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1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ng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steel box girder using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幼亮 王高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37-2545,共9页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fiat steel box girder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Firstly,by using the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by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fiat steel box girder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Firstly,by using the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by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Runyang Cable-stayed Bridge,the daily variations as well as seasonal ones of measur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he box girder cross-section area were summarized.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ere further established and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ere estimated with a return period of 100 years.Finally,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in cross-section area were proposed for bridge thermal design.The results show that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op plate and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are considerable.All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weighted sum of two Weibull distributions.The maximum positive and negative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op plate are 10.30 ℃ and -13.80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are 17.30 ℃ and-3.70 ℃,respectively.For bridge thermal design,there are two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and six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in top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box gird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xtreme valu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ing deflection of long steel I-shaped girder bridge using two V-shaped pre-tensioning cables 被引量:2
2
作者 Fatemeh PARTOVI Nader FANA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66-577,共12页
Despite appropriate design of girder under bending and shear,the deflection of long steel girders usually exceeds the allowable range,and therefore the structural designers encounter challenges in this regard.Consider... Despite appropriate design of girder under bending and shear,the deflection of long steel girders usually exceeds the allowable range,and therefore the structural designers encounter challenges in this regard.Considering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cables,namely,low weight,small cross section,and high tensile strength,they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so as to control the deflection of long girder bridges,rather than increasing their heights.In this study,theoretical relations are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increase in pre-tensioning force of V-shaped steel cables under external loading as well as the deflection of steel girder bridges with V-shaped cables and different support conditions.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the steel girder bridge is model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ABAQUS software with different support conditions without cable and with V-shaped cables.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 can appropriately predict the deflection of girder bridge with V-shaped cables and different support conditions.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the distance from support on the deflection of mid span are studied in both simply supported and fixed supported girder bridge so as to obtain the appropriate distance from support causing the minimum def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LECTION steel bridge I-shaped girder V-shaped cable pre-tensioning least 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子洋大桥设计风参数及主梁断面气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林 刘鹏 +2 位作者 徐军 崔冰 崔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狮子洋大桥为主跨2180 m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悬索桥,该桥中跨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48.0 m/s。