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式炉制备纯三氧化钼的粒度控制及生产应用
1
作者 解小锋 魏改莉 +6 位作者 冀酉 何江山 杨艳 雷宁宁 李玉涛 康冲 霍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针对当前立式炉生产三氧化钼(MoO_(3))产品粒度偏小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粒度纯MoO_(3)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原料粒度、优化立式炉焙解工艺参数及缩短混料机运行时间,可实现产品粒度分布的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生产纯三氧化... 针对当前立式炉生产三氧化钼(MoO_(3))产品粒度偏小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粒度纯MoO_(3)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原料粒度、优化立式炉焙解工艺参数及缩短混料机运行时间,可实现产品粒度分布的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生产纯三氧化钼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原料二钼酸铵(ADM)FSSS粒度≥38μm,立式炉焙解温度490℃、下料量7.5 kg/min、焙解时间70 min和炉内压力-60~0 Pa,以及混料机混料时间2 min。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后,6个月内所生产MoO_(3)产品的平均FSSS粒度由原工艺的9.03μm增至16.15μm,大颗粒(FSSS粒度10~25μm)产量占比从原工艺的35.28%提升至85.43%。该优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MoO_(3)产品粒度偏细导致的钼粉压制性差等问题,为后续钼金属深加工提供了理想的原料保障。本研究为立式炉工业化生产大粒度纯MoO_(3)提供了可量化的工艺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三氧化钼 立式炉 粒度 工艺参数 混料机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沙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防除垢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2
作者 钱剑峰 孔繁鹏 +3 位作者 曹佳玲 徐莹 张吉礼 王海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针对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换热器结垢问题,探究含沙污水中含沙量及泥沙中值粒径对结垢的影响。搭建含沙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防除垢实验台,在污水流速0.57、0.81、1.15 m/s,污水含沙量50、100、500、700、1200 g/m^(3),泥沙中值粒径为0.05、... 针对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换热器结垢问题,探究含沙污水中含沙量及泥沙中值粒径对结垢的影响。搭建含沙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防除垢实验台,在污水流速0.57、0.81、1.15 m/s,污水含沙量50、100、500、700、1200 g/m^(3),泥沙中值粒径为0.05、0.15、0.28、0.45 mm,换热管内径20 mm等特性参数下开展实验研究,并结合超声波声空化作用,探讨两者的耦合效果。研究表明:含沙污水的结垢量存在波动,0.45 mm泥沙中值粒径波动更为明显;含沙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泥沙中值粒径的不断提高,结垢量逐渐减小,最大差值为16.1 g,传热系数相差130.49 W/(m^(2)·K);超声波有着良好的防、除垢效果,1.15 m/s流速下的防、除垢效果最好,除垢率高达84%;相比泥沙中值粒径,含沙量对声空化效果影响更为明显,含沙量的增大会抑制声空化作用,影响效果5~50 min最为剧烈,大含沙量相比小含沙量,除垢率下降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热泵系统 超声波应用 除垢 含沙量 泥沙中值粒径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的空间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卫东 孟海军 +3 位作者 孙利杰 张春福 张进成 郝跃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6-1394,共19页
空间环境中复杂的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要求太阳电池在具备较高功质比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优良的抗辐照性能和可靠性。钙钛矿太阳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PSC)凭借其低成本、优异的耐辐照性和轻质特性,在空间应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空间环境中复杂的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要求太阳电池在具备较高功质比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优良的抗辐照性能和可靠性。钙钛矿太阳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PSC)凭借其低成本、优异的耐辐照性和轻质特性,在空间应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国内外研究者已在PSC的空间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性研究与实证工作。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重点总结了PSC在粒子辐照、高真空和强光照等复杂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空间实测案例,归纳了PSC在空间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粒子辐照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群粒子群优化策略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4
作者 王珂 姜春艳 +1 位作者 黄黎 张新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7-454,I0006-I0008,共11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全局搜索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及路径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种群粒子群优化(three-popul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PPSO)策略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通过探索...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全局搜索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及路径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种群粒子群优化(three-popul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PPSO)策略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通过探索群、开发群和增强群的协同进化机制,增强了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探索群利用粒子质量评估和随机选择策略更新速度;开发群采用线性认知系数动态调整机制;增强群引入较大随机分量以减少局部最优影响.算法引入随机扰动策略,当搜索性能停滞时对粒子群施加扰动,以增强多样性.在单峰函数(F_(1))、带噪声单峰函数(F_(4))和多峰函数(F_(9))3类基准函数测试中,TPPSO算法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优于传统PSO算法、SAVPSO算法和RRT*算法,验证了其优异的优化性能和稳定性.在4个10 m×10 m的二维标准环境中生成的路径能有效规避障碍物并减少不必要的迂回,路径质量最优.复杂环境验证实验进一步发现,在动态多障碍物环境中的规划成功率达91.5%;三维环境中的平均爬升率为10.7%.TPPSO算法能有效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路径规划 粒子群优化 进化算法 线性认知系数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能离子作用对氧化铝颗粒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安政杰 赵军平 +2 位作者 艾志军 吴治诚 张乔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200,共12页
