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配比对^(60)Co-γ 辐射诱变 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彦明 张震 +5 位作者 缪子琪 张英 刘彩霞 王瑞 陈隆升 陈永忠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7,共9页
【目的】筛选适宜辐射后油茶种子生长发育的基质配比,为辐射诱变育种苗木高效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经50 Gy ^(60)Co-γ辐照处理的‘湘林XLC15’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配制4种基质,体积比分别为1∶1∶1(T1)、1∶1... 【目的】筛选适宜辐射后油茶种子生长发育的基质配比,为辐射诱变育种苗木高效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经50 Gy ^(60)Co-γ辐照处理的‘湘林XLC15’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配制4种基质,体积比分别为1∶1∶1(T1)、1∶1∶0(T2)、1∶0∶1(T3)、0∶1∶1(T4),分析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处理下油茶幼苗的叶片组织结构和光合特性指标,筛选出适合辐射诱变油茶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优基质配比。【结果】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差异(P<0.05),基质的干容重、湿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以T3处理为最高。不同基质对^(60)Co-γ辐射诱变油茶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T3处理的油茶幼苗叶片在上表皮厚度(23.86μm)、海绵组织厚度(272.76μm)、下表皮厚度(23.93μm)、叶片总厚度(410.16μm)、SPAD(57.07)、净光合速率(2.92μmol·m^(-2)·s^(-1))和蒸腾速率(0.99 mmol·m^(-2)·s^(-1))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最佳效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基质的干容重、湿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对叶片厚度、SPAD、蒸腾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基质的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对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下油茶叶片组织结构和光合特性的综合表现最佳,T2处理下综合表现较差,4种基质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T3、T1、T4、T2。【结论】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体积比1∶0∶1是适宜^(60)Co-γ辐射处理后油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基质配比 ^^(60)co-γ辐射 叶片组织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诱变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2
作者 方正 梁龙兵 +5 位作者 陈俊锟 张燕 韩宏仕 陈汁雯 李岩 向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4-665,共12页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大,成苗率、苗期鲜重和叶面积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变异率明显增大。甘蓝型油菜不同材料进行^(60)Co-γ辐射诱变的最适剂量约为1000 Gy;处理的4个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依次为GRD328>YY300A>YY300R>GRI1626,其中GRD328得到子叶、茎秆、花期和花朵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分别达0.07%、1.18%、1.87%和0.37%;YY300R得到真叶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96%;YY300A得到含油率变异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69%。通过优化针对田间直播油菜的辐射诱变方法,获得了早熟、多子叶、高含油率、多主茎等性状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0)co-γ射线 诱变育种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着色剂与抗氧化剂对^(60)Co-γ射线辐照辣椒红油的协同护色作用研究
3
作者 周新雨 王子欢 +3 位作者 杨小平 王志新 贾利蓉 段飞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亮度值L^(*)和黄蓝色度值b^(*)小幅升高。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4种天然着色剂和5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护色作用,发现0.1 g/kg红曲红、0.7 g/kg虾青素、0.2 g/kg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7 g/kg迷迭香提取物可部分抑制6~10 kGy辐照导致的辣椒红油褪色,而β-胡萝卜素、赤藓红、萝卜红、抗坏血酸钙和抗坏血酸钠无明显作用。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10 kGy辐照的最佳护色方案为迷迭香提取物0.170 g/kg、虾青素0.155 g/kg、红曲红0.095 g/kg。此条件下实测a^(*)值为52.54,a^(*)值下降率为10.25%,ΔE^(*)值为8.39;虾青素与红曲红、迷迭香提取物有协同交互作用。迷迭香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的辐照护色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性相关,而红曲红和虾青素与其着色性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素 ^^(60)co-γ射线辐照 非热杀菌 护色 抗氧化 迷迭香提取物 红曲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二妙丸质量影响研究
4
