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Art Deco风格家具创新设计研究
1
作者 谭雄 吴佳莉 +1 位作者 宋杰 郭琼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20-331,共12页
目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提取Art Deco风格中的设计因子,以提高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设计创意方案,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T2I-Adapter算法来... 目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提取Art Deco风格中的设计因子,以提高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设计创意方案,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T2I-Adapter算法来快速且精准地提取Art Deco风格在各类设计案例中的造型、色彩因子特征,整理提炼出造型、色彩、材质和文化内涵的提示词,形成Art Deco风格数据库。利用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技术完成家具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多样化设计方案的高效实现。结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快速且精准地提取出Art Deco风格的设计因子,结合AIGC技术设计出更多有创意的家具方案,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为现代家具设计技术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设计 art Deco风格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因子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2
作者 张玉华 丁立培 王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 在评价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时,为指标分配权重的过程易产生数据缺失值,导致指标计算精度较差,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构建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首先,依据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对打分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类别样本矢量集,为后续利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指标筛选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输入。其次,运用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煤矿管理能力指标进行筛选。再次,组合网络层级中的元素,构建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未加权矩阵。该矩阵全面反映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后续的权重分配提供依据。在目标层神经元节点处设置警戒数值,通过ART-2人工神经网络对未加权矩阵进行训练和优化。在此过程中,算法能够自动调整和修正指标权重,降低权重分配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权值,重新对各层神经元节点处的指标评分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研究结论表明,基于ART-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在解决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分配主观性强、数据易缺失等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为煤矿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煤矿企业更好地评估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人工神经网络 煤矿应急管理能力 类别样本矢量集 网络层级 警戒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境中中国武术的民间集体书写——以维基百科中“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条目为例
3
作者 李正一 罗诚迪 李柏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随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武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写。文章对维基百科中英文条目“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的发展脉络、书写者群体、写作方式以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协商和竞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 随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武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写。文章对维基百科中英文条目“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的发展脉络、书写者群体、写作方式以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协商和竞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探讨了英语语境中对中国武术进行民间集体书写的特点,认为整体而言条目的书写是一个不断增长和完善但却一直“在路上”的过程,虽然书写本身带有明显的国际化和群体化特点,但核心写作群体的出现和维基百科的写作规则影响下的写作方式主导着各种观点的协商和竞争,并进而影响到写作的走向和文本的面貌。另外,研究认为写作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声音非常稀缺,非常必要在武术知识的国际普及过程中传递出中国认识和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英语语境 民间集体书写 维基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eral arts”的源与流——古今之变中的审视
4
作者 崔乃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古典大学赋予了liberal arts在古典意义上的完美形态,而新人文主义的自我塑造观念孕育了博雅教育的现代转向。科学革命终结了古典学术的内在统一性与道德理想,瓦解了古典liberal arts。美国现代大学则借助古典资源,经由三次改革浪潮重建了liberal arts。然而,古典教育凝聚文明精华的共同价值、塑造意义与学术整合力量,同现代科学的智识自由、价值分殊与学科分化特性相冲突,这是古今之变为现代大学再造liberal arts所深植的困境,liberal arts只能在钟摆的两端之间不断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eral arts 博雅教育 古典教育 古今之变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es Western “Aid” Work?--Changing Discourses and Logics
5
作者 Yuan Tingt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75,共19页
International aid,always concerned as the Western aid,has been in decades' development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From the Post-colonial time to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the Post-Washi... International aid,always concerned as the Western aid,has been in decades' development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From the Post-colonial time to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there are various aid discourses,motives and the intervention logic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estern aid through a critical review to the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aid".It argues,despite these changes,the fundamental logic of aid,the logic of "catching up",has not been changed.The relate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ventions,such as the aid conditionalities,are all working for this logic,and have caused a lot of criticisms.Aid has not been very successful within the changing agendas.While the foreign aid is moving from intervention to cooperation,to make a more effective "aid",the traditional donors may learn lessons from the South-South 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话语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德全 张婧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起点逻辑,即必须服务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服务全体人民的自由发展、必须服务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以建立具有价值合理性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价值旨归,通过教育评价目的、标准、主体、内容、技术五大要素的系统变革,并以内外联动改善评价生态、以权责分散完善评价机制、以过程规范支撑评价科学三大路径来推进评价改革的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话语逻辑 话语内涵 话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F0002,共13页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由基础话语、核心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基础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共同话语,反映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具有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基础话题...