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5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t Judgment-based Prediction Tool for Developmental and R eproductive Toxicity(DART)
1
作者 LI Kangning ZHENG Yuting +7 位作者 Jane ROSE WU Shengde LI Bin Vatsal MEHTA Ashley MUDD George DASTON YU Yang WANG Ying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1,共15页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ss this complex toxicity endpoint and will be valuable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s well as for m anag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Currently,there are few published DART prediction models in China,but many rel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in progress.In 2013,WU et al.published an expert rule-based DART decision tree(DT).This DT relies on known chemical structures linked to DART to forecast DART potential of a given chemical.Within this procedure,an accurate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nd expanding the DT.This paper excerpted case studies demonstrating DART data cu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our chemicals(including 8-hydroxyquinoline,3,5,6-trichloro-2-pyridinol,thiacloprid,and imidacloprid)to expand the existing DART DT.Chemicals were first sele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Solid Waste and Chemicals Management Center,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MEESCC)in China.The structures of these 4 chemicals were analyzed and preliminarily grouped by chemists based on core structural features,functional groups,receptor binding property,metabolism,and possible mode of actions.Then,the DART conclusion was derived by collecting chemical information,searching,integrating,and interpreting DART data by the toxicologists.Finally,these chemic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either an existing category or a new category via integrating their chemical features,DART conclusions,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hydroxyquinoline impacted estrous cyclicity,s exual organ weights,and embryonal development,and 3,5,6-trichloro-2-pyridinol caus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malformations,which were added to an existing subcategory 8e(aromatic compounds with multi-halogen and nitro groups)of the DT.Thiacloprid caused dystocia and fetal skeletal malformation,and imidacloprid disrupted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male fertility.They both contain 2-chloro-5-methylpyridine substituted imidazolidine c yclic ring,which were expected to create a new category of neonicotinoids.The current work delineates a t ransparent process of curating toxicological data for the purpose of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In the presence of sufficient related structures and DART data,the DT can be expanded by iteratively adding chemicals within the a pplicable domain of each category or subcategory.This DT can potentially serve as a tool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nd assess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decision tree prediction tool expert judgment new chemical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ing method for the reciprocal judgment matrix based on the unascertained three-valued judgments 被引量:4
2
作者 Wan Yucheng Ma Baoguo Sheng Zhao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The ranking problem is studied when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values are unoertain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judgment matrix is presented when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va... The ranking problem is studied when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values are unoertain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judgment matrix is presented when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values are denoted by the unascertained three-valued reciprocal scales. By turning the reciprocal judgment matrix into attribute judgment matrix, the method to check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judgment matrix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weighting coefficients are given.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UNCERTAINTY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 attribute judgment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Experts’Judgments on Petroleum Exploration
3
作者 Zhang Zaixu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62,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4期61-66,共6页
