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of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Age-group
1
作者 LAN Xiaomin CHEN Guangmin +5 位作者 ZHOU Ruiyang ZHENG Kuicheng CAI Shaojian WEI Fengying JIN Zhen MAO Xuerong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07,共14页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two age groups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in which the susceptible(S),the exposed(E),the infected(I),the hospitalized(H)and the recovered(R)are involved within the total population,t... A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with two age groups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in which the susceptible(S),the exposed(E),the infected(I),the hospitalized(H)and the recovered(R)are involved within the total population,the aging rates between two age groups are set to be constant.The existence-and-uniqueness of global positive solution is firstly showed.Then,by constructing several appropriate Lyapunov functions and using the high-dimensional Itô’s formula,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stochastic extinction and stochastic persistence of the exposed individuals and the 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obtained.The stochastic extinction indicator and the stochastic persistence indicator are less-valued expressions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Meanwhile,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modified into multi-age groups.Furthermore,by using the surveillance data for Fuji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uzhou COVID-19 epidemic i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which show that the age group of the population plays the vital role when study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model Age groups PERSISTENCE EXTI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damental Study of Rare-earth-containing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for End-group Functionalization of Telechelic Low-molecular-weight Fluoropolymers
2
作者 LI Donghan NING Shurui +4 位作者 YU Lu LIAO Mingyi ZHANG Mengxia YOU Shibo FANG Qinghong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2,共9页
Herein the use of rare-earth compounds in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for the end-group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xyl-terminated low-molecularweight fluoropolymers was explored.Leveraging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 Herein the use of rare-earth compounds in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for the end-group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xyl-terminated low-molecularweight fluoropolymers was explored.Leveraging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rare-earth compounds along with no residual impact on polymer product's performance,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containing sodium borohydride(NaBH_(4))and rare-earth chloride(RECl_(3))we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a telechelic carboxyl-terminated liquid fluoroeslastomer,aiming to facilitate the conversion of chainend carboxyl groups into hydroxyl groups and improvement in end-group reactivity.To achieve this,lanthanum chloride(LaCl_(3)),cerium chloride(CeCl_(3)),and neodymium chloride(NdCl_(3))were used separately to form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with NaBH_(4).The effects of solvent dosage,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length,and reductant dosage on carboxylic conversion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molecular chain structure,molecular weight,and functional group content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the products were analy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fluorine-19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9)F-NMR),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and chemical titration.Moreover,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rare-earth chlorides,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underlying interactions were discuss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re-earth-containing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s studied in this work could efficiently convert the chain-end carboxyl groups into highly active hydroxyl groups,with a highest conversion up to 87.0%and differing catalytic reduction activities ranked as NaBH_(4)/CeCl_(3)>NaBH_(4)/LaCl_(3)>NaBH_(4)/NdCl_(3).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LiAIH_(4))reduction system,the NaBH_(4)/RECl_(3)systems provide multiple advantages such a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high conversion ratio with good selectivity,and environmental innocuity,and are potentially applicable as new reduction-catalysis combinations for the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earth chloride chain-end hydroxyl group telechelic low-molecular-weight fluoropolymers sodium borohyd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pUCP:按需动态调节的细粒度缓存划分策略
3
作者 张传奇 王卅 +1 位作者 孙凝晖 包云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1002,共14页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内存墙问题越发严重.在此背景下,多级缓存中的末级缓存成为了影响性能的关键资源.近年来各项研究通过拓展尺寸,以及动态资源管理的手段优化末级缓存.路划分技术是缓存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将缓存按路为单...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内存墙问题越发严重.在此背景下,多级缓存中的末级缓存成为了影响性能的关键资源.近年来各项研究通过拓展尺寸,以及动态资源管理的手段优化末级缓存.路划分技术是缓存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将缓存按路为单位划分后分配给各个应用使用,实现系统性能优化.然而路划分粒度较粗,要求缓存的所有组(set)都遵循同样的路划分方案.实际上,应用在不同组可能会有不同的空间需求,路划分技术限制了缓存的空间利用,造成资源浪费.GroupUCP是一种按需调节的细粒度缓存资源管理技术,其设计思路是根据每个应用对各缓存组的不同需求,采用动态分组和实时评估的方式,将各个缓存组聚合成组,分组进行按需分配.这一设计允许各个组进行独立的路划分分配,从而提高缓存使用率和整体系统性能.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的UCP方法,GroupUCP利用更少的硬件资源实现了更细粒度资源按需分配,在对缓存资源敏感且需求不均衡的应用组合下获得了更高的系统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处理器 共享缓存 动态划分 动态分组 元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 design considering time-to-go
4
