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套运动饱和下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反振荡安全编队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志 江涛 +1 位作者 杨玥 苏晓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8,共11页
运动受速度和加速度嵌套饱和约束,而反应式躲避安全机制下分布式编队互联的移动机器人更易触发该嵌套饱和,从而引起编队的剧烈振荡,所以需要研究该情况下多移动机器人平滑安全协同及其自适应振荡抑制方法.故以分布式网络中的移动机器人... 运动受速度和加速度嵌套饱和约束,而反应式躲避安全机制下分布式编队互联的移动机器人更易触发该嵌套饱和,从而引起编队的剧烈振荡,所以需要研究该情况下多移动机器人平滑安全协同及其自适应振荡抑制方法.故以分布式网络中的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基于视线和速度的低触发势能函数,实现邻近编队机器人近距排斥作用下的避碰保持;引入驱动机器人绕过障碍物的安全加速度包络,并复合近距排斥的弱能量、低触发势能,避免与非合作障碍物的碰撞.其次,嵌入复合自适应辅助动态系统,平滑躲避过程中触发的嵌套运动饱和与安全加速度约束引起的轨迹振荡;设计复合非线性反馈框架下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融合混合的躲避和振荡抑制机制,实现多机器人障碍环境下的安全编队.最后,与现有安全编队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嵌套运动饱和约束下可显著提升编队的平滑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移动机器人编队 嵌套运动饱和 动态安全围栏 低触发势能函数 自适应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动平台协同探测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
2
作者 李伙明 杨剑 +1 位作者 董孟琛 姚志成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5,共4页
机动平台协同探测雷达系统是一种由多个雷达节点组成的网络,可显著提高目标探测和抗复杂干扰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如何定量评估其抗干扰性能是一个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机动平台协同探测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不... 机动平台协同探测雷达系统是一种由多个雷达节点组成的网络,可显著提高目标探测和抗复杂干扰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如何定量评估其抗干扰性能是一个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机动平台协同探测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抗干扰性能,定义了抗干扰能力提升度来量化评估单部雷达和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步骤包括确定基准场景、确定需评估的场景、计算信干比和抗干扰能力提升度,并通过举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为定量评估机动平台协同探测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平台 协同探测 压制干扰 信干比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过绝缘节轮轨间拉弧机理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嵩 朱涛 +3 位作者 段君璋 郭裕钧 高国强 吴广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5,共10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间回流耦合引起的绝缘节间拉弧问题开展研究,解析轮对接近、跨接、驶离绝缘节时回流途径拓扑结构及阻抗的动态变化过程,基于牵引系统的实采阻抗参数构建“车-轨”移动接地系统三维等效电路模型,解析列车各轮对滚动过绝缘节各接地轮轴回流路径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系统实际结构参数构建“转向架-钢轨”3D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回流耦合作用下的轮轨燃弧动态演化规律,探明接地电流、钢轨端压等因素对绝缘节间拉弧的影响机制。同时提出一种新型绝缘节间拉弧抑制装置,仿真分析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轨”移动接地系统 绝缘节间拉弧 烧蚀机制 拉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成瘾的大学生自我损耗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怡霖 冯喜珍 姬梦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考察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情况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对抑制控制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553人,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筛选出手机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各108、194人,选取其中99人参与实验1,考察情绪损耗对手机成瘾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 目的:考察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情况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对抑制控制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553人,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筛选出手机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各108、194人,选取其中99人参与实验1,考察情绪损耗对手机成瘾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另选取其中101人参与实验2,考察认知损耗对手机成瘾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使用GO/NOGO范式比较不同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情况下不同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实验1中,情绪损耗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5)=6.16、178.91,P<0.05或P<0.001],高情绪损耗组抑制控制正确率、反应时均低于低情绪损耗组。实验2中,组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7)=17.90、19.06,均P<0.001],手机成瘾组的抑制控制正确率低于非成瘾组,而抑制控制反应时高于非成瘾组;组别与认知损耗类型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7.95,P<0.01],高认知损耗情况下手机成瘾组的抑制控制正确率更低。结论:大学生的情绪损耗和认知损耗可能会降低其抑制控制能力,且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认知损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控制 手机成瘾 情绪损耗 认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利强 张玮 +2 位作者 赵广高 郑里翔 严志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9,79,共5页
