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lockchain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for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task with application to UAV swarm task allo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WU Husheng LI Hao XIAO Renb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80-1199,共20页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stering tasks according to spatio-temporal attributes,the clustered groups are linked into task sub-chains according to similarity.Then,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usters,the child chain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task chain.Therefore,the limitation is solved that the task chain in the bee colony algorithm can only be connected according to one dimension.When a sudden task occurs,a method of inserting a small number of tasks into the original task chain and a task chain re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sudden tasks and the number of remaining tasks.Through the above improvements,the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process tasks with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and burst task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lgorithm,a task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group is constructed,and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mproved bee colony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and each attribute in the UAV group is proposed.Task assign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The study uses the self-adju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e colony to achieve task allocation.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nd algorithm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stronger planning advantages and algorith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high dimensional attribute sudden task reforming the task chain task alloc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群组运行的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倪少权 龚梓烨 宋宗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9-2492,共14页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铁路多装卸站条件下群组计划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列车群组运行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群组计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要素,分析了双线重载铁路群组列车在出发、到达、区间运行3种状态下的列车组间追踪过程,以及始发群组列车组群、通发群组列车组群、相同终到站解群和不同终到站解群4种场景下列车在站组群/解群的作业过程,提出了群组计划中各重要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双线重载铁路全线开行列车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装车能力、组群/解群作业时间、到发线数量、列车接续等约束,构建群组计划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我国北部某铁路煤运通道为例进行实验,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群组运行条件下该线路输送能力提升了32.26%,且能满足各终到站需求。提出的优化方法在解决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促进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在重载铁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群组运行 双线铁路 群组计划 多装卸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引领+产教融合”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田翠花 罗莎 +4 位作者 李蕾 张振 陶涛 卿彦 吴义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44,共4页
新工科的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双碳”教学内容不足、学生创新意识较弱、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从优化课... 新工科的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双碳”教学内容不足、学生创新意识较弱、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了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旨在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产教融合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法治监督逻辑及机制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喻少如 许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监察法规在内容上横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领域,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体现了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特征。基于监察法规制定权“法政二元属性”及其对备案审查塑造的制度逻辑、监察法规制定权“立法留白”所形成的现实逻辑、依法治国与... 监察法规在内容上横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领域,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体现了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特征。基于监察法规制定权“法政二元属性”及其对备案审查塑造的制度逻辑、监察法规制定权“立法留白”所形成的现实逻辑、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理论逻辑,监察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应当遵循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一体监督”的逻辑。目前单轨式的备案审查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监察法规双重属性的内在要求,面临着标准、程序与主体三方面的法治监督困境。其中,宽泛的政治性审查标准制约了备案审查制度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审查程序的封闭性削弱了备案审查意见的可接受性,单一审查主体无法有效监督监察法规“涉纪涉法”条款的合法合规性。构建贯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双轨统合”备案审查制度,首先需要通过完善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政治标准和法律标准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标准机制,也需要通过优化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启动程序、沟通交流程序与意见公开程序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运行机制,还需要通过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备案审查机关之间的主体衔接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组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规 备案审查 法治监督 党内法规 双轨审查 “一体监督”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6
作者 高盟 李佳文 李丹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5D有限元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双线列车荷载程序,将荷载施加于以Euler梁模拟的轨道,对双线及单线列车4种运行工况下轨道中心和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双线列车荷载所致叠加效应,振动波叠加增大,轨道中心竖向加速度和位移相较单线工况下增大约1倍,在距离轨道中心1 m处出现位移幅值;单线与双线工况下饱和地基均在距离轨道中心10 m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段,10 m以内振动衰减较快,10 m以外振动衰减较慢;双线工况下超静孔压幅值相较单线工况增大约1倍;不同工况下超静孔压随深度变化均为先急剧增大,随后快速减小,再缓慢消散,其在1.5 m深度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线列车 饱和地基 2.5D有限元 振动响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铁路简支+刚构布置梁桥抗震设计
