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计算机和气象资料预测牧地上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秀珍 沈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多因子和捻转血矛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速度、数量进行分析回归,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牧地上该种线虫从印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多因子和捻转血矛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速度、数量进行分析回归,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牧地上该种线虫从印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的预测预报公式,将气象资料代入公式计算出的侵袭性幼虫季节消长曲线,与牧地上羊体内成虫数量消长曲线相互对比,初步显示可以采用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机计算处理预测牧地上捻转血矛线虫侵袭性幼虫数量的季节动态,从而为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预测 牧地 季节变化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A技术的多药耐药性捻转血矛线虫蛋白质组学分析
2
作者 李炎夫 贾晓晴 +10 位作者 马梅清 杜山 焦万明 马园 郝陆瑶 张艳妮 李倩楠 郭志凯 丁玉林 陆静 王瑞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2,共8页
为探索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本试验对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的第3期幼虫(L3)以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药物进行处理,采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蛋白质组测序技术对捻转血矛线虫L3经药物作用前后的蛋白质进行差异... 为探索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本试验对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的第3期幼虫(L3)以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药物进行处理,采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蛋白质组测序技术对捻转血矛线虫L3经药物作用前后的蛋白质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筛选表达差异的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质。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 88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63个与多药耐药性相关;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揭示,有36个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显著(P <0.05),而25个是捻转血矛线虫特有的、与耐药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基因本体论(GO)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0个差异表达耐药性蛋白质被归类于生物学领域的76个分支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有46个表达水平不同的蛋白质富集到脂质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等75条信号通路中。综合分析发现,有5个捻转血矛线虫特有的耐药性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分别为含有UDP-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结构域的部分蛋白质、抗原H11、免疫球蛋白v组和i组、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结构域的蛋白质及含有致命巨幼虫同源结构域2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均参与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关键代谢通路。本试验所获结果为揭示差异表达蛋白质与捻转血矛线虫脂类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探明捻转血矛线虫多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捻转血矛线虫 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 蛋白质组学 耐药性相关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的耐药性及其干预途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案本 符娜娜 +2 位作者 罗晓平 李军燕 刘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的耐药性愈发严重,给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对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耐药机制及耐药性干预,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针对捻转血矛线虫的耐...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的耐药性愈发严重,给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对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耐药机制及耐药性干预,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针对捻转血矛线虫的耐药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耐药机制以及基于细胞膜泵、自噬水平、细胞呼吸链、寄生虫替换、植物提取物与驱虫药联合驱虫、抗性宿主培育等途径逆转耐药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捻转血矛线虫的耐药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以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耐药分布 耐药机制 耐药性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流行情况及系统发育分析
4
作者 李永光 盖文燕 +3 位作者 郑小红 吴耀辉 雒和静 王筠茹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临洮县18个乡镇的绵羊粪便样品虫卵416份;利用PCR方法扩增捻转血矛线虫ITS-2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7.1分析IT... 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临洮县18个乡镇的绵羊粪便样品虫卵416份;利用PCR方法扩增捻转血矛线虫ITS-2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7.1分析ITS-2序列的碱基含量。同时,选择21条GenBank数据库公开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利用MEGA-X软件构建ITS-2系统进化树,分析临洮县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416份样品中126份为捻转血矛线虫阳性,阳性率为30.29%;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的感染率分别为36.05%和25.24%,差异极显著(P<0.01);幼龄羊(0~8月龄)和成年羊(9月龄以上)的感染率分别为31.95%和29.63%,差异显著(P<0.0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126条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其一致性为100%,将其命名为Dingxi株。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的一致性为95.0%~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Dingxi株的ITS-2序列与来自印度(GenBank No.OM334845.1)、中国广东(GenBank No.KM586652.1)和爱尔兰(GenBank No.JF680983.1)的序列聚在一个分支上,其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捻转血矛线虫 ITS-2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动物捻转血矛线虫病疫苗防控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永光 林涛 +1 位作者 盖文燕 黄娇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0,共6页
