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llelic Variation of β-conglycinin α-subunit Locus cgy-2 on Soybean(Glycine max) Quality Ⅰ. Evaluation of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1
作者 Qiu Zhen-dong Luo Ting-ting +5 位作者 Song Yan-ru Ma Chong-xuan Tian Yu-su Zhou Jin-tao Song Bo Liu Shan-s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1期9-25,共17页
The effects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allergenicα-subunit on soybean amino acid(AA)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cultivar Dongnong 47(DN47)as a genetic background.The near-isogenic line(NIL)NIL-DN47-Δα of DN47,... The effects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allergenicα-subunit on soybean amino acid(AA)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cultivar Dongnong 47(DN47)as a genetic background.The near-isogenic line(NIL)NIL-DN47-Δα of DN47,with an introgression of theα-null trait allele from the high protein donor parent RiB,was created by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 and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A content and nutritional quality.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the total AAs,the 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EAAs)and sulfur-containing(Met and Cys)AAs increased by 4.11%,4.16%,5.20% and 11.96%,respectively in NIL-DN47-Δα compared with DN47.Analyses of the total EAAs(TEAAs)and the EAA index(EAAI)revealed that both parameters in NIL-DN47-Δα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DN47.The null-allele of theα-subunit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AA scores.The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free AAs(FAAs)in the developing seeds of NIL-DN47-Δα and DN47 were compared as of 15 days after flowering(DAF)until matur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FAA content in NIL-DN47-Δα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N47 throughout the late maturation stage(40-60 DAF)of seeds.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FAAs in cgy-2 mutant seeds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gh rates of synthesis and/or accumulation of individual FAAs during seed maturation where 25 DAF w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FAAs.The FAA contents of single soybeanα-null,double(α+α′)and triple(α+α′+group I)-null mutant combination lines were investigated.In all of these combinations,introduction of the cgy-2 gene invariably raised the FAA content of mature seeds above that of the DN47.In summary,the enhanced protein quality in cgy-2 mutants resulted from several factors.(1)There was a general increase in the contents of most AAs and FAAs in NIL-DN47-Δα.(2)The induced synthesis of free Arg contributed effectively to the high FAAs of various storage-protein-deficiency mutants.For example,in the S2(null α,group I),the free Arg content was seven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DN47,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FAA content in the seed.(3)The increase of sulfur-containing AAs in theα-null type NIL mainly resulted from elevated Met content.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cgy-2 mutation might improve the protein quality of soybean seeds and that lacked of the allergenicα-subunit resulted in increased the FAA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Glycine)β-conglycinin α-subunit null mutant free amino acid arg-overproducing seed storage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pecF基因的N端缺失及其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明 马聪 赵开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采用PCR技术 ,以层理鞭枝藻DNA为模板 ,扩增藻红蓝蛋白重组酶F基因 (pecF)部分DNA片段 ,从而获得pecF的N端缺失突变 ,该片段 (pecFn)的大小为 4 86bp .把pecFn插入pBluscript的多克隆位点得重组质粒pBlu pecFn ,经DNA序列测定 ,与文献... 采用PCR技术 ,以层理鞭枝藻DNA为模板 ,扩增藻红蓝蛋白重组酶F基因 (pecF)部分DNA片段 ,从而获得pecF的N端缺失突变 ,该片段 (pecFn)的大小为 4 86bp .把pecFn插入pBluscript的多克隆位点得重组质粒pBlu pecFn ,经DNA序列测定 ,与文献报道的pecF基因该部分序列一致 .表达载体pGEMD经PvuⅡ、XhoⅠ双酶切消化 ,与pecFn连接 ,酶切鉴定pecFn已正确插入到该表达载体中 .将表达质粒pGEMD pecFn转化E .coliBL2 1(DE3) ,细胞经IPTG诱导 ,获得了高效表达 ,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18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层理鞭枝藻 pecF基因 N端缺失 原核蓝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红蓝蛋白α-亚基体外重组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明 武栋 赵开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497,共4页
