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ε-聚赖氨酸对苹果采后灰霉病防治效果及机理
1
作者 窦勇 闾怀中 +2 位作者 孔令伟 董静 姚妙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87-194,共8页
为探寻高效、安全的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方法,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简称ε-PL)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抗性诱导机制,以无菌水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ε-PL诱导处理苹果24 h后,探究ε-PL控制苹果灰霉病的最佳使用... 为探寻高效、安全的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方法,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简称ε-PL)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抗性诱导机制,以无菌水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ε-PL诱导处理苹果24 h后,探究ε-PL控制苹果灰霉病的最佳使用浓度。将ε-PL分别用打孔注入和整果浸泡的方法处理苹果,研究其对苹果抗性物质分泌、抗性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的诱导机制,同时考察其对苹果自然腐烂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mg/L的ε-PL防治苹果采后灰霉病的效果最佳,其能诱导苹果酚类化合物、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能诱导提高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编码基因的表达,提高抗性酶活性。此外,该浓度ε-PL浸果处理0.25 h贮藏50 d后,苹果的自然腐烂率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77.26%,贮藏品质相比对照组更好。因此,ε-PL能有效控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pl 生理机制 灰霉病 苹果 诱导抗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贻贝仿生构建高效抗菌及良好血液相容性的聚胺-酚表面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昊天 李鹏程 +6 位作者 魏嘉佳 王文轩 李天瑀 黄楠 涂秋芬 熊开琴 杨志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83,共11页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ε-PL丰富的氨基质子化形成的阳离子,实现表面高效抗菌的目的。其中DA和ε-PL通过共价交联形成酚胺聚合物,酚胺共同介导基底材料黏附形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椭圆偏光、氨基定量、水接触角(WCA)等材料学表征评价ε-PL@PDA涂层的理化性能;通过菌落计数法、细菌活/死染、液体法等细菌实验评价涂层抗菌性能;通过内皮细胞黏附与增殖实验评价其细胞相容性;通过血小板黏附与激活及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验证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材料学表征结果证明,ε-PL@PDA富氨基涂层成功制备,同时ε-PL的浓度大小会影响涂层的沉积过程;细菌实验表明,ε-PL@PDA涂层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当ε-PL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高达91%;细胞实验和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相较于316不锈钢(316L SS),ε-PL的质量浓度为3、30 mg/mL时,涂层均不会促进细胞毒性增强、血小板黏附和激活以及血栓形成。结论ε-PL@PDA涂层能够在不影响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表面抗菌能力,因此,该高效便捷且适用性强的表面抗菌策略或有助于解决临床血液接触类器械细菌感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仿生 多巴胺(DA) ε-聚赖氨酸(ε-pl) 表面改性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题组随机效应模型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玥 刘红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75,共13页
题组模型可以解决传统IRT模型由于题目间局部独立性假设违背时所导致的参数估计偏差。为探讨题组随机效应模型的适用范围,采用MonteCarlo模拟研究,分别使用2-PL贝叶斯题组随机效应模型(BTRM)和2-PL贝叶斯模型(BM)对数据进行拟合,考虑了... 题组模型可以解决传统IRT模型由于题目间局部独立性假设违背时所导致的参数估计偏差。为探讨题组随机效应模型的适用范围,采用MonteCarlo模拟研究,分别使用2-PL贝叶斯题组随机效应模型(BTRM)和2-PL贝叶斯模型(BM)对数据进行拟合,考虑了题组效应、题组长度、题目数量和局部独立题目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1)BTRM不受题组效应和题组长度影响,BM对参数估计的误差随题组效应和题组长度增加而增加。(2)BTRM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当题组效应大,题组长,题目数量大时使用该模型能减少估计误差,但是当题目数量较小时,两个模型得到的能力估计误差都较大。(3)当局部独立题目的比例较大时,两种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组 2-pl贝叶斯题组随机效应模型 2-pl贝叶斯模型 MCM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牛奶中金霉素残留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吁芳 赵进辉 刘木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822,共5页
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易在人体内蓄积,进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隐患。研究表明,阳离子表面活化剂CT-MAB对金霉素(CTC)具有荧光增敏作用。采用一种新型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经过荧光增强后的含金霉素牛奶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应用三维-偏最小... 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易在人体内蓄积,进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隐患。研究表明,阳离子表面活化剂CT-MAB对金霉素(CTC)具有荧光增敏作用。采用一种新型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经过荧光增强后的含金霉素牛奶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应用三维-偏最小二乘法(3-PLS)进行其处理。结果表明:当CTC浓度在0.2~5 mg/L时,其校正组的相关系数R=0.989 0,校正样本的均方根误差RMSEC=0.219 9,预测组的相关系数R=0.985 5,均方根误差RMSEP=0.247 9。可见使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牛奶中金霉素的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CTMAB 牛奶 金霉素 3-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复配工艺优化及其对水晶肴肉中特定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姚永杰 徐宝才 +1 位作者 王周平 李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共6页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乳酸链球菌素(Nisin)、肉桂醛、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甘氨酸(glycine,Gly)以及复配单、双硬脂酸甘油酯(mono-and diglycerides monostearate,GMS)对水晶肴肉特定腐败...