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减氮的主要化学成分效应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邓小华 杨丽丽 +5 位作者 邹凯 齐永杰 徐文兵 张光利 于庆涛 雷天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997,共7页
目的】增密减氮是一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明确我国南方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对指导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湖南邵阳烟区烟稻轮作田块进行了密度和施氮量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田间试验。三个种植密度... 目的】增密减氮是一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明确我国南方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对指导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湖南邵阳烟区烟稻轮作田块进行了密度和施氮量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田间试验。三个种植密度分别为16667(习惯种植密度)、18182和20000株/hm^2,三个施氮量分别为N 105、120和135 kg/hm^2。测定了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采用隶属函数对化学成分数据进行标准化,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成分权重,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采用η_p^2分析了烤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效应。【结果】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以种植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20 kg/hm^2组合处理最高,其次是密度18182株/hm^2和施氮量135 kg/hm^2组合处理。施氮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46.3%,种植密度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30.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约为23.6%。【结论】采用η_p^2更能客观地定量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种植密度、施氮量及二者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效应不同,以施氮量为主,其次是种植密度。与邵阳当地和我国南方类似地区现行的种植密度(16675株/hm^2)和施氮量(N 135 kg/hm^2)相比,邵阳地区烤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减施氮肥是可行的,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推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8182株/hm^2、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化学成分 增密减氮 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 eta^2值(η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对羟苯基乳酸、多巴和尿黑酸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蕾 万益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在pH=6.0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λ=35nm,采集260~325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求导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以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对羟苯基乳酸(PHPLA)、多巴(Dopa)和... 在pH=6.0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λ=35nm,采集260~325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求导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以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对羟苯基乳酸(PHPLA)、多巴(Dopa)和尿黑酸(HGA)的新方法。该三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3.00、0.06~3.00和0.08~3.00mg/L;检出限分别为0.0307、0.0310和0.0428mg/L。该法用于细胞培养液中PHPLA、Dopa和HGA三组分的同时测定,其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苯基乳酸 多巴 尿黑酸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