作者 ZHANG Ruitao FANG Yangwang +2 位作者 CHEN Zhan GUO Hang FU Wenx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835-853,共19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the best initial situation for terminal guidance when multiple missiles intercept multiple targets,a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GCMGL)considering time-to-go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the best initial situation for terminal guidance when multiple missiles intercept multiple targets,a group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law(GCMGL)considering time-to-go is proposed.Firstly,a threedimensional(3D)guidanc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a cooperative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law is given.Secondly,for estimating the unknown target maneuvering acceleration,an adaptive disturbance observer(ADO)is designed,combining finitetime theory with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 is proven us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Then,to ensure time-to-go cooperation among missiles within the same group and across different groups,the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s of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mean and the inter-group cooperative consensus protocol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s,the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is given,and the finite-time convergence is prov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Simultaneously,combined with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law,virtual collision point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and the intergroup cooperative consensus protocol,the design of GCMGL considering time-to-go is given.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GC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midcourse guidance virtual collision point TIME-TO-GO finite-time theory group consensus protoc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ESG投资的“漂绿”与“反漂绿”——基于DWSGroup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汉友 杨雨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8,共7页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ESG理念盛行的今天,金融机构的ESG投资行为因其深远影响而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层出不穷的“漂绿”现象也牢牢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制约着ESG投资的发展。西方...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ESG理念盛行的今天,金融机构的ESG投资行为因其深远影响而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层出不穷的“漂绿”现象也牢牢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制约着ESG投资的发展。西方国家作为绿色金融发展先驱,从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漂绿”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治理。本文在学习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DWSGroup案例进行分析,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因素角度对金融机构ESG投资“漂绿”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反漂绿”体系框架,以期为绿色金融的平稳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绿 绿色金融 DWS group ESG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ity of Group Testing with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6
作者 LI Yiming ZHANG Hong LIU Aiyi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62,共19页
Group testing i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rar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can effectively save time and reduce costs 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However,previous literature ... Group testing i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rar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can effectively save time and reduce costs 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However,previous literature only demonstrated the optimality of group testing strategy while estimating prevalence under some strong assumptions.This article weakens the assumption of misclassification rate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considers the misclassification rate of the infected samples as a differentiable function of the pool size,and explores some optimal properties of group testing for estimating prevalence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conforming to this assumption.This article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group testing strategy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sample by sample procedure in estimating disease prevalence when the total number of sample pools is given or the size of the test population is determined.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roup tests in estimating prevalence in the presence of dilu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p testing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ilution effect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PREVAL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ching consumers and stage-stations on community group buying platforms:An approach with hierarchy algorithms
7
作者 Liyuan L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5,54,67,共13页
Motivated by the business model called“community group buying”(CGB),which has emerged in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such as Singapore and Indonesia,we develop algorithms that could help CGB platforms... Motivated by the business model called“community group buying”(CGB),which has emerged in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such as Singapore and Indonesia,we develop algorithms that could help CGB platforms match consumers with stage-stations(the picking up center under the CGB mode).By altering the fundamental design of the existing hierarchy algorithms,improvements are achieved.It is proven that our method has a faster running speed and greater space efficiency.Our algorithms avoid traversal and compress the time complexities of matching a consumer with a stage-station and updating the storage information to O(logM)and O(MlogG),where M is the number of stage-stations and G is that of the platform’s stock-keeping units.Simulation comparisons of our algorithms with the current methods of CGB platforms show that our approach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elivery costs.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of the simula-tions is worthy of note:Increasing G may incur higher costs since it makes inventories more dispersed and delivery prob-lems more compli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matching dynamic arrival platform business community group buying hierarchy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Res2Block的智能合成语音说话人确认方法
