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品犯罪严打整治行动理论反思与对策革新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洪宪 任娇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8,共8页
严打整治行动是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的集中体现,区域性、阶段性、目标单一性严打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就短期效果而言,严打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特定区域的毒品犯罪;就长期效果而言,毒品供应市场与消费市场日益扩大,毒品犯罪... 严打整治行动是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的集中体现,区域性、阶段性、目标单一性严打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就短期效果而言,严打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特定区域的毒品犯罪;就长期效果而言,毒品供应市场与消费市场日益扩大,毒品犯罪愈加猖獗。反思严打整治行动的理论基础,威慑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皆以个案为起点,据此,严打整治行动亦以个案为打击目标。事实上,在遭受司法打击时,受供求法则支配的毒品市场以其自身的适应与反馈机制减弱严打行动威慑效果。我国应确定降需减供的对策路径,综合运用刑事手段与社会手段,结构性创伤毒品市场,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 严打 威慑 个人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45多功能植树机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蒙贺伟 李进江 +2 位作者 坎杂 王能勇 戚江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荒漠化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之一,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植被是目前防止荒漠化的最有效手段。为此,设计研制了一种ZS-45多功能植树机。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为2~6km/h,有效度≥... 荒漠化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之一,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植被是目前防止荒漠化的最有效手段。为此,设计研制了一种ZS-45多功能植树机。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为2~6km/h,有效度≥85%,作业生产率≥1.8h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树机 多功能 开沟 镇压覆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政策法律程序化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明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千变万化的犯罪态势与稳定、自治的刑事程序之间的冲突,是现代国家进入法治社会所普遍面临的难题。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在司法系统保持半自治半开放的状态下,政策与程序制度、规则进行良性互动,按照“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设计诉讼程... 千变万化的犯罪态势与稳定、自治的刑事程序之间的冲突,是现代国家进入法治社会所普遍面临的难题。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在司法系统保持半自治半开放的状态下,政策与程序制度、规则进行良性互动,按照“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设计诉讼程序,以此维持司法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程序能力。这种刑事政策法律程序化的思路有其独到价值,同时也难免产生另外的弊端。笔者在尽可能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就政策与程序的互动在我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了初步探讨,尤其关注了“严打”程序化问题,以期从程序法的视角找出拥有正当性的犯罪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法律程序 司法程序 犯罪治理模式 现代司法制度 公民权利 犯罪治理措施 违宪审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扫黑除恶”中的没收犯罪工具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显兵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2,共11页
犯罪工具的认定标准宜采直接专门说,'扫黑除恶'在贯彻该标准时应注意区分'黑'与'恶'不同的组织程度.非直接用于具体犯罪的财物,有证据证明用于'维系犯罪组织生存、发展'方能认定为犯罪工具.没收犯罪工... 犯罪工具的认定标准宜采直接专门说,'扫黑除恶'在贯彻该标准时应注意区分'黑'与'恶'不同的组织程度.非直接用于具体犯罪的财物,有证据证明用于'维系犯罪组织生存、发展'方能认定为犯罪工具.没收犯罪工具应当树立刑事没收不得侵犯善意第三人合法财产权的原则,'扫黑除恶'没收犯罪工具应注意保护黑恶势力所开办企业的纯商业合作方的合法权益,并对善意第三人的认定采推定规则.'扫黑除恶'在没收大宗财物时基于'严打'刑事政策和特殊预防目的,没收犯罪虽受比例原则的限制,但在比例原则的弹性幅度内明显重于普通刑事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没收 犯罪工具 善意第三人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地洗钱罪规制状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曦蕾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71-81,共11页
外界对中国大陆地区在洗钱罪方面的规制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非议。研究以近年来大陆地区与港澳台三地对洗钱罪起诉的案件数据为分析进路,从表象上看,大陆地区对该罪的查禁状况的确难以令人满意。然而,通过对四地洗钱罪犯罪圈之比较后发现,... 外界对中国大陆地区在洗钱罪方面的规制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非议。研究以近年来大陆地区与港澳台三地对洗钱罪起诉的案件数据为分析进路,从表象上看,大陆地区对该罪的查禁状况的确难以令人满意。然而,通过对四地洗钱罪犯罪圈之比较后发现,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陆地区现行刑事法律规制下的狭义洗钱罪之犯罪圈设置过窄。通过引入广义洗钱类犯罪的概念,拓宽大陆地区洗钱罪之犯罪圈范畴,大陆地区洗钱犯罪数据有显著提升,在所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重绝不较港澳台地区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罪 查禁力度 犯罪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教育与理论研究要为“打黑除恶”现实斗争服务
6
作者 孙中国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是新世纪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的严打整治斗争。公安高等教育与理论研究应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一是...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是新世纪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的严打整治斗争。公安高等教育与理论研究应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一是要及时总结“打黑除恶”现实斗争经验 ,推动反黑理论研究 ,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安科学理论体系 ;二是公安高等教育和理论研究应为“打黑除恶”现实斗争服务 ;三是公安高等教育和理论研究要为“打黑除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安高等教育 理论研究 "打黑除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打假何以成为国家行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莫甲凤 杨雯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6,112,F0003,共14页
多源流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起被广泛用于分析政策议程设置问题。当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在关键点达到紧密耦合状态,政策之窗随之开启,公共问题被提上正式的政策议程。中国学术打假经过从冷处理阶段到制度化阶段的演变,最后上升... 多源流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起被广泛用于分析政策议程设置问题。当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在关键点达到紧密耦合状态,政策之窗随之开启,公共问题被提上正式的政策议程。中国学术打假经过从冷处理阶段到制度化阶段的演变,最后上升为一场国家层面的行动,是上述三条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术造假事件引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论文代写代发形成黑色产业链,构成问题源流;高校及相关行业学会的实践探索、专家学者的研究建议以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构成政策源流;执政党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意识形态和国民情绪的变化构成政治源流。“翟某某学术门”作为触发机制,加速了三条源流的汇合,开启了国家出拳重击学术造假的政策之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学术打假 国家行动 政策议程 学术诚信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约法视阈下上合组织打击“三股势力” 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研究
8
作者 彭坤 秦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21-26,共6页
在以往的预防和打击“三股势力”违法犯罪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在某些法律制度建设及制度的落实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通过对60个相关条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首次从法学角度对预防和打击“三股势力”的一般制度和特殊制... 在以往的预防和打击“三股势力”违法犯罪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在某些法律制度建设及制度的落实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通过对60个相关条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首次从法学角度对预防和打击“三股势力”的一般制度和特殊制度进行了界定,并分析说明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已经取得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一方面为该组织预防和打击“三股势力”违法犯罪合作提供出了更大的延伸空间,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各成员国摒弃杂念,坚守“上海精神”,共同开创防控“三股势力”违法犯罪合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三股势力 预防和打击 条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黑除恶的福利效应——基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长庚 王宇航 彭千芮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4,共12页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度数据,从居民生活满意度视角检验了黑恶势力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黑恶势力犯罪会显著降低居民生活满意...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度数据,从居民生活满意度视角检验了黑恶势力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黑恶势力犯罪会显著降低居民生活满意度。机制检验发现,黑恶势力能够通过阻碍居民经济价值实现、降低居民自身发展预期和心理健康水平、恶化地区治安环境和政府治理绩效的渠道降低居民生活满意度。异质性检验发现,黑恶势力在经济欠发达、人力资本较低、法治基础薄弱和公共安全投入较低地区的负效应更大,对农村、低收入和低学历居民造成更严重的福利损失。这一发现从居民福利角度为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建立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提供了指导,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居民福利 黑恶势力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