7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3 位作者 陈兴冲 韩国庆 韩峰 李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刚构桥联数和墩高,运用反应谱法研究各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论:(1)轨道系统及两端钢轨的约束作用均减小了引桥桥墩的地震响应,但主桥上轨道系统的存在会增大刚构边墩的墩底弯矩,钢轨的约束作用影响则较小;(2)在线桥一体化模型中,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刚构墩的耗能能力会加强,但随着墩高增加,主要耗能构件会转为刚构边墩;(3)轨道系统的存在能抑制全桥的墩顶位移,但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抑制作用会减弱;(4)主跨刚构为一联、三联时,轨道应力分别呈“V”“U”字形分布,应力峰值位于刚构边墩梁缝处,建议在该处进行特殊设计以应对应力集中;(5)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高铁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简支+刚构布置梁桥 线桥一体化模型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纵向倒塌模式研究
8
作者 刘尊稳 梁刚毅 +2 位作者 陈兴冲 邓永杰 李欣婧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破坏的关键部位主要集中在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区域、支座及支座接触面的混凝土区域、桥墩墩底区域;确定了10跨高铁简支梁桥倒塌判别的能量比值为89.33%;通过将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板与凹槽截面耦合连接,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了轨道与桥梁连结的整体性,避免桥梁伸缩缝处轨道在地震初期成为桥梁破坏的关键部位,结构体系抗倒塌时间延长了约45%,减小了落梁概率,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 纵向倒塌模式 高烈度地震区 显式积分法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和传播规律分析
9
作者 肖明清 薛光桥 +3 位作者 何应道 徐晨 徐巍 王春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2,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场地的竖向振动由顶部纵波主导,两侧竖向振动由横波控制;当土层波阻抗从隧道围岩向地表递减时,隧道顶部扩散的柱面纵波经土层界面后趋近平面波特性,侧方横波经界面透射后竖向位移分量显著降低。单洞双线隧道振动分布呈现显著频率相关性:低频振动(0~20 Hz)在隧道正上方地表响应最大,高频振动(40~80 Hz)在偏离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处达到峰值。隧道结构对20 Hz以上振动产生遮挡效应,导致下方围岩振动向上绕射衰减。地表竖向位移分布由频率相关的隧道辐射模式控制,分层土中的波阻抗变化使纵波成为地表振动主导成分。研究揭示了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振动传播的三维空间特性,明确了低频振动集中传播与高频振动侧向辐射的差异化规律,为城市高铁隧道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环境振动 2.5维有限元-基本解 弹性波 单洞双线隧道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高速铁路预制拼装式明洞衬砌分块设计与拼装方法
10
作者 周晓军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预制块分块方法;最后,在优化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块结构设计与拼装方法。结果表明:该依托工程的隧道横断面设计为带仰拱的多心圆曲边墙拱形断面形式,以提高明洞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营寿命;优化后,单环衬砌设计为3块A型预制块、2块B型预制块和1块C型预制块,衬砌各接头位置处弯矩较小甚至为0;预制块环向间以半圆形榫接头拼接,纵向间以圆台形榫接头拼接,并通过缓膨胀止水条、排水管、排水沟等形式加强衬砌整体防水性能;单环拼装时先拼装仰拱部位的C型预制块,再拼装拱肩部位的B型预制块,最后再拼装拱部的A型预制块,前后相邻预制块对位,以通缝方式完成明洞衬砌整体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 预制拼装式明洞 横断面设计 新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农科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11
作者 周而勋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177-180,共4页
该文以作者自己担任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员的亲身经历,对“双一流”农科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教师的教学特色、亮点和不足,督导工作的经验亮点、不足与体会,以及教学督导工作改革的未来展望等多方面... 该文以作者自己担任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员的亲身经历,对“双一流”农科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教师的教学特色、亮点和不足,督导工作的经验亮点、不足与体会,以及教学督导工作改革的未来展望等多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与总结。阐明教学督导员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监督、检查、调研、评估、信息反馈和指导等作用;针对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或意见,旨在推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助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对高校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提出展望,旨在持续推进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 教学督导 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双重目标与双轨治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泰 夏立军 张鹏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6,79,共13页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国有企业的“国有”与“企业”双重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双重目标,即以市场竞争为主的经济目标和以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目标。双重目...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国有企业的“国有”与“企业”双重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双重目标,即以市场竞争为主的经济目标和以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目标。双重目标又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双轨治理机制,即市场化治理机制和行政权威领导治理机制。本文从国有企业双重目标及其统筹、双轨治理及其统筹、双轨治理如何内生于双重目标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双重目标和双轨治理文献进行了评述,为准确理解国企功能定位、科学评估国企投资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启示、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双重目标 双轨治理 分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导向变化与建设方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洁华 任君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2,41,共6页
国家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是对第一期“双高建设计划”的深化与推进,高职院校要把握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导向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组建专业群,编制好专业群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把... 国家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是对第一期“双高建设计划”的深化与推进,高职院校要把握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导向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组建专业群,编制好专业群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把握建设重点,创新建设机制,提高建设成效,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品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 专业群 改革任务 建设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作业轨迹跟踪控制
14
作者 张扬 夏庆超 +4 位作者 杨灿军 常宗瑜 宋瑞银 吴定泽 张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研究;考虑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作业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机械手拾起和放置物体的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计算力矩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和双环滑模控制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本体和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减小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跟踪误差、降低系统总的能量消耗,并且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重物时对机械手关节的影响要大于对本体位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 轨迹跟踪 双环滑模控制 参数变化 拾起与放置 控制精度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轨教学驱动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免疫学为例