对我们建立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体外重组体系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让表达的不具有组氨酸亲和标记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连接/异构酶E亚基(简称PecE)与具有组氨酸亲和标记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连接/异构酶F亚基(简称Histag-PecF)共同变性再... 对我们建立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体外重组体系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让表达的不具有组氨酸亲和标记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连接/异构酶E亚基(简称PecE)与具有组氨酸亲和标记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连接/异构酶F亚基(简称Histag-PecF)共同变性再复性,然后通过Ni2+金属鳌合亲和层析提纯PecE/Histag-PecF复合物,该PecE/Histag-PecF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基 体外重组体系 藻红蓝蛋白 连接/异构酶 基因重组 藻类植物 色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固定化与光化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飞 周明 +1 位作者 赵开弘 冉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α PEC)的可逆光致变色活性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耐疲劳性等光化学性质。将α PEC固定于琼脂糖、明胶、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等不同载体上,检测了固定化α PEC在不同时间、不同可逆光致变...  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α PEC)的可逆光致变色活性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耐疲劳性等光化学性质。将α PEC固定于琼脂糖、明胶、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等不同载体上,检测了固定化α PEC在不同时间、不同可逆光致变色循环次数后的剩余光化学活性,经过对凝胶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及制作工艺等的比较,发现琼脂糖是α PEC的一种较好的固定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鞭枝藻 藻红蓝蛋白 Α亚基 固定化 稳定性 可逆光致变色 藻胆蛋白 包埋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PCC7120基因all5292和alr0647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思礼 王建林 +1 位作者 张娟 周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8,共8页
通过BLAST软件分别对藻胆蛋白裂合酶(biliprotein lyase)编码基因cpcS和cpcT进行同源搜索分析,在鱼腥藻(Anabaena)PCC7120中获取了同源基因all5292和alr0647。同源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对应的裂合酶氨基酸序列相... 通过BLAST软件分别对藻胆蛋白裂合酶(biliprotein lyase)编码基因cpcS和cpcT进行同源搜索分析,在鱼腥藻(Anabaena)PCC7120中获取了同源基因all5292和alr0647。同源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对应的裂合酶氨基酸序列相似程度分别达到53.4%和61.4%。随后,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All5292和Alr0647无论单独还是共同表达均没有裂合酶催化藻蓝胆素PCB结合到藻蓝蛋白(phycocyanin)或藻红蓝蛋白(phycoerythrocyanin)β亚基上的功能。通过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对鱼腥藻PCC7120的培养,还对这两个基因的调控表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all5292和alr0647的表达与氮源的缺乏与否有联系,在氮胁迫条件下两个基因均进行了转录而在氮源充足的情况下则没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PCC7120 藻蓝蛋白β亚基 藻红蛋白β亚基 裂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色氨酸环境的光谱探测
6
作者 周明 武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应用N-溴化琥珀酰亚胺(N-bromosuccinimide)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PecE、PecF)色氨酸的化学修饰,用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探测了色氨酸化学修饰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微观环境,发现PecE和PecF的色氨酸都处在疏... 应用N-溴化琥珀酰亚胺(N-bromosuccinimide)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PecE、PecF)色氨酸的化学修饰,用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探测了色氨酸化学修饰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微观环境,发现PecE和PecF的色氨酸都处在疏水区域或带负电荷区域,PecE的色氨酸残基更靠近分子表面.由于色氨酸是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的必需氨基酸,这些分析加深了解了色氨酸在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催化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裂合异构酶 色氨酸 光谱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操纵子F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郑敏 答亮 +3 位作者 邓明刚 秦艺旻 周明 赵开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以层理鞭枝藻总 DNA为模板 ,用 PCR技术扩增得到藻红蓝蛋白操纵子 F基因(pec F) ,然后克隆于质粒 p Bluescript sk(+)。将 pec F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 p GEMD,所形成重组质粒 p GEMD- pec F在 E.coli BL2 1 (DE3 )中获得 1 0 %外源表达... 以层理鞭枝藻总 DNA为模板 ,用 PCR技术扩增得到藻红蓝蛋白操纵子 F基因(pec F) ,然后克隆于质粒 p Bluescript sk(+)。将 pec F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 p GEMD,所形成重组质粒 p GEMD- pec F在 E.coli BL2 1 (DE3 )中获得 1 0 %外源表达蛋白并形成包涵体。这个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 2 2 .5 k Da,与按 DNA序列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一致。经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重组实验证明 ,该 pec F基因编码的表达产物 Pec F与藻红蓝蛋白操纵子 E基因(pec E)的表达产物 Pec E共同存在时 ,具有藻红蓝蛋白裂合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操纵子F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层理鞭枝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E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盛树斌 张富铁 +3 位作者 邓明刚 秦艺旻 周明 赵开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pecE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及体外重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波 朱菁萍 +1 位作者 周明 赵开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为研究藻蓝蛋白 (PC)和藻红蓝蛋白 (PEC) β亚基 (分别简称为 β PC、β PEC)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MegaprimerPCR定点突变技术设计 β PC、β PEC中与藻蓝胆素连接的第二个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蛋白质 β PC(C15 5I)和 β PEC(C... 