目的:讨论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每组8只。B组动物完成10 d递增运动至反复力竭,C组动物完成中等强度运动10 d,在末次运动后8 h取外周血和脾脏... 目的:讨论PKC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反复力竭组(B组),中等强度运动组(C组),每组8只。B组动物完成10 d递增运动至反复力竭,C组动物完成中等强度运动10 d,在末次运动后8 h取外周血和脾脏,分离血清测试IFN-γ、IL-4,脾脏分离淋巴细胞,裂解后测试P-PKC含量。结果:B组淋巴细胞PKC磷酸化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1)。B、C组的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而C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IL-4显著低于A组(P<0.01)和B组(P<0.05)。IFN-γ/IL-4比值B组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对Th1/Th2平衡和PKC活性影响不大,没有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递增负荷运动至反复力竭可使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使体液免疫相对亢进,表现运动性免疫抑制,这可能与PKC活性显著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蛋白激酶C 干扰素Γ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志根 杨礼敏 +5 位作者 王勤典 诸兆庆 黄云峰 胡平 沈利峰 尹春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6-133,共8页
文章描述了上海引进的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系统的主要性能和显著技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该雷达系统为了获取有效和可靠的双线偏振探测数据,如差分反射率Z_(DR)、传播相位K_(DR)、差分相位Φ_(DP)和相关系数ρ_(HV)等所采用的... 文章描述了上海引进的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系统的主要性能和显著技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该雷达系统为了获取有效和可靠的双线偏振探测数据,如差分反射率Z_(DR)、传播相位K_(DR)、差分相位Φ_(DP)和相关系数ρ_(HV)等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其中包括:200 kW超强峰值功率;平均40 dB以上中频相参地杂波抑制能力;95 dB至100 dB大线性动态范围及其-112 dBm(1μs脉宽)高灵敏度接收机;31.25 m精细距离分辨率;EDGE5.0多功能应用软件包;在天线仰角轴上组合安装双偏振波导、接收机和信号处理系统的创新设计;良好的野外机动探测性能等。文章还给出了实测个例资料并指出该雷达的新颖设计理念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值得国内在同类型气象雷达的设计制造中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 移动雷达 杂波抑制 峰值功率 双线偏振 中频相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相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壮素和缩节胺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旭 许锦钢 +1 位作者 陈智栋 朱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以离子对试剂作流动相,采用离子对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壮素和缩节胺。简单处理后的样品经过Dionex IonPac NG1保护柱和NS1分离柱,在流速为1.00 mL/min、淋洗液为1.00 mmol/L九氟戊酸(作为离子对试剂)-7%(体积分数,下同... 以离子对试剂作流动相,采用离子对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壮素和缩节胺。简单处理后的样品经过Dionex IonPac NG1保护柱和NS1分离柱,在流速为1.00 mL/min、淋洗液为1.00 mmol/L九氟戊酸(作为离子对试剂)-7%(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时等度洗脱分离,能够快速稳定出峰,且被测物与其他干扰离子充分分离。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154 6和0.171 4 mg/L,在1~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矮壮素和缩节胺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6.06%~104.6%和98.53%~103.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方法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可以满足矮壮素和缩节胺常规的定性、定量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相离子色谱 抑制电导检测 矮壮素 缩节胺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的“戡乱动员”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朝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9,共6页
1947年中,为了挽救其统治的重大危机,国民党被迫实行“戡乱动员”的应变之举,企图集中全力与中共一搏。其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其后方的控制与镇压,对舆论的钳制不断加强,异议声音的表达也日渐受限。但是,以严刑峻法为表征的“戡乱动员”,... 1947年中,为了挽救其统治的重大危机,国民党被迫实行“戡乱动员”的应变之举,企图集中全力与中共一搏。其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其后方的控制与镇压,对舆论的钳制不断加强,异议声音的表达也日渐受限。但是,以严刑峻法为表征的“戡乱动员”,非但没有能实现国统区的社会稳定,反而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之心,加速了他们对国民党统治之离心离德,最终亦未能挽救国民党统治之败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国民党统治 战时 简论 1947年 社会稳定 大危机 国统区 挽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过表达和沉默影响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静 高雨琪 +1 位作者 刘心怡 吴佳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9-775,共7页
目的:探讨HMGB1基因过表达和沉默对子宫内膜癌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MGB1重组质粒和HMGB1 sh RNA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A,建立过表达和沉默HMGB1基因的HEC-1A细胞株。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活性检测... 目的:探讨HMGB1基因过表达和沉默对子宫内膜癌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MGB1重组质粒和HMGB1 sh RNA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A,建立过表达和沉默HMGB1基因的HEC-1A细胞株。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Transwell小室、细胞划痕实验分析HMGB1过表达和沉默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长、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过表达和沉默HMGB1后HEC-1A细胞中NF-κB,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HMGB1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且HEC-1A细胞中NF-κB,VEGF及MMP2表达上调;干扰HMGB1表达抑制HEC-1A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HEC-1A细胞中NF-κB,VEGF及MMP2表达下调。