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A、Fuc、APP测定对AFP(-)HCC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积华 段红 +2 位作者 郑维萍 陈思秀 荣学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67-271,共5页
本文对31例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33例AFP(—)HCC、35例肝硬化和58例正常献血清唾液酸(SA)、岩藻糖(Fuc)及五种急性期蛋白(APP)[a_1-酸性糖蛋白(a_1-AG)、结合珠蛋白(HP)、a_1-抗胰蛋白酶(a_1-AT)、前白蛋白(... 本文对31例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33例AFP(—)HCC、35例肝硬化和58例正常献血清唾液酸(SA)、岩藻糖(Fuc)及五种急性期蛋白(APP)[a_1-酸性糖蛋白(a_1-AG)、结合珠蛋白(HP)、a_1-抗胰蛋白酶(a_1-AT)、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同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FP(—)肝癌组患者血清SA、Fuc、a_1-AG、HP及a_1-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Fuc、a_1-AG与HP又比AFP(+)肝癌组为高.因此可将上述五项指标视为AFP(—)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此外,还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两种结合蛋白的糖类含量高与血清a_1-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立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