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浸渍树脂对钪的选择性吸附及应用
1
作者 杨剑峰 李艳玲 +2 位作者 韩经露 李松松 廖伍平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 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_(2)L_(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钪吸附的影响,发现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高酸度范围下,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率随着酸度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而在p H值范围内对Sc^(3+)的吸附率几乎没有影响;在吸附过程中硫酸氢根没有参与配位;温度对Sc^(3+)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SIRs-HEHAMP吸附Sc^(3+)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测定了浸渍树脂对钪的饱和负载量(以Sc_(2)O_(3)计)为36.29 mg/g,并对SIRs-HEHAMP浸渍树脂、HEHAMP萃取剂以及支撑基质Pre-XAD-16进行了红外光谱与TG-DSC表征,结果表明,HEHAMP成功浸渍到支撑基质Pre-XAD-16上。将SIRs-HEHAMP浸渍树脂用于从模拟赤泥浸出液中吸附和分离钪。Sc^(3+)的吸附率为51.71%,TiO^(2+)吸附率为42.50%,几乎不吸附Al^(3+),Fe^(3+)和稀土离子吸附率均在20%以下,Sc/Ti分离系数为1.45;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H_(2)O_(2)时,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吸附率提升到63.17%,TiO^(2+)和Fe^(3+)的吸附率下降,其余金属离子基本不吸附,Sc/Ti分离系数提高至6.94,表明该浸渍树脂可以应用于从赤泥浸出液中分离回收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 浸渍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气相色谱法拆分及测定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3-环己烯甲酸
2
作者 张振永 李东阳 +5 位作者 解艺璇 张辰元 陈闵敏 许瑞 阎振鑫 康健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19,共6页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拆分及测定手性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手性3-环己烯甲酸的气相色谱法。外消旋3-环己烯甲酸甲酯作为底物,可经脂肪酶立体选择性催化生成产物手性3-环己烯甲酸。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色谱柱类型、载气线速度、初始柱温和升...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拆分及测定手性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手性3-环己烯甲酸的气相色谱法。外消旋3-环己烯甲酸甲酯作为底物,可经脂肪酶立体选择性催化生成产物手性3-环己烯甲酸。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色谱柱类型、载气线速度、初始柱温和升温速率对3-环己烯甲酸甲酯及3-环己烯甲酸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效果。极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H-βDEXsm色谱柱、载气线速度为30.0 cm/s、初始柱温为70.0℃、升温速率为1.00℃/min时,可得到最优分离效果。此时,3-环己烯甲酸甲酯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为2.15,3-环己烯甲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为3.50。(R)-和(S)-3-环己烯甲酸甲酯、(R)-和(S)-3-环己烯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0~350 mg/L和15.8~315 mg/L,相关系数均为0.999,4个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550~3.16 mg/L,定量下限为1.85~9.56 mg/L。(R)-和(S)-3-环己烯甲酸甲酯和(R)-和(S)-3-环己烯甲酸在3个不同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4%~97.1%、91.4%~95.7%、89.9%~95.6%和88.6%~96.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4.7%。该方法一次进样可同时手性拆分3-环己烯甲酸甲酯和3-环己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气相色谱 3-环己烯甲酸甲酯 3-环己烯甲酸 正交试验 对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
3
作者 刘丹 许育鹏 +1 位作者 陈瀑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分析模型,所建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良好。基于两种不同型号仪器采集光谱所建模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9,交互验证标准偏差分别为0.2644和0.1517,重复性偏差分别为0.08%和0.17%。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快速准确预测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为船用燃料油质量监控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偏最小二乘方法 船用燃料油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酸碱性与催化酯醛缩合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 贾鑫 +3 位作者 王兴永 孙培永 傅送保 姚志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 以γ-Al_(2)O_(3)和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引入不同含量Na^(+)、K^(+)和Cs+碱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酯醛气相缩合催化剂。利用XRD、BET、NH3-TPD和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表征,并以丙酸甲酯与甲醛为原料,考察了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0.2 MPa、370℃和质量空速为1.2 h^(-1)的条件下,以10%(以载体SiO_(2)质量为基准,下同)Cs/SiO_(2)为催化剂时,丙酸甲酯转化率最高(41.03%),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为99.20%。在有丰富碱活性中心的前提下,催化剂表面弱碱性位点含量与其催化酯醛气相缩合反应性能呈正相关关系,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中强碱性位点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醛缩合 催化剂 酸性 碱性 丙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Re/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
5
