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1
作者 张盼良 潘春跃 +1 位作者 唐课文 李洪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97-1901,共5页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etry was provided by the continuous variation technique. Alcohol was add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clusion behavior. Thermodynamic constants AG, AH and AS for inclusion interaction of OBN and HP-β-CD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ost-guest complex with molar ratio of 1:1 is formed, and inclusion stability constant between OBN and HP-β-CD is 54.9 L/mol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um and 11.1 L/mol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um. OBN has weak binding ability with HP-β-CD in aqueous solution (stability constant 〈102 L/mol) and addition of alcohol leads to a decrease of stability const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ydrophobic force contributes to the inclusion process. AG, AH and AS are all less than zero,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clusion process is a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BUTYNIN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inclusion interaction ultraviolet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熔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余镕 田阳 +3 位作者 杨斌 徐宝强 梁栋 王立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53,共25页
镁作为新兴轻质材料在汽车、3C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伴随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提升以及材料行业的迭代更新,镁及其合金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而镁及其合金在铸造与变形加工前,镁熔体纯净度会对其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如... 镁作为新兴轻质材料在汽车、3C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伴随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提升以及材料行业的迭代更新,镁及其合金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而镁及其合金在铸造与变形加工前,镁熔体纯净度会对其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如熔体纯净度低会显著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导致合金出现炸裂、破损现象。为此,镁熔体的高效除气除杂净化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镁熔体净化作为镁熔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不断改进优化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简要介绍镁熔体中夹杂物来源的基础上,归纳了适用于镁熔体的熔剂净化、无熔剂净化、复合净化法及其净化效果,且对真空蒸馏法净化镁熔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系统综述了镁熔体净化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熔体 夹杂物 熔剂净化法 无熔剂净化法 复合净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挥发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雨萌 徐芳 +2 位作者 姚雨含 李晨阳 赵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目的:制备小茴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稳定性研究。方法:以小茴香挥发油包合率、包合产率、包合物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建立综合评分指标,探究小茴香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其的影响,设计正交... 目的:制备小茴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稳定性研究。方法:以小茴香挥发油包合率、包合产率、包合物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建立综合评分指标,探究小茴香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其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SEM)法、薄层色谱(TLC)法、傅立叶红外光谱(IR)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进行表征。最后采用光照、高温、高湿试验考察包合物稳定性。结果:由饱和水溶液法得到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8(mL/g),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0 min,该条件下小茴香挥发油包合物的包合率为96.90%,包合产率为93.61%,反式茴香脑含量为6.81%,综合评分为99.68;所得包合物为白色粉末,质地疏松,包合效果较好。经扫描电镜法、薄层色谱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发现,包合物已经形成。其在光照(4000 lx)5 d内稳定性良好,高温(60℃)下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容易流失,在相对湿度大于75%时会潮解结块,在光照时间较长,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包合率和反式茴香脑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最佳包合工艺的包合率、包合产率较高,工艺稳定。贮藏在常温干燥密封的环境下,小茴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小茴香挥发油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挥发油 包合物 Β-环糊精 反式茴香脑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茶多酚包合物制备及其对涤纶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梦程 高思梦 +2 位作者 袁如超 孙德荣 王学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以具有空腔结构的β-环糊精(β-CD)为主体、天然抗菌剂茶多酚(TP)为客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β-CD/TP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包合物的化学结构、相态结构、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 以具有空腔结构的β-环糊精(β-CD)为主体、天然抗菌剂茶多酚(TP)为客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β-CD/TP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包合物的化学结构、相态结构、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包合比例、包合时间和溶液静置时间对TP包合率、产率及负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β-CD与TP的包合比例为1∶1、包合时间为15 h、溶液静置时间为24 h时,包覆效果最优,包合物的产率为76.2%、包合率为29.2%、负载率为7.7%。通过化学接枝法制得具有良好抗菌消臭性能的β-CD/TP包合物/涤纶织物,当β-CD/TP包合物占织物质量的5%时,该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4.5%和92.6%,对氨气的消除率均可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茶多酚 包合物 涤纶织物 抗菌除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酰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热缓释性能分析
5
作者 李倬 周当男 +6 位作者 罗灿选 张智轩 宋伟民 陈泽少 艾丹 张晓平 郑峰洋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9-2545,共7页