为确保该超大跨度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抗风安全性,围绕主梁气动外形优化开展多方案抗风性能比选及风致振动性能评价。结合气象站... 狮子洋大桥为主跨2180 m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悬索桥,该桥中跨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48.0 m/s。为确保该超大跨度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抗风安全性,围绕主梁气动外形优化开展多方案抗风性能比选及风致振动性能评价。结合气象站概率统计模型设计风速和混合气候模式设计风速,确定狮子洋大桥桥位处设计风参数;对5种主梁方案开展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主梁方案比选和颤振稳定性气动措施优化、不同扭转阻尼比下涡激共振稳定性评价以及台风气候模式下多模态抖振频域计算。结果表明:桥位设计基本风速取34.9 m/s;颤振稳定性方面,对5种主梁方案,上、下层桥面设置通长纵梁能显著改善主梁断面的气动稳定性,增设桥面底部中央稳定板、封闭下层桥面底部和上、下弦杆风嘴可进一步提升抑振效果;涡激共振响应方面,当扭转阻尼比达到0.32%时,扭转涡激共振基本消失;抖振响应方面,台风下主梁抖振响应显著高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规定的百年重现期内设计风速下抖振响应。推荐主梁方案为上、下层桥面系分别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和整体式箱梁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其主梁断面可满足颤振、涡激共振和抖振的抗风安全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 台风 风致振动 气动选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的桥梁预制钢箱梁制造质量评估
4
作者 吴志刚 徐畅 +2 位作者 殷亮 车平 熊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3,58,共9页
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施工周期短、低碳环保等优势,因而在大型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结构性能,需在安装前对钢构件的制造质量进行精准评估。然而,现阶段此类检测仍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场地占用... 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施工周期短、低碳环保等优势,因而在大型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结构性能,需在安装前对钢构件的制造质量进行精准评估。然而,现阶段此类检测仍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场地占用大、检测效率低等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高精度三维点云模型开展预制构件制造质量的检测与评估研究。首先,针对预制梁场的复杂环境,提出了三维激光扫描测站选位的优化原则及现场实施方法;随后,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去噪和下采样等预处理操作,以提升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最后,基于Alpha Shape算法、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和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出了空间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的自动检测与评估方法。该方法在“深中通道”工程中标准钢箱梁上成功应用,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和三维点云模型可以为预制构件制造质量的评估提供有力支撑,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好、效率高、结果可视化等优势,能够有效辅助检测人员开展预制构件的制造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制造质量评估 预制构件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钢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斜拉桥整体受力特性与截面刚度分配
5
作者 李晓斌 宋汶灵 +4 位作者 谢明志 张勇 杨灯 包杰 曾甲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揭示刚度分配和一期压重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截面应力峰值均出现在主墩及辅助墩处;主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轴向压力及负弯矩最大,辅助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竖向剪力最大,负弯矩较大,该处钢箱梁截面的正应力水平最高,尤其是钢箱梁顶缘的正应力水平远高于主墩处。综合分析主梁截面刚度及其分布情况、内力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一期压重混凝土板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辅助墩处主梁截面为最不利受力位置,其受力状态更加需要关注。与普通组合梁相比,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构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在海湾深水区装配化实现快速建造,在工程经济性、抗风性能、海湾深水施工条件、高速列车行车性能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钢-混组合梁 斜拉桥 有限元法 静力行为 刚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结构采用槽形截面,桥面板采用混凝土板,负弯矩较大的主梁区段采用顶、底板双组合截面以改善主梁应力状态。辅助墩两侧共58 m范围内钢结构与混凝土桥面板采用缓粘结剪力钉连接,桥面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筋混凝土(RC)组合结构,以提高桥面板抗裂性能。采用H形桥塔,由上、中、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跨径比值为1/3.69,桥塔及桥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全桥设置102对平行钢丝拉索以及2对中塔加强索。该桥结构验算结果表明:桥梁具有合理的刚度、良好的轨道平顺性、气动稳定性及抗风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三塔斜拉桥 钢-混凝土组合梁 中塔加强索 缓粘结剪力钉 UHPC+RC组合桥面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7