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乳酸链球菌素(Nisin)、肉桂醛、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甘氨酸(glycine,Gly)以及复配单、双硬脂酸甘油酯(mono-and diglycerides monostearate,GMS)对水晶肴肉特定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其对嗜冷杆菌属、肠球菌属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9.53、156.25、156.25、312.5、625、5 000 mg/kg。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两两之间的协同效应指数,明确了ε-PL、Nisin、TP、肉桂醛具有协同效应。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进行复配,得出最优配方为ε-PL 39 mg/kg、Nisin 468 mg/kg、TP 312.5 mg/kg、肉桂醛234.25 mg/kg。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肴肉,在保质期内可明显控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增长,尤以7 d和15 d最为显著,细菌总数抑制率分别达到8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肴肉 ε-pl 肉桂醛 NISIN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骁 谢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4-348,共5页
以空气包装组为对照,在4℃冷藏条件下,研究了单一保鲜剂(ε-聚赖氨酸)和复合保鲜剂(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分别结合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样品的菌落总数、理化等指标,评价两种保鲜方法结合使用的保鲜效果。结... 以空气包装组为对照,在4℃冷藏条件下,研究了单一保鲜剂(ε-聚赖氨酸)和复合保鲜剂(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分别结合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样品的菌落总数、理化等指标,评价两种保鲜方法结合使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货架期约为6d,经过ε-PL和复合保鲜剂浸泡处理的冷却猪肉货架期分别为10d和16d。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能显著延长冷却猪肉货架期,其中,真空包装组比气调组的保鲜效果差;80%CO2+20%O2包装组抑菌以及延缓TVB-N上升的效果最佳,复合保鲜剂组在第20d时还没有超出鲜度标准,但对冷却猪肉色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保水性较差;20%CO2+80%O2的抑菌效果在气调组中最差,但对猪肉的色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复合保鲜剂组保质期约19d;50%CO2+50%O2在抑菌效果、色泽保护以及保水性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pl 气调包装 冷却猪肉 保鲜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L自控式发酵罐中ε-聚赖氨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7
作者 黄国昌 熊妮 +1 位作者 印培民 黄筱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5,共4页
在50L自控式发酵罐上进行了ε-聚赖氨酸(ε-PL)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pH、搅拌转速对ε-PL发酵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pH在5.0以上时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ε-PL基本不合成,甚至出现降解... 在50L自控式发酵罐上进行了ε-聚赖氨酸(ε-PL)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pH、搅拌转速对ε-PL发酵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pH在5.0以上时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ε-PL基本不合成,甚至出现降解现象;当维持pH在4.0左右时,能促进ε-PL的合成。搅拌转速为300 r/min时,有利于溶氧和传质,400r/min时,由于剪切力过大,导致菌丝断裂,ε-PL产量下降。通过控制发酵中后期pH4.0和搅拌转速300r/min的pH反馈控制自动流加补料培养,可获得最大的ε-PL产量7.36g/L,产率0.072g/g,产量较优化前提高近10倍,产率提高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ε-pl) 白色链霉菌 发酵 补料 P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抗菌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柳芬芳 李迎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86,192,共5页
ε-聚赖氨酸(ε-PL)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抑菌剂,由链霉菌好氧发酵产生。具有水溶性、食用性、对人体无毒、高温稳定、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文章综述了ε-PL的抗菌特性、对各种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机制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ε-PL破坏了菌种... ε-聚赖氨酸(ε-PL)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抑菌剂,由链霉菌好氧发酵产生。具有水溶性、食用性、对人体无毒、高温稳定、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文章综述了ε-PL的抗菌特性、对各种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机制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ε-PL破坏了菌种的形态,造成了细胞膜的损伤,并引起细胞内物质的泄露,进一步扰乱了细胞内的酶及蛋白质的正常代谢,引起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最终破坏了细胞的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pl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ε-聚赖氨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昭君 赵志军 +2 位作者 孙俊松 史吉平 王绍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291-296,共6页
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2 g/Lε-聚赖氨酸(ε-PL)和复合抗生素抑菌剂,结合ε-聚赖氨酸与亚甲基蓝形成透明圈的现象初筛产ε-PL的菌株,根据ε-聚赖氨酸与道夫根试剂的特殊沉淀反应现象复筛获得5株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析鉴定,5株... 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2 g/Lε-聚赖氨酸(ε-PL)和复合抗生素抑菌剂,结合ε-聚赖氨酸与亚甲基蓝形成透明圈的现象初筛产ε-PL的菌株,根据ε-聚赖氨酸与道夫根试剂的特殊沉淀反应现象复筛获得5株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析鉴定,5株菌株中包括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1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未鉴定到种)菌株,1株糖多孢属(Saccharopolyspora sp)菌株,1株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其摇瓶发酵ε-聚赖氨酸产量分别为0.06、0.08、0.70、0.82、1.56 g/L;采用2阶段法对wzj4、wzj5进行5 L发酵罐发酵,结果发现,其ε-聚赖氨酸最大产量分别为2.54、6.99 g/L。凝胶色谱分析表明wzj5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分子量大小与对照品相近,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ε-pl生产菌株 不同类型 筛选 鉴定 发酵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