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椎体骨质量及生物力学研究
1
作者 张鑫 马朋朋 +4 位作者 刘肃 李伟 张麦粒 赵立春 张春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组[10 nmol/(kg·w)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和二甲双胍组[100 mg/(kg·d)二甲双胍灌胃]。干预8周后收集血清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取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体并检测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最大负荷、刚度,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核转录因子-κB受体配体(RANKL)、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司美格鲁肽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CTX-I、TRACP-5b水平,椎体Tb.Sp及TRA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TRAP、AGEs、RANL及核蛋白中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OC、PINP水平,椎体BMD、BV/TV、Tb.N、Tb.Th及AL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ALP、p-PI3K、p-AKT、p-GSK-3β及核蛋白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司美格鲁肽组与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司美格鲁肽组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DOP大鼠椎体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的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激活PI3K/AKT/GSK-3β/β-catenin成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形成、抑制AGEs/RANKL/NF-κB破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吸收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磷酸钙骨水泥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成骨分化 破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Ron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改善肝纤维化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王海昆 姚萍 +1 位作者 杨涛 席利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剂量AdipoRon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0 mg/kg、200 mg/kg AdipoRon灌胃。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HE染色、Masson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胶原蛋白I(Collagen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滴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肝内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所占百分比(%)。RT-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脂质分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的表达,以及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Arg1)、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标志物(Y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AdipoRon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结构受损、肝细胞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均得到改善,胶原纤维沉积也明显减少;肝组织中Collagen I、α-SMA和TI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内脂滴沉积明显减少;Fasn、Scd1、Cd3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parα和Cpt1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CD68+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Arg1和Ym-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高剂量AdipoRon组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AdipoRon组(P<0.05)。结论AdipoRon具有改善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肝内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 肝脏功能 脂质代谢 巨噬细胞极化 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降糖药对T2DM患者嗅觉神经环路重塑价值的fMRI研究
3
作者 吴敏 李欣 +8 位作者 张雯 李卫萍 张易 李倩 申欣怡 张鑫 计成 毕艳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26,共12页
目的探讨三种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利拉鲁肽、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嗅觉易损脑区与全脑之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基线期和药物治疗两个阶段的... 目的探讨三种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利拉鲁肽、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嗅觉易损脑区与全脑之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基线期和药物治疗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线期研究招募糖代谢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51例和T2DM组191例。评估两组间FC、认知功能、嗅觉行为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药物治疗随访研究中,36例经过二甲双胍治疗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三个治疗组:利拉鲁肽组(n=12)、达格列净组(n=12)和阿卡波糖组(n=12),为期16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估三种药物对FC、认知功能和嗅觉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利拉鲁肽治疗16周后,T2DM患者血糖明显改善,减重效果显著;延迟记忆改善(t=−6.148,P<0.001)和嗅觉阈值升高(t=−2.321,P=0.040);左侧丘脑和左侧枕下回及右侧丘脑和左侧梭状回间FC的代偿升高得到恢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而阿卡波糖和达格列净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利拉鲁肽能够显著改善两侧丘脑和左侧枕叶间的FC、认知功能以及嗅觉阈值,利拉鲁肽具有除代谢益处之外的神经保护作用,而达格列净和阿卡波糖没有表现出嗅觉、认知及脑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功能连接 嗅觉神经环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洛利生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慧敏 詹淑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7-1132,共6页
替洛利生是一种H3受体反向激动剂,通过阻断H3受体的负反馈作用,增加大脑中的组胺水平,从而提高觉醒度,被用于发作性睡病的促觉醒治疗。替洛利生的研发历程跨越了二十多年,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替... 替洛利生是一种H3受体反向激动剂,通过阻断H3受体的负反馈作用,增加大脑中的组胺水平,从而提高觉醒度,被用于发作性睡病的促觉醒治疗。替洛利生的研发历程跨越了二十多年,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替洛利生在治疗发作性睡病方面的长期有效性,也证明了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别是在中国,替洛利生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正式注册批准,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成人患者的日间过度思睡或猝倒,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治疗领域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和便捷的治疗新选择。本文将从研发历史、临床前研究与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安全性等方面总结替洛利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发作性睡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洛利生 发作性睡病 H3受体反向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肾移植后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许钰 刘洋 +2 位作者 李岚 任卫东 申晶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5-791,共7页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30%。肾移植PTDM的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降糖疗效,也要考虑药物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需关注降糖药物与免疫抑制药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30%。肾移植PTDM的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降糖疗效,也要考虑药物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同时需关注降糖药物与免疫抑制药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广泛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部分GLP-1RA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结局和心血管结局,兼具调脂、减轻体质量等多重代谢获益。已有临床研究提示可将GLP-1RA用于肾移植PTDM受者的血糖控制,同时发现其具有减少不良肾脏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改善代谢等多重获益,且未发现GLP-1RA的应用影响肾移植PTDM受者免疫抑制药血药浓度。鉴于GLP-1RA在肾移植PTDM受者治疗中的良好应用潜力,本文综述GLP-1RA治疗肾移植PTDM的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不同GLP-1RA的作用差异,以及其在肾脏保护、多重代谢获益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肾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体质量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肥胖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亚聪 王晨 狄建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015,共5页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复杂疾病,会引起很多其他疾病。肥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肥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及胃袖状切除手术等。其中药物治疗方面一直有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复杂疾病,会引起很多其他疾病。