为掌握表面改性氧化铝颗粒的过程中颗粒表面类金刚石薄膜形貌的调控方法,基于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沉积系统,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外施电压作用下,生长在氧化铝颗粒表面的类金刚石膜层的形貌特征及不同膜层形貌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在不... 为掌握表面改性氧化铝颗粒的过程中颗粒表面类金刚石薄膜形貌的调控方法,基于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沉积系统,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外施电压作用下,生长在氧化铝颗粒表面的类金刚石膜层的形貌特征及不同膜层形貌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在不同条件下沉积的类金刚石膜层的形貌观测发现,直流电压作用下,膜层会完全保留颗粒的本征形貌特征;脉冲电压作用下,膜层表面存在大量岛状凸起结构,并基于膜层的生长模式和荷能离子与基底发生的相互作用分析了膜层会出现上述两种形貌的原因。当膜层尚未完全覆盖氧化铝时,化学键键能的差异使得碳原子在氧化铝表面会倾向于形成岛状结构,基底表面电荷积聚引起的离子通量密度空间不均匀分布则会使得膜层趋于均匀生长。当膜层完全覆盖氧化铝后,高能离子会引发膜层表面碳原子产生横向位移,使得膜层趋于平滑。为使类金刚石膜层能够在氧化铝颗粒表面形成岛状结构,应限制脉冲电压的占空比及电压幅值,以限制积聚的电荷量,同时应降低能量大于350 eV的离子占比,使得岛状结构能够保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制备参数在氧化铝粉体颗粒表层沉积具有岛状结构的类金刚石膜层可提高颗粒比表面积,有利于改善颗粒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空心阴极放电 外施电压作用 形貌特征 岛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制氢系统建模与多海拔应用的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杨强 马柱 +3 位作者 白丽弘 刘玲彤 徐文玖 续晶晶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光伏制氢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多海拔地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尚待深入,于是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粒子群算法(OPSO)的光伏制氢(PV-PEM)系统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由光伏电池、质子交换... 光伏制氢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多海拔地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尚待深入,于是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粒子群算法(OPSO)的光伏制氢(PV-PEM)系统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由光伏电池、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MC)和DC/DC单元组成的光伏制氢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当阳极和阴极的电流密度减小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整体性能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通过对比3种算法,证实优化粒子群算法在处理局部阴影问题时的优越性,并验证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针对不同海拔高度的主要城市,评估了辐照度、温度变化对产氢速率的影响。对比6个城市,西宁市所建立的PV-PEM系统的制氢速率达到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制氢系统 PEM电解槽 制氢稳定性 优化粒子群算法 多海拔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对风沙土保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利园 何祥 +6 位作者 张生武 王学端 樊昊 李昕光 崔金虎 曹宁 张玉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在东北西部农业种植区,生长季干旱少雨极大制约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造成重大威胁。除工程措施外,合理的农用保水剂(SAP)施用是改善低产农田持水性能的必然途径。针对吉林省西部典型风沙土开展室... 在东北西部农业种植区,生长季干旱少雨极大制约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造成重大威胁。除工程措施外,合理的农用保水剂(SAP)施用是改善低产农田持水性能的必然途径。针对吉林省西部典型风沙土开展室内模拟试验,通过3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含量等水土保持特性对保水剂的类型(地津Dijin、安信Anxin、沃特Wote和旱宝贝Hanbaobei)、粒径(大粒径和小粒径)及用量(0、0.2%、0.5%、1.0%、2.0%、4.0%和6.0%)的响应。结果表明:1)SAP的持水量受其类型、粒径、施用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而施用量是影响持水量的关键因素;2)土壤水分状况与SAP类型密切相关,土壤持水量Dijin>Anxin>Wote>Hanbaobei,SAP中K^(+)和Na^(+)的含量可能是影响保水性的主要因素,而非Ca^(2+)和Mg^(2+);3)随着SAP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容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最大增量分别为15.53、1.95和17.75倍,可有效增强严重干旱土壤中植物与SAP之间的竞争;4)与大粒径相比,小粒径SAP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量(1.21倍)和可用水量(1.23倍),而对凋萎系数则产生负面影响。综上,保水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对旱区水土资源持续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改善干旱土壤环境水分状况,实现低产农田“增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施用量 粒径 水土保持特性 风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PD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及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
8