为研究藻蓝蛋白 (PC)和藻红蓝蛋白 (PEC) β亚基 (分别简称为 β PC、β PEC)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MegaprimerPCR定点突变技术设计 β PC、β PEC中与藻蓝胆素连接的第二个半胱氨酸的定点突变蛋白质 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将相应的基因片段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 30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l(DE3)。经IPTG诱导后 ,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在大肠杆菌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β PC(C15 5I)和 β PEC(C15 5I)与藻蓝胆素的重组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的结构基本没发生改变 ,有利于对 β PC和 β PEC的生物合成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胆蛋白 藻蓝蛋白 藻红蓝蛋白β亚基 半胱氨酸 定点突变 体外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α亚基体内重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滕吟 周明 +1 位作者 陈芳 赵开弘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3-497,共5页
为了研究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相容的4种重组质粒pETDuetp-ecA、pCOLADuet-pecE、pCDFDuetp-ecF和pACYCDuet-ho1-pcyA,将裂合酶基因pecE和pecF、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1、藻蓝胆素合成酶基因pcyA和脱辅基藻红蓝蛋白α... 为了研究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构建相容的4种重组质粒pETDuetp-ecA、pCOLADuet-pecE、pCDFDuetp-ecF和pACYCDuet-ho1-pcyA,将裂合酶基因pecE和pecF、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1、藻蓝胆素合成酶基因pcyA和脱辅基藻红蓝蛋白α亚基基因pecA共同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色素蛋白锌电泳和光谱检测表明产生了生物活性的PecA-PCB。结果表明生成的色素藻胆蛋白具有藻红蓝蛋白α-亚基所特有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致变色性质。而在裂合酶基因pecE和pecF不转入大肠杆菌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内只有0.1%的PecA-PCB产生。以上研究对藻胆蛋白生物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PECA pecE pecF 体内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的重组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鲁 周明 +3 位作者 邓明刚 赵开弘 STORF Max SCHEER Hugo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2,共5页
利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 PCB重组 ,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高效可逆光化学性质分析表明 ,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直接重组 ,生成的胆素蛋白中辅基色素仍为藻蓝胆素 ;而藻红蓝蛋白 ... 利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 PCB重组 ,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高效可逆光化学性质分析表明 ,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直接重组 ,生成的胆素蛋白中辅基色素仍为藻蓝胆素 ;而藻红蓝蛋白 α-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在藻红蓝蛋白 α-亚基重组酶 (pec E和 pec F基因的表达产物 )催化下重组 ,生成的胆素蛋白中辅基色素转变为藻紫胆素 ,并具有高效可逆光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α-亚基 重组 高效可逆光化学特性 脱辅基蛋白 藻蓝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操纵子A、E和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亚楠 武栋 +1 位作者 周明 赵开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通过PCR技术从鱼腥藻PCC712 0总DNA中扩增藻红蓝蛋白A基因 (pecA)、E基因 (pecE)、F基因 (pecF) ,将pecA、pecE、pecF分别克隆于pBluescript,然后将pecA、pecE、pecF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0a进行高效表达。pecA表达产物藻红蓝蛋白α... 通过PCR技术从鱼腥藻PCC712 0总DNA中扩增藻红蓝蛋白A基因 (pecA)、E基因 (pecE)、F基因 (pecF) ,将pecA、pecE、pecF分别克隆于pBluescript,然后将pecA、pecE、pecF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0a进行高效表达。pecA表达产物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PecA与藻蓝胆素PCB在pecE/pecF表达产物裂合异构酶PecE/PecF催化下进行体外重组 ,产物经提纯后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 ,结果表明生成的色素藻胆蛋白具有藻红蓝蛋白α 亚基所特有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PCC7120 藻红蓝蛋白 操纵子 基因 克隆 表达 体外重组 裂合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王娟 苏海璐 +2 位作者 陈秀丽 苏平 涂俊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藻红蓝蛋白a亚基,该蛋白是具有天然活性的红色荧光蛋白。从温度、pH、光照、离子浓度等方面考察该色素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同时考察了一些金属离子和小分子对其荧光紫外光谱影响。研究表明,温度低于3... 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藻红蓝蛋白a亚基,该蛋白是具有天然活性的红色荧光蛋白。从温度、pH、光照、离子浓度等方面考察该色素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同时考察了一些金属离子和小分子对其荧光紫外光谱影响。研究表明,温度低于37℃能较好的保存蛋白;pH在4~9之间蛋白较稳定存在;紫外照射能破坏蛋白结构、避光可以保持蛋白稳定;离子强度对蛋白没有多大影响;碳水化合物影响较小;而多数金属离子对蛋白荧光有猝灭作用等。这些研究都为藻红蓝蛋白作为食品化妆品天然色素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藻红蓝蛋白α亚基 天然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培养基增加层理鞭枝藻藻胆蛋白产量
14
作者 李月 邓迎峰 +1 位作者 周明 赵开弘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1-535,共5页
关键词 层理鞭枝藻 藻红蓝蛋白 藻蓝蛋白 别藻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