作者 邱伟珊 古锐 +3 位作者 朱婷婷 杨月 安菊红 钟世红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60-217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60)Co-γ辐照剂量对二妙丸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二妙丸未辐照组(0 kGy)及10、20、50和100 kGy辐照剂量组,采用色度仪和电子鼻对各组样品性状特征进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 为探究不同^(60)Co-γ辐照剂量对二妙丸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二妙丸未辐照组(0 kGy)及10、20、50和100 kGy辐照剂量组,采用色度仪和电子鼻对各组样品性状特征进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物理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对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比较各组样品抗氧化活性。性状观察结果表明,与未辐照样品相比,辐照后二妙丸的黄度值增加,其硫化物、萜烯类和芳香类物质的浓度降低;辐照会破坏二妙丸表面和内部结构。辐照后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和苍术素含量较未辐照升高;经50、100 kGy辐照后,盐酸黄柏碱的含量较未辐照样品降低;辐照前后盐酸巴马汀含量无显著变化。辐照会导致二妙丸中萜烯类成分含量降低,100 kGy辐照剂量组二妙丸抗氧化活性较未辐照升高,在所有辐照组均未发现二妙丸辐解产物。本研究为辐照灭菌二妙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中药制剂辐照灭菌标准的建立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丸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成分变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对两色金鸡菊种子的诱变效应
5
作者 乔震蒲 张悦 +3 位作者 孟亚杰 史宝胜 周晓慧 孙浩男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1849,共9页
为了解^(60)Co-γ射线辐射两色金鸡菊种子产生的辐射效应,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窄瓣和雪菊种子,分析出苗、生长及花部活性成分的变化,并计算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_(50))。结果表明,窄瓣和雪菊对辐射的敏感性存在... 为了解^(60)Co-γ射线辐射两色金鸡菊种子产生的辐射效应,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窄瓣和雪菊种子,分析出苗、生长及花部活性成分的变化,并计算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_(50))。结果表明,窄瓣和雪菊对辐射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窄瓣的成苗率和幼苗生长指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半致死剂量为37.67 Gy;雪菊的成苗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幼苗生长指标在40~80 Gy低剂量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120~240 Gy范围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半致死剂量为159.34 Gy。窄瓣和雪菊的花径随辐射剂量增加出现下降趋势。窄瓣诱变群体中有20株植株出现矮化现象,4株出现叶型及花型变化;雪菊诱变群体中有46株植株出现矮化现象,27株出现红褐色直径增大、花瓣数量增多、雄蕊瓣化及花色变红的现象。花径和红褐色直径与花部活性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获得ZF3和XF2为窄瓣和雪菊花色、花型变化及花部活性成分含量综合提高的植株类型。本研究结果为两色金鸡菊诱变育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射 两色金鸡菊 种子 诱变效应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分析
6
作者 邓立宝 万雯 +4 位作者 何新华 田荣雄 时德举 苏方贵 苏天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2,72,共5页
【目的】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华’‘巴顿’和‘肖尼’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到原品种砧木,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 【目的】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效应。【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华’‘巴顿’和‘肖尼’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到原品种砧木,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长、叶宽、叶面积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最优回归方程求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半致死辐照剂量。【结果】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嫁接成活率、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不同,供试的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肖尼’‘巴顿’‘金华’,对应的半致死辐照剂量分别为16.77、21.69、23.31 Gy。【结论】薄壳山核桃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较高,低剂量辐照可以使薄壳山核桃枝条产生生物损伤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60)co-γ 辐照 嫁接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种子的诱变效应
7
作者 方玉静 韩荣 +2 位作者 黄泽维 董梦涵 张芹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为深入了解^(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诱变效应,采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莲花干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并利用形态学、细胞学、染色体压片技术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技术对金莲花诱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金莲花的发芽率、... 为深入了解^(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诱变效应,采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金莲花干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并利用形态学、细胞学、染色体压片技术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技术对金莲花诱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金莲花的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株高、叶面积、根长以及花朵直径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变异率逐渐升高,且^(60)Co-γ射线剂量为40 Gy时金莲花变异率最高。此外,研究还发现^(60)Co-γ射线诱导金莲花半致死剂量为42.50 Gy。(2)显微镜观察发现,各处理的保卫细胞和气孔均小于对照。