作者 韩康 张媛 +2 位作者 王超 叶礼裕 郭春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1459,共9页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策略并分析其计算效率的优越性,通过大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给出了本文方法的工程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粒子对方法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效率,也优化了邻域粒子信息储存数组占据的内存和计算时间,粒子对方法可与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编程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计算效率,并且在较多线程并行时,计算效率高于OpenMP并行方法,而在实际计算中,加速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线程间的通信任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对方法 近场动力学 计算效率 信息传递接口并行 工程应用 数值计算 并行计算 粒子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应用及其球形颗粒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文泽 岳景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广泛获得的生物质资源,在高附加值化学品、纳米材料和生物质基材料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木质素虽然在传统的制浆造纸业中属于副产物,但其在环保、可持续性及生物可降解产品的开发中... 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广泛获得的生物质资源,在高附加值化学品、纳米材料和生物质基材料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木质素虽然在传统的制浆造纸业中属于副产物,但其在环保、可持续性及生物可降解产品的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表征与分离方法,及其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如分散剂、黏合剂、涂料和复合材料)尤其是球形木质素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木质素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球形颗粒 生物质基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材料破碎行为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绍敏 冯云田 +1 位作者 赵婷婷 王志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颗粒材料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外载荷作用下颗粒可能发生破碎现象.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会引起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给工程和建筑建设带来极大影响.研究宏、细观尺度下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不仅可以揭示颗粒破碎的力学机理,还对工... 颗粒材料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外载荷作用下颗粒可能发生破碎现象.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会引起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给工程和建筑建设带来极大影响.研究宏、细观尺度下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不仅可以揭示颗粒破碎的力学机理,还对工程领域的安全和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因此,分析颗粒破碎过程既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又有理论研究价值.文章综述了颗粒破碎行为研究的数值分析方法,在基于离散元法理论的数值方法中,介绍了黏结-破碎法和碎片替代法;在基于离散元-有限元耦合算法的方法中,介绍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组合有限元-离散元法和内聚力模型;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近场动力学方法.文章主要梳理并讨论了以上数值方法的提出、实现过程、发展、关键问题、优势以及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此外,针对每一种数值方法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对每种方法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目前关于颗粒破碎的数值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数值方法 破碎机理 工程应用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软件对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以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为例
11
作者 郝嘉欣 向芳 +3 位作者 施紫越 文耀羚 赵希 王建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使用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薄片图像样品,开展基于孔、裂隙分析系统(PCAS)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研究,并探讨如何提升PCAS识别孔隙度的精度。研究表明:使用PCAS默认的单阈值分割法,识别的孔隙与人工圈定的孔隙范围不一致,并且孔隙度偏高... 使用川北地区广元千佛崖组砂岩薄片图像样品,开展基于孔、裂隙分析系统(PCAS)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研究,并探讨如何提升PCAS识别孔隙度的精度。研究表明:使用PCAS默认的单阈值分割法,识别的孔隙与人工圈定的孔隙范围不一致,并且孔隙度偏高,为31.21%。为了提高软件的识别效果,使用Adobe 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采用多阈值分割法,根据孔隙的颜色差异设置各阈值的容差,最终得出孔隙度为14.18%,孔隙识别正确且内部结构更加完整,说明以上操作能够显著提升软件的识别效果。将优化后的孔隙度与默认的单阈值分割法识别的孔隙度、薄片估算的面孔率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孔隙度与薄片估算的孔隙度接近,仅相差1%~2%,并且参考邻区储层物性测试所得孔隙度,可确定该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此外,PCAS还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各种孔隙特征参数,对于孔隙成因、孔隙评价、赋孔特征、赋气机制、渗流网络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证实了PCAS软件在定量表征孔隙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崖组 砂岩孔隙度 孔、裂隙分析系统 孔隙特征参数 软件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竹材定向刨花板刨花参数优化
12
作者 蔡成伟 李创业 +3 位作者 芦童 魏任重 沈周 陆铜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毛竹材刨花为原料,探究了刨花厚度、宽度、搭接长度、竹青占比等因素对竹材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9 mm厚度的刨花制备的板材性能较优;2)1/3刨花搭接长度有助于提高板材韧性;3)宽度为10~30 mm的长条形刨花可获... 以毛竹材刨花为原料,探究了刨花厚度、宽度、搭接长度、竹青占比等因素对竹材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9 mm厚度的刨花制备的板材性能较优;2)1/3刨花搭接长度有助于提高板材韧性;3)宽度为10~30 mm的长条形刨花可获得更高强度的板材;4)竹青刨花的存在会大幅降低板材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竹材定向刨花板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刨花 竹定向刨花板 力学性能 参数优化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粒子痔疮治疗仪的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善钰 刘运生 +3 位作者 张品源 滕克治 李治 谷泽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741-744,共4页