作者 朱云萍 胡杰 涂满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复杂。主梁施工采用双幅共用塔吊+履带吊悬拼方案,经济适用性强,解决了山区施工条件受限难题;主墩处采用托架+倒T形立柱精调系统,确保平、纵面曲线连续钢桁梁悬拼起始节间安装精度,以及双悬臂架设安全性;杆件连接时利用标准冲钉控制杆件形位,通过控制安装拱度和桥面轴线实现高精度线形控制;采用Z形托架辅助边跨上墩,通过边跨压重、合龙口斜角对拉技术确保合龙段快速精确安装,完成结构体系转换;采用吊架法施工桥面悬臂现浇段混凝土,实现平面曲线线形和桥面超高过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组合连续梁 悬臂拼装 托架 精调系统 线形控制 体系转换 吊架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8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9
作者 卢皓 黄文泰 +2 位作者 王矗烽 王铭 李小珍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阈值建议值。结果表明:涡振附加变形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而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略显著;温度附加变形对桥梁和车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车体脱轨系数轻微增大;在风荷载作用下,梁体横、竖向位移受车速的影响较小,梁体横、竖向加速度随车速的变化波动较为明显,车体动力响应随风速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单、双线行车的动力响应差异主要源于车体气动三分力系数不同;当桥面风速大于20 m/s应限速运行,当桥面风速大于30 m/s时应封闭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桁加劲PC箱梁 复杂环境荷载 有限元理论 风-车-线-桥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铁路斜拉桥钢箱梁温度模式研究
10
作者 刘文硕 钟明锋 +1 位作者 周博 吕方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3,共9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的温度模式,基于商合杭高铁裕溪河大桥实测温度数据和数据库资料,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钢箱梁温度受各类气象因素影响的模式、温度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开展研究。通过建立反映多种气象因素与钢箱梁... 为探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的温度模式,基于商合杭高铁裕溪河大桥实测温度数据和数据库资料,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钢箱梁温度受各类气象因素影响的模式、温度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开展研究。通过建立反映多种气象因素与钢箱梁日均匀温度映射关系的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各模型的优劣性和适用性,并得到影响钢箱梁日均匀温度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名;综合机器学习方法和指数拟合研究钢箱梁竖向温度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钢箱梁日均匀温度的影响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气温、累积辐射量、气压、湿度、辐射强度、风向、水平能见度、风速、降水量,且温度的重要性远超其他气象因素;其中对钢箱梁日均匀温度影响最大的是2和3h前的大气温度,反映了大气温度变化对钢箱梁日均匀温度的影响有2~3h的滞后性;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均能较为准确地对钢箱梁日均匀温度进行预测,其中神经网络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较好;钢箱梁负温差对气象因素的敏感度较低,与自身结构的热量传递模式相关性更大;指数函数能较高精度地拟合钢箱梁竖向最大正温差分布情况,其参数可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确定,且不同参数分别具有不同的实际物理意义。研究结果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温度结构的温度预测及分布模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箱梁 温度模式 机器学习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的力学性能
11
作者 朱兆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对金温客货共线铁路(金华—温州)下穿涵洞顶推施工时的传统混凝土结构铁路通用便梁支墩进行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结构。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1∶4缩尺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静力加载试... 对金温客货共线铁路(金华—温州)下穿涵洞顶推施工时的传统混凝土结构铁路通用便梁支墩进行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结构。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1∶4缩尺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新型装配化钢构件桥墩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对比模拟输出与试验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稳定性好,母板连接处出现剪切破坏,须进行加强;栓接节点处的传力机理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和局部集中性,底部和腹板中性轴以下的螺栓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起主导作用;试验加载过程中,结构母板螺栓孔发生局部冲切,其应力水平接近Q345的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客货共线铁路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便梁支墩 装配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施工关键技术
12