各处理的下表皮细胞、上下表皮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厚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3)通过根尖染色体压片试验观察到金莲花混倍体21株。(4)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各处理的色素含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不断下降,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在辐射剂量率为2 Gy/min时,^(60)Co-γ射线对金莲花的形态特征、叶片结构、染色体、生理指标等产生显著影响。金莲花较适宜的诱变剂量为4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60)co-γ射线 染色体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梯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崔莹 李志华 +4 位作者 张夏香 任春华 王怡婷 何法慧 杨志民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9,共9页
为探究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梯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本研究采用不同辐射剂量(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梯牧草种子,以未经辐射处理的种子为对照。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梯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本研究采用不同辐射剂量(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梯牧草种子,以未经辐射处理的种子为对照。结果表明:各辐射剂量均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除100、150和200 Gy处理下的胚芽及100 Gy处理下的胚根长度显著大于对照外,其余辐射剂量下的胚芽、胚根长度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幼苗的地上形态指标(株高、叶片宽度、分蘖数量)与根系发育参数(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及平均直径)以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线性回归计算结果显示,在^(60)Co-γ辐射处理下梯牧草干种子半致死剂量为204.2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射 梯牧草 种子萌发 幼苗形态 根系形态 叶绿素含量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石榴枝条扦插后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高小峰 周晓静 +4 位作者 张秋月 左卫芳 罗华 郭双双 黄冉涛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57-61,共5页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1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20、40、60、80 Gy剂量辐照后扦插,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扦插枝条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80 Gy内,^(60)Co-γ射线辐照石榴枝条,成活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1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20、40、60、80 Gy剂量辐照后扦插,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扦插枝条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80 Gy内,^(60)Co-γ射线辐照石榴枝条,成活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升高,石榴新梢平均长、根平均长、平均根数均逐渐减小。其中,在20~60 Gy内,石榴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在80 Gy时,SOD、CAT、POD活性陡然下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抑制石榴枝条的生长,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低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能提高石榴枝条的抗逆性,高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石榴枝条损伤较大,抗逆性降低,石榴枝条的最适辐射剂量为半致死量(LD_(50))至临界量(LD40),即65.83~76.7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枝条 ^^(60)co-γ辐照 扦插 生长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对贵苏1号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潘金卫 杨航 +4 位作者 于二汝 袁婷婷 向依 李慧琳 奉斌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8-23,共6页
为探究^(60)Co-γ射线对紫苏的诱变效应,以贵苏1号为参试材料,通过(0~400 Gy)9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分析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移栽后植株生长状况、变异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辐射量为50 Gy时,紫苏种... 为探究^(60)Co-γ射线对紫苏的诱变效应,以贵苏1号为参试材料,通过(0~400 Gy)9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分析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移栽后植株生长状况、变异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辐射量为50 Gy时,紫苏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萌发势、发芽速率、出苗率、苗高、主根长、鲜重、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有上升,但无显著差异;随着辐射剂量增加,9个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贵苏1号半致死剂量(LD_(50))和理论临界剂量(LD_(40))分别为284.89 Gy和328.55 Gy。变异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在200 Gy时变异率比250 Gy高0.91%。