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Ⅱ.(27)~Al-NMR法研究PASC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单和Al_(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单...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单和Al_(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单和Al_(13)的含量,而PASC中Al_(其它)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_(其它)的含量,其差值随着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_单和Al_(13)含量,较低的Al_(其它).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27al-nmr 形态分布 絮凝剂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仇山酸化钙基膨润土的^(27)Al和^(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及脱色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宏平 郭九皋 +4 位作者 王德强 林鸿福 杨年华 杨保联 李丽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0-476,共7页
对用不同酸度处理的仇山钙基膨润土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27Al和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吡啶吸附样品的红外光谱(IR)、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脱色率等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酸度的增加和蒙脱石中阳离子... 对用不同酸度处理的仇山钙基膨润土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27Al和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吡啶吸附样品的红外光谱(IR)、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脱色率等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酸度的增加和蒙脱石中阳离子的溶出,它的d(00l)的衍射强度降低,同时其Si和Al原子局域结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Al原子由AlⅥ变成AlⅣ,Si原子由Q3Si(0Al)结构向Q4Si(0Al)和Q3Si(1OH)结构转变。八面体片阳离子的溶出和Si、Al原子局域结构环境的改变,显著地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孔结构;AlⅥ向AlⅣ的转变形成了Lewis酸中心,而Si原子局域结构环境的改变形成了Brnsted酸中心。膨润土脱色率随处理酸度增加的本质原因是在Si和Al原子局域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在其表面分别形成了Brnsted酸中心和Lewis酸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膨润土 比表面积 表面酸性 脱色率 核磁共振谱 钙基膨润土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7)AlNMR研究茶多酚与铝形成配合物的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娜 严宝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1-635,共5页
采用27Al NMR技术,研究了不同茶叶中茶多酚与铝形成配合物的形态。考察了在不同pH值和配体/金属(L/M)下铝的存在形态,系统地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儿茶酚等官能团模拟化合物与铝的配位体系中铝的形态,探讨了配体取代基的个数与焦性没食子... 采用27Al NMR技术,研究了不同茶叶中茶多酚与铝形成配合物的形态。考察了在不同pH值和配体/金属(L/M)下铝的存在形态,系统地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儿茶酚等官能团模拟化合物与铝的配位体系中铝的形态,探讨了配体取代基的个数与焦性没食子酸-铝配合物的δ27Al的关系,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规律,并确定了茶多酚与铝配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AL NMR 茶多酚 焦性没食子酸 配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4
作者 侯晓霞 董绍楠 +1 位作者 张婧 毕树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水溶液中Al 3+第三水化层的静态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Bock构建的含有第一、第二水化层Al(H2O)3+6·12H2O的基础上添加了第三水化层,系统考察了第三和第二水化层对第一水化层Al(H2O)3+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水溶液中Al 3+第三水化层的静态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Bock构建的含有第一、第二水化层Al(H2O)3+6·12H2O的基础上添加了第三水化层,系统考察了第三和第二水化层对第一水化层Al(H2O)3+6的键长、键角等结构参数,以及自然布居分析(NPA)电荷特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Al 3+(aq)配合物含有不同水化层时氢键网络结构,以及27Al-/17O-/1H-NMR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铝离子第三水化层 静态结构 氢键网络结构 27Al-/17O-/1H-NMR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Ⅲ.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与(27)~AI-NMR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玉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I-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_(13)和AI_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_(13)/Al_b比值为1.0左右 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I-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_(13)和AI_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_(13)/Al_b比值为1.0左右 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Al_(13)和Al_b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l_(13)和Al_b比值远远小于1.0,随着B值和Al/Si摩尔比的升高,Al_(13)/Al_b比值逐渐趋近于1.0.这意味着在低B值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铝硅复合新产物,该新产物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比色法 ^^27al-nmr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2-Al2O3-MgO电渣微结构的原位拉曼光谱及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6