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由基础话语、核心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基础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共同话语,反映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具有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基础话题,强调人是教育的原点,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教育面对的人是现实的人。核心话语是中国特色教育学独有的话语,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核心话语,立德树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反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也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具体话语是基础话语和核心话语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健全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实践话语。三种话语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话语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学 教育本质 话语体系 基础话语 核心话语 具体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优化选择策略的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博 李清宝 兰明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3,共9页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是软件测试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是一种路径覆盖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测试(Adaptive Random Testing,ART)算法更新种群的方法,将ART融入遗传算法,优化选择操...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是软件测试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是一种路径覆盖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测试(Adaptive Random Testing,ART)算法更新种群的方法,将ART融入遗传算法,优化选择操作,动态更新种群,从而增加种群进化过程中的个体多样性,提高了收敛速度,有效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相比,改进的算法明显提高了路径覆盖率,减少了种群平均进化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测试数据生成 遗传算法 路径覆盖 自适应随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基本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明新 冯鑫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加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是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学说等理论资源,文章提出和阐释了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基本逻辑。在政治逻辑上,国家话语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中国话语体现着中国独特的政治理... 加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是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学说等理论资源,文章提出和阐释了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基本逻辑。在政治逻辑上,国家话语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中国话语体现着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必然以中国特色的国家话语来表达和阐释;在文化逻辑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话语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谱系。做好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必须持续提升国家话语传播的主体意识、阐释能力、渠道整合能力。文章通过对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指出在实践进路上,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夯实中国话语的知识底座;创新表达方式,增进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共识;拓展交往渠道,形成中国话语的全球传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国际传播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来源与转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亚婷 陈嘉诚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 对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份博士学位论文中的9046个核心概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经典学科论范式主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核心的本土理论性话语群及其广泛应用后的实践性话语群,引进了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在研究领域论范式兴起后,根植于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的实践性话语大规模提炼生成,源自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性话语和其他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话语被加快引入;在现代学科论范式萌芽后,源自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和本土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制度性话语被广泛应用,发端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性话语与实践性话语被进一步本土化改造,源自西方其他学科的理论性话语被不断融合再造。这表明,移植西方概念必须立足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实践情境,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系统论思想指引下进行学科体系内部的有机统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概念来源 话语体系 话语形态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图景、困境与路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益龙 章明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268,共6页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闭、教学模式滞后、研究范式主观、教师数字素养孱弱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围绕新基建、新模式、新范式、新素养的“四新”路径,探索了“新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成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恩实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必须在悠久历史中认识中国边疆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明确使命和任务,从中凝练出要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具体包括七... 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必须在悠久历史中认识中国边疆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明确使命和任务,从中凝练出要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具体包括七个方面:边疆史研究、边界史研究、边疆安全研究、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边疆地区社会建设研究、边疆地区文化建设研究、边疆与周边国际区域关系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文科院系转型发展路径:基于组织边界重构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亚敏 程紫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 新文科建设彰显于学科使命的时代创新、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组织形态的系统创新。当前文科院系多重组织边界的封闭性特征,制约了内外资源交互、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既有改革举措如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开设交叉课程、优化培养方案等虽有局部成效,但受制于科层制管理模式与单一化学科架构,其成效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基于组织边界重构视角,文科院系需优化内部结构,塑造“可渗透边界”以适应新文科发展逻辑,打造“学科-实践”双栖型师资队伍,通过旋转门机制促进院系内外人才流动;构建扁平化治理模式,以权力下放与协同决策激活学术自主权;创新“双轨制”和“团队式”晋升通道,突破囿于学科和个人的评价局限;开发基础、交叉、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育具有复合思维的新型文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院系 可渗透边界 资源聚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实践路径与成功经验的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青 陈林会 刘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论文立足中国体育管理的实践探索,梳理其学科形成与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误区,阐释创新路径与基本取向。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管... 