结论:HMGB1与子宫内膜癌增殖、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且可能通过NF-κB,VEGF及MMP2影响子宫内膜癌的侵袭与转移;HMGB1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个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子宫内膜癌 过表达 抑制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空域滤波的GSM辐射源雷达干扰抑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海涛 王俊 刘玉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0-744,共5页
在基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中,不仅有能量很强的基站直达波和强多径干扰,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弱干扰,单独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和低副瓣技术很难完全有效抑制所有的干扰信号。提出... 在基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中,不仅有能量很强的基站直达波和强多径干扰,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弱干扰,单独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和低副瓣技术很难完全有效抑制所有的干扰信号。提出一种基于两步空域滤波的GSM辐射源雷达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低副瓣技术对弱干扰进行抑制,然后利用一种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对残留的强干扰信号作进一步抑制,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全球移动通信信号 干扰抑制 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旁瓣电平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志强 贾维敏 +2 位作者 姚敏立 高江 王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8,共5页
多子阵技术是平板天线动中通降低天线系统高度的重要方法,但其离散口径却带来了高旁瓣,且难以通过传统的不等幅馈电技术得以抑制。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的方向图特性,给出了几种降低旁瓣电平的方法。以降低天线扫... 多子阵技术是平板天线动中通降低天线系统高度的重要方法,但其离散口径却带来了高旁瓣,且难以通过传统的不等幅馈电技术得以抑制。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合扫描多子阵平板天线的方向图特性,给出了几种降低旁瓣电平的方法。以降低天线扫描范围内的最高旁瓣电平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子阵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子阵间距优化可以显著降低天线的旁瓣电平。该方法与分析结果可为多子阵平板天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多子阵平板天线 遗传算法 旁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片均衡多径干扰抵消联合接收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启晖 赵春明 高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研究了低扩频比下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码片均衡与非线性干扰抵消相级连结构即RLS MPIC结构 ,并给出了导频抵消码片均衡算法 (PC MRLS) .PC MRLS算法抑制了导频干扰 ,为MPIC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判决值 ;MPI... 研究了低扩频比下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码片均衡与非线性干扰抵消相级连结构即RLS MPIC结构 ,并给出了导频抵消码片均衡算法 (PC MRLS) .PC MRLS算法抑制了导频干扰 ,为MPIC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判决值 ;MPIC对均衡后多径信号进行抑制 ,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RLS MPIC接收机与传统的Rake接收机、码片均衡器以及多级干扰抵消接收机相比 ,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片均衡 导频抵消 多径干扰抵消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辐射源雷达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良俊 杨杰 卢开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2-1856,共5页
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信号已经被很多文献证明可以作为外辐射源雷达的机会照射源信号,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考虑抑制主基站的直达波和多径干扰.而实际上,GSM辐射源雷达不仅受到主基站的干扰,还... 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信号已经被很多文献证明可以作为外辐射源雷达的机会照射源信号,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考虑抑制主基站的直达波和多径干扰.而实际上,GSM辐射源雷达不仅受到主基站的干扰,还受到其它同频基站的干扰.为了消除主基站干扰,同时抑制其它同频基站的干扰,本文提出首先利用扩展相消算法(Extensive Cancellation Algorithm,ECA)在时域上消除主基站的干扰,然后利用基于最差性能最优准则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在空域上对其它同频基站干扰进行抑制.最后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杂波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全球移动通信信号 杂波抑制 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并行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品毅 朱世华 汪勇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两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PIC)的性能 ,并通过基于MATLAB和COSSAP软件平台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研究和仿真结果都表明 ,PIC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两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PIC)的性能 ,并通过基于MATLAB和COSSAP软件平台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研究和仿真结果都表明 ,PIC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能够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的稳定性 ,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误码率 宽带码分多址 干扰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输零点LTC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小晖 吴国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7-9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阻带具有多个传输零点的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实现,可满足移动通信用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在电路设计中,通过改进滤波器谐振器结构,分别在阻带的低端近端、高端远端引入传输零点以提高带外... 