作者 曹培明 尤静林 +5 位作者 周灿栋 LU Liming 王建 王敏 丁雅妮 徐琰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2-1248,共7页
运用原位拉曼光谱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了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晶体、玻璃和熔体的微结构及铝配位数的变化.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该晶体样品中存在的物相,分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及量子化学从头算分析了S-6530晶体和熔体... 运用原位拉曼光谱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了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晶体、玻璃和熔体的微结构及铝配位数的变化.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该晶体样品中存在的物相,分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及量子化学从头算分析了S-6530晶体和熔体中相关物相的拉曼振动波数及散射活性,并对其主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S-6530晶体中铝主要以六配位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的四、五配位.在升温过程中,其中MgAl2O4物相的Al-O多面体由[AlO6]转变成[AlO4]与[AlO5]共存.Al在熔体和玻璃结构中主要以[AlO4]四面体的形式存在,其占比高达71.1%,相较于其晶态,[AlO5]的占比也增加至28.6%.基于构建的熔体团簇模型的量子化学从头算表明,[AlO4]构型倾向于以Q3,Q4连接方式为主的层状和架状结构,而[AlO5]构型则倾向于单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 原位拉曼光谱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密度泛函理论 铝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与PDMDAAC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34
7
作者 高宝玉 王燕 +1 位作者 岳钦艳 王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2-476,共5页
以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和具有不同黏度(h)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与PA... 以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和具有不同黏度(h)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与PAC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PDMDAAC的含量(P%)和h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表现为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各种形态的含量与PAC中铝的各种形态含量的不同,且随PDMDAAC的P%、h和PAC的B值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其絮凝效果.仅从具有良好净水效果的Alb组分和Al13组分的含量高低来判断,P=10%的复合絮凝剂应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处理黄河水的絮凝效果初步证明了该推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 PDMDAAC 复合絮凝剂 形态分布 聚合氯化铝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4
8
作者 冯利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3-379,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的两种测定方法,即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 NMR核磁共振法。扼要地说明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中不同比色-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测定结果,以及^(27)Al NMR法中大、小管测量方法及其测定结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的两种测定方法,即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 NMR核磁共振法。扼要地说明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中不同比色-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测定结果,以及^(27)Al NMR法中大、小管测量方法及其测定结果。最后对这两种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析方法的相关性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聚合 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体内铝形态及铝累积特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婷 刘鹏 +2 位作者 郑人卫 谢忠雷 罗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9-1915,共7页
设置不同Al3+浓度对青茶进行50d处理,调查茶树铝含量和铝的化学配位形态。结果表明,茶树体内的铝大多以有机态或螯合态形式存在;茶树老叶具有高积累铝的特性,但以5mmolL-1铝处理时,运输到叶片的铝减少,积累于茶树根部的铝增多。利用27Al... 设置不同Al3+浓度对青茶进行50d处理,调查茶树铝含量和铝的化学配位形态。结果表明,茶树体内的铝大多以有机态或螯合态形式存在;茶树老叶具有高积累铝的特性,但以5mmolL-1铝处理时,运输到叶片的铝减少,积累于茶树根部的铝增多。利用27AlNMR技术检测表明,茶树各器官中普遍存在Al13的强烈共振吸收峰;在各器官中还出现–0.38×10-6处和–0.17×10-6处的微弱吸收峰,为目前尚未检出的铝络合物形式;在5mmolL-1Al3+处理下,青茶老叶中含有更多的Al-复合物,包括Al-草酸盐(1∶2)、Al-草酸盐(1∶2)和Al-磷酸复合物,说明茶树体中的铝通过与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以降低铝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AlNMR 茶树 铝形态 铝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与水解形态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艳 张冰如 +1 位作者 李霞 李风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 solutions of different basicity were prepared from pure aluminum foil and hydrochloric acid. Aluminum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27Al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tridecameric polycation Al ...