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性法及静中动方法对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的趋势性前兆显现的回顾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2 位作者 张炜超 赵乘程 李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2-528,共7页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本文用三性法、静中动两种方法,对其前兆显现、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回顾表明,在2012年时,对甘肃东南部历史上8级、7级以及6级三个震级档的地震进行三性法分析后,预测在2013-2014年...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本文用三性法、静中动两种方法,对其前兆显现、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回顾表明,在2012年时,对甘肃东南部历史上8级、7级以及6级三个震级档的地震进行三性法分析后,预测在2013-2014年时间段内,天水地区可能有6级地震发生。圈定的地点是在天水为中心150km的范围内。另外,注意到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与"静中动地震"指标所要求与定义的震级和年份相近,因而以此地震作为"准静中动"地震判断地区,与该区域三性法所做的时间预测相配合,预测在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周围大约150km的范围之内,将也会在2012年以及2013、2014年发生一个6至7级的地震。而实际发生的岷县漳县地震震中距离天水123.8km,距离迭部112.1km,即该地震发生在预测的范围内。由于地震预测的复杂性,当用三性法以及静中动指标对全国和甘肃省的地震情况分析后表明,在别的地区还有更为显著的发震指标显现,出于危险区不能划得太多的限制,因而把针对甘肃东南部的预测列为第二个发震可能性的方案之中,遂在2012年只得出研究性的预测结果,没有提出预测意见。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地震实际发生验证,甘肃省首发的强震不是在一个最有可能的静中动指标所指明的地点之中,却在一个"准静中动地震"的地点发生。但该地震对三性法的震后验证表明,其方法还是有前兆性指标显示的。该次地震的发生,表明"准静中动指标"也是值得重视的预测指标。研究表明,三性法相比较常用的中期尺度的预测方法,它能在存在强震背景的情况下,在趋势上指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是其独特的地方,与多种方法结合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强震预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 三性法判据 静中动判据 天水 迭部 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回顾认识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安宁 白雪见 +3 位作者 任栋 赵乘程 张向红 吴建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9-644,共6页
回顾了2013年郭增建提出的基于地震活动性的"静中动"和后期与作者共同发展的"准静中动"方法,以1987年1月8日在甘肃南部迭部县发生的5.9级地震作为标志性的"准静中动"地震,结合国家地震局在1989年综合划定... 回顾了2013年郭增建提出的基于地震活动性的"静中动"和后期与作者共同发展的"准静中动"方法,以1987年1月8日在甘肃南部迭部县发生的5.9级地震作为标志性的"准静中动"地震,结合国家地震局在1989年综合划定的1990—2000年南北地震带10年地震危险区,用中长期预测的时间尺度,指出了南北地震带北段三个未来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地区,其中一个就是四川省九寨沟地区。回顾分析中对"静中动"方法预测效能、存在的问题及一些中长期预测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到两点认识:一是通过这次地震的再次验证,证明"静中动"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预测地震的独立指标方法,在验证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认识;二是基于"静中动"方法与南北地震带北段10年地震危险区对应地震较为准确的启发,初步认为前兆可以划分为平静期的前兆与活跃期的前兆,而前者可能对于地震的预测意义更大,未来可以沿这一思路开展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中动”预测指标 强震预测 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9月21日台湾7.6级大震预报讨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增建 胡辉 吴瑾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9-34,共6页
介绍了用三性法(周期性、公度性、黄金分割性)对1999年9月21日台湾7.6级大震的三要素预报,并用构造分段公式、“静中动判据”补充作了讨论。鉴于短临预报的重要,我们还用磁暴倍九律,即预滑-磁暴-天气韵律模式对9,2... 介绍了用三性法(周期性、公度性、黄金分割性)对1999年9月21日台湾7.6级大震的三要素预报,并用构造分段公式、“静中动判据”补充作了讨论。鉴于短临预报的重要,我们还用磁暴倍九律,即预滑-磁暴-天气韵律模式对9,21大震的发震日期的预报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必一法 构造分段 台湾省 9.21大震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一年尺度预测的回顾性研究——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和垂震底继模式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安宁 李鑫 +1 位作者 赵乘程 张炜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 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区相差70~80km左右。预测结果震级与时间吻合,但地点上发生了偏离。文中重点回顾研究了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垂震底继方法的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三性法判据 静中动判据 垂震底继模式 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对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的初步回顾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赵乘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3-45,共3页
对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的7级地震,基于四种非传统预测地震的方法进行回顾分析。这四种方法分别为:准静中动地震法,三性法预测,异年倍九法,震兆共迁法。在进行回顾性预测之后,发现其结果都有一定程度的符合性。
关键词 九寨沟7级地震 回顾预测 准静中动地震法 三性法预测 异年倍九法 震兆共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