肥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肥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及胃袖状切除手术等。其中药物治疗方面一直有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中几种代表性药物例如利拉鲁肽(liraglutide)、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替尔泊肽(tirzepatide)等最新临床情况以及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本文章主要是对这些抗肥胖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了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肥胖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周轩 邵静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6,共9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生成受损引起的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虽然多数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然而仍有10%~20%的儿童患者,以及高达75%的成...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生成受损引起的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虽然多数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然而仍有10%~20%的儿童患者,以及高达75%的成人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该类患者对多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均不明显,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CITP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在内的一线疗法,以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等二线疗法。近年来,随着对CITP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生物药物和免疫疗法,例如Fcγ受体(Fcγreceptor,FcγR)信号转导抑制剂、新生儿Fc受体抑制剂、补体抑制剂、免疫细胞靶向治疗、血小板去唾液酸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新型疗法通过针对CITP发病机制的不同环节进行干预,旨在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该文就CITP的发病机制、二线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Toll样受体激动剂用于羊抗人载脂蛋白A1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邓碧华 周宇杰 +3 位作者 尹文竹 唐欣薇 梅栋 徐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了筛选能够提高羊免疫应答的Toll样受体激动剂,设计针对羊TLR1~TLR10基因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羊体内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然后,将人载脂蛋白A1(ApoA1)和HMT13佐剂配伍不同的TLR1~TLR9样受体激动剂,分组免疫湖羊后采集血样,... 为了筛选能够提高羊免疫应答的Toll样受体激动剂,设计针对羊TLR1~TLR10基因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羊体内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然后,将人载脂蛋白A1(ApoA1)和HMT13佐剂配伍不同的TLR1~TLR9样受体激动剂,分组免疫湖羊后采集血样,并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在湖羊的血液中均可检测到TLR1~TLR10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过3、5、7次免疫后,添加TLR3激动剂的组效价最高,说明TLR3激动剂Ploy(I∶C)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可作为提高羊疫苗免疫的候选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激动剂 湖羊 APOA1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重症患者谵妄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婉春 李楠 +1 位作者 张忠齐 左祥荣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2-1308,共7页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是重症疾病相关脑功能障碍的最常见表现,重症患者合并谵妄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但临床暂无防治谵妄的“灵丹妙药”。褪黑素是一种松果体分泌的内源性神经激素,具有调节睡...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是重症疾病相关脑功能障碍的最常见表现,重症患者合并谵妄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但临床暂无防治谵妄的“灵丹妙药”。褪黑素是一种松果体分泌的内源性神经激素,具有调节睡眠昼夜节律、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的作用。重症患者谵妄发生时其血清褪黑素的水平时常发生变化,提示褪黑素可能参与谵妄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外源性补充褪黑素可能有防治谵妄的作用。该文对褪黑素用于重症患者谵妄防治的机制和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谵妄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谵妄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突变引起MYH9相关性疾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家系分析
10
作者 孔雪婷 王淡瑜 +5 位作者 刘泽林 周昭贵 钟楠 刘蕾 金梦迪 崔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MYH9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探讨MYH9基因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对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分析,观察镜下血小板形态,并用全外显子测序及一代...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MYH9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探讨MYH9基因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对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分析,观察镜下血小板形态,并用全外显子测序及一代测序法对MYH9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均检测到MYH9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突变c.279C>A:p.(Asn93Lys),均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该病例使用阿伐曲泊帕后,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结论:本研究发现MYH9基因新的碱基突变,该病例对阿伐曲泊帕敏感,通过探讨MYH9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提示MYH9基因可能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9 MYH9-RD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冯颖杰 王雅静 +3 位作者 朱子凡 罗娜 方彭华 张真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384,I0001,共6页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被发现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降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受体的非味觉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辉 冯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苦味的识别对动物生存至关重要,该过程由苦味受体介导。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口腔内的苦味感受器,经信号传导反馈给大脑,产生苦味感知并最终影响食物的选择和排斥。除了基本的味觉功能,苦味受体在口腔外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 苦味的识别对动物生存至关重要,该过程由苦味受体介导。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口腔内的苦味感受器,经信号传导反馈给大脑,产生苦味感知并最终影响食物的选择和排斥。除了基本的味觉功能,苦味受体在口腔外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细胞增殖、代谢调控、免疫反应等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尽管苦味受体的蛋白结构仍未得到全部解析,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未知,但由于其亚型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理想的靶点,并将成为各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探究方向。本文介绍苦味受体在口腔外部分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和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全面系统理解苦味受体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受体 味觉功能 苦味激动剂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ERB-041, a selective ER beta agonist, inhibits iNOS production in LPS-activate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endometriosis via suppression of NF-kappa B activ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Wang Xiu-li Cheng Wen-jun Dai Hui-hua Han Su-ping Fu Shi-lo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1-1341,共1页
关键词 SCI 论文摘要 期刊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宝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肾脏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叶 庄新鸿 +2 位作者 张丽 李佳 王凤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243,共4页