对63株变异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株系之间外观和品质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单株总穗数和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89%和18.99%;茎粗和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2.29%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60)co-γ射线 诱变效应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60)Co-γ诱变孢子杂交新种质的创制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娜 刘国丽 +3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肇莹 肖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7-2053,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平菇品种对辐射的敏感性及适宜辐射剂量,以便快速准确地鉴别平菇的杂交后代,创制新平菇种质,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10个^(60)Co-γ射线剂量分别辐射4种不同平菇的孢子悬浮液,对致死率进行统计,并获得了诱变菌株的孢... 为了探究不同平菇品种对辐射的敏感性及适宜辐射剂量,以便快速准确地鉴别平菇的杂交后代,创制新平菇种质,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10个^(60)Co-γ射线剂量分别辐射4种不同平菇的孢子悬浮液,对致死率进行统计,并获得了诱变菌株的孢子单核体。随后配制杂交组合,开展了^(60)Co-γ诱变和杂交育种研究。基于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对诱变后材料和杂交后代共39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5178的适宜辐射剂量为500 Gy,时间为200 min;9408的适宜辐射剂量为600 Gy,时间为240 min;灰美2号的适宜辐射剂量为700 Gy,时间为280 min;榆黄菇T2的适宜辐射剂量为400 Gy,时间为160 min。筛选获得的35个长势良好的杂交子中,经SSR分子标记验证,这些菌株在8对引物扩增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异性条带。综上,本研究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杂交子,为平菇的辐射诱变和杂交育种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60)co-γ诱变 致死率 拮抗反应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的辐射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巴哈依丁·吾甫尔 阿布来克·尼牙孜 +3 位作者 胡西旦·买买提 吕小龙 王浩淼 马会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81,共9页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死亡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提高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死亡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提高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和中华紫果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30、45、60、75 Gy的辐射处理,分析辐照引起枝叶死亡率、酶活性等变化。【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2个无花果品种扦插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分枝数指标呈下降趋势,叶片长宽比差异不显著。中华紫果品种的SOD、POD、CAT等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45、60 Gy剂量时达到峰值,MDA含量呈现一直上升趋势,H_(2)O_(2)含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布兰瑞克品种的SOD、POD、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MDA、H_(2)O_(2)含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结论】辐射导致无花果扦插苗幼苗生长缓慢、株高矮化、茎粗变细、叶片变小、分枝减少。中华紫果的半致死辐射剂量为56 Gy,布兰瑞克为70 Gy,布兰瑞克对辐射的耐受性高于中华紫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无花果 辐射效应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2种锦带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洁 宋佳宝 史宝胜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了探究辐射诱变对“白花锦带花”和“锦带花”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白花锦带花”与“锦带花”休眠期种子,观测辐射对锦带花生长的影响,测定其生长量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 为了探究辐射诱变对“白花锦带花”和“锦带花”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白花锦带花”与“锦带花”休眠期种子,观测辐射对锦带花生长的影响,测定其生长量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标、光合作用参数、SOD、POD、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辐射剂量的增大,苗高、叶长、叶宽、节间距、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参数、SOD活性、POD活性出现了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 Gy时到达了峰值。同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在(2 Gy/min)剂量率的辐射条件下“白花锦带花”种子较适宜的诱变剂量为50 Gy,而“锦带花”以50~100 Gy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锦带花 锦带花 ^^(60)co-γ射线 辐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藜麦种子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志敏 崔纪菡 +6 位作者 吕玮 赵宇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在藜麦育种中的应用,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本研究利用4种剂量^(60)Co-γ辐射4个不同藜麦品种,对辐射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并对M1代的生育过程、畸变率、突变率进行...