A new method in making judgment matrix is proposed based on a basic value of “importance” and a relative measure level of “importance”. Factors affect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re analyzed and Experts’ judgment m... A new method in making judgment matrix is proposed based on a basic value of “importance” and a relative measure level of “importance”. Factors affect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re analyzed and Experts’ judgment matrix on a geologic formation is given. Expected value of each factor is computed and the volume of recoverable oil is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dgment matrix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etroleum exploration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Expected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of assessing political skill for personnel selection: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4
作者 Qingxiong Weng Ying Zh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8,66,共13页
Political skill is a critical interpersonal competency.However,the self-reported political skill scale is unsuitable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beacuse it may lead to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ses,thereby compromising the... Political skill is a critical interpersonal competency.However,the self-reported political skill scale is unsuitable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beacuse it may lead to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ses,thereby compromis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test scores.Consequently,the absence of a valid assessment method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political skill in selection con-texts.In this study,we applied the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JT)method to measure political skill and conducted two sub-studies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of political skill(SJT-PS).Study 1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testing of the SJT-P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JT-PS possessed strong structur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Study 2 aimed to assess the criterion-related and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the SJT-PS.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SJT-PS in selection contexts,we first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JT-PS and self-reported political skill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Subsequently,we selected team-member exchange(TMX)and workplace popularity as criteri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JT-PS was less affected by social desirability,while self-reported political skill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Additionally,the SJT-PS positively pre-dicted TMX and workplace popularity and demonstrated incremental validity over the self-reported political skil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al skill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self-reported measurement team-member exchange workplace pop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再审视与完善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海嵩 张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9,共13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判决方式运用不适当以及判决内容限度不明确等问题。“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关涉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何方败诉的问题,判决方式和判决内容则会影响后续执行和司法权威,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析。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主要存在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的分界。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应排除绝对的结果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可以直接根据行为标准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较为复杂的案件则需综合考量结果标准和因果关系。法院应充分认识到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才是法院作出履行判决的前提,履行判决不能与确认违法判决组合作出,但可以根据案情伴随驳回部分诉讼判决和撤销判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中有必要区分责令履行和责令继续履行法定职责。法院在恪守被动性的前提下仍要发挥一定的能动性作出具体性履行判决,不再适用概括性履行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履行判决 判决标准 判决方式 判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如何影响元认知?——基于认知模型和神经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晓荣 仇式明 +1 位作者 定险峰 范炤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8,共14页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知。从认知模型角度,元认知的决策后模型较好地适用于解释动作影响元认知的相关实验证据。该类模型认为用于元认知评估的信息(元认知证据)与用于知觉判断的信息(知觉证据)不同但相关,并分别侧重于层级加工、贝叶斯计算、信心增效等方面。从神经机制角度,动作与知觉信息可能通过以额叶皮层为核心的脑网络整合,依托β振荡和α抑制等电生理机制,在注意调控下形成元认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动作改变元认知的边界条件、信心反映的真实含义,以及特殊人群的元认知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元认知 知觉判断 信心评估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孔府对民事诉讼的受理与裁断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佩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6,235,236,共15页