以薄荷酰胺为芯材,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出两种包合物,并探究其在常温与高温条件下的缓释性能。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包合物的结构、形貌及物质组成进行表征,使用... 以薄荷酰胺为芯材,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出两种包合物,并探究其在常温与高温条件下的缓释性能。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包合物的结构、形貌及物质组成进行表征,使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埋率和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结果表明,薄荷酰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埋率为12.31%,高于薄荷酰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埋率(9.55%);两种包合物的热解温度均超过300℃,远高于薄荷酰胺的热解温度(217℃),包合物热稳定较好,薄荷酰胺/HP-β-环糊精在25~120℃下释放一定时间后,累计释放量仅为14.94%~40.06%,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薄荷酰胺 包合物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奕俊 徐妍 +2 位作者 马超 薛其福 吴学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控制释放剂是农药制剂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有益,储运安全性高,药效好,节省溶剂的高效拟除虫菊酯的控制释放制剂,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联苯菊酯的包合作用。采用液相法制备了联苯菊酯-β-CD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UV)... 控制释放剂是农药制剂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有益,储运安全性高,药效好,节省溶剂的高效拟除虫菊酯的控制释放制剂,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联苯菊酯的包合作用。采用液相法制备了联苯菊酯-β-CD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1H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UV和DSC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用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确定了包合物中联苯菊酯与β-CD最大包合比为1:1;经IR和1HNMR分析推测:联苯菊酯-β-CD包合物是一种靠疏水作用和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超分子结构,包合过程未产生新化学键,包合作用对联苯菊酯的结构未产生影响,包合物是由联苯菊酯的苯环端从β-CD的较大端进入β-CD的空腔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Β-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超分子晶体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宋乐新 周桃玉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6,共8页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环糊精、环糊精衍生物以及它们与各类客体组装成的超分子包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合物 衍生物 晶体结构 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冯光炷 卢奎 李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形成和存在。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 2 5∶1,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 12∶1;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用可见 紫外光谱测定的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 9 4 6× 10 11L·mol-1,包结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Β-胡萝卜素 包结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动力学特性 分子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与聚合物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昌盛 张越 +1 位作者 孟庆金 朱慧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53-861,共9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聚合物所形成的各种包合物 ,并扼要介绍了它们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环糊精 聚合物 包合物 超分子化学 包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学毅 李晓明 +1 位作者 潘惠平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172-1174,共3页
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特性研究马学毅,李晓明,潘惠平,陈耀祖(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大蒜精油中含有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 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特性研究马学毅,李晓明,潘惠平,陈耀祖(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大蒜精油中含有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1,2],具有抗小鼠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精油 环糊精 包合物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凝固过程中Al_2O_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志强 袁磊 +1 位作者 刘涛 于景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8,共5页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越大;在冷却速率一定时,可作为异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的粒径越大,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复合夹杂物的长大程度越小;复合夹杂物内层Al2O3粒径越小,外层TiN长大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复合夹杂物 Al2O3-TiN 机理 微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邵伟 王金山 +2 位作者 王春香 米广太 王大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101-1103,共3页
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癌防癌、抗菌和抗过敏等作用[1],对由腺苷二磷酸、胶原或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栓有抑制作用.但由于槲皮素几乎不溶于水、稳定性差等影响了其临床应用.难溶性药物被β-环糊精(β-CD)包... 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癌防癌、抗菌和抗过敏等作用[1],对由腺苷二磷酸、胶原或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栓有抑制作用.但由于槲皮素几乎不溶于水、稳定性差等影响了其临床应用.难溶性药物被β-环糊精(β-CD)包合后,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调节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壮丽 王亚飞 +3 位作者 荣晓哲 赵志鸿 张小俊 王桂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6-933,共8页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GC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以甲基正壬酮为对照品),计算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包合时间为影...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GC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以甲基正壬酮为对照品),计算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包合时间为影响因素,包合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再通过高温、高湿、强光照试验考察包合物稳定性。结果搅拌法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包合率、载药量均最高。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1∶25,包合温度50℃,搅拌速度420 r/min,包合时间80 min,包合率77.35%,载药量4.48%。所得包合物为白色粉末,质地疏松,溶解度显著增加,体外累计释放度达80.05%。其在高温(60℃)、强光照(3 000 lx)下稳定性良好,而在相对湿度大于75%时潮解结块,包合率和载药量明显降低,但复水性良好。结论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是简单的混合物,有可能生成了新物相,在储藏时应保持干燥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 被引量:44