8
作者 李菲 苏兆品 +2 位作者 王年松 杨波 张国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22,共14页
针对现有说话人确认任务基于自然语音条件下并不适用于智能合成语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roup-Res2Block的智能合成语音说话人确认方法。首先,设计了Group-Res2Block结构,在Res2Block的基础上将当前分组与相邻前后分组进行合并形成新的... 针对现有说话人确认任务基于自然语音条件下并不适用于智能合成语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roup-Res2Block的智能合成语音说话人确认方法。首先,设计了Group-Res2Block结构,在Res2Block的基础上将当前分组与相邻前后分组进行合并形成新的分组,以增强说话人局部特征的上下文联系;其次,设计了并行结构的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特征融合机制,利用不同大小卷积核实现同一层级的特征在通道维度的特征选择,以获取更具表现力的说话人特征,避免信息冗余;最后,设计了串行结构的多尺度层注意力特征融合机制,构建层结构,将深浅层特征整体进行融合并赋予不同权重,以获取最优的特征表达。为验证所提出特征提取网络的有效性,构建了中英文两种智能合成语音数据集进行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该任务的评价指标精确度(accuracy,ACC)、等错误率(equal error rate,EER)和最小检测代价函数(minimum detection cost function,minDCF)上是最优的。此外,通过对模型泛化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了本文方法对未知智能语音算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确认 智能合成语音 group-Res2Block深度神经网络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团修饰苯基吡啶类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桥稳 张柯 +6 位作者 黄光英 李诺楠 刘伟平 白福全 晏彩先 冯洋洋 左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氟或三氟甲基,同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4个铱磷光配合物(Ln)2Ir(acac)[n=1(Ir1)、2(Ir2)、3(Ir3)、4(Ir4)]。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铱磷光配合物的组成、空间结构和分子堆积。通过溶液和固态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理论计算对铱磷光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铱磷光配合物均呈稍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中心IrⅢ分别与2个主配体的C和N原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同时和辅助配体acac-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六元螯合环。配合物Ir1、Ir2、Ir3和Ir4在溶液状态下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37、515、514和553 nm,溶液中量子产率分别为68%、83%、88%和81%,荧光寿命分别为26.75、163.93、64.50和330.39 ns。4个铱磷光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云分布特征,取代基能够调控电子云在苯环上的分布,进一步实现发射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和分子堆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 磷光材料 取代基 苯基吡啶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消彼长还是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万鹏 邓钟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研数据,探讨了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集团化办学对受援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增值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第二,集团化办学对不同受援学校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初中生及弱势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大;第三,集团化办学不仅可以提升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对援助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也有积极影响,集团化办学的效果是“互惠共生”而不是“此消彼长”。研究建议应坚持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集团校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义务教育 学业成绩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内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红军 万红慧 +2 位作者 肖海燕 沈晓 毛宗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引入协同治理新模式,通过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流程协同、激励协同,促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 公立医院 协同治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按病种分值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沉积环境——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 江武龙 +4 位作者 余雅兰 华仕豪 孔凡浩 袁玉洁 王世炎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38,共16页
【目的】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变质结晶基底上最早的沉积岩盖层,研究其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对反演熊耳群早期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以及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大古石组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在沉... 【目的】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变质结晶基底上最早的沉积岩盖层,研究其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对反演熊耳群早期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以及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大古石组仍缺少系统性研究,在沉积物源和古气候特征方面尤为薄弱。【方法】对豫西北济源小沟背地区熊耳群大古石组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探讨了大古石组的物源特征、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结果】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组细粒碎屑岩离物源区较近,自下而上成分成熟度逐渐降低。其沉积物母岩主要来自长英质岩石和基性岩,自下而上逐渐由花岗岩向长英质火山岩,再到中、基性岩过渡,上段中古老沉积物成分逐渐增加。沉积期间整体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并存在多次气候波动。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古石组下段形成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而中、上段形成于较活跃的构造背景。【结论】沉积期间物源、气候及构造环境的变化是地壳活化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热作用所致。地幔柱导致地壳上升并逐渐活化,华北克拉通南缘逐渐转入活跃构造背景,大古石组沉积区位于地壳整体抬升的局部凹陷区。熊耳群早期火山活动在局部地区逐渐发育,并给大古石组提供了部分物源。该研究为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的构造—沉积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熊耳群 主量、微量元素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分组效应研究
13
作者 胡华 李冬妍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0,共20页
已有研究将MT指数分解为各边际税率与税前扣除的分效应,本文将上述分效应再次分解为组内、组间与跨组效应。2019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税制改革,相对于旧税制,新税制有六项新内容:税级距变更、免征额提升、增设七项专项附加扣除、... 已有研究将MT指数分解为各边际税率与税前扣除的分效应,本文将上述分效应再次分解为组内、组间与跨组效应。2019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税制改革,相对于旧税制,新税制有六项新内容:税级距变更、免征额提升、增设七项专项附加扣除、计税周期变更、2018年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2028年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本文发现,前四项内容会削弱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效应,后两项内容则会增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效应。基于十种人口异质性,本文将家庭样本数据分组,计算各边际税率与税前扣除的组内、组间与跨组效应,发现各类要素的组内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多处于50%-150%。这表明:人口异质性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产生了“隔离效应”,将此功能限制在了组内样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组内效应 组间效应 跨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利他的先行优势:品牌的互惠角色影响消费者亲社会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瑾 杨静舒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30,I0009-I0011,共19页