明代孔府与同城的县衙一样,拥有自己的司法机构与相应的裁量权。孔府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包括孔氏宗族内部、孔氏族人与他族、孔府所辖人户及其他圣贤后裔的纠纷。孔府受理的诉讼与州县衙门的类似,均以诉讼文书的形式展开,两者在诉讼策... 明代孔府与同城的县衙一样,拥有自己的司法机构与相应的裁量权。孔府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包括孔氏宗族内部、孔氏族人与他族、孔府所辖人户及其他圣贤后裔的纠纷。孔府受理的诉讼与州县衙门的类似,均以诉讼文书的形式展开,两者在诉讼策略、农忙止讼、状纸形式、诉讼人数限制以及是否使用抱告等方面存在异同。朝廷赋予孔府一定的裁断权,从现存文书来看,其裁断形式包括“状”中批词和具有执行功能的“票”,裁断结果主要有给予处罚、准以和息、给批、行文至相关机构四种。要而言之,明代孔府是一个类似于州县衙门的“官衙”机构;孔府在细故案件的受理与裁断上与一般衙门存在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一人双责”决定了孔府“家族官僚混合制”的司法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孔府 民事纠纷 受理 裁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公司法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傅穹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共12页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创新未来,中国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公司资本与治理制度构成公司法的中心范畴,而弘扬企业家精神则是构建中国自主公司法学范畴体系的...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创新未来,中国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公司资本与治理制度构成公司法的中心范畴,而弘扬企业家精神则是构建中国自主公司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征途,需要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群体集中涌现,这有赖于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并非资本家精神,应勇于创新并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就应构建企业家友好型公司法,松绑人力资本出资的禁令管制,放开复数表决权股、优先股或可回赎股份等更多类别股份,细化完善授权资本制的本土运行机制创新,共同助力实现企业家愿景。公司治理结构的商业自治安排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合理延伸,公司治理改革应引入商业判断法则,迈向股东会与董事会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董事义务,尊重控制权的合理行使,强化股东压迫救济。股东出资责任的司法解释须慎重对待溯及既往效力,董事责任配置应适度限缩,考虑差异化模式并设定责任上限。总之,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公司法的精神意蕴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判断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SMOTE随机森林算法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判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龙 张洁 檀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为完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评价体系,改进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判定方法,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影响因素,基于故障树分析法(FTA)确定评估目标的基本原因事件,并对FTA模型中的基本原因事件进行分类归纳,构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判定体... 为完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评价体系,改进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判定方法,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影响因素,基于故障树分析法(FTA)确定评估目标的基本原因事件,并对FTA模型中的基本原因事件进行分类归纳,构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判定体系;采用基尼指数计算体系中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对指标进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指标重要性基于随机森林(RF)方法构建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判定模型,以霍山县部分房屋建筑基础数据构建样本集,为提升RF模型泛化能力,避免模型过度拟合,通过改进K-SMOTE算法混合采样提高样本均衡度,使用随机K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样本划分与模型优化,实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等级判定。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评估准确率为93.81%,模型精确率和查全率分别为0.883和0.938,模型泛化能力强;(2)选择实际房屋建筑样例,模型判定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构建模型的正确性,能有效用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判定;(3)将所提方法应用霍山县乡镇区域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判定,得出霍山县城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一般,乡村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较差。本研究可有效用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判定,为改进区域抗震设防措施、降低区域震害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判定 FTA 改进K-SMOTE 随机森林 随机K折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心社会现实追求人类福祉——《判断力批判》之解读
10
作者 谢地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230,231,共11页
康德对判断力的分析和批判不仅弥合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的鸿沟,而且开始了从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转向社会现实的研究,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理性的结合和人所期盼的美的理念与世界的合目的性的结合。《判断力批... 康德对判断力的分析和批判不仅弥合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的鸿沟,而且开始了从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转向社会现实的研究,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理性的结合和人所期盼的美的理念与世界的合目的性的结合。《判断力批判》不仅在康德哲学内部搭起了一座桥梁,构成了完整的批判哲学思想体系,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集中显现了康德关心社会现实,追求人类幸福的努力,开创了摆脱形而上学束缚,积极参与现实社会的改造之先河,不仅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励着其后的思想家为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而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力 审美 崇高 现实关怀 《判断力批判》 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信息载体对突发事件协同研判情境意识的影响
11