捻转血矛线虫是绵羊和山羊中致病性最强的吸血线虫,给小反刍动物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化学驱虫药的不当使用导致其耐药性增加,而疫苗则成为防控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最主要的替代药物。本文总结了捻转血矛线虫病天然抗原疫苗、重... 捻转血矛线虫是绵羊和山羊中致病性最强的吸血线虫,给小反刍动物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化学驱虫药的不当使用导致其耐药性增加,而疫苗则成为防控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最主要的替代药物。本文总结了捻转血矛线虫病天然抗原疫苗、重组抗原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和纳米疫苗的优缺点和研发情况,并对它们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系统对比和评价,以期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疫苗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动物 捻转血矛线虫 化学驱虫药 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少华 王帅 +2 位作者 邹扬 刘仲藜 才学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10,共12页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小反刍动物皱胃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嗜血性寄生虫病。病羊临床表现为消瘦、贫血和衰弱等慢性消耗性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致死。该病在我国牧区普遍流行,目前暂无安全长效疫苗可用,加之耐药...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小反刍动物皱胃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嗜血性寄生虫病。病羊临床表现为消瘦、贫血和衰弱等慢性消耗性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致死。该病在我国牧区普遍流行,目前暂无安全长效疫苗可用,加之耐药性严重,放牧羊群感染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极大地降低了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是诊断寄生虫感染、制定驱虫治疗方案、耐药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检测等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病新型检测方法的研发及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病原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段钰 汤洪宁 +4 位作者 项继忠 吴飞 马光旭 杜爱芳 杨怡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用于检测捻转血矛线虫的特异、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LFD),针对捻转血矛线虫mt-COⅠ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2+)浓度、dNTP浓度进行... 为了建立一种用于检测捻转血矛线虫的特异、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LFD),针对捻转血矛线虫mt-COⅠ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2+)浓度、dNTP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捻转血矛线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横向流动试纸条检测技术(LAMP-LFD)相结合的核酸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LFD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0 fg,对奥斯特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DNA检测均为阴性;5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粪便虫卵检测法结果的符合率为96%。该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判定快速简单,有望成为流行区域和基层检测捻转血矛线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横向流动试纸条 mt-CO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孵化及幼虫L3培养条件的优化
8
作者 马梅清 贾晓晴 +9 位作者 马园 郝陆瑶 张艳妮 李倩楠 李炎夫 邵瑾 杜山 丁玉林 张磊 王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76,共4页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所引起的一类消化道线虫病。为了优化捻转血矛线虫的体外培养技术,得到纯化的虫株以及稳定的样品,为捻转血矛线虫抗原和基因的分离鉴定、病原检测、...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所引起的一类消化道线虫病。为了优化捻转血矛线虫的体外培养技术,得到纯化的虫株以及稳定的样品,为捻转血矛线虫抗原和基因的分离鉴定、病原检测、疫苗研制及虫体耐药性试验奠定基础。论文对培养基类型、培养液体积、抗生素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捻转血矛线虫卵孵化和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NCTC-109培养基可作为捻转血矛线虫体外培养的首选培养基,200μL培养液体积为最佳培养体积,青-链霉素及两性霉素B的终浓度分别不得超过20%及6.25%,DMSO终浓度要控制在0.625%以下。不同培养基及浓度,常用的抗菌药物和DMSO对捻转血矛线虫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体外培养 二甲基亚砜 NCTC-1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艳敏 赵东旭 王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1520,共10页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药机制,分别为靶向GABA门控Cl~-通道、降低谷氨酸门控Cl^(-)开放频率和结合外排转运蛋白。调控型非编码RNA(miRNA和lncRNA)在不同病原耐药性研究中相继报道,发现miRNA和lncRNA与P糖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GABA门控Cl^(-)通道等耐药机制相关。但是该非编码RNA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耐药性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所以要突破耐药性的问题,要将非编码RNA与已报道的可能耐药机制相关联,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关键的耐药靶点。本文主要总结了该病对伊维菌素耐药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耐药性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伊维菌素 耐药性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晋中和晋南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核酸检测
10
