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劲 万烨 +2 位作者 周峰 秦琪 陈燕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3-788,共6页
以Al2(SO4)3和CO(NH2)2为原料,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Al(OH)3,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体。研究CO(NH2)2和Al2(SO4)3的摩尔比、Al2(SO4)3起始摩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前驱物制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热重... 以Al2(SO4)3和CO(NH2)2为原料,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Al(OH)3,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体。研究CO(NH2)2和Al2(SO4)3的摩尔比、Al2(SO4)3起始摩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前驱物制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热重/差示扫描法(DTA/TGA)等多种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NH2)2和Al2(SO4)3的摩尔比为10:1、Al2(SO4)3起始浓度为0.05mol/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能得到分散性能良好、粒径为2μm左右且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超细α-Al2O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n-al2o3粉体 均匀沉淀法 分散 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在α-Al_2O_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冰烨 朱彤 +2 位作者 唐孝炎 丁杰 李宏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12-1917,共6页
使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原位反应器研究了273~333K下甲醛与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结果表明,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生成产物主要为甲酸盐、二氧亚甲基以及少量多聚甲醛和吸附态甲醛,甲酸盐是由中间产物二氧... 使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原位反应器研究了273~333K下甲醛与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结果表明,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生成产物主要为甲酸盐、二氧亚甲基以及少量多聚甲醛和吸附态甲醛,甲酸盐是由中间产物二氧亚甲基进一步氧化生成的.在293K下,甲醛在α-Al2O3颗粒物表面的反应级数为0.81±0.05,以样品池几何面积计算的初始摄取系数γ0GEO为(2.3±0.5)×10-5,以颗粒物BET面积计算的初始摄取系数γ0BET为(9.4±1.7)×10-9,表观活化能为33.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α-al2o3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 非均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与Co-Ni合金电化学共沉积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武刚 李宁 +1 位作者 王殿龙 周德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有效吸附嵌入到沉积层中,粒子被有效吸附的概率和平均吸附强度有关。建立了相应的复合电沉积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α-Al_2O_3与Co-Ni合金的复合共沉积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1~20A·dm^2范围内得到了验证。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粒子沉积量φ_c、吸脱附常数K、有效吸附概率P和平均吸附强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Co-Ni合金 电化学共沉积 动力学模型 吸附强度 三氧化二铝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引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淑红 李文钊 +2 位作者 徐恒泳 陈燕馨 王玉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α-Al2O3、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三种催化剂,运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考察了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CPOM)反应引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经过预还原处...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α-Al2O3、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三种催化剂,运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考察了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CPOM)反应引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经过预还原处理,NiO/α-Al2O3催化剂在CH4/O2混合气氛下进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CH4/O2-TPSR)时,即使升高到910℃也不能引发CPOM反应。添加助剂CuO或La2O3后,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催化剂在CH4/O2-TPSR过程中均可以引发CPOM反应。原因分别是CuO促进了CH4对NiO的还原以及抑制了O2对Ni0的再氧化,La2O3减小了Ni晶粒粒径和还原时扩散阻力促进NiO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 合成气 Nio/α-al2o3 催化剂 氧化铜助剂 氧化镧助剂 引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玉利 左敦稳 +2 位作者 朱永伟 王宏宇 卢文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2-706,共5页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 在对纳米α-Al2O3粉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SHP),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异丙醇胺(DIPA)对纳米α-Al2O3粉体进行了分散实验,系统研究了超声分散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加,纳米α-Al2O3粉体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对于每一种分散剂均存在最佳超声时间和最佳浓度。纳米α-Al2O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的最佳分散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浓度为1.5%的CT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粉体 分散性 水相介质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对PVDF超滤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跃莲 陈娜 +3 位作者 沈婷 纪树兰 王湛 张国俊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0,25,共5页