14
作者 宋乐新 孟庆金 游效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8-374,共7页
本文作者结合自已的工作,扼要介绍了环糊精化学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概况,着重叙述了环糊精的包合作用与环糊精的修饰,描绘了环糊精化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环糊精包合物 修饰 超分子 主-客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包结通宣理肺胶囊中紫苏叶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敬勇 杨书斌 +2 位作者 刘晓 江波 王易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3,共2页
以β-环糊精对通宣理肺胶囊中紫苏叶挥发油进行了包结,对包结物的质量、包结前后挥发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用正交设计法探索了制备包结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ml:g),搅拌速度为100r/min... 以β-环糊精对通宣理肺胶囊中紫苏叶挥发油进行了包结,对包结物的质量、包结前后挥发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用正交设计法探索了制备包结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ml:g),搅拌速度为100r/min,包结时间为4h,包结温度为30℃。还对包结物在胶囊剂中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结工艺能更有效地保存挥发油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挥发油 环糊精 包结物 通宣理肺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糊精包埋制霉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金鹏 焦爱权 +3 位作者 周星 赵建伟 田耀旗 金征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71-274,共4页
大环糊精(LR-CD)具有优于普通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高水溶性、低粘度、不回生等特性,但目前关于大环糊精的应用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共轭四烯类大环内酯抗生素制霉菌素为客体,探讨了大环糊精对制霉菌素的包埋能力,... 大环糊精(LR-CD)具有优于普通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高水溶性、低粘度、不回生等特性,但目前关于大环糊精的应用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共轭四烯类大环内酯抗生素制霉菌素为客体,探讨了大环糊精对制霉菌素的包埋能力,结果表明,LR-CD的相溶解曲线为AL型,计算得到LR-CD包埋制霉菌素的包合常数为1.577L/mmol,远远大于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对制霉菌素的包埋常数(0.375L/mmol和0.539L/mmol);预测饱和环糊精溶液对制霉菌素的增溶倍数为2958.87倍;红外光谱鉴定表明制霉菌素的酯键及二烯部分进入到环糊精的空腔,而共轭四烯部分及羧基、氨基部分在环糊精腔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糊精 制霉菌素 包合物 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包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文 张光华 +1 位作者 郭宁 李运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1205,共5页
依据β-环糊精的分子空腔容纳性质,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出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合红外光谱谱图说明了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分析了阿维菌素光解所产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研究了所形成... 依据β-环糊精的分子空腔容纳性质,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出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合红外光谱谱图说明了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分析了阿维菌素光解所产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研究了所形成的包合物增强阿维菌素化学结构光稳定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封率为40.5%;从红外光谱谱图分析,说明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了分子间氢键,组合效应与其物理混合物有区别。阿维菌素B1a分子大环内酯结构可以被光分解破坏,分解后大环内酯结构中的C—O—C结构红外伸缩振动峰消失,内酯键发生明显断裂。形成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后,β-环糊精起包合作用的分子位点覆盖了阿维菌素B1a分子大环内酯结构,为阿维菌素B1a分子大环内酯结构中的C—O—C结构提供良好的避光保护作用,提高了阿维菌素B1a分子的光稳定性。本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所制备的阿维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和特性从红外光谱角度进行了分析,此类包合物可望作为理想的阿维菌素保护型控释制剂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多婷 韩静 +1 位作者 项文娟 张玥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9-203,共5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超声法制备叶黄素β--环糊精(叶黄素-β-CD)包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叶黄素-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叶黄素-β-CD包合物的适宜包合条件为叶黄素与β-CD的物质的量...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超声法制备叶黄素β--环糊精(叶黄素-β-CD)包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叶黄素-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叶黄素-β-CD包合物的适宜包合条件为叶黄素与β-CD的物质的量比1:4,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40min,包合率可达到75.8%以上;产物的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叶黄素和β-CD形成了新的物相;而用相溶解度确定叶黄素和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属于AL型,叶黄素与β-CD形成1:1包合物,包结常数为346.97L/mol。经包合后,叶黄素的稳定性与水溶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结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与β-CD包结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光炷 李喜红 赵俊庭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研究了 β 胡萝卜素与 β 环糊精的生成和包结常数。结果表明 ,1分子 β 胡萝卜素与 3.2 5分子β 环糊精分子依据范德华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研究了 β 胡萝卜素与 β 环糊精的生成和包结常数。结果表明 ,1分子 β 胡萝卜素与 3.2 5分子β 环糊精分子依据范德华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2 5∶1 ,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1 2∶1 ;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包结物的生成常数为9.4 6× 1 0 1 1 L/mol,包结物稳定。包结物中的 β 胡萝卜素在光氧存在条件下不易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β-CD包结物 制备 稳定性 Β-环糊精 包结常数 紫外-可见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庆刚 倪京满 +3 位作者 许有瑞 史彦斌 岳红 何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考察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试验。结果:在强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 目的:考察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试验。结果:在强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光解性、热稳定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