作者 贺渊惠 刘亚亚 +5 位作者 马志雅 郑文斌 谢世臣 刘卿 朱兴全 高文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率,从山西省晋中(祁县、太谷区)和晋南(稷山县)3个地区采集431份肉牛粪便样本,对捻转血矛线虫ITS-2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鉴定,分析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 为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率,从山西省晋中(祁县、太谷区)和晋南(稷山县)3个地区采集431份肉牛粪便样本,对捻转血矛线虫ITS-2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鉴定,分析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431份检测样品中,7份粪便样品中扩增出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且序列完全一致,总感染率为1.62%;阳性样品均来源于6~12月龄公牛,晋中地区肉牛感染率为2.43%(5/206),晋南地区肉牛感染率为0.89%(2/225);晋中地区阳性样品均来源于祁县,来源于太谷区的样品中无阳性。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出的序列与GenBank中来源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序列相似度为99.62%,说明感染牛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为同一种。表明山西两地区均存在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感染率较低,感染牛的捻转血矛线虫为羊种捻转血矛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捻转血矛线虫 ITS-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第三期幼虫毒力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宝安 王乾兰 +3 位作者 赵俊龙 马丽华 孙明 喻子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8-361,共4页
从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山羊的直肠内取出粪便,在25℃温箱中培养7d,用贝尔曼法分离出第三期幼虫,将它们加入含苏云金芽抱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 从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山羊的直肠内取出粪便,在25℃温箱中培养7d,用贝尔曼法分离出第三期幼虫,将它们加入含苏云金芽抱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伴孢晶体毒素的培养液中,置25℃下培养。当伴孢晶体蛋白含量为400g/ml时,幼虫的死亡率24h后为94.7%,48h后为97.3%。毒素对幼虫作用24h与48h,其毒力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作用24L与48h,其LD_(50)值伴孢晶体蛋白含量分别为84。05μg/ml和58.64μg/ml。由于伴孢晶体蛋白质对人畜无毒,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件孢晶体作为防治某些动物奇生虫的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捻转血矛线虫 幼虫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的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严若峰 宋小凯 +1 位作者 徐立新 李祥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7-1122,共6页
为分析捻转血矛线虫ITS序列的变异与虫株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捻转血矛线虫不同药物抗性虫株(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虫株、伊维菌素抗性虫株、莫西菌素抗性虫株、药物敏感虫株)、不同宿主来源虫株(长颈鹿、牛、绵羊、山羊、牦牛)和不同地理位... 为分析捻转血矛线虫ITS序列的变异与虫株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捻转血矛线虫不同药物抗性虫株(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虫株、伊维菌素抗性虫株、莫西菌素抗性虫株、药物敏感虫株)、不同宿主来源虫株(长颈鹿、牛、绵羊、山羊、牦牛)和不同地理位置(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也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分离株,以及毛圆科的其他线虫的ITS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捻转血矛线虫与毛圆科其他线虫的ITS-2基因的相似性高,基于该基因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可以很好地区分毛圆科不同属的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特点与其ITS-1基因的变异进化关系不大;不同地理位置的捻转血矛线虫分离株的ITS-2基因变异很小;从野生动物长颈鹿体内分离的捻转血矛线虫的ITS-1基因与家养反刍动物分离株的差异较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ITS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不同虫株间变异较小,在毛圆科线虫的分子分类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ITS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有杀灭作用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筛选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宝安 钟勤 +3 位作者 王乾兰 赵俊龙 马丽华 喻子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有杀灭作用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筛选姚宝安,钟勤,王乾兰,赵俊龙,马丽华,喻子牛(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部级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THESIFTINGOFB... 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有杀灭作用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筛选姚宝安,钟勤,王乾兰,赵俊龙,马丽华,喻子牛(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部级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THESIFTINGOFBACILLUSTHURINGI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第1期幼虫 苏云金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海 程建国 +4 位作者 蔡永华 付文龙 王洪永 颜其贵 杨光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7-599,共3页
为鉴定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个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ITS全序列片段大小为786 ... 为鉴定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个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ITS全序列片段大小为786 bp^788 bp,序列相似性为99.0%~100%;经序列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所有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样品均为捻转血矛线虫,与NCBI基因库中多株捻转血矛线虫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7.0%~99.5%。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林麝的血矛属线虫为捻转血矛线虫,从而为控制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捻转血矛线虫 虫种鉴定 PCR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疫苗防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爱芳 周前进 +1 位作者 张红丽 姜小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疫苗是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已有多种疫苗候选抗原得到鉴定,多数抗原在线虫的肠道表达,其天然提取物能够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减卵率可达70%~95%.由于糖基化作用、空间构象的错误折叠等因素的影响,疫苗候选抗原的重组形... 疫苗是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已有多种疫苗候选抗原得到鉴定,多数抗原在线虫的肠道表达,其天然提取物能够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减卵率可达70%~95%.由于糖基化作用、空间构象的错误折叠等因素的影响,疫苗候选抗原的重组形式不能为动物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免疫策略难以制定、佐剂难以选择也成为疫苗研制中的桎梏.