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习得能否式“V得/不C”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先亮 孙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9,共7页
"V得/不C"是汉语述补结构中表可能或不可能的一种特有的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出留学生在习得能否式述补结构"V得/不C"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从语言普遍性因素、学生的... "V得/不C"是汉语述补结构中表可能或不可能的一种特有的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出留学生在习得能否式述补结构"V得/不C"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从语言普遍性因素、学生的回避策略、目的语规则泛化等方面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不c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式“V得C”和“VC了”的文白层次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自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历史文献中的可能式"V得C"和"VC了"语义相同而语用价值有别,分属于文白两个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通语和方言口语中实际存在的两种说法。这两种可能式自产生后在南北方言中的发展脉络并不相同,二者并不存在先后替代的关... 历史文献中的可能式"V得C"和"VC了"语义相同而语用价值有别,分属于文白两个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通语和方言口语中实际存在的两种说法。这两种可能式自产生后在南北方言中的发展脉络并不相同,二者并不存在先后替代的关系,今天部分北方方言二者并用是受语言之外的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并非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式 “vc” “vc了” 文白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意愿与情态述补结构的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贞亮 彭利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情态述补结构“V得/不C”是汉语中的一种多义情态表达式,文章从语义-语用接口的角度,发现事件的[可控]和[意愿]两种特征都会对其情态类型的解读产生影响。[可控]是语义特征,对“V得/不C”的情态解读起到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可控]会产... 情态述补结构“V得/不C”是汉语中的一种多义情态表达式,文章从语义-语用接口的角度,发现事件的[可控]和[意愿]两种特征都会对其情态类型的解读产生影响。[可控]是语义特征,对“V得/不C”的情态解读起到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可控]会产生动力情态解读,[-可控]会产生认识情态解读。而[意愿]是在[可控]之上的语用特征,会改变[可控]对“V得/不C”情态解读的作用,表现在:[-可控]的事件如果具有[+意愿]特征,“V得/不C”就会反转为表达动力情态;[+可控]的事件如果具有[-意愿]特征,“V得/不C”就会反转为表达认识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述补结构 “v得/不c” 可控 意愿 语义-语用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 被引量:1
4
作者 齐环玉 郭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96,共10页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有"V得C"和"V到C"两种形式,书面语中前者占优势,与普通话一致,口语中后者使用频率更高。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V得C"与"V到C"的述语和补语的考察,得出两者在...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有"V得C"和"V到C"两种形式,书面语中前者占优势,与普通话一致,口语中后者使用频率更高。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V得C"与"V到C"的述语和补语的考察,得出两者在表达功能方面的分工与差异。前者主要用于表达状态,后者则倾向于表达程度,且使用范围更广,经常可以替换前者。两者在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与普通话中的分布差异主要受马来西亚华人"源方言"(闽南话、粤方言、客家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vc 马来西亚华语 情态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