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软件工程学的“3+1维”软件工程法
1
作者 吴坤 罗四维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3+1维”软件工程法 .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阶段 ,然后结合一个交互式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项目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过程 .该方法的特点是用户和开发人员紧密合作 ,通过循环往复地认清和体现用户需求的方式来指导软... 提出了一种新的“3+1维”软件工程法 .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阶段 ,然后结合一个交互式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项目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过程 .该方法的特点是用户和开发人员紧密合作 ,通过循环往复地认清和体现用户需求的方式来指导软件开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 3+1维软件工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的(3+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的动力分析及其行波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雪 孙峪怀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1-509,共9页
运用拟设方法和动力系统分支方法,获得了广义(3+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的奇异孤子解及其行波解.
关键词 广义的(3+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 拟设方法 分支方法 分支相图 行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矿房法二步骤采场地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平 王瑞瑶 +5 位作者 刘先珊 王海泉 王友元 雷高 张文锋 崔晓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1-2986,共6页
在阶段矿房二步骤开采时,为了减小上盘岩移量,常采纳采场中部切槽并向上盘、下盘两侧回采,从而缩短采场暴露时间,以便减小上盘岩移量。当地压达到流变发生的条件后,缩短采场暴露时间并不能有效控制上盘巷道发生岩移破坏。为此,利用三维... 在阶段矿房二步骤开采时,为了减小上盘岩移量,常采纳采场中部切槽并向上盘、下盘两侧回采,从而缩短采场暴露时间,以便减小上盘岩移量。当地压达到流变发生的条件后,缩短采场暴露时间并不能有效控制上盘巷道发生岩移破坏。为此,利用三维连续体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数值模拟采场上盘地压,并根据流变理论分析,采纳低松弛预应力大直径钢绞线锚索支护上盘顶板以便减小上盘地压,从而克服发生流变变形的应力条件。结果表明:在上盘岩体上施加支护抗力可减小或消除高地压导致的流变变形;采纳7排7.0 m长的锚索、每排6根支护上盘顶板后大幅度减小了上盘岩移量,但采场第2分层上排锚索及一步骤采场第3分层局部锚索的锚固力超过设计值;采纳8排7.0 m长的锚索、一步骤采场每排7根、二步骤采场每排6根支护上盘顶板后,即使回采底柱,锚索锚固力也不会达到设计值。监测表明,大直径钢绞线锚索支护后上盘岩移量减小到一般不超过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山安全 阶段矿房法 二步骤开采 流变分析 三维连续体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3D) 锚索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