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在藜麦育种中的应用,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本研究利用4种剂量^(60)Co-γ辐射4个不同藜麦品种,对辐射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并对M1代的生育过程、畸变率、突变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0~450 Gy的辐照剂量处理后,藜麦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表现出显著变化;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0 Gy剂量可促进种胚活力,250 Gy以上剂量显著降低发芽率;辐射导致出苗延迟,高剂量下甚至无法正常出苗,出苗率也显著降低,表明辐射对幼苗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成株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幼苗自然枯死增多,说明辐射对发芽种子胚芽的继续发育抑制显著;辐射导致遗传变异,包括早熟、矮化、穗颜色等方面,突变频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综上可知,藜麦的生长、发芽、出苗、成株等受到辐射剂量影响,适度辐射可促进发芽,但高剂量对生长和遗传特性产生负面效应。本研究对于辐射育种的可行性和作物改良意义重大,但需深入研究其机制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辐射 育种 ^^(60)co-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60)Co-γ辐射剂量对月季仙境、北京红、金凤凰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娇 周琳 +2 位作者 张永春 胡筱雅 杨柳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研究物理辐射对3个月季品种扦插苗的影响,利用0、10、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对仙境、北京红、金凤凰月季扦插苗进行辐射处理,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月季苗的形态指标、突变率、死亡率和半致死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 为研究物理辐射对3个月季品种扦插苗的影响,利用0、10、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对仙境、北京红、金凤凰月季扦插苗进行辐射处理,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月季苗的形态指标、突变率、死亡率和半致死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3个月季品种的扦插苗的株高、冠幅、侧枝数、侧枝长度、复叶长、复叶宽随之降低,其中仙境和北京红在10 Gy辐射剂量下生长势最好,而金凤凰在20 Gy生长势最好。供试植株的死亡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仙境在10和20 Gy处理下死亡率较低且花色变异较多。仙境、北京红、金凤凰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3、132、19.87 Gy。仙境在10 Gy辐射剂量下突变率最高达31.67%,产生了白色、水粉色、嫩粉色、粉白相间等多种花色突变;金凤凰在10 Gy剂量下花瓣边缘有缺裂,在20 Gy辐射剂量下花瓣边缘深裂、反卷;北京红在10 Gy剂量下有花瓣数量明显增加,花型为千重瓣。综上所述,^(60)Co-γ辐射剂量10和20 Gy有利于促进供试植株的生长,同时产生新的变异花色和新花型。本研究结果为月季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系培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品种 ^^(60)co-γ 辐射诱变 花部性状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影响的多元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腾霄 黄春燕 +4 位作者 伍欣然 张良 陈红 何江 黄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2,共8页
为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吸收剂量(0、5、10、20、3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试验样品,比较辐照前后样品微生物负载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水提物抑菌活性的变化,并建立... 为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吸收剂量(0、5、10、20、3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试验样品,比较辐照前后样品微生物负载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水提物抑菌活性的变化,并建立牡丹皮近红外光谱一致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当吸收剂量为5 kGy时即可让微生物负载超标样品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量降至标准规定(《美国药典》USP-NF2023)以下;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牡丹皮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呈下降趋势;辐照后样品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与未辐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近红外光谱一致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辐照与未辐照样品。鉴于不适宜的^(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可能会对牡丹皮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建议牡丹皮的辐照吸收剂量不超过5 kGy。本研究结果可为牡丹皮辐照灭菌吸收剂量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60)co-γ辐照 指纹图谱 近红外光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雪茄烟叶发酵微生物和代谢物变化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蓝月 秦艳青 +3 位作者 赵园园 任梦娟 张瑞娜 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的】通过^(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明确微生物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四川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以剂量10 kGy的^(60)Co-γ射线对发酵前烟叶进行辐照处理,测定分析发酵过程中烟叶微生物多样性、代谢组学... 【目的】通过^(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明确微生物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四川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以剂量10 kGy的^(60)Co-γ射线对发酵前烟叶进行辐照处理,测定分析发酵过程中烟叶微生物多样性、代谢组学、中性香气成分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1)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样本经传统分离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均未发现细菌群落。