作者 袁晓芳 刘新星 刘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8,共8页
为探究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多模态信息载体与协同研判情境意识的关系,模拟跨部门协同研判工作情境,采用主观测量、问卷测量、绩效测量等方法,收集不同信息载体下被试的情境意识得分、主观认知负荷以及协同研判反应时间进行显著性分析。... 为探究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多模态信息载体与协同研判情境意识的关系,模拟跨部门协同研判工作情境,采用主观测量、问卷测量、绩效测量等方法,收集不同信息载体下被试的情境意识得分、主观认知负荷以及协同研判反应时间进行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认知负荷与协同研判反应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单一信息载体下,视频组与文本组被试的情境意识水平较好,但视频组与音频组被试的主观认知负荷与协同研判反应时间较高;在组合模态信息载体下,文本-视频的被试情境意识水平优于文本-音频,但2种组合模态下被试的主观认知负荷与协同研判反应时间差异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协同研判实务工作中信息载体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载体 协同研判 情境意识 主观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的民航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分析
12
作者 王燕青 乔家伟 +1 位作者 任金金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0-6976,共7页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2(违禁品出现概率:高、低)混合实验设计,分析经验、时间压力、违禁品概率对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和时间限制对安检绩效有显著影响,而违禁品出现的概率对安检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经验对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模糊判断标准均有显著影响,老手组危险感知能力的总体水平大于新手组;时间限制会降低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低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但会提高高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重视安检技能培训、设定合理搜索时间与传送带速度可有效提高安检人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保障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人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论 模糊辨别力 模糊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与嵌入式实现
13
作者 王磊 孙立业 +1 位作者 徐昕阳 冯凯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配分别建立量化评价,通过加权方式引入置信度函数对不同疑似目标区域进行评估,筛除疑似目标。为使算法能在无人机等动载平台应用,搭建嵌入式系统,通过红外相机取景,实现探测系统对真实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通过对不同的公共数据集测试,不同复杂场景下与加权增强局部对比度算法(weighted strengthened local contrast measure, WSLCM)、三层滤波窗口局部对比度算法(tri-layer local contrast measure, TLLCM)算法进行比对,所提算法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不同样本下的识别率在92%以上。该算法通过在嵌入式平台IP核的定制和软硬协同设计,进行了硬件加速处理,实时视频帧率>30 frame/s,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目标检测 梯度判断 自适应 模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14
作者 张超 房颖涛 +2 位作者 董志杰 何世烈 周振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0-2580,共11页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矩阵进行评分,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利用群决策思想避免权重冲突。其次,引入S型函数,改进测试性指标分配函数,克服线性分配的局限性。最后,在机载系统上进行测试性指标分配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结合客观计算与主观分析的优势,而且还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指标分配 三角模糊判断矩阵 网络层次分析法 群决策 S型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实质判断规则
15
作者 杨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8,238,共15页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判断规则上都存在诸多分歧。这根源于违法所得判断规则对实质根据考虑的不足。这种不足具体地表现为对实质根据分析的忽视和错位两种现象。对此,应当通过区分刑法上违法所得的实质类型,...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判断规则上都存在诸多分歧。这根源于违法所得判断规则对实质根据考虑的不足。这种不足具体地表现为对实质根据分析的忽视和错位两种现象。对此,应当通过区分刑法上违法所得的实质类型,逐一讨论刑罚准据违法所得和非刑罚处置对象违法所得的实质判断规则。其中,前者应当以“能表征法益侵害”和“可归属于构成要件行为”为基本规定,进而将合法行为收益、犯罪成本、犯罪工具、他罪行为所得、犯罪人偶然所得、犯罪事后所得等排除在违法所得客观范围之外。后者则应当以“法益侵害因果流程产生的法所不容忍的收益”为基本规定。基于此,应当将犯罪的直接所得及其等价转换视为违法所得,同时,根据犯罪所得的使用方式来判断其价值增量是否属于违法所得。其中,犯罪所得被用于放贷、金融投机、购买劳动力而获得的价值增量以及犯罪所得身份、资格所得的价值增量应该被视为违法所得。由此,犯罪所得的利息、股市和房产投资获利、洗钱所得、雇佣工人所得、买官所获工资等均可被认定为违法所得,犯罪人通过正常劳动创造的收益则应被排除在外。当然,犯罪人在追求犯罪所得增量时投入显著合法劳动的,没收违法所得时可以按照其所处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或者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得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部分予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 实质判断 犯罪所得衍生收益 资本增殖 劳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半透明光伏窗热工参数限值研究——以太原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伊林 王昊博 +4 位作者 程远达 王瑞 张海云 郭霖 范宝秀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由于半透明光伏窗中的太阳能电池对太阳辐射光谱有选择作用,光伏窗建筑的能耗和室内光热环境与普通白玻建筑均有差异。在建筑物应用光伏窗时,需有特定的热工参数设计值进行参考,但目前缺少相关依据。因此,文章以太原某办公建筑为例,建... 由于半透明光伏窗中的太阳能电池对太阳辐射光谱有选择作用,光伏窗建筑的能耗和室内光热环境与普通白玻建筑均有差异。在建筑物应用光伏窗时,需有特定的热工参数设计值进行参考,但目前缺少相关依据。因此,文章以太原某办公建筑为例,建立基准建筑和设计建筑模型,探究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U-value)和太阳得热系数(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SHGC)对光伏窗建筑能耗的影响,并采用权衡判断法得出光伏窗U值和SHGC值的推荐范围。结果表明:在太原地区应用光伏窗时,较小的U值和较大的SHGC值更有利于建筑节能;当光伏窗建筑窗墙比大于0.60、透过率等于0.46时,U值的最大限值是现有节能标准限值的1.9倍;通过对比不同窗墙比时SHGC值的推荐范围,发现随着窗墙比的增大,SHGC下限值减小了25%。研究结果对于光伏窗建筑热工设计与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光伏窗 U值 SHGC 权衡判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路径规划算法的邻域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虞立斌 张亿 +2 位作者 黄磊 郝宇 袁宇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2-1318,共7页
