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冯辉 贺小桐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代表,中国关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程序重于实体、形式重于实质、立法重点与实践需要有所偏离等困境。应以实质公平为理念,促进平台与灵活就业人...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代表,中国关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程序重于实体、形式重于实质、立法重点与实践需要有所偏离等困境。应以实质公平为理念,促进平台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利益平衡,在尊重平台组织管理权力的基础上激励其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规制平台的利益分配权和劳动规则制定权,强化平台利益分配和规则制定的公平性;完善社会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和纠纷解决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 劳动权益保护 利益分配 劳动规则 实质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物权担保之证成与规则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正璋 陈淑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如何在利用、流通、共享中实现数据的价值,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各地实践中,数据担保融资已然展开。但在数据能否成为担保物权客体、数据担保以何种路径进行、数据担保的规则如何建构等方面的法律进路尚未明晰。数据作为新... 如何在利用、流通、共享中实现数据的价值,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各地实践中,数据担保融资已然展开。但在数据能否成为担保物权客体、数据担保以何种路径进行、数据担保的规则如何建构等方面的法律进路尚未明晰。数据作为新型的无体动产,数据权利的客体能够特定化,能够为人力所控制、支配和利用,具备物权的客体特征,适宜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以数据设立担保物权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不存在任何的法理窒碍。在数据担保的路径选择上,以设立数据抵押为最优解,数据抵押符合数字科技的发展规律。现行担保规则无法完全满足数据抵押的需求,需要针对性地构建数据抵押规则。此外,数据抵押的顺利开展,还需配套并完善有关的数据定价机制、安全与控制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担保 法律进路 数据抵押 规则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2 位作者 张丽秀 刘瀚齐 金福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 针对采用线结构光进行Ⅴ型焊缝特征识别时准确性不足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teger算法的Ⅴ型焊缝识别方法。通过改进Steger算法流程和自适应感兴趣区域的选择,提升了Ⅴ型焊缝特征点提取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对焊缝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和阈值分割操作,将结构光条纹与背景信息分离;其次,采用一种新的感兴趣区域选择方法,有效地找出了结构光条纹所在区域;然后,采用骨架细化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估算出光条纹宽度,根据宽度信息分割光条纹求取光条中心线;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Ⅴ型焊缝特征点的亚像素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teger算法运行速度提升约60%,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0.23 pixels,提高了Steger算法的速度和精度。Ⅴ型焊缝识别误差均小于1.0 mm,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Ⅴ型焊缝特征,满足实际焊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Steger 感兴趣区域 直线拟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问题研究:逻辑起点、具体表现与治理路径——基于外部性理论视域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军 陈林培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网络安全所存在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失衡、技术“军事化”“武器化”、安全外部依赖等负外部性问题,利用外部性理论解析其产生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解决,旨在构建更加系统的网络安全体系。[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网络安全所存在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失衡、技术“军事化”“武器化”、安全外部依赖等负外部性问题,利用外部性理论解析其产生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解决,旨在构建更加系统的网络安全体系。[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外部性理论,阐释了网络安全外部性产生的根源以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结论]主体利益冲突是网络安全外部性产生的直接原因,准国际性、准公共性及技术的外溢性加剧了外部性的产生。可借鉴传统的化解外部性的四种方式并结合网络安全治理实际,从探寻有效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反制机制、平衡网络安全市场与政府的力量投入、重视网络安全人员监督管理与福利措施等途径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理论 负外部性 网络安全 国家安全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利益: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的内生逻辑 被引量:5
5
作者 池春阳 方益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共同利益论作为理论指引,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过程中面对多方利益主体的矛盾与发展困境,搭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理论框架,强调重视各方... 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共同利益论作为理论指引,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过程中面对多方利益主体的矛盾与发展困境,搭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理论框架,强调重视各方主体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及主体共同参与承担的责任,满足政府、产业园区、学校、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需求,以期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市域产教联合体 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L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强 姚舒颖 +1 位作者 汪晓赞 吴依依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探究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2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KDL课...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探究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2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KDL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课程实施前后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程度,对于体育学习积极性兴趣的影响尤为明显;(2)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相比,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50 m跑和1 min仰卧起坐的成绩,但对于肺活量和体重没有显著性影响作用;两类课程教学均对1 min跳绳成绩有显著影响作用;(3)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在不同年级和性别维度上有显著相关性,运动参与态度和自主学习态度对于50m跑和仰卧起坐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KDL课程 体育学习兴趣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建构:挑战、过程和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光盛 颜晓萌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挑战,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构建过程,包括识别议题和去安全化策略,揭示了议题从安全领域向更广泛合作领域转变的逻辑。最后,文章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和平、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核心领域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议题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准把握议题构建路径,选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契合的议题,可以有效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构建 国际传播 共同利益 国际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念到机制:关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中一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4,171,共14页