15
作者 石炜业 郭学玲 +1 位作者 付育 王英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9-1792,F0003,共5页
研究生课程的教与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在学生高层次知识结构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构建、全方位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起重要引导作用。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课程免疫学为案例,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整合与优... 研究生课程的教与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在学生高层次知识结构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构建、全方位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起重要引导作用。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课程免疫学为案例,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整合与优化课程内容、构建并运用多轨教学模式、规范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维度探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实现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多轨教学 改革 创新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非均衡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吉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非均衡发展是绿色创新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论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为切入点,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双重维度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创新非均衡。研究发现:(1)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非均衡发展是绿色创新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论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为切入点,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双重维度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创新非均衡。研究发现:(1)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所表征的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抑制绿色创新非均衡发展,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该结论;(2)绿色金融发展对于绿色创新非均衡的影响存在典型的异质性特征,其对于绿色创新非均衡的抑制作用在弱环境规制地区和经济非均衡程度高的地区更加突出;(3)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影响绿色创新的边际递减效应是加速绿色创新“追赶”的直接机制,同时绿色金融发展亦能够通过提升绿色创新落后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降低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追赶”。研究结论对于绿色创新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政策 双重差分 绿色创新非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展开法的钢轨-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杨舟 冯青松 +2 位作者 邓杰 张凌 贺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2-1015,共14页
声学黑洞效应通过减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并抑制边界反射,为振动能量回收提供了思路。设计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装置,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与高斯展开法构建了钢轨-俘能装置的力-电耦合半解析模型,并经有限元... 声学黑洞效应通过减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并抑制边界反射,为振动能量回收提供了思路。设计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装置,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与高斯展开法构建了钢轨-俘能装置的力-电耦合半解析模型,并经有限元模拟验证。结合列车荷载条件,系统分析了能量回收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黑洞几何参数和端部附加质量。结果表明:在0~1500 Hz频率范围内形成四个主要能量回收频带,最大输出电压为4.83 V,回收效率达2.23%。当压电片长度与结构弯曲波半波长匹配时回收性能最优,增强黑洞效应或合理配置附加质量可显著提升能量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高斯展开法 铁路轨道 双声学黑洞压电梁 动态轮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纸质时代”纸质档案处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海斌 石超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4,共10页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档案事业进入“后纸质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对已经数字化的纸质档案的处置问题,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档案管理从双套制到单套制的档案管理转型进程中,我们对纸质档案应采取三段式渐进处理模式,即...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档案事业进入“后纸质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对已经数字化的纸质档案的处置问题,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档案管理从双套制到单套制的档案管理转型进程中,我们对纸质档案应采取三段式渐进处理模式,即双套制阶段、单轨制阶段及“历史化”阶段三个阶段,对应的纸质档案处置模式为:“逐渐淡出”模式、“冻结保护”模式、“文物化开发”模式。在“逐渐淡出”模式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缩减纸质文件的归档数量与范围,保留和继续生成永久保管期限的纸质档案,以及部分利用价值相对较大的纸质档案;在“冻结保护”模式中,应封存纸质档案,并对已封存的纸质档案定期进行鉴定,逐渐淘汰部分不具有永久保管价值的纸质档案;在“文物化开发”模式中,结合文物管理与利用理论,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纸质档案视作“历史文物”,进行原件封存、分级管理与数字化展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档案 纸质档案 双套制 单轨制 后纸质时代 单套制 数字化 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下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特性解析解
19
作者 颜建伟 朱兆铭 +3 位作者 刘天宇 谭鑫 程超 胡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梁-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分析解析模型的适用性并确定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较平缓时,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几乎无差异,随着路基沉降变形加剧,两种模型计算偏差越来越大;在路基沉降波长为20 m的工况下,沉降幅值超过21 mm时,解析模型不再适用;在给定路基沉降幅值为20 mm的条件下,解析模型适用于沉降波长大于19.8 m的路基沉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 叠合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政策效果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20
作者 唐弋超 潘成利 +3 位作者 李婧 肖国华 马仕英 马毓聪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5,共9页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4—2023年76家高校院所的专利数据分类汇总构造数据集,以2020年科技部等9部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4—2023年76家高校院所的专利数据分类汇总构造数据集,以2020年科技部等9部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设计准自然试验,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验证赋权改革政策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和促进机理,并探讨促进作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赋权改革能够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机制是促进多元创新主体协同,而产权结构变动、科技成果数量与质量提升3个机制均暂未见明显影响。此外,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会因隶属层级与单位性质的不同存在异质性,中央单位、高等院校效果较为明显。由此提出推动成果管理机制完善、推进转化实施机制优化、健全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赋权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