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不同ω-3/ω-6含量油脂乳液的消化特性
1
作者 杨启月 樊易卓 +4 位作者 莫依桐 张立彦 张业辉 张友胜 焦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0-388,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 PUFAs)和ω-6 LC PUFAs组成比例对油脂的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制备不同ω-3/ω-6(0、0.62、1.41、9.31)比例的O/W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 本文旨在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 PUFAs)和ω-6 LC PUFAs组成比例对油脂的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制备不同ω-3/ω-6(0、0.62、1.41、9.31)比例的O/W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消化过程中脂肪酸的释放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ω-3/ω-6比例的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各乳液消化特性有所区别。不含有ω-3PUFAs的葵花籽油乳液(ω-3/ω-6,0)的初始粒径显著大于其他三种乳液(P<0.05),在经口腔和胃消化后更为明显,葵花籽油乳液发生絮凝,粒径显著增加(P<0.05)。胃消化导致四种乳液失稳,ζ-电位呈现在整个消化过程的最低电负性,且油滴聚集强度和粒径大小随着ω-3/ω-6比例增大而减小。小肠阶段生成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相对释放量随着ω-3/ω-6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具体如下:葵花籽油(117%)>混合油A(108%)>混合油B(99%)>鱼油(78%)。这说明ω-3和ω-6 PUFAs的组成及其比例是影响四种O/W乳液消化的重要因素,其中ω-6增强型乳液具有更高的消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乳液 体外消化 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艳荣 单玉玲 李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目的:观察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APFA)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然大豆磷脂胶囊(NSPC)0.70 g.kg-1剂量组和-ω6APFA 0.28、0.14、0.07 g.kg-13个剂量组(n=10)。除空白对照组外均... 目的:观察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APFA)对高血脂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然大豆磷脂胶囊(NSPC)0.70 g.kg-1剂量组和-ω6APFA 0.28、0.14、0.07 g.kg-13个剂量组(n=10)。除空白对照组外均连续给予高脂饲料14 d,于第14天起开始连续灌胃给药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10 mL.kg-1。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时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腹腔脂肪蓄积系数。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SPC 1.0 g.kg-1剂量组、-ω6APFA 0.4、0.2、0.1 g.kg-13个剂量组(n=12),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前16 h除空白对照组,均腹腔注射75%蛋黄生理盐水液0.5 mL,并开始饥饿,末次给药后1 h,于眼球采血,测血清T-CHO及T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SPC 0.70 g.kg-1和-ω6APFA 0.28 g.kg-1剂量组大鼠血清T-CHO、TG均明显降低,血清HDL-C升高(P<0.001);NSPC 0.70 g.kg-1和-ω6APFA 0.28、0.14 g.kg-1剂量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P<0.001及P<0.05),MDA降低(P<0.01、P<0.001及P<0.01),大鼠腹腔脂肪系数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NSPC 1.0 g.kg-1、-ω6APFA0.4、0.2 g.kg-1组急性高血脂小鼠T-CHO和TG明显降低(P<0.05、P<0.01及P<0.05)。结论:ω-6APFA对高血脂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降血脂 实验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中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蒋瑜 熊文珂 +1 位作者 殷俊玲 刘小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推荐标准。介绍了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和摄入比对心血管健康影响,为中老年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配方奶粉 心血管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中高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小鼠精子浓度及活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珊珊 李晓曦 +3 位作者 林艳 于鹏丽 张欣 赵子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近年来男性精子数量、质量呈下降趋势。文中研究小鼠膳食中高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其精子浓度及活度的影响。方法健康的B6小鼠20只,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基础饲料)和实验组(基础饲料+10%花生四烯酸),每组10只。喂食8周后,... 目的近年来男性精子数量、质量呈下降趋势。文中研究小鼠膳食中高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其精子浓度及活度的影响。方法健康的B6小鼠20只,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基础饲料)和实验组(基础饲料+10%花生四烯酸),每组10只。喂食8周后,取各组小鼠附睾尾检测小鼠精子浓度及活度的变化,观察小鼠附睾组织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亚油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花生四烯酸和n-6/n-3 PUFAs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精子浓度(7×106个/mL)较对照组(80×106个/mL)显著下降,实验组精子活度(27%)较对照组(86%)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附睾组织管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结论膳食中高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精子数量、质量具有显著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小鼠 精子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构成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不同n-6/n-3 PUFA构成(1~10)处理细胞后...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构成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不同n-6/n-3 PUFA构成(1~10)处理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RT-PCR分析细胞脂代谢关键性调控基因(COX-2、5-LOX、PPARβ和PPARγ)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MCF-7细胞不表达COX-2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单纯n-6和10:1 n-6/n-3 PUFA能明显促进这两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mRNA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MAPK磷酸化(P<0.01);与之相反的是,单纯n-3和1:1 n-6/n-3 PUFA显著抑制细胞生长,下调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 mRNA表达,并抑制细胞MAPK磷酸化(P<0.01);但5:1 n-6/n-3 PUFA效果不明显.结论 n-6/n-3 PUFA不同比例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n-6/n-3比值为1~10范围内,单纯n-3和1:1 n-6/n-3能明显抑制脂代谢基因表达及信号转导,发挥显著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不同比例 乳腺癌细胞 脂代谢调控基因 MAPK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及其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振伟 杜立银 +1 位作者 谢占峰 吕世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1-7491,共11页
