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控制的磁悬浮双转子碰摩响应
2
作者 王涛 王念先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50,共8页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模型开展碰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转子结构有明显的刚性模态,升速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碰摩故障,使用μ综合控制器能有效避免碰撞;在一阶弯曲临界角速度附近,与PID控制相比,μ综合控制方法对碰摩响应过程中的基频、倍频和内外转子通过中介轴承耦合的组合频信号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使用μ综合控制器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在加速过程中发生碰摩时能承受更大的极限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转子系统 控制器 碰撞 临界角速度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3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横向振动的格林函数解
4
作者 常学平 陈美 +1 位作者 范谨铭 于学会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钻压影响的钻柱双向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格林函数法,将方程进行分离变量、Laplace变换和Laplace逆变换,获得了受压自旋复合材料钻柱双向耦合振动的格林函数解。在数值分析部分,首先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借助系统的格林函数解,分析了纤维铺层角、旋转角速度、钻压、钻井液流速等参数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的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纤维铺层角越大钻柱系统的格林函数响应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大对应钻柱的格林函数响应也随之增大;自旋角速度、钻井液流速及纤维铺层角联合效应下,钻柱系统横向耦合振动会产生共振带。据共振带发生的位置可以找出结构因为发生大幅度振动进而导致失稳和破坏的复合材料与旋转角速度的危险取值区间,通过避开危险取值区间从而有效避免结构的失稳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法 LAPLACE变换 复合材料钻柱 旋转角速度 共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过程稳定控制方法
5
作者 黄志杰 韦相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5,71,共7页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发生侧滑或失稳现象。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方法。以车辆附着系数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汽车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角速度反馈技术,结合β-Method理论分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结合权重与目标函数,并通过零质心侧偏角控制和动态轮胎侧偏角边界控制,进一步提升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的稳定性,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前轮转向角、横摆角速度和车身侧偏角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并将后轮转角与质心侧偏角控制在0附近,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反馈 四轮转向控制 综合反馈控制器 零质心侧偏角控制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
6
作者 刘欢 刘玄 +1 位作者 李鹏 范晨晖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保证汽车平稳运行,提出了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车载角速度传感器获取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数据,并由此建立观测信号描述与解析方程;然后,在横摆动力学理论下,设定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判断指标,对... 为保证汽车平稳运行,提出了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车载角速度传感器获取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数据,并由此建立观测信号描述与解析方程;然后,在横摆动力学理论下,设定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判断指标,对比汽车横摆角速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通过模糊规则将汽车横摆角速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值转化为模糊变量,并利用模糊集合对判断指标进行融合;最后,根据融合结果确定汽车横摆角速度的控制力矩,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结果表明:以蛇形工况为测试案例,使用所研究方法控制后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小于15 rad/s,未超出极限数值,可以保证汽车车轮在同一标准下变化,有效控制横摆角速度的稳定,保证汽车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角速度传感器 汽车横摆角速度 汽车失稳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星轮系复合故障诊断的非接触扭振测量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
7
作者 刘翰扬 姬鼎丞 林京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4-1362,共9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特别是行星轮早期故障与轴承故障耦合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的非接触扭振监测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将激光入射点设置在低速轴表面,直接获取轮系扭振信息。为减轻测量噪声对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倒谱分析的软阈值编辑和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抑制伪振动和随机性脉冲噪声。针对复合故障的不同特点,逐步剥离扭振信号中的残余宽带响应与残余啮合边带分量,一方面,对倒谱短通得到的宽带响应进行优化滤波,以提取轴承故障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另一方面,提出了基于相位自解调的阶次域重采样方法,通过重构不同阶的啮合边带残余信号,以凸显齿轮故障特征。通过行星轮齿面剥落与太阳轮轴承滚道剥落故障注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行星轮系复合故障的非接触诊断,与经典柔性同步平均法和箱体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相比,所提方法在不同转速下对行星轮早期故障的识别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 复合故障 故障诊断 瞬时角速度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and chemical behaviour of the overdriven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 of CL-20-based aluminized explosives
8
作者 Moyan Liu Yan Liu +3 位作者 Fan Bai Hongfu Wang Shanyong Chu Fenglei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46-66,共21页