为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和生育观、传统生育文化以及计划行为理论分别构成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生育友好型社会是... 为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和生育观、传统生育文化以及计划行为理论分别构成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理想型的社会状态,在此状态下,生育尊严得到普遍尊重,生育权利得到强力维护,生育潜力得到有效释放,育儿焦虑得到缓解,家庭福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切。进一步说,生育友好的内涵包括生育过程的安适性、生育政策的包容性、生育服务的公平性、生育价值的人文性以及生育权益维护的主动性等多个方面。制度友好、服务友好、空间友好和文化友好共同组成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框架。目前,我国社会存在“想生不能生”和“愿生不敢生”等多种生育不友好现象,以及片面追求生育工具性和忽视生育人文性的价值取向与认知误区。另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适时对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出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生育友好型社会 生育支持政策 生育服务支持 生育权益 生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以员工保护信息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芳 孙健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我国ESG信息披露已逐步从自愿走向强制,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作为当前亟须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应再止于“主流标准本土化改造”的模糊表达,应从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基础探索具体范围。员工保护信息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并非直接源于利益相关者... 我国ESG信息披露已逐步从自愿走向强制,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作为当前亟须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应再止于“主流标准本土化改造”的模糊表达,应从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基础探索具体范围。员工保护信息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并非直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或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在于实现劳动法与证券法分别确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价值追求。因此,该类信息的强制披露义务可被定位为法定劳动者权益保护义务的衍生义务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这既是法定劳动者权益保护义务实现机制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内涵的拓展更新。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其员工保护信息披露范围也因其负担的义务不同而有所区别,相应的披露范围应分别以法定的劳动者权益范围与拓展后的重大性标准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信息披露 劳动者权益保护 投资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照料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逻辑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鹃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0,共8页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以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隔代照料有助于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成本,发挥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潜在价值。隔代照料通过代际的照料资源分配以实现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以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隔代照料有助于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成本,发挥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潜在价值。隔代照料通过代际的照料资源分配以实现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增强家庭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促进家庭发展。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要以生育友好型家庭的构建为基础和前提。针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家庭在隔代照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基于相关理论探讨和国际经验借鉴,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大对隔代照料价值的重视,及时采取鼓励性政策措施,分类别、分层次支持隔代照料,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生育友好型家庭建设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照料 生育友好型社会 祖父母 家庭利益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界定、特性与判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仇朝兵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国家利益是一个被政治家和战略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也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概念。它一方面被决策者用作其行动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被用来论证国家政策和行动的合法性。国家利益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时代性;既具... 国家利益是一个被政治家和战略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也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概念。它一方面被决策者用作其行动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被用来论证国家政策和行动的合法性。国家利益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时代性;既具有阶级性,也具有民族性。更深刻地理解国家利益,需要把握国家利益的要素与分类、不同国家对界定国家利益发挥决定性影响的力量以及影响国家利益之界定和判断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界定 分类 特性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玉桃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平台算法控制隐蔽严密、用工形态松散不利于集体协商谈判等问题。应进一步明晰平台用工关系认定规则、健全劳动保障法律规范体系、完善平台治理规则促进科技向善、构建平台用工协同共治格局,系统性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用工关系 劳动者权益 劳动立法创新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三元权益论的教义学展开与体系衔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芳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6,共15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免受信息处理行为的侵害,而非重构个人信息处理与信息利用的法律秩序,为个人信息处理提出新规则。因此,个人信息权益是理解该法适用范围及具体规范目的的基础。在概念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 《个人信息保护法》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免受信息处理行为的侵害,而非重构个人信息处理与信息利用的法律秩序,为个人信息处理提出新规则。因此,个人信息权益是理解该法适用范围及具体规范目的的基础。在概念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电子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中蕴含的典型风险所可能侵害的、传统救济手段保护不足的、事前防御手段之介入极为必要的个人信息权益,而非理论上无法成立的“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息自决权”,也并不局限于隐私权或人格权,更非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所有权益。在具体类型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上的个人信息权益可分为如下三种:一是新型隐私利益;二是信息正确和完整性利益;三是自动化决策中的新型人格发展自由利益。非以上三种利益的,不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直接或者类推适用既有的《民法典》规则即可。在法律适用上,由于个人信息权益侵权属违反保护性规范型,而非绝对权侵害型,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法》众多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中,只有保护目标直接对应以上三种利益的才属于保护性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章中的个人信息主体权利,可携带权旨在打破捆绑并促进竞争,知情权、查阅权、复制权、更正补充权、删除权和解释权等在性质上类似于绝对权受侵害或侵害之虞的防御请求权,其发生条件和具体内容应在防御请求权性质框架内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益 新型隐私权 信息完整正确利益 自动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再审视与完善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海嵩 张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9,共13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判决方式运用不适当以及判决内容限度不明确等问题。“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关涉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何方败诉的问题,判决方式和判决内容则会影响后续执行和司法权威,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析。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主要存在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的分界。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应排除绝对的结果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可以直接根据行为标准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较为复杂的案件则需综合考量结果标准和因果关系。法院应充分认识到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才是法院作出履行判决的前提,履行判决不能与确认违法判决组合作出,但可以根据案情伴随驳回部分诉讼判决和撤销判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中有必要区分责令履行和责令继续履行法定职责。法院在恪守被动性的前提下仍要发挥一定的能动性作出具体性履行判决,不再适用概括性履行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履行判决 判决标准 判决方式 判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趣的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路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1,共7页