研究了α-Al2O3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在0%~5%之间时,对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力学等性能带来的影响,及孔隙率和润湿角的变化,得出了α-Al2O3的最佳加入量,并利用FT-IR,SEM对α-Al2O3/PVDF杂化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α-al2o3纳米颗粒 聚偏氟乙烯 有机-无机杂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致密α-Al_2O_3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喜娜 敬承斌 赵修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以异丙醇铝为前驱物,水为溶剂,硝酸为胶溶剂,用分散法制得了稳定透明的氧化铝溶胶,并用降液法制得了氧化铝凝胶涂层,经热处理后最终获得Al2O3涂层.利用TG-DTA分析了氧化铝凝胶向Al2O3的转变过程.XRD分析表明所获得的涂层为α-Al2O3晶型... 以异丙醇铝为前驱物,水为溶剂,硝酸为胶溶剂,用分散法制得了稳定透明的氧化铝溶胶,并用降液法制得了氧化铝凝胶涂层,经热处理后最终获得Al2O3涂层.利用TG-DTA分析了氧化铝凝胶向Al2O3的转变过程.XRD分析表明所获得的涂层为α-Al2O3晶型结构.SEM分析表明所制得的涂层致密均匀,无开裂,并且涂层与基底结合良好.因而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致密α-Al2O3涂层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溶剂 氧化铝凝胶 制备 并用 异丙醇铝 铝溶胶 晶型结构 溶胶-凝胶法 al2o3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α-Al_2O_3和PI/SiO_2表面结合能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殷景华 杨红军 +1 位作者 梅金硕 雷清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利用M ateria ls S tud io 3.0分别模拟了聚酰亚胺(P I)/-αA l2O3和聚酰亚胺(P I)/S iO2材料体系的表面结合能,结果表明,在(012)晶面,6.0 nm×4.0 nm范围内,随着纳米颗粒超晶格尺寸增大,P I/-αA l2O3结合能增加,P I/S iO2体系结... 利用M ateria ls S tud io 3.0分别模拟了聚酰亚胺(P I)/-αA l2O3和聚酰亚胺(P I)/S iO2材料体系的表面结合能,结果表明,在(012)晶面,6.0 nm×4.0 nm范围内,随着纳米颗粒超晶格尺寸增大,P I/-αA l2O3结合能增加,P I/S iO2体系结合能变小;悬挂在-αA l2O3和S iO2(012)晶面上的H原子对体系总能量及结合能有明显影响,-αA l2O3和S iO2纳米颗粒掺杂主要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与P I相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结合能 聚酰亚胺 α-氧化铝 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对水相介质中微米α-Al_2O_3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玉利 左敦稳 +2 位作者 祝晓亮 朱永伟 黎向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与化学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及分散剂种类对微米α-Al2O3粉体分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配制稳定的微米α-Al2O3抛光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对微米α-Al2O3的分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若加入分... 采用高能球磨与化学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及分散剂种类对微米α-Al2O3粉体分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配制稳定的微米α-Al2O3抛光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对微米α-Al2O3的分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若加入分散剂共同进行球磨,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在球料比为10∶1,pH值为10.5,球磨机转速300r/min的条件下,得到均匀稳定的微米α-Al2O3分散液的最佳分散工艺为:球磨时间60min,SHP作为分散剂且质量分数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法 微米α-al2o3 水相介质 分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超细α-Al_2O_3的制备及其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华 肖劲 +3 位作者 高慧妹 万烨 李劼 刘业翔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74-278,289,共6页
采用硫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碱式碳酸铝铵,采用分散剂及添加剂(MC)防止粉体颗粒的团聚,着重考查了MC在干燥、煅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MC能有效防止前驱体在干燥过程中的团聚,促进氧化铝在煅烧过程中的相变,大幅... 采用硫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碱式碳酸铝铵,采用分散剂及添加剂(MC)防止粉体颗粒的团聚,着重考查了MC在干燥、煅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MC能有效防止前驱体在干燥过程中的团聚,促进氧化铝在煅烧过程中的相变,大幅度降低了-αA l2O3的相变温度,同时还使颗粒维持在相对"动态"的煅烧状态,减轻了颗粒形成煅烧颈及其他硬团聚的趋势,从而改善了粉体颗粒的分散性能.BET及ICP分析结果表明,MC的引入还有利于产物-αA l2O3比表面积的提高,而且对煅烧产物的杂质元素含量没有影响,产物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高达9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添加剂 相变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阻氢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磊 桑革 +1 位作者 张鹏程 蒋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12-1916,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刚玉(α-Al2O3)的阻氢微观机制,对氢原子在α-Al2O3中的占据结构进行了计算,发现氢原子占据空隙位置时能量最低,寻找其过渡态得到活化能为1.59eV,利用动力学计算得到了氢原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刚玉(α-Al2O3)的阻氢微观机制,对氢原子在α-Al2O3中的占据结构进行了计算,发现氢原子占据空隙位置时能量最低,寻找其过渡态得到活化能为1.59eV,利用动力学计算得到了氢原子在α-Al2O3中的扩散系数表达式为D(T)=(3.37×10-7)exp(-1.59/kT).结果表明,氢原子占据在α-Al2O3八面体空隙处的结构最稳定;低温时扩散难以发生;高温时扩散沿着空隙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氢扩散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纳米粉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晓林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9,336,共5页