The new CL-20(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type aluminized explosives in the overdrive detonation(ODD)conditions of the core problem is how to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overdrive detonation products.To th... The new CL-20(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type aluminized explosives in the overdrive detonation(ODD)conditions of the core problem is how to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overdrive detonation products.To this end,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to test the ODD conditions of CL-20 type aluminium explosive particle velocity.Calculated the interfacial pressure of the shock wave in different media.Determine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eaction zone of the detonation of CL-20 aluminized explosives.Calibr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JoneseWilkinseLee(JWL)+γ equation for the detonation products(DPs).Reveal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Ps equation of state(EOS)on the Hugoniot pressure of OD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aluminum powder ranges from 0%to 30%,the duration of the ODD reaction zone and the width of the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 of the CL-20-based aluminized explosive a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tent of aluminum powder.The width of the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 is increased by 1.97 times to 2.7 time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reaction zone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luminum powder.However,the energy release efficiency of the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tent of aluminum powder.When the aluminum powder content was held constant,the incorporation of AP caused a 25%reduction in the energy release efficiency of the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Compared with existing ODD state equations,the JWL +γ equation is superior in calibrating overpressure Hugoniot data and the isentropic expansion in the C-J state.The devi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pressure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is within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ation of state for ODD CL-20-based aluminized explosives Detonation reaction zone Impedance matching Interfacial particle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无偏高效测试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醒飞 刘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目前,磁流体动力学(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测试尚无统一方法,难以有效开展测试。首先,针对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系统误差不明确的问题,推导了两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指出了方法的适用条件;然后,针对双通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三通道方... 目前,磁流体动力学(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测试尚无统一方法,难以有效开展测试。首先,针对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系统误差不明确的问题,推导了两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指出了方法的适用条件;然后,针对双通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三通道方法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无偏高效测试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最后,实验对比了三种方法的测试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上准确分离传感器的动态本底噪声;相比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所提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7.2%和3.7%;测试系统所需资源少、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实现,满足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角振动 角速度传感器 本底噪声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少年 程乐 +2 位作者 张子骞 陈世豪 杨龙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改善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滑靴副摩擦状况,实现泵的精确变量,提出定子圆周方向非固定安装结构。通过滑靴柱塞组件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单个滑靴滑动摩擦力矩和11个滑靴摩擦合力矩,求解得到定子角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定子在滑靴... 为改善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滑靴副摩擦状况,实现泵的精确变量,提出定子圆周方向非固定安装结构。通过滑靴柱塞组件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单个滑靴滑动摩擦力矩和11个滑靴摩擦合力矩,求解得到定子角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定子在滑靴滑动摩擦力矩作用下能够运动,且排油区滑靴摩擦力矩大于吸油区滑靴摩擦力矩。径向柱塞泵正常工作后,定子角速度稳定在89.5~90.6 rad/s,呈周期变化,对定子运动起阻碍作用的滑靴个数为4、5交替变换。为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副设计、提高泵的性能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柱塞泵 滑靴 定子 摩擦力矩 转角 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W对位平台运动学分析及轨迹规划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梦涛 樊鑫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1,共8页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迹散点图可知:当旋转角绝对值|θ|增大至15°时,平台运动末端速度与初始速度比值下降为0.935,意味着|θ|增大可降低平台运动速度。最后,结合平台自由度与速度变化规律,设计出等角速度瞬心法。通过对比可知,使用等角速度瞬心法平台运动速度保持恒定,消除了旋转角θ引起的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W对位平台 旋转角 等角速度瞬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翼翼尖涡与平尾翼尖涡的相互作用研究
