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CD和CMCD对2-硝基联苯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邦成 高士祥 +3 位作者 韩尚富 陆根法 宋莉娟 邵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共2页
对β-环糊精(β-CD)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CD)对一株不动杆菌属菌株降解2-硝基联苯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CD和CMCD均能增加2-硝基联苯的表观溶解度和促进其微生物降解,CMCD的促进作用比β-CD更明显;环糊精对2-硝基联苯降解的促进... 对β-环糊精(β-CD)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CD)对一株不动杆菌属菌株降解2-硝基联苯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CD和CMCD均能增加2-硝基联苯的表观溶解度和促进其微生物降解,CMCD的促进作用比β-CD更明显;环糊精对2-硝基联苯降解的促进作用大小与增溶作用的强弱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羧甲基-β-环糊精 2-硝基联苯 不动杆菌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β-CD/1-MCP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翊 孙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βCD与1-MCP包结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并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Tm和(dα/dT)m)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两种...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βCD与1-MCP包结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并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参数(Tm和(dα/dT)m)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是不同的,单一升温速率法计算出的E和A值遵循关系式:lnA=0.1059E+1.013,即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对E的计算,则依赖于升温速率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1-甲基环丙烯 升温速率 热分解动力学 程序升温热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耀辉 徐国祺 黄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目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作为一种广谱有机杀菌剂,较差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IPBC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拓宽在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研制一种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方法】以β-环糊精(β-CD)为主... 【目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作为一种广谱有机杀菌剂,较差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IPBC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拓宽在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研制一种新型IPBC/β-环糊精复合防霉剂。【方法】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IPBC为客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PBC/β-CD复合防霉剂。选取主客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包合反应的影响并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耐光老化分析等方法对防霉剂进行表征分析。用相溶解度法测试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增溶特性。以可可球二孢、黑曲霉、桔青霉、绿色木霉4种真菌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质量分数的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抑菌效力进行评价,获得综合防霉性能指标。【结果】(1)IPBC/β-CD复合防霉剂的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发生变化;复合防霉剂具有均匀分布、四边规整的微观形貌特征;以包合率为参考指标,复合防霉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β-CD与IPBC的摩尔比4∶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制备的防霉剂中IPBC的包合率可达52.02%。(2)复合防霉剂中有效成分IPBC热降解温度由120℃提高到220℃,且在紫外光照射60 min后,表面仅发生轻微黄变;β-CD对IPBC有明显的增溶效果,当β-CD浓度为0.01 mol/L时,IPBC的水溶性可提高1.65倍。(3)随着防霉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对4种真菌的抑菌效力逐渐提高;质量分数1.00%的复合防霉剂抑菌性能最佳;7天培养后,可可球二孢、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7、49.12、52.45和39.93 mm。【结论】本研究制备的IPBC/β-CD复合防霉剂改善了IPBC的水溶性和光热稳定性,并且对4种常见的木竹材真菌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力。本研究可以提升IPBC的水溶性和应用稳定性,进而扩展IPBC在木竹材防霉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霉剂 包合 稳定性 水溶性 抑菌性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 β-环糊精(β-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dS/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碧桃 董娜 +4 位作者 慕红梅 雷自强 佟永纯 白洁 王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6-859,89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和CdS半导体复合相结合的技术,可以使TiO2对光的响应拓展到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当n(Fe3+)∶n(CdS)∶n(TiO2)=0.005∶1∶1、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1 h、光源为太阳光时,Fe3+-CdS/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 h内可以使亚甲基蓝(MB)溶液的降解率达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cdS/TiO2 复合半导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CdS复合膜制备及其对吡啶的传感特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姗 房喻 +3 位作者 张颖 王明珍 胡道道 廖奕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4-518,共5页
利用壳聚糖(CS)易于成膜的特点,模拟生物矿化,在有机物调制下通过异相成核生长制备了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研究了成膜条件对膜的水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对水体中吡啶的响应特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CS/CdS... 利用壳聚糖(CS)易于成膜的特点,模拟生物矿化,在有机物调制下通过异相成核生长制备了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研究了成膜条件对膜的水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对水体中吡啶的响应特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均匀性好,CdS以物理掺杂方式均匀分布于CS薄膜中,CdS颗粒尺寸在70nm左右.但薄膜荧光光谱位置和形状表明实际发光的CdS簇集体直径小于20nm.由此推测电镜观察到的CdS颗粒可能是由许多CdS小颗粒聚集而成,小颗粒之间因有机物的存在而相互隔离.CS/CdS纳米颗粒复合膜的荧光发射对水体中吡啶的存在十分敏感,微量吡啶的存在会引起薄膜荧光发射急剧增强.除铜和碘离子外,水体系中其他常见离子对薄膜荧光发射没有显著影响,预期CS/CdS纳米颗粒复合薄膜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水体系吡啶测定专用传感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 壳聚糖 荧光 纳米复合材料 薄膜 壳聚糖-cdS复合膜 制备 吡啶 传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β-CD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勇 李彩霞 +3 位作者 李鹏 曹洋 裴生美 陈年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共5页