作者 郭效博 江文夺 +3 位作者 侯文彪 赵平 徐俊明 刘朋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3种商用催化剂,NiMoRe/HZSM-5中金属Ni具有较小颗粒,且分散均匀,BET比表面积(S_(BET))更大,为239.1 m^(2)/g,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260℃、0.3 g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4 h、初始H 2压力3 MPa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和烷烃选择性均为100%,且催化剂稳定性较佳,第5次循环原料转化率仍高达96.1%,加氢脱氧(HDO)反应的选择性(S HDO/DCO),即HDO反应与脱羧脱羰(DCO)反应的比值由1.2降至0.56。将催化剂NiMoRe/HZSM-5用于脂肪酸甲酯无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放大实验后进行中试,采用2.8 L固定床对25 kg脂肪酸甲酯进行连续加氢性能评价,经过15循环后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中试 加氢脱氧 烃基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磺酸型碗状碳微球制备及在餐厨废油酯交换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薛媛 何水清 +1 位作者 袁红 周惠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1,176,共7页
以碗状碳微球(BHC)为载体,合成了以烷基为磺酸基键合位点的丙磺酸型碗状碳微球(PA-CBHC-Si)。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三步改性分别逐步丰富BHC表面羧基(—COOH)、巯基(—SH)、磺酸基(—SO_(3)H... 以碗状碳微球(BHC)为载体,合成了以烷基为磺酸基键合位点的丙磺酸型碗状碳微球(PA-CBHC-Si)。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三步改性分别逐步丰富BHC表面羧基(—COOH)、巯基(—SH)、磺酸基(—SO_(3)H)官能团含量,且改性过程保留了载体的原始形貌。PA-CBHC-Si的酸密度高达8.5mmol/g,活性中心—SO_(3)H于300℃开始分解,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A-CBHC-Si可作为煎炸废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醇油摩尔比为16∶1,剂油比为0.02的催化体系于130℃反应4h,脂肪酸甲酯产率为8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碗状碳微球 丙磺酸 酸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测定脂肪酸甲酯的响应机理与定量规律
7
作者 崔华玲 杨慧 +7 位作者 孙丽华 叶倩 丁晨红 王威利 季天荣 马蕾 曾坤宏 殷秋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9-57,共9页
针对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测定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定量方法的不足,本实验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从仪器、色谱柱、分流比、标准... 针对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测定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定量方法的不足,本实验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从仪器、色谱柱、分流比、标准物质方面系统研究利用GC-FID分析37种FAME的响应规律、理论模型及实验干扰因素,提出“质量系数”和“关联因子”概念,揭示实验关联因子(experimental relevance factors,FF_(E))和理论关联因子(theoretical relevance factors,FF_(T))的函数关系和等值性条件,并经多个实验证实了关联因子的稳定性,发现当脂肪酸碳数大于10时,可充分利用理论质量系数(theoretical quality coefficient,QC_(T))和FFT对FAME进行相对或绝对定量;当脂肪酸碳数小于10时,可以通过现配FAME标准物质等方法精确测定实验质量系数(experimental quality coefficient,QC_(E))和实验关联因子FFE,并用此校正FAME的量进行定量,不仅能够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增加标准物质的使用时效以及节省标准物质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甲酯化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 质量系数 关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用液-液撞击流旋流反应器入口结构优化
8
作者 邹鹏翔 张明阳 +4 位作者 朱文杰 郭耀骏 程婕 赵妍舒 袁迎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6-173,共8页
基于过氧甲酸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液-液撞击流旋流反应器,采用Eulerian双流体模型和湍流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反应器内脂肪酸甲酯与过氧酸的冷态混合进行研究,并利用分散相的分散均匀度量化反应器撞击流接触腔内... 基于过氧甲酸催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液-液撞击流旋流反应器,采用Eulerian双流体模型和湍流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反应器内脂肪酸甲酯与过氧酸的冷态混合进行研究,并利用分散相的分散均匀度量化反应器撞击流接触腔内两相的混合水平。研究了两相入口角度、入口上升角度和入口相对位置对混合效果的影响。通过结果可知,撞击流接触腔内两相液体受撞击流的作用在流向导流腔的过程中逐渐混合均匀。以分散均匀度为衡量标准,当两相入口角度为60°、入口上升角度为10°、入口相对位置为5mm时,反应器的混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环氧化 液-液撞击流旋流反应器 分散均匀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
9
作者 张子豪 谭智毅 +4 位作者 麦晓霞 林海 李全忠 刘莹峰 肖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合物的进样方式、萃取溶剂的选择、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以及淋洗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在浓度0.05~2.5μg/mL范围线性良好,具有检出限(0.1~1.2 mg/kg)和定量限(0.3~4.0 mg/kg)低,稳定性好和萃取效率高,以及基质效应不显著等优势。通过用不含目标物的空白燃料油配制0.10、0.50、2.50 mg/L浓度水平的试样考察方法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5.5%~115.4%)和相对标准偏差(RSD≤6.2%)。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实现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另外,劣质船用燃油存在不少的酚类和FAME类物质,高浓度苯酚、甲酚、二甲酚、对枯基苯酚、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可能是导致船舶油泵损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残渣燃料油 酚类 脂肪酸甲酯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多种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40
10