12
作者 张泽宇 李栋 +2 位作者 周金鑫 梁勇 耿子海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飞机尾涡的发展与同跑道降落后机的飞行安全及机场起降效率密切相关。尾涡近场特性主要决定了着陆阶段飞机的尾涡强度。以A320飞机简化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1 m低速水洞中开展了尾涡近场形态流动显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尾... 飞机尾涡的发展与同跑道降落后机的飞行安全及机场起降效率密切相关。尾涡近场特性主要决定了着陆阶段飞机的尾涡强度。以A320飞机简化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1 m低速水洞中开展了尾涡近场形态流动显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尾涡在拖出过程中围绕翼尖涡旋转,不同流向站位的旋转角速度存在差异。对比模拟结果发现:平尾涡绕翼尖涡的旋转角速度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不同雷诺数下涡对发展在相对位置旋转角速度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尖涡 旋转角速度 平尾涡 数值模拟 低速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面波双台法配对条件分析
13
作者 李川 蒋婵君 +1 位作者 曾高福 王有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7,共9页
针对地震面波双台法通常以震中到台站对的方位角差值α或远台站到震中和到近台站的后方位角差值β的大小作为双台配对的条件,但是不同研究者在α或β阈值的选取上并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台站对的震中距之差与双台间距的比值定义为co... 针对地震面波双台法通常以震中到台站对的方位角差值α或远台站到震中和到近台站的后方位角差值β的大小作为双台配对的条件,但是不同研究者在α或β阈值的选取上并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台站对的震中距之差与双台间距的比值定义为cosβ的新配对条件。以广西流动台阵的地震波观测数据为例,比较α、β和cosβ3种双台配对条件的优劣,结果表明:(1)台站对频散测量质量不一定随α的减小而增加,不建议以α作为双台配对条件;(2)采用β进行双台配对是可行的,配对效果优于α,与cosβ接近,但cosβ阈值设置更直观;(3)双台配对取值范围可参考β≤12°或者cosβ≥0.98;(4)近台站震中距在2500~5500 km时,频散质量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频散 双台法 双台配对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
14
作者 李醒飞 闫慧敏 刘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1158,共8页
针对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宽频带、大量程和非接触的在位校准需求,提出基于双激光多普勒测振仪(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阐述了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分析了校准系统的误差来源;开展了在位校准模拟实验,并获取了传感器... 针对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宽频带、大量程和非接触的在位校准需求,提出基于双激光多普勒测振仪(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阐述了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分析了校准系统的误差来源;开展了在位校准模拟实验,并获取了传感器在25 Hz~1500 Hz内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校准传感器的复灵敏度参数,非线性误差为0.091%,最大重复性误差为0.54%和0.33°,测试频段内灵敏度幅值和相移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42%和0.672°(k=2),满足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的宽频带、大量程的在位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传感器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在位校准 非接触式 微角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反射法阻抗匹配技术及其在电缆衰减补偿与相速度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敏 李烨 +4 位作者 俞骏 钱磊 杨东兴 孙庆明 周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2-1769,共8页
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FDR)是诊断电缆绝缘状态的有效方法。针对现场FDR测试中存在的首端阻抗不匹配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FDR首端阻抗匹配技术。该文通过引入可变串联阻抗模型,结合估计得到的电缆特性阻抗,... 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FDR)是诊断电缆绝缘状态的有效方法。针对现场FDR测试中存在的首端阻抗不匹配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FDR首端阻抗匹配技术。该文通过引入可变串联阻抗模型,结合估计得到的电缆特性阻抗,有效解决了FDR现场测试中分叉引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搭建电缆模型,结合行波的多次折反射原理推导了电缆首端的反射系数,阐述了信号在电缆内部的传输过程。然后,给出了电缆首端存在分叉引线时的首端阻抗匹配技术。最后,在同轴电缆及10 kV电力电缆上开展了电缆首端阻抗匹配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场测试中存在的电缆首端阻抗不匹配问题,并且利用首端阻抗匹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亦可实现电缆衰减的有效补偿及电缆相速度的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频域反射法 阻抗匹配 衰减补偿 相速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相Biot速度应力波动方程的水合物储层波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仁刚 魏周拓 +3 位作者 葛新民 邓少贵 祁磊 姚志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可以看作由骨架、水合物和孔隙水构成的三相孔隙介质。以三相Biot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作为声波在水合物储层传播的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数值模拟。波场快照可以清楚展现3个纵波和两个横波,与Biot理论相符...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可以看作由骨架、水合物和孔隙水构成的三相孔隙介质。以三相Biot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作为声波在水合物储层传播的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数值模拟。波场快照可以清楚展现3个纵波和两个横波,与Biot理论相符。根据实测速度优化控制方程参数,使数值速度与实测速度相符。结果表明:孔隙度对水合物剪应力分量影响最显著,对水合物、孔隙水和骨架速度分量的影响次之,所以储层中孔隙度最适合用水合物剪应力分量来分析。骨架速度分量和应力分量受饱和度的影响较小,水合物剪应力分量受饱和度的影响最大,所以分析储层中水合物饱和度的最佳选择是水合物剪应力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储层可视化 三相Biot波动方程 有限差分法 孔隙度 水合物饱和度 完全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跆拳道运动员后踢动作时下肢双侧生物力学差异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子喆 马勇 +4 位作者 贾孟尧 刘林 季欣 蔺世杰 郑伟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26-13735,共10页