研究了EDTA和β-CD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加入EDTA、β-CD不仅可减缓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的褪色速度,还可有效地抑制色素因Fe3+而对其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 研究了EDTA和β-CD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加入EDTA、β-CD不仅可减缓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的褪色速度,还可有效地抑制色素因Fe3+而对其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EDTA对含Fe3+色素的护色作用均优于β-CD,增强了色素的稳定性,使之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果实 红色素 Fe^(3+) 稳定性 EDTA β-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MMA/β-CD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秀珍 凤权 +2 位作者 侯大寅 解文斌 鲍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119,共3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的制备PMMA/β-CD纳米纤维。得到均匀的、重现性好的纳米纤维的最佳纺丝参数是:纺丝液流量0.2mL/h,所施加的电压18kV,接收距离15cm。我们发现β-CD能促使PMMA纺丝液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制备出无串珠、形态均匀的纳...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的制备PMMA/β-CD纳米纤维。得到均匀的、重现性好的纳米纤维的最佳纺丝参数是:纺丝液流量0.2mL/h,所施加的电压18kV,接收距离15cm。我们发现β-CD能促使PMMA纺丝液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制备出无串珠、形态均匀的纳米纤维,这归结于β-CD的加入提高了纺丝液的导电性和黏度。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一些β-CD分子位于纳米纤维的表面。这也表明这样的纳米纤维膜有望用作分子滤膜或作为废水处理中捕获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小分子污染物的纳米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β-cd 静电纺丝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侯进 陈国华 孟显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并考察了复合纳米粒子用量、光照条件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加入0.30 g复合纳米粒子,可以达到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并考察了复合纳米粒子用量、光照条件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加入0.30 g复合纳米粒子,可以达到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甲基橙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最大吸收波长464 nm处的吸收峰迅速减弱,并最终消失,且在258 nm和455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说明甲基橙发生了降解;溶液pH值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有一定的影响,在弱酸性条件下降解效率较高;复合纳米粒子比普通CdS降解效率高,2 min时高出50%,400 min时高出21.3%.初步提出了复合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机理,复合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是光催化降解作用的前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 甲基橙 光催化降解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CGTase突变体制备及其产γ-CD条件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金鹏 王萍 +3 位作者 苑征 李林林 范浩然 金征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5-1020,共6页
采用定点突变法将来自Bacillussp.G-825-6的γ-CGTase的211位的酪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并利用突变体Y211L催化淀粉制备γ-CD,分别研究了底物种类、底物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对γ-CD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 采用定点突变法将来自Bacillussp.G-825-6的γ-CGTase的211位的酪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并利用突变体Y211L催化淀粉制备γ-CD,分别研究了底物种类、底物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对γ-CD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木薯淀粉质量分数为6%,加酶量为4 U/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催化产生γ-CD的产率可达到14%,以总环糊精质量分数为100%计,催化产γ-CD的比率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TASE γ-cd 定点突变 产物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I06A-02832产生的VEGFR2-CD拮抗剂发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忠科 张洋 +2 位作者 郭连宏 姜蓉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12,421,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链霉菌I06A-02832发酵液中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VEGFR2-CD)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 phadex LH-20、HPLC等分离手段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 目的分离鉴定链霉菌I06A-02832发酵液中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VEGFR2-CD)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 phadex LH-20、HPLC等分离手段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以ELISA法检测其次生代谢产物对VEGFR2-CD的拮抗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两个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2832B和2832C;化合物2832B的化学结构与环(脯氨酸-酪氨酸)一致,化合物2832C的化学结构与环(苯丙氨酸-甘氨酸)一致,均对VEGFR2-CD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2832B和2832C是具有VEGFR2-CD活性的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首次报道它们具有VEGFR2-CD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R2-cd 链霉菌 环二肽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在光催化降解茜素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进 陈国华 季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对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在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min时茜素红降解效率可达28.6%—82.7%,30min时茜素红降解效率达到71.9%—98.2%;茜素红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最大吸收波长261nm处的吸收峰迅速减弱,并最终消失,而... 