作者 郭登峰 盛梅 罗士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研究了生物柴油中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确立了最佳分析条件。实验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 ,采用HP 1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 ,不分流进样 ,使生物柴油中多种脂肪酸甲酯得到良好分离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 研究了生物柴油中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确立了最佳分析条件。实验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 ,采用HP 1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 ,不分流进样 ,使生物柴油中多种脂肪酸甲酯得到良好分离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生物柴油测定方法。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平均回收率为 95 0 0 %~ 99 2 7% (n =5 )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6 4%~ 3 0 5 %(n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方法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油酸甲酯 亚油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鸦椿的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董玫 广田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从野鸦椿 (EuscaphisjaponecaKantiz)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 5 ,7 dihydroxy 2 methyl benzopyran 4 one(Ⅰ ) ,3,4 ,5 trihydroxy benzoicacidmethylester(Ⅱ ) ,3,7 dihydroxy 5 octanolide(Ⅲ ... 从野鸦椿 (EuscaphisjaponecaKantiz)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 5 ,7 dihydroxy 2 methyl benzopyran 4 one(Ⅰ ) ,3,4 ,5 trihydroxy benzoicacidmethylester(Ⅱ ) ,3,7 dihydroxy 5 octanolide(Ⅲ ) ,methyl 5 ,7 dihydroxy 2 (Z) octenoate(Ⅳ ) ,7 hydroxy 2 octen 5 olide(Ⅴ )和vomifoliol(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5 7-dihydroxy-2-methyl-benzopyran-4-one 3 4 5-trihydr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3 7-dihydroxy-5-octanolide methyl 5 7-dihydroxy-2(Z)-octenoate 7-hydroxy-2-octen-5-olide vomifoli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转化效果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英明 常杰 +4 位作者 吕鹏梅 付严 王铁军 陆继东 肖波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催化剂、工艺流程等存在多样化特点,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需要建立一种适宜、通用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测定方法,提出以气相色谱测定反应产物,十七碳脂肪酸甲酯为标准物,内标法计算反应转化率和产率的...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催化剂、工艺流程等存在多样化特点,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需要建立一种适宜、通用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测定方法,提出以气相色谱测定反应产物,十七碳脂肪酸甲酯为标准物,内标法计算反应转化率和产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转化率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德全 王升文 +2 位作者 刘启瑞 高利军 张小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4,共3页
研究了以磷钨酸为催化剂,1萘乙酸和甲醇直接酯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优化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的3%,醇酸摩尔比为16∶1,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3h,酯的收率在96%以上,纯度达996%。
关键词 萘乙酸甲酯 磷钨酸 催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程晓芳 何明芳 +1 位作者 张颖 孟正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9-170,共2页
自女贞子 (Fructus L igustri lucidi)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得除文献报道的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1)、乌索酸 (U rsolic acid,2 )和甘露醇 (D- m annitol,3)外 ,还首次从女贞子中分到 α-乌索酸甲酯(α- U rsolic aci... 自女贞子 (Fructus L igustri lucidi)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得除文献报道的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1)、乌索酸 (U rsolic acid,2 )和甘露醇 (D- m annitol,3)外 ,还首次从女贞子中分到 α-乌索酸甲酯(α- U rsolic acid m ethyl ester 4)和萎陵菜酸 (Tormentic acid 5 )。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 ,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三萜化合物 萎陵菜酸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结构对生物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秀 袁银南 +2 位作者 孙平 梅德清 崔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4,共4页
从分子层次,应用杂化轨道理论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及其对十六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饱和脂肪酸酯(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组成,其十六烷值随着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 从分子层次,应用杂化轨道理论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及其对十六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饱和脂肪酸酯(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组成,其十六烷值随着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合组成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和氧化安定性影响,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都应尽量低。提出降低生物柴油NOx排放的新途径:采用减压蒸馏、调合、结晶分馏等措施调整生物柴油的组成,可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十六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瞿文川 王苏民 +2 位作者 吴瑞金 张平中 陈践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检测出丰度较高的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采用标准图谱与质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有类似正构烷烃的分布型式,碳数分布范围为C_(14)-C_(34),主峰碳为C_(16),具有明显的... 