在当前强调社会责任传播与披露的背景下,品牌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成为影响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因素。作为观察者,个体通常消极评价品牌追求利益的善行。然而,当品牌在互惠关系中率先发起利益并获得回报后,观察者在新情境中对品牌的响... 在当前强调社会责任传播与披露的背景下,品牌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成为影响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因素。作为观察者,个体通常消极评价品牌追求利益的善行。然而,当品牌在互惠关系中率先发起利益并获得回报后,观察者在新情境中对品牌的响应表现出比回报一方更高的亲社会性。具体而言,本研究探究了品牌的互惠角色(发起者vs.回报者)对消费者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1项二手数据和4项设计实验发现:相较于回报者的角色,品牌在互惠关系中担任发起者的角色会提升消费者对其善行的内在动机归因,从而激励自己积极参与品牌倡导的亲社会行为。然而,当品牌具有疏离外部群体(vs.成员群体)标签时,该效应会发生逆转。本研究丰富了互惠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传递性研究,同时从资源循环的情境角度补充了先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互惠关系 发起者 回报者 群体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分组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级注意力机制的源荷极端场景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红霞 李渊 +2 位作者 陈凌轩 王建学 马骞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9,I0019-I0024,共17页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法。首先,将风电、光伏和负荷序列进行重塑,并在通道维度上拼接;然后,基于分组卷积和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场景的时序特征和源荷场景之间的耦合特征;其次,模型内部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赋予重要特征更大的权重,并对场景进行分类;此外,采用改进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样本中数据集不均衡的问题;最后,基于历史数据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场景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从历史场景中识别出具有高保供或高消纳风险的源荷极端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辨识 残差神经网络 分组卷积 注意力机制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成效、现实困境与调适路径——基于首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21,共7页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在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的新起点,对专业群建设困境进行多维解构,发现仍存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治理底层逻辑不清晰、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第二期“双高计划”中专业群建设实现突破创新,应发挥复杂系统要素协同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生态系统;优化群内要素协同演化网络,充分发挥专业群协同创新溢出效应;明晰多元利益主体治理权限,提升专业群生态系统治理整体效能;聚焦发展情境建立有效评价,加快推进专业群整体生态协同优化。在的现实困境,立足第二期“双高计划”启动的现实背景,围绕职业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探讨教育强国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调适路径,以期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能级提升,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院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体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保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字弱势群体”之产生,源于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重构,是人们生活所受到的数字社会变革的深层影响。“数字弱势群体”之内涵,兼具客观方面的社会分化、数字技术和主观方面的数字素养、数字融入双重要素,其外延区别于“传统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和“少数边缘群体”。“数字弱势群体”权益应避免与一般性的公民权益混淆,它主要指向维持公民数字化生活“最低水准”的社会权,具体包括信息平等权、信息自由权、信息安全权和特殊保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鸿沟 数字人权 共同富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横跨22年。根据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1096篇纳入效应量的元分析,被试总人数573609名。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问题、强迫问题、焦虑问题;小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强迫问题、抑郁问题、躯体化问题和焦虑问题;中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大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为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焦虑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打好“组合拳”,即国家层面政策先行、学校层面适度减负、家庭层面期望合理,以此扼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趋势,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固本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群体 检出率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消费同群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群力 韩朝升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本文基于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利用家庭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对消费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居民消费观念受生活环境因素影响,消费基础设施完善可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的同群效应;第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基础设施建... 本文基于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利用家庭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对消费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居民消费观念受生活环境因素影响,消费基础设施完善可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的同群效应;第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丰富居民社会网络来提高居民消费的同群效应;第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类型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城镇家庭、中等收入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受影响更大。因此,建议完善现代化消费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并健全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群效应 居民消费 消费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群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
作者 王斌冰 薛文庆 +5 位作者 孟凡亚 唐继海 罗献伟 苏颖 董燕 王军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评价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和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同时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安徽省免疫规... 目的:评价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和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同时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分别收集2020年至2022年安徽省适龄儿童MPCV-AC和HepB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数据和预防接种数据,比较2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单独接种的AEFI的发生风险。结果:MPCV-AC第1剂次和HepB第3剂次同时接种、MPCV-AC第1剂次单独接种、HepB第3剂次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8.03/10万(280例)、56.37/10万(314例)、51.96/10万(283例);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43.91/10万(256例)、51.35/10万(286例)、48.65/10万(265例),异常反应分别为4.12/10万(24例)、4.85/10万(27例)、3.30/10万(18例)。同时接种组、单独接种组的AEFI发生风险、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的发生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V-AC和HepB同时接种未增加AEFI的发生风险,可作为6月龄儿童同时接种MPCV-AC和HepB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结合疫苗 乙肝疫苗 同时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