作者 崔一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上部结构采用(6+5+5)×100 m分离式连续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群桩基础、深埋承台、整幅式TY型盖梁桥墩。海洋环境下台风多发,施工风险高。深埋承台最大设计水深约16.5 m,采用深水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内支撑采用...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上部结构采用(6+5+5)×100 m分离式连续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群桩基础、深埋承台、整幅式TY型盖梁桥墩。海洋环境下台风多发,施工风险高。深埋承台最大设计水深约16.5 m,采用深水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内支撑采用先支法施工,水下封底混凝土采用插管法施工。桥墩高53.143~61.828 m,墩身厚4 m,大截面墩身采用钢筋部品化施工,设计多吊点的通用型吊具吊装,钢筋部品间采用锥套锁紧接头连接。整幅式TY型盖梁单侧悬臂长14.6 m,采用高空式托架及对拉系统等施工,托架模块化设计、装配化安装和拆除,盖梁斜肢钢筋分块段部品化施工,且施工期进行裂纹控制。钢箱梁梁段最大重量约1400 t,设计柔性大吨位吊具吊装,钢箱梁分幅架设中采取盖梁底反拉压重措施控制整幅式TY型盖梁横向线形避免开裂,多跨整孔钢箱梁通过优化千斤顶布置、控制梁面荷载、多次调梁等进行线形控制,并基于BIM技术确定钢箱梁安装合理窗口期,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化吊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钢箱梁 整幅式TY型盖梁 钢板桩围堰 钢筋部品 高空式托架 线形控制 智能化吊装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PBL剪力连接件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优选
13
作者 姚国文 董雨杭 +2 位作者 应立 贺煊博 吴树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典型波形钢腹板箱梁节段的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之间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表现,揭示了横向贯穿钢筋构造的有无对Twin-PBL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开孔钢板孔径、厚度及横向贯穿钢筋直径进行了结构参数优选。研究表明:Twin-PBL剪力连接件设置横向贯穿钢筋能够降低开孔钢板和钢翼缘板的剪应力,且贯穿钢筋分摊了孔洞内混凝土榫的部分剪力;综合考虑开孔钢板的材料属性、制作工艺等因素,对开孔钢板截面高度为180 mm的Twin-PBL连接件,最优开孔直径为70 mm,横向贯穿钢筋直径为25 mm,开孔钢板厚度为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Twin-PBL剪力连接件 力学性能 构造优化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王胜斌 殷亮 +1 位作者 周云 慈伟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试验值对比,同时基于混凝土塑性理论提出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德上高速一座25 m跨径T梁桥为背景,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实桥静载试验验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个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胶接缝承载力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77和0.94,验证了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偏安全;足尺模型试验下,钢剪力键接缝处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96、0.91、0.92,验证了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所提计算公式能够偏安全地预测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的极限承载力;成桥静载试验下,背景T梁桥接缝处无开裂滑移,安全可靠,该桥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段T梁桥 钢剪力键 局部承压理论 混凝土塑性理论 直剪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 足尺模型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双层钢桁梁斜拉桥行车舒适度分析
15
作者 陈建兵 徐同源 +1 位作者 刘晨光 匡冠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探究车辆在双层钢桁梁斜拉桥的行车舒适性,为优化双层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提供依据。以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并根据《机械振动和冲击—评估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情况》(ISO2631... 探究车辆在双层钢桁梁斜拉桥的行车舒适性,为优化双层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提供依据。以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并根据《机械振动和冲击—评估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情况》(ISO2631-1)中均方根乘值法对乘车舒适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单(双)层加载、车速、车载质量、桥面不平顺度、车辆间距、车辆数目等因素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相较于单层通车,上下层同时通车时车体的振动强度略微降低;当车载质量越小或车速越大时,车体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会逐渐增大;路面对车体振动强度影响较大,当路面等级处于较差的D级和E级时,车体振动强度会成倍增加。双层同时加载时,车辆的行车舒适性略优于单层通车;保持适当的车速或增大车载质量可以提高司乘人员的行车舒适性;行车舒适性对于路面等级较为敏感,当路面等级较差时,车内司乘人员受其影响无法长时间乘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钢桁梁斜拉桥 车桥耦合 加速度均方根乘值法 行车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主梁方案比选及设计关键技术
16
作者 王健 闫生龙 +1 位作者 宋松林 王翰哲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维修养护及景观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最终选用整体钢-混组合箱梁方案。主桥主梁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斜腹板槽形钢主梁组成的箱形等截面组合梁。主梁总高4.8 m,宽16.5 m,其中钢梁高4.5 m,桥面板厚0.28 m。采用优化钢梁上翼缘宽厚比、控制高腹板稳定性、改善桥面板多体系受力和采取负弯矩区桥面板防裂措施等多项设计关键技术,保证了主梁承载力、腹板稳定性、桥面板耐久性以及结构经济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钢梁抗弯(剪)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裂缝宽度和腹板稳定性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 槽形钢主梁 腹板稳定 防裂措施 方案比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天府绿道跨成昆铁路斜拉桥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彬 王美馨 +1 位作者 郑爱华 李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成都天府绿道跨成昆铁路桥为(29.98+37.6+41.3+173.88)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桥塔采用水滴形钢筋混凝土塔,高95 m,与锦城湖水交相呼应,形态挺拔修长,线条简约柔美。