目的 探究金水宝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peptide-1,LP-1)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肾脏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8)... 目的 探究金水宝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peptide-1,LP-1)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肾脏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金水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肾脏血、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频、精神萎靡、口渴喜饮和易饥多食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频、精神萎靡、口渴喜饮和易饥多食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UAE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Hcy、UAER和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段间动脉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 PI)、段间动脉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RI)和叶间动脉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段间动脉PI、段间动脉RI和叶间动脉R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alonic dialdehyde, MDA)、脂质过氧化氢(lipid peroxidation, 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 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L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GPX和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43/48)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35/48)(χ^(2)=4.376,P=0.036)。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4/48),略低于对照组的10.42%(5/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结论 金水宝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和肾脏血流,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 GLP-1受体激动剂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肾脏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内35种抗生素和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测定及暴露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小键 李振环 +2 位作者 谢琳娜 付慧 朱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体内抗生素和β-受体激动剂的暴露水平,本研究采用同位素稀释-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某中学442名青少年(11~15岁)尿液中的7类共35种抗生素(5种大环内酯类、4种四环素类、10种喹诺酮类、3...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体内抗生素和β-受体激动剂的暴露水平,本研究采用同位素稀释-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某中学442名青少年(11~15岁)尿液中的7类共35种抗生素(5种大环内酯类、4种四环素类、10种喹诺酮类、3种β-内酰胺类、11种磺胺类、1种喹噁啉类和1种林可酰胺类)和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水平。尿样测定结果采用尿肌酐进行校正,所得到的样品检出率用于统计分析。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目标物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和体重等级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评估目标物检出率与不同组别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442名青少年中有397名青少年的尿液中检出抗生素或β-受体激动剂,总体检出率为89.8%。除喹噁啉类抗生素未被检出外,实验中共有6类27种抗生素和2种β-受体激动剂被检出,检出率为0.2%~59.0%;其中强力霉素、土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为59.0%、56.1%和34.6%;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主要检出的两类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81.9%和42.3%;优先作为兽用的抗生素检出率最高(85.1%),其次为人用抗生素(41.0%),β-受体激动剂的总体检出率为2.7%。统计分析发现,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男性青少年尿液中的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检出风险是女性的2.17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存在差异,与11岁青少年组相比,12、13岁青少年组的检出风险更高。实验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出率与青少年的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肥胖青少年尿液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出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5倍。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普遍暴露于低剂量的抗生素,且食物和环境中的抗生素可能是青少年体内抗生素暴露的主要来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暴露可能与青少年的肥胖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生素 β-受体激动剂 青少年 尿液 暴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亚丹 贺毅 +4 位作者 孙作厘 杨健 罗燕婷 刘明霞 王海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JAK/STAT、Ras/Raf/MAPK及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综述了IL-15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并总结了以IL-15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小分子激动剂和抑制剂,以期为深入探究IL-15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IL-15受体 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 激动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 1受体激动剂通过Akt/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佳雯 沈佳红 +1 位作者 温雨欣 孙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1R激动剂组(2-pyridylethlamine,Pyri)和H 1R激动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LPS+H 1R激动剂组提前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1的Pyri,1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的LP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标记物GFAP和H 1R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分支和辐射状突起减少,GFAP表达增加,细胞表面H 1R表达下调,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LPS组相比,LPS+H 1R激动剂组激活态星形胶质细胞减少,GFAP表达降低,培养基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下降,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 1R激动剂能够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且Akt/NF-κB通路可能是H 1R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 1受体 H 1受体激动剂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脑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琳瑶 刘丽旭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缺血性脑损伤在脑损伤中占87%,常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多巴胺是大脑内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与自主运动、情感、睡眠、认知等功能密切相关。缺血性脑损伤后患者脑内多巴胺功能严重失调。有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匹尼... 缺血性脑损伤在脑损伤中占87%,常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多巴胺是大脑内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与自主运动、情感、睡眠、认知等功能密切相关。缺血性脑损伤后患者脑内多巴胺功能严重失调。有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匹尼罗、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可通过受体或非受体依赖途径减轻脑损伤,对学习、记忆、行为、意识等功能有明显改善。本文就不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方面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缺血性脑损伤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激动剂作为佐剂在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漫 黄思剑 +5 位作者 李健伦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5,261,共11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急需研发新型治疗药物。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细胞应答,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难以诱导机体...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急需研发新型治疗药物。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细胞应答,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广泛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天然免疫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其配体是一类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TLRs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刺激天然免疫系统,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应答,从而提高疫苗保护效率,是一种高效的疫苗佐剂。该文就TLRs激动剂佐剂的分类、分子结构、诱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治疗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性疫苗 Toll样受体激动剂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方圆 薛婧 +1 位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代谢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代谢危险因素可相互影响并协同作用,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对传统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 代谢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代谢危险因素可相互影响并协同作用,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对传统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抗炎、补充维生素、调节肠道菌群等对残余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同样是影响脑血管病发病及预后的重要措施。新型代谢药物“一专多能”的特点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综述总结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病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管理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代谢危险因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