n-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动物的必需脂肪酸,与机体脂代谢、免疫机能和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饲粮补充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可促进母牛妊娠建立而提高受胎率,且有利于胎儿发育、子代健康和生长发育,并改善育肥牛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n-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动物的必需脂肪酸,与机体脂代谢、免疫机能和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饲粮补充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可促进母牛妊娠建立而提高受胎率,且有利于胎儿发育、子代健康和生长发育,并改善育肥牛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鉴于此,本文综述了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并详细阐述其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地应用n-6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肉牛繁殖机能、提升健康和生产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多不饱和脂肪酸 肉牛 健康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缝隙连接蛋白Cx26、Cx43表达,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分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n-6和10:1n-6/n-3 PUFA增强两种乳腺癌细胞Ki-67表达(P〈0.05),5:1 n-6/n-3 PUFA虽无明显变化,但单纯n-3和1:1n-6/n-3 PUFA抑制细胞Ki-67表达(P〈0.01)。免疫印迹发现,单纯n-3和1:1n-6/n-3 PUFA能明显上调MCF-7细胞膜和细胞质的Cx26、Cx43蛋白表达,单纯n-6 PUFA却下调两种蛋白表达;在MDA-MB-231细胞,n-6/n-3 PUFA不同比例对膜和细胞质的Cx43蛋白表达与MCF-7细胞具有相同趋势,但对Cx26蛋白则无明显作用。用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却发现,n-6/n-3 PUFA不同比例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n-3和1:1n-6/n-3PUFA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Cx26和Cx43蛋白通过独立于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的调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顾艳艳 韦娜 +2 位作者 张乾勇 王斌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ER^+)及MDA-MB-231(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一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1,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ER^+)及MDA-MB-231(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一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1,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比例的n-6/n.3PUFA(1~10)处理细胞,MTF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RT—PCR检测细胞IGF-1RmRNA表达变化;Westem blot检测IGF-1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变化。结果单纯n-6PUFA和10:1n-6/n-3 PUFA能够明显促进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IGF-1 R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单纯n-3PUFA和1:1n-6/n-3PUFA则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降低细胞IGF-1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但5:1n-6/n-3PUFA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n-6/n-3PUFA构成能差异性调节乳腺癌细胞IGF-1R表达,其中单纯n-3PUFA和1:1n-6/n-3PUFA能明显降低其表达并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9
作者 喻礼怀 王梦芝 +2 位作者 万小颖 王剑飞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0,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n-6/n-3 PU-FA比例为12∶1、9∶1、6∶1及3∶1的饲粮,于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n-6/n-3 PU-FA比例为12∶1、9∶1、6∶1及3∶1的饲粮,于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1)在胸肌中,亚油酸的含量9∶1组显著高于3∶1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3∶1组显著高于6∶1和9∶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组(P<0.01)。2)在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12∶1和6∶1组均显著高于3∶1组(P<0.05),而与9∶1组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3∶1组显著高于6∶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和9∶1组(P<0.01)。综上所述,鹅肌肉中n-6/n-3 PUFA比例随饲粮中该比例的下降而下降,并以3∶1组最低,但除12∶1组的腿肌n-6/n-3 PUFA比例较高外,其他各组比例均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于人体健康的(6∶1)~(10∶1)的比例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n-6/n-3 pufa比例 肌肉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佳欣 付朝旭 许妍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6,共6页
近年来,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一个早期症状引发关注,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具有积极意义。现有人群实验、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多方面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中的... 近年来,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一个早期症状引发关注,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具有积极意义。现有人群实验、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多方面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可以改善炎症反应,影响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但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 PUFAs)的相关代谢产物既包含抗炎物质,又有促炎物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研究具有争议性。综述了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轻度认知障碍作用的机制,探讨饮食营养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的意义,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轻度认知障碍以及相关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轻度认知障碍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兴照 蔡晨 +2 位作者 徐庆连 胡宏 夏正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肠道功能调节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力能对照组(B组)和鱼油治疗组(C组)。复制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A组大鼠经尾静脉注...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肠道功能调节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力能对照组(B组)和鱼油治疗组(C组)。复制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A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B组每天定时经尾静脉注射20%力能中长链脂肪乳2 ml/(kg.d),C组在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与B组等氮等热量的尤文ω-3鱼油脂肪乳2 ml/(kg.d)。