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真实的情境,而只能是“模拟真实”。杜威通过“学校即社会”来模拟真实,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仿真”,也存在“沉浸体验”挤占了“知识理解”的风险。其实,单纯的“真实”并不是目的,无论... 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绝对真实的情境,而只能是“模拟真实”。杜威通过“学校即社会”来模拟真实,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仿真”,也存在“沉浸体验”挤占了“知识理解”的风险。其实,单纯的“真实”并不是目的,无论是杜威的理论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都是把真实背后的“有趣”作为追求所在。真正有效的教学情境,不能只考虑“真实”,也需要兼顾“有趣”这一要素。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从片面追求“真实”转向追求“有趣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有趣的真实 知识掌握 知识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位才能有为:职工董事与企业社保遵从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冬华 徐移兰 赵玉洁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本文基于企业社保遵从度的视角,检验职工董事是否能够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研究发现,职工董事通过强化管理层对职工权益的回应,进而提升企业社保遵从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当职工董事兼任党委委员或为自愿设立时,以及在劳动密集度较高企业... 本文基于企业社保遵从度的视角,检验职工董事是否能够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研究发现,职工董事通过强化管理层对职工权益的回应,进而提升企业社保遵从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当职工董事兼任党委委员或为自愿设立时,以及在劳动密集度较高企业和老龄化程度较低地区中,上述效应更为明显。此外,职工董事主要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遵从度。职工董事对企业社保遵从度的正向作用能够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为职工董事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企业社保遵从度这一全新视角,对于进一步推行职工董事制度、保障社保基金收入安全以及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董事 社保遵从度 职工权益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实践检视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宗泽 胡晓航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行政机关因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致使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进行监督的必要手段。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制度具有鲜明的法律监督属性,在运行过程中秉持行政优先的原则,在效力上...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行政机关因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致使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进行监督的必要手段。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制度具有鲜明的法律监督属性,在运行过程中秉持行政优先的原则,在效力上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并独立于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检视当前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制度的实践,发现其存在约束效力不足、制发次数的非限定性、跟进监督机制不完善、与行政公益诉讼请求不衔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发挥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制度功效,应当强化检察建议的约束力,确立一次制发为限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发后的跟进监督机制,促进检察建议内容与诉讼请求的衔接,以提高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法律监督 约束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赌博犯罪的保护法益——兼论互联网娱乐平台的涉赌刑事责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钢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80,共16页
关于赌博的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赌博会对赌博者、其身边的相关重要他人以及社会共同体造成广泛而持续的严重损害。刑法中的赌博犯罪旨在限制赌博机会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防止国民形成赌博癖好,通过预防问题赌博有效控... 关于赌博的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赌博会对赌博者、其身边的相关重要他人以及社会共同体造成广泛而持续的严重损害。刑法中的赌博犯罪旨在限制赌博机会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防止国民形成赌博癖好,通过预防问题赌博有效控制赌博行为的危害性,从而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平稳存续。个人财产保护说、国家财政收入保障说、善良风俗说、社会秩序说(次生危害说和经济犯罪说)对于赌博犯罪保护法益的界定均不准确。基于赌博瘾癖预防说的立场,在判断互联网娱乐平台是否涉嫌赌博犯罪时,应当考察其经营模式是否形成了“充值—概率玩法—变现”的涉赌模型,是否使用户可以凭借偶然性轻易获取财产利益,从而具有诱发问题赌博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赌博罪 开设赌场罪 问题赌博 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的经济学逻辑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
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是高度创新性和社会供需相宜性的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组织建设,是非常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组织行为和企业创新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既有理论突破,也有实践创造。经济学承认企业(经济人)的自利性行为,但最终关切的... 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是高度创新性和社会供需相宜性的企业经济行为和经济组织建设,是非常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组织行为和企业创新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既有理论突破,也有实践创造。经济学承认企业(经济人)的自利性行为,但最终关切的则是社会利益目标如何得以实现。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至少“不仅是”)为自利行为张目,而是为社会理性立据。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只要有社会需要,市场经济机制就会产生相应的社会供给,以满足相关需要。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创设和发展,则是以市场机制的企业自主自择行为,满足社会重要利益关切的创新性经济组织供给。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更需要有更具社会利益关切,以至人类命运关切意识的优秀企业,投入社会金融和社会企业创新发展的伟大进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金融 社会企业 经济学逻辑建构 利益关切 供需相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主线两主体三阶段五过程的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光 李劼 +2 位作者 刘伟 时静 戚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完成某个指标的检测为主线,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中,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探究、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展3个教学阶段,课中教学采用习旧知、析意义、知方法、学... 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完成某个指标的检测为主线,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中,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探究、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展3个教学阶段,课中教学采用习旧知、析意义、知方法、学技能和评效果5步高效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困率高、学习兴趣低的痛点。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学科知识内化,师生互动充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改革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安全性检测 学困率 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