预应力混凝土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外轮廓为带切角矩... 成都天府绿道跨成昆铁路桥为(29.98+37.6+41.3+173.88)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桥塔采用水滴形钢筋混凝土塔,高95 m,与锦城湖水交相呼应,形态挺拔修长,线条简约柔美。预应力混凝土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外轮廓为带切角矩形,兼顾美观、降低风阻、增强横向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等需求。斜拉索采用环氧涂层平行钢绞线拉索,便于塔内狭小空间的架设工作。转体结构主要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等组成。施工时在支架上现浇转体梁段,主梁平面转体就位后与主跨梁端支架现浇段合龙,转体时边跨侧、主跨侧主梁悬臂长度分别为111.48 m和166.3 m,悬臂总长277.78 m。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阶段和持久状况的静力、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转体施工 不对称孔跨 水滴形桥塔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钢绞线斜拉索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度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明昊 刘世忠 +1 位作者 王志鲲 张建功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138,共8页
为得到求解精度高且简便高效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方法。以分析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箱壁剪应力分布特点入手,利用虚功原理,并引入考虑全截影响的剪切形式因子,将组合箱梁挠度分离为Euler梁理... 为得到求解精度高且简便高效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方法。以分析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箱壁剪应力分布特点入手,利用虚功原理,并引入考虑全截影响的剪切形式因子,将组合箱梁挠度分离为Euler梁理论挠度与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的附加挠度,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全截面剪切变形附加挠度的表达式。制作了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实桥缩尺模型,进行了组合梁受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试验,并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参数分析表明,剪切变形对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度影响较大,相对于组合梁翼板,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的影响更加突出;翼板剪切附加挠度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始终小于波形钢腹板剪切附加挠度;波形钢腹板剪切附加挠度随着宽跨比的减小而减小,当宽跨比小于0.2时,可忽略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剪切附加挠度 虚功原理 剪切形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巧高速双河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炳宁 宋松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格巧高速双河特大桥为(56+152+356+140)m高低塔斜拉桥,采用半飘浮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宽28.7 m的双边工字形钢-混组合梁;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整体式塔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的钢绞线斜拉索,梁端采... 格巧高速双河特大桥为(56+152+356+140)m高低塔斜拉桥,采用半飘浮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宽28.7 m的双边工字形钢-混组合梁;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整体式塔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的钢绞线斜拉索,梁端采用锚拉板锚固,塔端采用钢锚梁锚固。针对该桥抗震设防水准高、成桥后蓄水深度大和非对称布置等特点,通过纵、横向约束体系对比分析采用在桥塔处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在辅助墩和桥台处设置横向软钢阻尼器的双向阻尼约束体系。采用考虑内域水和外域水附加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高烈度深水大跨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效应;设置风嘴和中央稳定板气动措施保障施工和运营阶段该桥的颤振和涡振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为改善钢-混组合梁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上部结构采用“单节段循环+桥面板湿接缝滞后钢主梁2个节间浇筑”的施工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桥静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高低塔 钢-混组合梁 半飘浮体系 流固耦合 气动措施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桥梁节段虚拟拼装方法
20
作者 王雷 李盛 +3 位作者 丁小平 李瑞杰 张玉元 邓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9,共8页
针对目前大型梁桥工程应用中虚拟预拼装技术存在的数据量巨大、不适用于栓接结构、仅考虑1+1拼接等问题,本文以沙坡头黄河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钢梁节段虚拟拼装方法。该虚拟拼装方法使用局部+整体扫描的策略解... 针对目前大型梁桥工程应用中虚拟预拼装技术存在的数据量巨大、不适用于栓接结构、仅考虑1+1拼接等问题,本文以沙坡头黄河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钢梁节段虚拟拼装方法。该虚拟拼装方法使用局部+整体扫描的策略解决了数据采集时间长、运算量大的问题,通过统计离群点移除(SOR)算法、空间采样算法等完成对点云数据的去噪和降采样处理;为了对栓接构件进行虚拟拼装,基于随机抽样一致(RANSAC)拟合算法提出平面识别分割、空间点云投影降维、三维点云圆孔拟合及圆孔中心坐标提取方法;针对构件虚拟拼装仅考虑1+1拼接的问题,基于迭代最近点(ICP)算法提出了从加工偏差到拼接偏差的整体虚拟预拼装方法。工程应用表明,扫描识别与测量的误差最大为0.15 mm,虚拟拼装的该节段拼接合格率为97%,比传统的方法更全面、更精确。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模拟效果好且适用于整体结构的优点,可为大型桥梁钢梁节段的虚拟拼装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节段 栓接结构 点云 虚拟预拼装 RANSAC 拼装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