分别观察伤前(A组)、伤后(B、C组)1、4、7、10 d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肠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B、C两组在伤后各时相点血清DAO、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伤前(P<0.01);C组血清DAO、TNF-α、IL-6水平较B组降低,在伤后4、7、10 d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B组相比,C组TNF-α活性明显减弱。结论ω-3鱼油脂肪乳降低烧伤后血清DAO水平,改善烧伤后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ω-3鱼油脂肪乳减轻烧伤后促炎症介质TNF-α、IL-6的释放,抑制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肠黏膜 二胺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油提高鸡肉中n-3PUFA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利晓 徐彬 +6 位作者 王琳燚 魏凤仙 李绍钰 赵晓青 郝国庆 舒畅 张发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选择216只21日龄罗斯308商品代肉用母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第1组为对照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上添加5%混合油,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亚麻籽油(2组)和5%亚麻籽油(3组),试验期3周,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 选择216只21日龄罗斯308商品代肉用母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第1组为对照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上添加5%混合油,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亚麻籽油(2组)和5%亚麻籽油(3组),试验期3周,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亚麻籽油对鸡肉中n-3PUFA含量和肉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5%亚麻籽油组肌肉组织中n-3C18:3、n-3C20:5和n-3P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n-6/n-3比值显著降低(P<0.05),n-3C22:6水平则变化不大(P>0.05)。5%亚麻籽油组n-3PUFA总量显著高于3%亚麻籽油组(P<0.05),n-6/n-3比值低于3%亚麻籽油组(P>0.05)。n-3C18:3在胸肌和腿肌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n-3C20:5、n-3C22:6在胸肌和腿肌中的沉积量显著低于肝脏(P<0.05)。添加3%、5%亚麻籽油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鸡饲粮中使用亚麻籽油,可生产出n-3PUFA含量较高,n-6/n-3值较低,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功能性鸡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肉鸡 n-3PUFA n-6/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肠上皮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志清 陈小玲 +2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4-1388,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LC n-3PUFA)对肠上皮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大鼠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为模型,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脂多糖(LPS,1μg/mL)、LPS(1μg/mL)+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00μmol... 本试验旨在探讨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LC n-3PUFA)对肠上皮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大鼠肠上皮细胞系IEC-6细胞为模型,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脂多糖(LPS,1μg/mL)、LPS(1μg/mL)+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00μmol/L)和LPS(1μg/mL)+二十碳五烯酸(EPA,100μmol/L),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孔为1个重复。细胞先用DHA、EPA或等量二甲基亚砜(DHA和EPA的溶剂,对照)预处理48h,再用LPS处理3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LPS极显著上调了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1),EPA均极显著或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TNF-α(P<0.01)、IL-1β(P<0.01)和IL-6的基因mRNA水平(P<0.05)的上调,而DHA仅显著削弱了细胞内LPS诱导的IL-1β的基因mRNA水平的上调(P<0.05)。结果提示,LC n-3PUFA在肠上皮细胞中具有抗炎作用,且在本试验条件下EPA的抗炎效果要优于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IEC-6细胞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运涛 付春华 +1 位作者 栗茂腾 余龙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保健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的热点。Δ6脂肪酸延长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酶,克隆了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保健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的热点。Δ6脂肪酸延长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酶,克隆了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的基因结构、翻译后修饰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有两个内含子,该酶属于ELO系列延长酶,具有磷酸化及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等翻译后修饰。BLAST结果表明,在三角褐指藻中很有可能存在两个Δ6脂肪酸延长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三角褐指藻 Δ6脂肪酸延长酶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凡华 白沙沙 +5 位作者 王子涵 郭莹莹 李瑞平 朱永 田荣荣 崔亚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9-315,共7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分析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该文采集13种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15种其他液态乳制品,共计28个样品,液态乳制品经过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分析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该文采集13种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15种其他液态乳制品,共计28个样品,液态乳制品经过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成成分和含量的测定。不同来源、不同加工方式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鲜牛奶和纯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ω-6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总脂肪酸的含量普遍高于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脱脂乳和复原乳发酵乳中脂肪酸含量较低,液态羊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与液态牛乳相近。