开发了一种近距β粒子痔疮治疗仪(或称β粒子痔疮敷贴器)。该仪器由照射器、定位器、升降器、屏蔽套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可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窦炎等多种肛肠疾病。初步临床试验表明,与其他痔疮治疗术相比,β粒子腔... 开发了一种近距β粒子痔疮治疗仪(或称β粒子痔疮敷贴器)。该仪器由照射器、定位器、升降器、屏蔽套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可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窦炎等多种肛肠疾病。初步临床试验表明,与其他痔疮治疗术相比,β粒子腔内放疗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无痛苦和无创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Β粒子 β粒子痔疮敷贴器 近距治疗 腔内放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心亚 沈慧芳 +2 位作者 黄洪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63,共6页
在简单介绍纳米粒子团聚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纳米粒子表面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改性纳米粒子在涂料、塑料、橡胶以及其它领域中的一些最新应用。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制取高温合金粉末的特点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义文 张莹 +1 位作者 陈生大 冯涤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介绍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PREP)制粉设备、主要工艺参数和粉末形成机理。研究了制粉工艺参数对粉末粒度、粒度分布以及粒度分布类型的影响 ,并对粉末粒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棒料转速的增大 ,粉末粒度减小 ,粒度分布类型... 介绍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PREP)制粉设备、主要工艺参数和粉末形成机理。研究了制粉工艺参数对粉末粒度、粒度分布以及粒度分布类型的影响 ,并对粉末粒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棒料转速的增大 ,粉末粒度减小 ,粒度分布类型也发生了改变 ;粉末粒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P 高温合金 粉末粒度 粒度分布 合金粉末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的性能、应用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德明 王亭杰 +1 位作者 雨山江 金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2-47,共6页
纳米 Ti O2 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优异的颜色效应以及紫外线屏蔽等功能 ,在光催化剂、化妆品、抗紫外线吸收剂、功能陶瓷、气敏传感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文献对纳米 Ti O2 的性质、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 纳米 Ti O2 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优异的颜色效应以及紫外线屏蔽等功能 ,在光催化剂、化妆品、抗紫外线吸收剂、功能陶瓷、气敏传感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文献对纳米 Ti O2 的性质、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本工作对有关纳米 Ti O2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应用 纳米TIO2 光催化 纳米颗粒 制备 应用 二氧化钛 化妆品 光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杜令忠 徐滨士 +2 位作者 董世运 杨华 吴毅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8-72,共5页
概述了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条件、纳米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纳米颗粒在复合镀层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纳米复合镀层在耐磨、减摩及耐高温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 复合镀层 工艺条件 沉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储存环主环磁铁的准直测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少明 满开第 +2 位作者 蔡国柱 郭艺珍 杨胜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7-800,共4页
采用激光跟踪仪及配套带软件Insight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磁铁进行了安装和准直。首先建立全局坐标系,用来确定从源体到实验环各子系统的理论原点的位置;而各个子系统又分别以各自的理论原点为基础建立局部坐标系,用来安装... 采用激光跟踪仪及配套带软件Insight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磁铁进行了安装和准直。首先建立全局坐标系,用来确定从源体到实验环各子系统的理论原点的位置;而各个子系统又分别以各自的理论原点为基础建立局部坐标系,用来安装定位本系统内的各个元件;对各个子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还采用了元件坐标系。准直测量时,先在每块磁铁上焊接8个测量基准;然后对磁铁上的基准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在元件坐标系中的位置;再架设激光跟踪仪,测量主环控制网点,恢复主环局部坐标系,根据元件在主环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置及理论坐标,计算出相关的变换参数;转入元件坐标系,采用激光跟踪仪及Insight软件显示实时测量坐标及其与理论值之差,其精度达到0.1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储存环 准直测量 坐标系 激光跟踪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TO粉在高分子抗静电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小强 杜仕国 +1 位作者 施冬梅 鲁彦玲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1,34,共3页
文中从抗静电涂料、抗静电纤维及抗静电塑料3个方面综述了纳米ATO导电粉在高分子抗静电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纳米ATO 抗静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之虞 王宇钢 包尚联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82-91,共10页
从应用的角度讲 ,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 ;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 从应用的角度讲 ,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 ;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 ,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 ,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技术 应用 粒子加速器 核探测技术 射线 粒子束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