(2)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后芸香苷、根皮苷和山奈酚等多酚类物质,山奈酚-3-O-芸香糖苷等多酚糖苷类物质,二肽等含量高于未辐照组烟叶,而亮氨酸、L-丝氨酸和脯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低于未辐照烟叶。KEGG富集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3)发酵28 d后,两组烟叶的生物碱、还原糖、总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辐照组烟叶发酵前后各指标的降幅小于未辐照烟叶。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后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显著低于未辐照烟叶,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显著增加,烟叶劲头、杂气、刺激性更大。【结论】对发酵前烟叶进行10 kGy^(60)Co-γ射线辐照可有效杀灭烟叶细菌,发酵28 d后大分子物质降解转化低于未辐照烟叶,感官质量增加幅度减小,但相比于发酵前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60)co-γ射线 发酵 微生物 代谢组学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雪 潘兆平 +4 位作者 李文革 苏志鹏 陈嘉序 何双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05-212,共8页
为探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椪柑皮主要功能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对... 为探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椪柑皮主要功能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对椪柑皮的主要功能成分产生影响,一定辐照剂量处理能够增加总酚、总黄酮、川陈皮素与橘皮素含量,降低橙皮苷、没食子酸和阿魏酸含量,但对咖啡酸和绿原酸影响不显著;辐照处理对椪柑皮香气成分影响显著,烯烃类香气物质占比、种类及含量减少,相反,醇类、酚酸类及醛酮类香气物质增加,辐照处理后椪柑皮新增51种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显示芳樟醇、柠檬烯和正辛醛是辐照椪柑皮的关键香气物质。由上可知,^(60)Co-γ射线处理对椪柑皮有陈化效果。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椪柑皮的品质存在差异,4 kGy时椪柑皮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该研究可为陈皮基原药材催陈和陈皮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椪柑皮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石榴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小峰 鲁振华 +6 位作者 王虹 源朝政 周晓静 贾毛毛 郭双双 黄冉涛 李玉英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0期86-90,共5页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为材料,采用100、200、300、4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分析辐照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低剂量(≤300 Gy)^(60...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为材料,采用100、200、300、4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分析辐照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低剂量(≤300 Gy)^(60)Co-γ射线辐照阻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积累,高剂量(>300 Gy)^(60)Co-γ射线辐照促进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积累;^(60)Co-γ射线辐照可提高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其中,剂量为200 Gy时增加最多。石榴种子的最适辐射剂量范围为268.22~322.54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育种 石榴 种子萌发 ^^(60)co-γ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提升苦荞黄酮提取效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晏仕英 吴语典 +5 位作者 张简 李姝 向玲 清源 赵建 陈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47-2354,共8页
为探究^(60)Co-γ辐照对苦荞麸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0、6、12、18、24、30 k Gy)的^(60)Co-γ对苦荞麸皮进行辐照预处理,通过热回流法提取苦荞黄酮,比较^(60)Co-γ辐照对苦荞黄酮提取得率、主要黄酮类物质... 为探究^(60)Co-γ辐照对苦荞麸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0、6、12、18、24、30 k Gy)的^(60)Co-γ对苦荞麸皮进行辐照预处理,通过热回流法提取苦荞黄酮,比较^(60)Co-γ辐照对苦荞黄酮提取得率、主要黄酮类物质单体含量和总含量、抑菌活性及苦荞麸皮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30 k Gy剂量的^(60)Co-γ辐照预处理可提高苦荞黄酮提取得率,其中12 k Gy组提取得率最高,为6.97%,较对照组的3.27%提高3.70个百分点;6~30 k Gy剂量的^(60)Co-γ辐照预处理可提高提取物中芦丁含量,12、18、30 k Gy剂量的预处理可提高提取物中烟花苷含量,其中12 k Gy组含量最高,芦丁和烟花苷含量分别为84.52、3.92 mg·g^(-1),较对照组的53.12、3.54 mg·g^(-1)分别提高59.11%与10.73%;6~24 k Gy剂量的^(60)Co-γ辐照预处理可提高苦荞主要黄酮总含量,其中12 k Gy组最高,为89.40 mg·g^(-1),较对照组的57.95 mg·g^(-1)提高54.27%。此外,^(60)Co-γ辐照可有效破坏苦荞麸皮组织结构,有助于苦荞黄酮的溶出;6~18 k Gy剂量的^(60)Co-γ辐照预处理增强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其中18 k Gy剂量组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9.93 mm;12~24 k Gy剂量的^(60)Co-γ辐照预处理增强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其中12 k Gy剂量组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0.30 mm。本研究可为苦荞黄酮的高效提取提供研究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60)co-γ辐照 黄酮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