探讨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时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影响后踢技术完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武汉体育学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完成后踢动作下肢的运动学和动... 探讨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时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对影响后踢技术完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武汉体育学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完成后踢动作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后踢动作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攻腿髋关节屈曲力矩峰值(P=0.000)、功率峰值(P=0.006)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外展最大角速度(P=0.014)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支撑腿髋关节屈曲最大角速度(P=0.001)、伸展功率峰值(P=0.037)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屈曲力矩峰值(P=0.022)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进攻腿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P=0.003)、伸展功率峰值(P=0.044)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支撑腿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P=0.006)、角速度(P=0.018)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伸展最大角速度(P=0.022)非优势侧大于优势侧。支撑腿踝关节跖屈最大角速度(P=0.005)、功率峰值(P=0.035)、力矩峰值(P=0.005)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进攻腿击打速度(P=0.002)、电子护具力度值(P=0.015)优势侧大于非优势侧。可见在提膝阶段,优势侧提膝时间更短,优势侧踝关节跖屈和非优势侧屈髋产生的能量输出更多;在踢击阶段,优势侧伸髋和伸膝的功率峰值较大,能有效提高击打速度;优势侧击打速度和击打力度值大于非优势侧,选择优势侧踢击可以提高后踢技术得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踢 下肢不对称 角速度 力矩 地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的耦合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伟 李湘源 +1 位作者 马昕明 秦石乔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船摇角幅度分别为20″和2°的仿真条件下,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不相关时,形变角估计误差均值分别为-1.8"、3.7"、3.8";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完全相关时,形变角估计产生约50"的偏置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误差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舰船形变测量和传递对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形变 角速度匹配 相关函数 耦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仿真分析与实验
19
作者 王少臣 潘宏涛 +3 位作者 王永涛 李佳辉 李少英 张宇航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针对当前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随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某钢厂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参数为基础,对机体与物料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推导了机体激振力与机体速度的通用公式,并对3种初始相位角对... 针对当前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随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某钢厂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参数为基础,对机体与物料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推导了机体激振力与机体速度的通用公式,并对3种初始相位角对应的机体速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初始相位角对机体速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对机体速度和物料速度进行了对比仿真,并研究了物料起始运动时间、初始相位角以及角频率对物料速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固定高速轴(或低速轴)的初始相位角时,物料稳态平均速度随低速轴(或高速轴)相位角变化的规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输送机4个偏心轴以及齿轮等相关部件组装完成后,物料的稳态平均速度不随任一个偏心轴质心相位角的变化而变化;在输送机稳定运行时,物料的稳态平均速度与其加入料槽内的先后顺序无关;此外,针对某一机型的最佳物料速度,在高速轴(或低速轴)的初始相位角不同时,两种轴的相位角差也可能不同,单纯指定相位角差3π/4、π/2或3π/2等特定角度以利于物料输送的方案是不合理的,应该同时规定高低速偏心轴的相位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往复)输送机 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 角频率 四轴 水平振动 机体速度与物料速度 物料稳态平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研究
20
作者 徐航 白晓东 张喜涛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针对传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集中在导弹制导系统层面,无法满足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抗干扰过程中制导系统内部误差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导引系统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 针对传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集中在导弹制导系统层面,无法满足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抗干扰过程中制导系统内部误差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导引系统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从而在导引系统研制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其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由于视线角速度精度在外场试验中不易测量,为了提高该指标的测试效率,基于比例导引制导原理,给出了视线角速度精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针对非比例导引制导场景,给出了利用识别时间对视线角速度精度进行等效测试的方法。外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反映导弹在不同场景下的抗干扰性能,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角速度 抗干扰 导引系统 识别时间 评估指标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