对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在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min时茜素红降解效率可达28.6%—82.7%,30min时茜素红降解效率达到71.9%—98.2%;茜素红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最大吸收波长261nm处的吸收峰迅速减弱,并最终消失,而在223nm和228nm处分别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说明茜素红发生了降解;溶液pH值对光催化降解茜素红有一定的影响,在弱酸性条件下降解效率较高;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比CdS粒子降解效率高,2min时降解效率高出24.2%,30min时高出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cdS复合纳米粒子 光催化降解 茜素红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对T细胞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纯 黄绍良 +3 位作者 段连宁 李浩威 温冠媚 魏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4-53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抗CD4 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 0 CD4 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供鼠 (C5 7BL 6 H 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受... 目的 :探讨应用抗CD4 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 0 CD4 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供鼠 (C5 7BL 6 H 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受鼠 (BALB CH 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设单抗组 (加抗CD4 0L单抗 )和对照组 (不加单抗 ) ,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 7天 ,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 ,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 γ、IL 2、IL 4、IL 10等的水平 ,第 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 T和CD8+ T细胞上CD2 5、CD6 9、CD4 0L和CD4 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 ,第 1、3、5天采用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 ,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 + T和CD8+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单抗组中CD4 + CD2 5 + T、CD4 + CD6 9+ T、CD8+ CD2 5 + T、CD4 + CD4 0L+ T和CD8+ CD6 9+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CD8+ CD4 0L+ T和CD4 + CD4 5RA +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 4和IL 10几乎无法测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cd40L T细胞表型 细胞因子 分泌作用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存在下MMA细乳液体系的RAFT聚合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亚军 倪沛红 +1 位作者 纪晓丽 余樟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The methyl methacrylate(MMA)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β-cyclodextrin(β-CD) was investigated. β-CD is found to act both as an efficient so... The methyl methacrylate(MMA)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β-cyclodextrin(β-CD) was investigated. β-CD is found to act both as an efficient solubilizer for RAFT agent(2-cyanopro-2-yl dithiobenzoate) and as a stabilizer for heterogeneous polymerization. The RAFT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s with or without β-CD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kinetic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problem of poor latex stability was observed in this system. A good result of the control over RAFT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MMA was obtained with β-CD. The increase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h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nomer conversion. The polydispersity index of the polymer with β-CD(PDI=1.18—1.21) is smaller than that without β-CD. TEM photographs showed that the PMMA particles produced with β-CD had smooth surfaces and uniform particle size. Higher amount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hexadecane was found in favor of improving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system. Oil soluble initiator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 RAFT聚合 细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Al2O3/ATP复合材料对乙腈/正丙醇的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俊 韶晖 +2 位作者 解丹燕 冷一欣 黄春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07-3413,共7页