提出了一种阻带具有多个传输零点的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实现,可满足移动通信用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在电路设计中,通过改进滤波器谐振器结构,分别在阻带的低端近端、高端远端引入传输零点以提高带外抑制。借助三维仿真软件,进行指标、结构的仿真优化,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尺寸为6 mm×3 mm×2 mm的LTCC滤波器,其中心频率f0=2.25 GHz,0.5 dB带宽不小于100 MHz,通带内损耗不大于1.8 dB,在1.33,1.78 GHz和二次谐波处均有传输零点。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阻带低端和二次谐波处有较好的抑制,因此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会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带通滤波器 传输零点 谐波抑制 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骨髓和胸腺趋化因子CCR9、CCL25的应答性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第1周运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ELISA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骨髓和胸腺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果:骨髓和胸腺中的CCR9、CCL25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结论:随着递增负荷运动的进程,骨髓中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难以恢复,表明骨髓归巢因子信号需求越来越强;而胸腺CCR9、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难恢复,表明胸腺微环境紊乱程度越来越高。这应是受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T细胞归巢及发育受阻且功能逐步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性免疫抑制 趋化因子 骨髓 胸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速率CDMA系统中非理想干扰消除条件下的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林俊 朱世华 冯兴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为了进一步消除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提出了基于功率控制与非理想串行干扰消除(SIC)技术相结合的功率控制模型.该模型对传统的理想SIC算法进行了改进,即考虑到前级信号未完全消除和无线信道的实时变化,定义了残余功率与用户接收到... 为了进一步消除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提出了基于功率控制与非理想串行干扰消除(SIC)技术相结合的功率控制模型.该模型对传统的理想SIC算法进行了改进,即考虑到前级信号未完全消除和无线信道的实时变化,定义了残余功率与用户接收到的功率成正比,同时引入链路估计误差.通过求解信干比方程得到了链路估计误差对呼损率和功率的制约关系.该算法部分克服了理想SIC算法在链路增益变化时不能很好地维持用户的目标信干比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估计误差的偏大,系统的呼损率性能急剧恶化,而对功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在链路估计方差为0 2和1时,非理想IC算法比理想IC算法的呼损率性能改善了2 7倍和1 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功率控制 干扰消除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隋炀帝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子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99-103,共5页
隋炀帝虽为暴君 ,但仍作出不少影响当时及后代的重大功绩 ,因此可以说炀帝是个功过参半。
关键词 运河 进士科 隋炀帝 历史评价 历史攻绩 文化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光六年清廷平定南疆用人决策述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134,共7页
道光六年,清廷为迅速平定南疆张格尔之乱,于六月至九月间,在将帅任用、将领选派与兵员调动方面果断决策,为顺利平叛及最后取胜奠定了基础。从最初任命署理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总统军务,至重发谕令以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总理全... 道光六年,清廷为迅速平定南疆张格尔之乱,于六月至九月间,在将帅任用、将领选派与兵员调动方面果断决策,为顺利平叛及最后取胜奠定了基础。从最初任命署理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总统军务,至重发谕令以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总理全盘,前后不到二十天,显示清廷对南疆战事的重视程度。有益于西北局势的稳定。由于路途遥远,清廷谕令传递、兵员将帅集结延时,故而在初期二个多月里战事部署者杨遇春所起的作用显著,亦反映了清中期政治军事转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平定南疆 杨遇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筹藏观试析——以《西藏戡乱问题》为中心的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欣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
宣统二年(1910)二月一日,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了《西藏戡乱问题》一文,对清廷筹治西藏政策等发表自己观点。同年二月二十日,他又发表《驭藏政策之昨夕》,继续关注西藏局势。文章以《西藏戡乱问题》为中心,兼及其他相关史料,梳理和分析梁... 宣统二年(1910)二月一日,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了《西藏戡乱问题》一文,对清廷筹治西藏政策等发表自己观点。同年二月二十日,他又发表《驭藏政策之昨夕》,继续关注西藏局势。文章以《西藏戡乱问题》为中心,兼及其他相关史料,梳理和分析梁启超的筹藏观,探究其筹藏观背后的思想意蕴。梁启超的筹藏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认为清廷筹藏政策有两次“大失机”;他虽对褫夺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不赞成,但主张清廷对已做出的决定不能收回;他反对用兵西藏;他对西藏地方面临英俄干涉有客观而深刻的分析;等等。梁启超筹藏观背后的思想意蕴,体现了“国家主义”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筹藏观 《西藏戡乱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