成熟期更为显著;最后,内部控制能够削弱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弥补董事会子群体间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断裂带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监督能力 任务导向断裂带 企业生命周期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贾益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共16页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会抑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和研发投入在自然灾害和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从外部宏观环...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会抑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和研发投入在自然灾害和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从外部宏观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灾害对所在地区市场程度低、数字发展水平高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灾害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向影响比对国有企业的更显著,对处于衰退期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果比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更显著,对风险承担水平低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比风险承担水平高的更显著.因此,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力度;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应建立完备的自然灾害预警与应对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精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 自然灾害 内部控制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佳 秦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2,共14页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融资约束效应、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及内部控制效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行业、所有制、科技属性方面的异质性,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产生明显偏好;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供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证据,为新时期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结构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党组织参与治理的替代或互补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海娟 王江烜 +1 位作者 王成龙 栗念坤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7,共12页
以国务院在2020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政策为研究契机,选取我国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替... 以国务院在2020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政策为研究契机,选取我国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替代还是互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挥这一治理效应,以及剖析其传导效应和企业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治理效应,且“双向进入”式党组织参与治理会提升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即存在互补效应;而“交叉任职”式党组织参与治理抑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即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通过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发挥治理效应,并在媒体关注度或盈利能力越高的企业中这种治理效应更好。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从新视角拓展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丰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单独及联合治理效果,并为政府、企业等相关利益者在实践中发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积极作用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会计信息质量 党组织参与治理 双向进入 交叉任职 企业创新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凤霞 姜宾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活动,对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对国有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活动,对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对国有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没有发生变化。机制检验发现,政府审计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关注度、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来提升其ESG表现。同时,在污染行业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差企业和成熟期企业中,政府审计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有企业 ESG表现 绿色创新 公司治理 高质量发展 内部控制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恺钧 王丹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91,共9页
本文利用2012~2022年中国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新能源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能源利用增效、内部控制提质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提高新能源企业的ESG... 本文利用2012~2022年中国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新能源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能源利用增效、内部控制提质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提高新能源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国有企业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更高地区的新能源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更显著。此外,数字化转型对环境责任表现的影响最大,对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因此,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推动ESG和数字化协调发展。新能源企业应该坚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数字化战略实施方向,借此提高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 数字化转型 ESG表现 能源利用 内部控制质量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差异对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控制双重视角
19
作者 刘烨 赵方园 +1 位作者 安岗 张思源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8,共13页
高管从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等优势资源,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内部控制相互作用,会对跨国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899家跨国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以... 高管从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等优势资源,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内部控制相互作用,会对跨国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899家跨国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高管团队海外背景会促进跨国企业创新;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差异会影响跨国企业创新投入,具有发达国家或地区背景的高管团队会激发跨国企业更高的创新投入;具有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特色专业/支柱产业)背景的高管团队与具有发达国家或地区背景的高管团队对跨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相差不大,二者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会加强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会抑制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高管团队海外背景优势,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为跨国企业创新提供要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环境不确定性 内部控制 跨国企业创新 海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是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20
作者 顾海峰 沈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2,共12页
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投资过度状态企业中更为明显。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放宽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降低贷款成本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投资过度状态企业中更为明显。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放宽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降低贷款成本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数字金融-融资约束/贷款成本-投资效率”的传导渠道均有效。环境不确定性与内控质量的提高均会促进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低成长性与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与金融监管强度高的地区企业,数字金融对高成长性与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高与金融监管强度低的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的促进力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贷款成本 环境不确定性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