研究了在刚玉砖基质中分别引入0.5%,1%,2%和3%的α-Al2O3纳米粉及分别引入4%,8%和12%的α-Al2O3微粉时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检测试样于1100℃、1300℃、1400℃、1500℃、1600℃和1700℃保温5 h热处理后的体积密度和强度,并用扫... 研究了在刚玉砖基质中分别引入0.5%,1%,2%和3%的α-Al2O3纳米粉及分别引入4%,8%和12%的α-Al2O3微粉时对高纯刚玉砖烧结性能的影响.检测试样于1100℃、1300℃、1400℃、1500℃、1600℃和1700℃保温5 h热处理后的体积密度和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同时加入α-Al2O3纳米粉和α-Al2O3微粉可以促进固相烧结,改善制品烧结性能,使烧结温度降低200~400℃;当α-Al2O3纳米粉加入量为1%~2%,α-Al2O3微粉加入量为4%~8%时,烧结温度可降到1400~1500℃,此时,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强度达到最佳值.其烧结机理是以扩散传质为主的固相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纳米粉 α-al2o3微粉高纯刚玉砖 烧结性能 α-al2o3微粉 纳米粉 刚玉砖 高纯 扫描电镜观察 体积密度 固相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烧结激活能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渭泉 陈沙鸥 +3 位作者 李达 戚凭 张永成 张莎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烧结激活能是研究物质烧结机理的重要参量。从实验得到的0.35μm、1μm以及2.5μm 3种粒径的α- Al_2O_3的恒速升温烧结曲线出发,通过Arrhenius关系拟合计算,发现激活能是一个变化的值。当选取整个温度区间进行拟合计算时,烧结激活能值... 烧结激活能是研究物质烧结机理的重要参量。从实验得到的0.35μm、1μm以及2.5μm 3种粒径的α- Al_2O_3的恒速升温烧结曲线出发,通过Arrhenius关系拟合计算,发现激活能是一个变化的值。当选取整个温度区间进行拟合计算时,烧结激活能值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激活能值要高于后一阶段的值;当拟合选取的温度区间较窄时,发现烧结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结激活能值先减小后增加。同时观察到坯体起始粒径越大,样品烧结激活能平均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激活能 Arrhenius关系 恒速烧结 α-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热分解制备α-Al_2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香枝 贾晓林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357,共5页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引入添加剂的直接煅烧分解法制备出α-Al2O3纳米粉。制粉过程中,在氢氧化铝粉料中加入不同量的相变添加剂ZnF2、AlF3和纳米α-Al2O3晶种,在球磨罐中球磨3h,所得粉料分别于800℃、900℃、950℃、1000℃煅烧1h、...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引入添加剂的直接煅烧分解法制备出α-Al2O3纳米粉。制粉过程中,在氢氧化铝粉料中加入不同量的相变添加剂ZnF2、AlF3和纳米α-Al2O3晶种,在球磨罐中球磨3h,所得粉料分别于800℃、900℃、950℃、1000℃煅烧1h、1.5h、2h,并将制得的α-Al2O3粉体配制成固相体积分数为15%的悬浮液,加入分散剂并调节pH值=8进行分散处理,再将该悬浮液进行离心分离,使纳米粉被逐步地分级与分离出来。结果表明:向Al(OH)3粉料中加入1%ZnF2+1%晶种或3%AlF3+1%晶种,降低了相变温度,从而在950℃煅烧1h后即可得到晶粒度分别为32nm和37nm的α-Al2O3纳米粉。所制粉体经分散、离心处理后,二次粒度为168nm;TEM观察表明α-Al2O3颗粒呈分散良好的不规则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纳米粉 热分解法 晶种 相变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膜α-Al_2O_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祥才 宋洪刚 +1 位作者 吴春涛 梁佳佳 《工具技术》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研究了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涂层设计方法,探索了采用中、高温连续复合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HT-CVD)生产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工艺,表征了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并对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 研究了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涂层设计方法,探索了采用中、高温连续复合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HT-CVD)生产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工艺,表征了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并对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通过MHT-CVD工艺生产的厚膜α-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具有比普通Ti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更佳的切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T—CVD α-al2o3 涂层 硬质合金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2O3的合成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子成 张爱菊 +2 位作者 刘晓庆 李君君 