因此,开发与天然提取物具有相似功能的转基因蛋白成为目前疫苗研究中的焦点,秀丽隐杆线虫表达系统和寄生性线虫细胞系的培育是研究中比较有潜力的两个方向;同时,RNAi技术等新方法的运用也加快了新的疫苗候选抗原的鉴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肠道抗原 重组抗原 秀丽隐杆线虫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的表达及对绵羊的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军明 荣光 +2 位作者 王新华 薄新文 钟发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构建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PROEXHTa-Hc38,在DH5a中经诱导表达约17ku的蛋白,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然后将其产物纯化,复性后制备油佐剂疫苗免疫4月龄绵羊,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虽然雌虫数量未见... 构建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PROEXHTa-Hc38,在DH5a中经诱导表达约17ku的蛋白,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然后将其产物纯化,复性后制备油佐剂疫苗免疫4月龄绵羊,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虽然雌虫数量未见减少,但两者荷虫量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Hc38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H11部分功能域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红丽 姜小磊 +1 位作者 周前进 杜爱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ZJ株的H11抗原基因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与1个锌结合区,为分析这些功能域在H11天然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对H11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参照本实验室在GenBank上登...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ZJ株的H11抗原基因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与1个锌结合区,为分析这些功能域在H11天然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对H11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参照本实验室在GenBank上登录的捻转血矛线虫ZJ株的H1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11开放阅读框670~1710bp的部分基因序列,命名为HPS(H1jpartial sequence).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8b分别以NdeI、XhoI酶切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HPS,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提取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1041bp,与已发表的ZJ株和国外株参考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8%将重组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H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7.34kDa,诱导6h的蛋白表达量可达到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H1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ELISA联检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雪娟 黄熙照 +3 位作者 杨继宗 孙仁寅 张火法 刘恩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应用Dot-ELISA联检14200头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其中55头羊与剖检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虫体的比较,其阳性符合率均达100%,并可测出自然感染1~2条以上的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373... 应用Dot-ELISA联检14200头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其中55头羊与剖检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虫体的比较,其阳性符合率均达100%,并可测出自然感染1~2条以上的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373头(牛310头,羊63头)血检阳性的牛羊与粪检的比较,其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达9279%和9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柔线虫 肝片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新 雷卫强 +7 位作者 邸文达 王春群 周彩显 张宗泽 方瑞 周艳琴 赵俊龙 胡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1,I0002,共5页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基础上,分别扩增了27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抗药性相关的167,198位点和20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羊场的捻转血矛线虫种群的抗药性突变只发生在198位点和200位点,以198位点的抗药性突变为主,没有在167位点发现抗药性突变。共发现了4种基因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0; 74. 07%)、198杂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3; 11. 11%)、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杂合抗药型(2; 7. 41%)和198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 7. 41%)。该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中存在198位点的纯合抗药型突变,说明有抗药性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报道了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抗药性突变,这对该地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以及抗药性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苯并咪唑 抗药性 Ⅰ型β微管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及控制其感染的营养调控措施 被引量:13
20
作者 钟荣珍 周道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1-1928,共8页
捻转血矛线虫是感染羊的主要胃肠道吸血线虫之一,主要引起羊贫血和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羊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防控胃肠道线虫感染的普遍措施是采用化学驱虫药,然而,胃肠道线虫的抗药性和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迫使人们研究新的抗虫措施。... 捻转血矛线虫是感染羊的主要胃肠道吸血线虫之一,主要引起羊贫血和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羊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防控胃肠道线虫感染的普遍措施是采用化学驱虫药,然而,胃肠道线虫的抗药性和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迫使人们研究新的抗虫措施。明确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改善宿主抗性和恢复力是理想的防控途径。营养调控原理是基于胃肠道线虫感染后宿主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通过调控宿主营养水平来提高自身抗虫性和感染后的恢复力。本文综述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生活史、免疫机理及控制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营养调控措施,包括调控羊饲粮蛋白质水平、矿物元素水平和抗虫营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免疫机理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