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检测出丰度较高的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采用标准图谱与质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有类似正构烷烃的分布型式,碳数分布范围为C_(14)-C_(34),主峰碳为C_(16),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对太湖沉积物中长链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来源、存在的地球化学环境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沉积物 脂肪酸甲酯 酸碱度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长秀 杨海鹰 +1 位作者 王丽琴 田松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综述了气相色谱法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反应产物和生物柴油产品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和分布的测定,单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三脂肪酸甘油酯含量的测定,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微量甲醇含量的测定等。讨论了进样... 综述了气相色谱法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反应产物和生物柴油产品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和分布的测定,单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和三脂肪酸甘油酯含量的测定,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微量甲醇含量的测定等。讨论了进样方式、色谱柱类型、硅烷化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组成测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柱压力反吹的方式测定生物柴油产品中微量甲醇含量的方法:采用正丙醇作内标,甲醇与内标通过预切柱进入分析柱后,通过压力变化,将其余组分通过分流出口反吹出色谱系统;采用极性聚乙二醇色谱柱测定了8种不同植物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产物中C_(16)和C_(18)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苗 马美湖 +3 位作者 杨湄 蔡朝霞 熊伟 付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531,共6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物中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甲酯,为农产品涂膜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原料。重点考察了尿素用量、溶剂用量、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以尿素用量、95%乙醇用量、包合温度为三因素,C16脂肪酸甲酯...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物中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甲酯,为农产品涂膜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原料。重点考察了尿素用量、溶剂用量、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以尿素用量、95%乙醇用量、包合温度为三因素,C16脂肪酸甲酯和C18脂肪酸甲酯的纯度为二指标,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利用Designexpert7.0.1软件分析优化了分离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在棕榈油甲酯化物用量为20g,尿素用量为35g,95%乙醇用量为120mL,包合温度为5℃,包合时间为16h的条件下,饱和脂肪酸甲酯相中C16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达78.5%,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相中C18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达93.1%,分别比原料提高36.4%和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分离 C16脂肪酸甲酯 C18脂肪酸甲酯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鲜切苹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7
19
作者 胡文忠 姜爱丽 +2 位作者 杨宏 刘程惠 何煜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8-341,346,共5页
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鲜切苹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将1cm3的鲜切富士苹果分别放入100、400、16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中浸泡30min,包装后放入5℃冷库中贮藏。每2d测定各类酶活性以及与成熟衰老相关的指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经... 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鲜切苹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将1cm3的鲜切富士苹果分别放入100、400、16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中浸泡30min,包装后放入5℃冷库中贮藏。每2d测定各类酶活性以及与成熟衰老相关的指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茉莉酸甲酯处理后,鲜切苹果的APX活性降低,但LOX、PAL、CAT、PPO、POD活性增加,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说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启动了鲜切富士苹果的防御反应,导致相关防御反应的关键酶活性升高,从而降低机械伤害引发的自由基对细胞膜产生的伤害。研究认为,鲜切苹果贮前经适当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浸泡,可显著延长贮藏期和保持新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鲜切苹果 生理生化变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产率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一冰 施爱平 +1 位作者 曹京京 张银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为了准确测定生物柴油的成分及产率,以十三酸甲酯为内标,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大豆油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采用FID检测器,程序升温140~240℃,检测生物柴油得到各脂肪酸甲酯含量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 为了准确测定生物柴油的成分及产率,以十三酸甲酯为内标,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大豆油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采用FID检测器,程序升温140~240℃,检测生物柴油得到各脂肪酸甲酯含量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4%~103.20%,相对标准偏差为0.16%~1.48%,该方法简明精确。通过测定生物柴油样品中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与完全酯化生物柴油样品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生物柴油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气相色谱法 十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