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国 李久熙 +3 位作者 桑永英 李建平 李建昌 郝建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的1个中心、2个主体、3重保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了当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1+2+3”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和平 张广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构建符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完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构建符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完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以组织和制度作保障,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观念转变,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2+1”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院校风景园林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杜书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46-20648,共3页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3"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课程设置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风景园林专业 1+2+3”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测量噪声的滑模观测器重构方法
4
作者 何静 赵潇 +1 位作者 刘建华 肖明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0,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器的测量噪声等效转换为伪执行器噪声,对新的增广噪声状态空间系统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并根据Lyapunov理论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同时利用滑模等值原理对测量噪声进行重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突变测量噪声和缓变测量噪声的重构效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1/2整车模型 测量噪声重构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9
5
作者 赖红 李钦 王寅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5-29,共5页
Web前端开发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设计基于学分制的“1+X”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Web前端开发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设计基于学分制的“1+X”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证书的课证融通,面向不同层次人才重构分类的精细化培养体系,提升了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庞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5期264-265,268,共3页
介绍了“1+X”证书制度概况及专业相关证书的选取,分析了高职院校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照相关“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该专业继续推进“1+X... 介绍了“1+X”证书制度概况及专业相关证书的选取,分析了高职院校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照相关“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该专业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园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9期107-109,共3页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不断推进,传统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1+X”证书制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该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畜牧兽医专业“1+X”...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不断推进,传统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1+X”证书制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该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畜牧兽医专业“1+X”证书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给出以明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三教”改革、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深入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为主线构建“1+X”证书制度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此推动实现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由学历证书向等级证书延伸学习,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专业 1+X”证书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教育下高职园艺专业“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07-109,共3页
为促进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在"双创"教育下的"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和课程设置进行讨论,并指出园艺专业发展方向,旨在为其他职业院校园艺专业发展提供... 为促进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在"双创"教育下的"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和课程设置进行讨论,并指出园艺专业发展方向,旨在为其他职业院校园艺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教育 高职园艺 1+X证书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华 柯丽菲 陈红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1,共5页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在坚持“以企业真实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层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证’‘赛’...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在坚持“以企业真实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层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证’‘赛’培养实践能力”“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双元共育、课证融通的三维度、三层级”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跨境电商实战能力的显著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明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共育 课证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1+3+5”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竹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实施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A集团"1+3+5"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入职培训与实习管理、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推动岗位轮换等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实施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A集团"1+3+5"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入职培训与实习管理、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推动岗位轮换等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举措和激励保障措施,在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该模式对于企业主导的在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要保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战略发展的一致性;重视不同阶段员工的价值观引导和激励保障;充分认识岗位轮换和在职进修的职业发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 人才培养 1+3+5”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3513”工程 提升队伍素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开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47,共3页
分析了刘桥一矿管技队伍、班队长队伍、高技能员工队伍的基本情况,给出了"3513"人才工程的目标,介绍了其培训模式和考核方法。
关键词 人才工程 培讯模式 考核 刘桥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食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铁涛 武天明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在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区域资源和食品产业结构课程体系、完善“1+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深化食品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探... 在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区域资源和食品产业结构课程体系、完善“1+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深化食品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食品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英 刘淑娟 关盛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社会实际需求,确定了应用型模式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社会实际需求,确定了应用型模式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了以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根本的3+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强化毕业论文实务性的专业特色,探索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3+1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健康产业为导向的食品生物类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利华 张玉英 +5 位作者 罗建平 罗水忠 郑志 钱鑫萍 杨雪飞 王军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2期98-100,104,共4页
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大健康产业与“新工科”背景,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阐述了基地实践... 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大健康产业与“新工科”背景,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阐述了基地实践内容、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和基地文化建设等4个方面的情况。基地管理委员会是实践教育基地的主要组织,依据校内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企业特有资源,设置了5个实践专题。基地采取1+2+n模式进行基地师资建设,建立指导教师信息资源库;通过将工匠精神与基地活动结合,开展爱岗、敬业、乐业和专注的基地文化建设。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导向的食品生物类“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工匠精神,为大健康产业输送高层次人才;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促进了教研与社会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新工科” 人才培养 1+2+n模式 工匠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业社 王灯 +3 位作者 李哲陟 尹丹红 倪俳 杨贤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275-276,279,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创新人才模式明确了新的方向。以邵阳学院为例,通过构建适应行业和乡村振兴需求的园林专业“3+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创新人才模式明确了新的方向。以邵阳学院为例,通过构建适应行业和乡村振兴需求的园林专业“3+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专业 “3+1+3”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