以β-CD/Al_2O_3/ATP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对乙腈和正丙醇体系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条件对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β-CD/Al_2O_3/ATP对体系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温度的降低和振荡速率的增大均... 以β-CD/Al_2O_3/ATP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对乙腈和正丙醇体系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条件对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β-CD/Al_2O_3/ATP对体系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温度的降低和振荡速率的增大均使得静态饱和吸附量增大。利用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数据,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乙腈和正丙醇在复合材料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地减小流速和增加柱高,有利于提高吸附分离效果。当流速为0.05L/min,柱高为10cm,β-CD/Al_2O_3/ATP复合材料对乙腈和正丙醇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82.6mg/g和69.76mg/g,乙腈的选择性达到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 凹凸棒土 乙腈 正丙醇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丹 杨志刚 +2 位作者 李庆华 吴祖常 吕俊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10-1315,共6页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和CCK-8试剂盒检测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等方法比较不同培养体系对NK细胞增殖前后的数量、纯度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同方法对IL-2的浓度与NK细胞增殖效率及杀伤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经免疫磁珠分选法所得的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扩增18天后,IL-2/IL-15/SCF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含细胞因子组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IL-2/IL-15组和IL-2/IL-15/SCF组在效靶比10∶1时杀伤活性均高达90%以上。低、中、高浓度IL-2组扩增倍数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K562细胞杀伤率的比较上,高浓度组明显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结论:在10%人AB血清的SCGM中加入IL-2/SCF/IL-15细胞因子组合,可使经MACS纯化的NK细胞在体外高效地活化及增殖;本培养体系中IL-2浓度较低(<1 000U/ml)时,NK细胞的扩增效率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与IL-2的浓度高低无相关性;而高浓度的IL-2(≥1 000U/ml)可进一步激活纯化后NK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56+CD16+NK细胞 MACS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红霞 裘宇容 +2 位作者 包杰 李娟 赖伟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RA患者以及24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的数量及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与健康对照相似,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82±0.38 vs.0.57±0.26,P=0.013),TCRαβ+CD4-CD8-T细胞表面的FAS的表达增高(1.23±0.69 vs.0.80±0.45,P=0.016),并与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9,P=0.000);TCRαβ+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CD4-CD8-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RF、WBC、CRP以及ESR之间均无相性(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显著增加,表明TCRαβ+CD4-CD8-T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调。RA患者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疾病活动性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在RA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CRαβ+CD4-cd8-T细胞 FAS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在绿茶饮料加工中的保香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靖 须海荣 陈利燕 《中国茶叶》 2003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绿茶饮料 加工 β-cd 保香作用 香气指数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CD28家族的新成员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玉华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研究进展 B7-cd28 协同刺激 信号转导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CD_(56)^+NKT细胞及CD_3^-CD_(56)^+NK细胞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冯伟华 蔡蓓 +1 位作者 王兰兰 陈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3+CD56+NKT细胞作为一类新的具有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意义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而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初...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3+CD56+NKT细胞作为一类新的具有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意义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而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抗肿瘤细胞CD3+CD56+NKT细胞及CD3-CD56+NK细胞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18例恶性肿瘤患者(55例肺癌患者和63例乳腺癌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及CD3+CD56+NKT细胞、CD3-CD56+NK细胞表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组CD3+CD8+T细胞、CD3+CD56+NKT细胞以及CD3-CD56+NK细胞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中以CD3+CD8+T细胞和CD3+CD56+NKT细胞明显增加为主;乳腺癌患者中以CD3+CD56+NKT细胞和CD3-CD56+NK细胞明显增加为主。结论CD3+CD56+NKT细胞在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抗肿瘤效应中占据重要地位,而CD3+CD8+CTL和CD3-CD56+NK细胞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8+T细胞 CD3+CD56+NKT细胞 CD3-cd56+NK细胞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丁香精油/β-CD包合物的PVA活性包装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靖 李文 +1 位作者 郝喜海 薛琼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0,共3页
以丁香精油/β-CD包合物为活性成分,以PVA(聚乙烯醇)为成膜基材采用流延法制备活性包装膜,研究包合物添加对PVA膜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添加可赋予PVA膜抗霉菌性能,当包合物添加量大于10%时,PVA活性包装膜可达... 以丁香精油/β-CD包合物为活性成分,以PVA(聚乙烯醇)为成膜基材采用流延法制备活性包装膜,研究包合物添加对PVA膜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添加可赋予PVA膜抗霉菌性能,当包合物添加量大于10%时,PVA活性包装膜可达到0级抗霉菌标准。包合物的添加量<20%时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显著;添加量为10%~15%时膜撕裂度相对于纯PVA膜显著增大。在PVA中添加10%的包合物可制备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佳的活性包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β-cd包合物 聚乙烯醇 活性包装膜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