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论文立足中国体育管理的实践探索,梳理其学科形成与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误区,阐释创新路径与基本取向。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管理学是总结体育发展经验和规律的学问,彰显中国特色是其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创新应融合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彰显体育管理学的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独特国情的实践探索,推进中国式体育管理学理构建;围绕发展改革的关键问题,廓清问题域;推进管理经验的范式提炼,培育中国体育管理话语创新的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中国经验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话语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对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阐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广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哈贝马斯的辩证法思想蕴含在他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理论中。如果说主体的形而上学化是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轴心,那么哈贝马斯则基于对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的反思,建构了以主体间的话语商谈和对话交往为内涵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哲学话语。哈贝... 哈贝马斯的辩证法思想蕴含在他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理论中。如果说主体的形而上学化是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轴心,那么哈贝马斯则基于对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的反思,建构了以主体间的话语商谈和对话交往为内涵的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哲学话语。哈贝马斯以主体间的道德对话和政治商谈为切入点,实现了辩证法的语用学转向,推动了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为形而上学服务的真理逻辑向谋求伦理和政治共识的实践逻辑的转变。哈贝马斯对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阐释,是对辩证法在对话中寻求共识的实践智慧的当代发展,深化了辩证法的现代性意蕴的研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阐释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辩证法 现代性 后形而上学 商谈伦理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论证学习中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清堂 常瑀倍 +2 位作者 张羽 苗恩慧 李小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协作论证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关联、动态视角分析学习者角色及其知识建构话语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协作论证学习角色涌现及其知识建构参与。研究设计专家角色脚本支持学生协作论证讨论,采集学生协作... 协作论证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关联、动态视角分析学习者角色及其知识建构话语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协作论证学习角色涌现及其知识建构参与。研究设计专家角色脚本支持学生协作论证讨论,采集学生协作论证讨论的话语数据,通过内容分析、聚类分析、认知网络分析和序列模式挖掘的方法探索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发现,协作论证学习中共涌现出四类学习者角色,分别是专家—高知识建构者、专家—低知识建构者、实践者—高知识建构者和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同时四种角色的知识建构话语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高知识建构者表现出复杂、高阶的知识建构话语的互动,积极地为协作论证讨论贡献群体智慧。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在论证讨论中发表观点并赞同同伴观点,但对个人观点的深入阐述或对同伴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价不足,缺乏深层次知识贡献和同伴互动。研究发现为通过教学干预来提升群体认知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论证学习 角色涌现 知识建构 话语模式 序列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滨 王鹏飞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 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息,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壁画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运用、线条描绘、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现代艺术家积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借鉴传统壁画的色彩搭配,对传统壁画的线条进行重新诠释与活化利用,对传统壁画的构图设计进行提炼与画面重塑,对传统壁画的题材内容进行重新演绎,灵活运用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社会思潮相结合,将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绘画技法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既具有传统美感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形成新的艺术风格。深入研究传统壁画艺术,揭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内在联系,注重传统壁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不仅可以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而且能够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壁画 现代艺术 艺术表现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的语言认知:话语基础与语义计算
18
作者 李佐文 赵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认知过程,在语言理解、语义推理和情感分析等方面进行话语计算。现实的话语体系具有可计算性,形式、语义成分和控制是构成语言计算的三大要素。具体而言,范畴化是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思维过程,使得世界的结构化成为... 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认知过程,在语言理解、语义推理和情感分析等方面进行话语计算。现实的话语体系具有可计算性,形式、语义成分和控制是构成语言计算的三大要素。具体而言,范畴化是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思维过程,使得世界的结构化成为可能,这也构成了话语语义计算的基础。概念—关系结构映射了世界的内在成分及其关系,是话语语义计算的基本单位;程序与时序性的主动控制过程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必由之路,奠定了话语语义计算算法的合法性来源。同时,话语语义计算离不开百科知识,具体表现为各种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包含若干节点及其关系,可以抽象为三元组表示的结构化知识,用以描述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事件及其逻辑,这也奠定了计算机赖以进行逻辑推理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语义 认知智能 话语特征 计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造的话语体系虽然初现“式微”趋势,但在国际议题设置、重大议程决定、行为准则制定等方面仍然具有垄断性优势。为了改变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国家力量的现状,我们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批判性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价值内涵,提升外交话语感染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外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天聪 石伟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比较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立场前提、分析框架和价值旨归三大基本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键环节。...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比较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立场前提、分析框架和价值旨归三大基本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键环节。在立场前提方面,比较职业教育研究长期受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影响,导致缺乏本土意识,要重申中国立场,立足于职业教育本土化实践来提出研究问题,将解决本土问题作为比较研究的重要目标,积极应用指向理论创新的因果推论研究范式。在分析框架方面,传统民族国家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分析框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国天下体系分析框架具有运用整体思维、无外思维和关系思维的比较优势。在价值旨归方面,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存在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要将构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作为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新使命,突破职业教育异文化与本文化的二元认识分野,揭示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背后蕴含的关于美好社会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职业教育研究 话语体系 中国立场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