该文评价了28种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性,分析了不同液态乳制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为消费者购买高品质液态乳制品提供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乳制品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 ω-6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茅草原七种植物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晓庆 张英俊 +1 位作者 闫伟红 李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放牧对家畜肉品质的改善机制,对由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羊草、苔草、野韭和少量细叶葱构成的典型草原主要植物中的脂肪酸(FA)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克氏针茅草原主要植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56%,饱和脂肪酸占3... 为更好地了解放牧对家畜肉品质的改善机制,对由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羊草、苔草、野韭和少量细叶葱构成的典型草原主要植物中的脂肪酸(FA)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克氏针茅草原主要植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56%,饱和脂肪酸占37%,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n-3脂肪酸占总FA的40%,约是n-6FA的3倍;羊草中亚麻酸(AIA)的平均含量最高(为48%),针茅次之(为37%),糙隐子草和野韭最低(均约为22%);野韭和细叶葱中分别平均含有4.10%和1.66%的二十碳五烯酸(EPA),而其他牧草中没有检出该脂肪酸组分;生长时间显著(P<0.05)影响牧草中脂肪酸组分,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棕榈酸、硬脂酸和EPA呈降低趋势,而AIA则呈增加趋势,亚油酸含量则在8月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N-3脂肪酸 n-6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负面作用与品种改良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震南 陈震东 魏正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4-20,共7页
就我国植物油食用现况与相关的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作一概述。并从食用油脂肪酸组成、n-3和n-6脂肪酸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等方面说明偏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潜在危害。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油料作物品种脂肪酸育种改良新动向... 就我国植物油食用现况与相关的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作一概述。并从食用油脂肪酸组成、n-3和n-6脂肪酸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等方面说明偏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潜在危害。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油料作物品种脂肪酸育种改良新动向,及对植物油(脂)的合理食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负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膳食脂肪酸与新生儿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丹丹 戴楠 +4 位作者 戴珊 彭笑菊 邵莹莹 殷璐 汪之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3-627,共5页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与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关系。方法 招募早孕妇女,采用即时性图像法调查孕中、晚期膳食状况,计算食物摄入量,以及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脂肪酸摄入量;采集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BMI等体格生长指标,分析孕期膳食脂肪酸摄...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与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关系。方法 招募早孕妇女,采用即时性图像法调查孕中、晚期膳食状况,计算食物摄入量,以及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脂肪酸摄入量;采集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BMI等体格生长指标,分析孕期膳食脂肪酸摄入与新生儿体格生长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有效纳入的516名孕妇中,孕中期和孕晚期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平均摄入量以及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15.09g/d、23.93%和17.18g/d、24.7%,其中n-6和n-3 PUFA摄入量在孕中期为14.23 g/d和3.45 g/d,孕晚期为16.08 g/d和3.81 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n-6/n-3 PUFA比值为4.11,孕晚期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摄入量在孕中期为64.43 mg/d,孕晚期75.12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两种必需脂肪酸占能量的百分比在孕中期分别为5.95%和1.42%,孕晚期为6.20%和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n-3和n-6 PUFA摄入量、n-6/n-3比值均与新生儿BMI呈正相关(r=0.142~0.189,P〈0.05),孕晚期只有n-3 PUFA和DHA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206,0.193,P〈0.05),n-6/n-3比值与新生儿BMI未表现出相关性(r=-0.018,P〉0.05)。结论 孕中期膳食n-6和n-3摄入与新生儿BM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优势海鞘种油脂成分分析
19
作者 郭伟 张婷 +2 位作者 张晨晓 霍珊珊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皱瘤海鞘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分布最广泛的皱瘤海鞘为研究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油脂类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皱瘤海鞘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6.94%。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目的]探讨皱瘤海鞘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分布最广泛的皱瘤海鞘为研究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油脂类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皱瘤海鞘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6.94%。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中ω-3系列(亚麻酸、EPA和DHA)占总脂肪酸的18.82%;ω-6系列(亚油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占总脂肪酸的16.70%。[结论]皱瘤海鞘中ω-3和ω-6系列相对含量呈现高度均衡性,说明皱瘤海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瘤海鞘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油脂对马繁殖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锦梅 李桢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第4期33-37,共5页
脂肪作为优质能量营养物,添加于马粮中是马营养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马是非反刍食草动物(后消化道发酵)。马日粮中普遍含有3%~4%脂肪,但马可以消化脂肪含量高达20%的饲料。马饲料中的脂肪主要指的是Omega-3和Omega-6含量。多数植物油及动... 脂肪作为优质能量营养物,添加于马粮中是马营养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马是非反刍食草动物(后消化道发酵)。马日粮中普遍含有3%~4%脂肪,但马可以消化脂肪含量高达20%的饲料。马饲料中的脂肪主要指的是Omega-3和Omega-6含量。多数植物油及动物油(如鱼油)可以添加到饲料中喂马。文章综述了马的消化特点、油脂的消化和饲粮中添加油脂对种公马及母马繁殖性能的影响,表明饲喂油脂对种公马鲜精、冷精、冻精解冻精液、运输精液的精子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精子产量与精子活力、运输精液的品质等方面;饲喂油脂对母马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脂肪可能会改变血液中的脂蛋白谱,从而影响参与生殖调节的内分泌化合物的合成;此外,给哺乳期母马饲喂添加脂类的饲料时,乳中脂肪浓度增加,会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Omega-3 Omega-6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