针对A*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扩展节点过多和探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邻域方向判断的扩展方法,通过将传统的八邻域扩展优化为四加八的十二邻域选择扩展,可以有效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节点扩展数量,同时路径也更加符... 针对A*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扩展节点过多和探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邻域方向判断的扩展方法,通过将传统的八邻域扩展优化为四加八的十二邻域选择扩展,可以有效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节点扩展数量,同时路径也更加符合机器人运动;然后根据前置节点与目标节点的位置,通过方向搜索规则将邻域扩展过程中的不必要节点剔除,进一步减少扩展节点的数量;再通过改进双向搜索机制将搜索速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算法效率明显提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环境实验,在扩展节点数量、路径合理性、搜索速度这些方面都要远优于传统A*算法,进一步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A*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算法 路径规划 邻域改进 方向判断 节点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判断能力的老化:信息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雪萍 怀淇琛 +1 位作者 龚先旻 彭华茂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人格判断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2(判断者年龄组:老年、年轻)×3(目标人物信息量:单一、中等、丰富)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信息量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包括普遍准确性(对目标人物所在群体... 人格判断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2(判断者年龄组:老年、年轻)×3(目标人物信息量:单一、中等、丰富)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信息量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包括普遍准确性(对目标人物所在群体人格共性判断的准确性)和特有准确性(对目标人物个体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老年人人格判断的普遍准确性高于年轻人,且信息量的多少并不影响这一年长优势。信息量只影响特有准确性判断的年龄差异:单一信息量(仅实时文字)时,老年人的特有准确性低于年轻人;中等(实时文字和声音)和丰富信息量(实时文字、声音和图像)时,二者表现相当。综上,老年人的人格判断能力总体保持较好,且能有效利用增量信息来弥补与年轻人在特有准确性上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判断 普遍准确性 特有准确性 老化特点 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时空面板数据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博文 许培源 +1 位作者 何伟军 袁亮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0,共18页
相关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是时空面板数据决策中无可避免的三重特征。以三重特征为切入点给出相关因子、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的内涵定义,基于非参数方法利用互信息、卷积算法和转移概率分别度量三种因子;以AHP方法为例构建面向时空... 相关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是时空面板数据决策中无可避免的三重特征。以三重特征为切入点给出相关因子、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的内涵定义,基于非参数方法利用互信息、卷积算法和转移概率分别度量三种因子;以AHP方法为例构建面向时空面板数据的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六条路径构造三因子判断矩阵,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赋权类型采用SPBIC准则选出最优结果;通过2001-2021年290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合成,讨论时空AHP在实证分析中的特有功能。实例结果表明:六种赋权类型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动态演变、时间收敛和空间集聚等趋势上有同有异,SPBIC准则的作用在于从多种赋权类型中选出最优结果以保证量化分析结论的唯一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具有时空双维异质性及指标维度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偏好程度及次序等方面且各指标权重系数的时空双维异质性亦有区别,体现出时空综合评价模型的特有功能--因时因地判断影响综合指数的关键因素;赋权结果对时间因子粘性和空间因子粘性具有敏感性,指标权重系数随两种因子粘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两种因子粘性都会影响特定时期特定城市综合指数的相对大小及排名,这使得时空AHP在实证分析中具有时空性、普适性和异质性等功能--适时加入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灵活设定跨度时间和辐射范围以及通过时空因子粘性进行异质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面板数据 AHP判断矩阵 时空双维异质性 时空因子粘性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决链的法律判决预测
20
作者 吕由钢 郝继泰 +5 位作者 王梓涵 高莘 任鹏杰 陈竹敏 马军 任昭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8-1930,共13页
智能司法旨在通过采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分析法律领域中的文本,已经引起了自然语言处理社区的极大关注.作为法律文本挖掘最关键的任务之一,法律判决预测旨在根据法律案件的事实描述,自动预测判决结果(如适用的法律条文、指控和... 智能司法旨在通过采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分析法律领域中的文本,已经引起了自然语言处理社区的极大关注.作为法律文本挖掘最关键的任务之一,法律判决预测旨在根据法律案件的事实描述,自动预测判决结果(如适用的法律条文、指控和刑罚条款),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有前景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只涉及单一被告的案件上,而忽略了涉及多个被告的案件研究.在实际的刑事案件中,往往涉及多个被告者,并且在他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现有的单被告法律判决预测技术很难精确区分多被告案件中不同被告的判决结果.为了加速多被告法律判决预测任务的研究,收集了一个大规模的多被告法律判决预测数据集,其具有以下3个特点:1)数据集是多被告法律判决预测最大的人工标注数据集;2)数据集中的多被告案件需要区分不同被告者的法律判决预测结果;3)数据集中包含了完整的多被告判决链,其中包括犯罪关系、量刑情节、法条、罪名和刑期.此外,对数据集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其中包括法条、罪名、刑期、犯罪关系、量刑情节、文本长度、被告人数的数据分布以及多被告判决结果、基于判决链的判决结果的统计分析.此外,提出了基于判决链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其中包括判决链生成策略明确生成犯罪事实相关的判决链,判决链对比策略对比正确判决链和易混淆的判决链来进一步提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被告法律判决预测数据集对现有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和预训练模型具有挑战性,而基于判决链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能显著优于基准方法,显示出判决链在法律判决预测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判决预测 判决链 数据集构建 数据集分析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