刘传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61-206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α-Al2O3纳米粉,利用DSC-TG、XRD及TEM对α-Al2O3纳米粉的煅烧温度、晶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将该纳米粉掺入水泥混凝土,借助万能试验机研究纳米α-Al2O3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前驱体经105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α-Al2O3纳米粉,利用DSC-TG、XRD及TEM对α-Al2O3纳米粉的煅烧温度、晶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将该纳米粉掺入水泥混凝土,借助万能试验机研究纳米α-Al2O3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前驱体经1050℃煅烧得到结晶良好的α-Al2O3纳米粉;纳米α-Al2O3粉的适量添加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所提高,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提高最为显著;纳米α-Al2O3粉的合理掺量在2.0%~2.5%之间;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α-al2o3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α-Al_2O_3支撑NaA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赞中 孟凡朋 +1 位作者 许珂敬 杨秋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718,共5页
以微孔α-Al2O3瓷板为支撑体,通过负载晶种水热反应合成了NaA沸石分子筛膜,利用XRD和FESEM表征了膜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比较研究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晶化体系对分子筛成膜的影响机制。将Na2SiO3.9H2O、NaAlO2和去离子水按n(Na2O):n(SiO2):n... 以微孔α-Al2O3瓷板为支撑体,通过负载晶种水热反应合成了NaA沸石分子筛膜,利用XRD和FESEM表征了膜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比较研究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晶化体系对分子筛成膜的影响机制。将Na2SiO3.9H2O、NaAlO2和去离子水按n(Na2O):n(SiO2):n(Al2O3):n(H2O)=3:2:1:148配制溶液,于95℃水热反应2h制得晶种;再用Na2SiO3.9H2O、Al2(SO4)3.18H2O、NaOH及去离子水作起始物,按nNa2O:nSiO2:nAl2O3:nH2O=7.5:2:1:600配制膜晶化液,分别将负载晶种的支撑体置于动态(190r/min搅动)和静态的晶化液中,于97℃下晶化4h合成NaA沸石分子筛膜。结果表明:静态体系形成的膜主要由晶种和分子筛晶粒沉积构成,结构疏松且缺陷较多;而动态体系形成的膜则是由晶种交织生长而成,膜层薄、结晶度高、均匀连续,且成膜过程易于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膜 负载晶种 水热合成 微孔α-al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不同粒径α-Al_2O_3有效激活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渭泉 陈沙鸥 +3 位作者 李达 张永成 张莎莎 万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1,28,共4页
从实验得到的平均粒径为0.35μm和2.5μm的α-Al_2O_3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烧结曲线出发,以Johnson恒速升温烧结动力学公式为基础,研究了升温速率及颗粒尺寸对有效激活能的影响。发现两种粒径样品的有效烧结激活能不是定值,呈现出随温度... 从实验得到的平均粒径为0.35μm和2.5μm的α-Al_2O_3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烧结曲线出发,以Johnson恒速升温烧结动力学公式为基础,研究了升温速率及颗粒尺寸对有效激活能的影响。发现两种粒径样品的有效烧结激活能不是定值,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两种升温速率下,0.35m样品有效激活能具有一致性,而2.5μm样品只在高温阶段具有一致性;相同升温速率情况下,粒径小的样品的有效激活能受升温速率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有效激活能 粒径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模法生长α-Al2O3:C晶体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新波 李红军 +4 位作者 毕群玉 程艳 苏良碧 唐强 徐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以高纯Al2O3为原料,利用石墨发热体和石墨保温桶为碳源,采用导模法生长了α-Al2O3∶C晶体,研究了氢气退火后得到的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特性.α-Al2O3∶C晶体在460K具有单一一级动力学热致发光峰,热致发光发射波长位... 以高纯Al2O3为原料,利用石墨发热体和石墨保温桶为碳源,采用导模法生长了α-Al2O3∶C晶体,研究了氢气退火后得到的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特性.α-Al2O3∶C晶体在460K具有单一一级动力学热致发光峰,热致发光发射波长位于415nm.α-Al2O3∶C晶体的光致受激发光曲线呈指数衰减,衰减曲线由快衰减和慢衰减两部分组成.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剂量响应曲线具有线性-亚线性-饱和的特点,其中热致发光剂量响应在5×10^-6 -0.2Gy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饱和剂量为10Gy;光致受激发光剂量响应在5×10^-6 -10Gy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饱和剂量为3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C 热致发光 光致受激发光 导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添加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咏梅 刘欣 贾虎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问题,我们在微米氧化铝粉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αAl2O3粉,研究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和成型压力对微米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料挤压成型过程中,纳米-αAl2O3粉可填...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问题,我们在微米氧化铝粉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αAl2O3粉,研究纳米-αAl2O3粉的添加和成型压力对微米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粉料挤压成型过程中,纳米-αAl2O3粉可填充到微米氧化铝粉体的孔隙之中,减小了孔隙尺寸;成型压力提高,可减少气孔数量,从而提高了陶瓷素坯的密度,改善了氧化铝陶瓷烧结后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粉 成型压力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