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 solutions of different basicity were prepared from pure aluminum foil and hydrochloric acid. Aluminum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27Al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tridecameric polycation Al 13 was dete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AC′s basicity, the molar ratio of Al 13 to Al m in PAC increases. The jar tests with kaolin water and water from Huangpu River at the same PACs dosage showed that the more basicity and content of Al 13, the more effective the coagulation effect on water with middle-high turbidity, while only less effect of the basicity was observed on water with low turb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盐基度 AL13 ^^27AL NMR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铭金 姚瑞平 +2 位作者 赵惠忠 陈雷 邓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制备纯硅的介孔分子筛MCM-41,具有不同Si/Al的Al-MCM-41,以及含有B原子和Ti原子的B-Al-MCM-41和Ti-MCM-41的试样。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样品均具有MCM-41的结构特征,N2吸脱附研究表明,样品呈现Ⅳ型吸附等温线,具有孔径分布... 制备纯硅的介孔分子筛MCM-41,具有不同Si/Al的Al-MCM-41,以及含有B原子和Ti原子的B-Al-MCM-41和Ti-MCM-41的试样。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样品均具有MCM-41的结构特征,N2吸脱附研究表明,样品呈现Ⅳ型吸附等温线,具有孔径分布均一的中孔结构。利用27AlMASNMR研究了试样中Al的化学环境。结果表明,随铝含量的增加,四配位骨架铝和六配位骨架外铝同时增多,并且由非骨架四配位铝或骨架扭曲四配位铝所产生的“不可观察铝”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杂原子MCM-41 水热法 ^^27AL MAS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探究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凝聚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奎霞 朱书全 +2 位作者 于妍 赵华章 栾兆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采用正硅酸(TEO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制备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以复合成分之间的作用特性作为研究复合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机理的基础,采用离子交换法完全置换复合成分中与Al复合的Si,通过测Si形态,计算Si-Al复合率;同时,考... 采用正硅酸(TEO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制备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以复合成分之间的作用特性作为研究复合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机理的基础,采用离子交换法完全置换复合成分中与Al复合的Si,通过测Si形态,计算Si-Al复合率;同时,考查碱化度和硅铝摩尔比对复合率的影响以及复合率对混凝除浊效果的影响,并由此探究絮凝剂的凝聚絮凝机理;最后与传统的27AlNMR研究结果进行对照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聚铝硅相比,以正硅酸为硅源的铝硅复合絮凝剂含有更多的硅氧铝键,其硅铝间作用特性更强,絮凝效果更好;复合絮凝剂中聚硅与聚铝相互反应生成的新产物在絮凝剂凝聚絮凝作用中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复合絮凝剂 离子交换法 复合率 ^^27Al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法提纯Al_(13)的方法研究及表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德忠 蔡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高纯度且水溶性好的Al13固体特别是具有一定构型的Al13晶体的制备,对于研究Al13的结构、生成和转化机理、絮凝应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采用乙醇-二氧六环沉淀法、乙醇-四氢呋喃沉淀法、乙醇-甲基异丁基甲酮沉淀法对微量加碱法制备的... 高纯度且水溶性好的Al13固体特别是具有一定构型的Al13晶体的制备,对于研究Al13的结构、生成和转化机理、絮凝应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采用乙醇-二氧六环沉淀法、乙醇-四氢呋喃沉淀法、乙醇-甲基异丁基甲酮沉淀法对微量加碱法制备的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了纯化,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所得到的Al13固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乙醇-二氧六环沉淀法操作最简便,得到的Al13固体纯度最高晶型最规则,Alb含量达到93.5%,Al13含量达到94.6%,呈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3 纯化 ^^27Al—NMR 八面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具有Keggin结构的Al_(13)草酸盐胶体合成及其表征
14
作者 刘璟 赵峰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采用XRD,FTIR和MAS27AlNMR方法表征从Al13溶液中合成的草酸盐胶体.结果表明:胶体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有别于常见的Al系及其草酸盐沉淀;位于810cm-1处络合物中Al—O伸缩振动证明胶体是由Al13和草酸根直接络合形成;红外光谱中位于725cm-... 采用XRD,FTIR和MAS27AlNMR方法表征从Al13溶液中合成的草酸盐胶体.结果表明:胶体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有别于常见的Al系及其草酸盐沉淀;位于810cm-1处络合物中Al—O伸缩振动证明胶体是由Al13和草酸根直接络合形成;红外光谱中位于725cm-1处的(Al—O)Td键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中位于约61ppm处的Al(O)4特征峰共同证明胶体具有特殊的Keggin结构,高pH(=7.8)环境下Al13草酸盐胶体仍能保持Keggin结构;经过化学分析,该草酸盐胶体化学式为AlO4Al12(OH)24(H2O)12(C2O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3 胶体 傅立叶红外光谱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KEGGIN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