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变子体对^(241)Am_2Zr_2O_7固化体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华 张力 +2 位作者 王烈林 任强 江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探索241Am核素衰变子体对241Am2Zr2O7烧绿石固化体晶胞体积的影响,根据递次衰变理论计算了241Am衰变子体种类及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值,并以Nd2Zr2O7作为Am2Zr2O7的模拟物,La作为241Am衰变子体Np的模拟元素,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Nd... 为探索241Am核素衰变子体对241Am2Zr2O7烧绿石固化体晶胞体积的影响,根据递次衰变理论计算了241Am衰变子体种类及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值,并以Nd2Zr2O7作为Am2Zr2O7的模拟物,La作为241Am衰变子体Np的模拟元素,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Nd1-xLax)2Zr2O7(0.1≤x≤0.9)系列模拟固化体。利用XRD和SEM研究了该固化体晶胞参数(a、V)随x的变化关系以及其烧结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103a后,241Am核素的相对摩尔分数仅为最初的10-5at%,其子体237Np的摩尔分数将达到70at%以上,并在4.3×103a后达到峰值(约99at%)。相较其他常规方法,So-l喷雾热解法能在更低温度、更温和的条件下获得纯相的(Nd1-xLax)2Zr2O7烧绿石样品,且能保证其烧结体晶粒细小(约10μm),结构致密,残余气孔率可减少到5%。(Nd1-xLax)2Zr2O7模拟固化体的晶胞参数(a、V)均随x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相同x条件下,其晶格常数理论值较试验值大0.2%,其晶胞体积在x为0.9时将膨胀约4%。(Nd1-xLax)2Zr2O7模拟固化体晶胞参数变化趋势与(Am1-xNpx)2Zr2O7固化体的理论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241am2zr2o7 衰变子体 晶胞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绿石(La_(1-y)Nd_y)_2Zr_2O_7模拟固化^(241)Am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华 王烈林 +3 位作者 江阔 米国源 龙勇 邓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9,共6页
为研究241 Am在La2Zr2O7烧绿石中的固化行为及其对烧绿石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选用Nd作为241 Am的模拟物,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La1-yNdy)2Zr2O7(0.0≤y≤1.0)系列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和振动光谱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 为研究241 Am在La2Zr2O7烧绿石中的固化行为及其对烧绿石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选用Nd作为241 Am的模拟物,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La1-yNdy)2Zr2O7(0.0≤y≤1.0)系列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和振动光谱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d掺杂量的增加,O48f位置参数x48f和I(111)/I(222)均呈规律性增大,Raman谱逐渐展宽,IR谱发生蓝移,所有结果均证实用Nd不断替换La将导致烧绿石晶体结构有序化程度逐渐降低。另外,实验发现掺杂量y≈0.8是烧绿石晶体结构发生几何相变的逾渗阈值,超过该阈值有序的烧绿石结构将发生突变进而加速向无序萤石结构转变,该实验结果可为(La1-yAmy)2Zr2O7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yNdy)2zr2o7 烧绿石 晶体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Zr_2O_7:Eu^(3+)纳米微粒的合成与变温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殿元 王庆凯 +2 位作者 常章用 郭艳艳 吴杏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Eu3+纳米晶 燃烧合成 变温发光特性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Y_2Zr_2O_7:Tm^(3+)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珅磊 游维雄 +3 位作者 肖宗梁 王春香 赖凤琴 刘小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1-xTmx)2Zr2O7(x=0.005,0.01,0.03,0.05)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检测了Y2Zr2O7∶Tm3+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以及样品的荧光光谱.XRD图谱表明,...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1-xTmx)2Zr2O7(x=0.005,0.01,0.03,0.05)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检测了Y2Zr2O7∶Tm3+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以及样品的荧光光谱.XRD图谱表明,所得到的产物Y2Zr2O7∶Tm3+为单一相的萤石结构,而且Tm3+的掺杂并没有改变其晶体结构.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在359 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1000℃下烧结的(Y1-xTmx)2Zr2O7(x=0.01)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发射峰对应于Tm3+的1D2→3F4跃迁和1G4→3H6跃迁,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样品在454nm处的发光强度随T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即出现了浓度猝灭的现象,当Tm3+掺杂浓度摩尔百分比为1%时,样品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Tm^3+ 溶胶-凝胶法 发光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5+掺杂Li7La3Zr2O12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峰峰 李世友 +2 位作者 耿彤彤 李春雷 曾双威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8-314,共7页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Ta^5+掺杂的石榴石型无机固体电解质Li7-xLa3Zr2-xO12(xTa-LLZO),研究了不同的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发射光谱(XRD)、冷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电化学阻抗(EIS)对材料进行物理表征和阻抗测试,并且... 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Ta^5+掺杂的石榴石型无机固体电解质Li7-xLa3Zr2-xO12(xTa-LLZO),研究了不同的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发射光谱(XRD)、冷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电化学阻抗(EIS)对材料进行物理表征和阻抗测试,并且组装LiFePO4//LLZTO//Li全固态锂电池测试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Ta^5+掺杂的增加,材料呈现出一个单一的立方相结构,当Ta^5+掺杂量为14.09wt.%(即x=0.3)时,材料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2.58×10^-4S·cm^-1),呈现出稳定的立方相结构且具有相对较高的致密度(89.16%),并具有较稳定的循环稳定性,经过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依然保持到88.6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7La3zr2o12 石榴石型 ^Ta^5+掺杂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0.7Ce0.3)_2O_7——新型高温热障涂层 被引量:18
6
作者 牟仁德 许振华 +2 位作者 贺世美 何利民 曹学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71,78,共6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结构与靶材非常相似。通过CeO2掺杂后,LZ7C3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La2Zr2O7(LZ)大;在1100℃恒温氧化890h的条件下,LZ7C3涂层的抗氧化增重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Y2O3部分稳定化的ZrO2(8YSZ)涂层。此外,热膨胀不匹配、黏结层氧化和陶瓷涂层内部微观裂纹的出现可能是导致LZ7C3涂层恒温氧化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EB-PVD 等温氧化 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烧绿石Gd_2Zr_2O_7的高温高压合成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敬友 陈晓谋 +2 位作者 潘社奇 牟涛 贺端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9,共6页
为探索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Gd2Zr2O7烧绿石的可能性,以Gd2O3和ZrO2的混合粉体为原料,在5.2GPa压力、1473~1873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XR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证实,在5.2GPa和1873K条件下,保温保压30min,成功地... 为探索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Gd2Zr2O7烧绿石的可能性,以Gd2O3和ZrO2的混合粉体为原料,在5.2GPa压力、1473~1873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XR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证实,在5.2GPa和1873K条件下,保温保压30min,成功地合成出单一物相的、具有立方烧绿石结构的Gd2Zr2O7化合物。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对于开展武器级多余钚和含钚高放废物固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zr2o7 烧绿石 高温高压 合成 放射性废物固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Dy和Ce共掺杂La2Zr2O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材料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宏明 易丹青 钟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7-572,共6页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稀土Dy和Ce共掺杂La_2Zr_2O_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粉末La_(1.7)Dy_(0.3)(Zr_(0.8)CeZr_(0.2))_2- O_7(LDCZ).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温膨胀仪、DSC和激光热导仪对粉末相结构、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相组成、微观结构...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稀土Dy和Ce共掺杂La_2Zr_2O_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粉末La_(1.7)Dy_(0.3)(Zr_(0.8)CeZr_(0.2))_2- O_7(LDCZ).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温膨胀仪、DSC和激光热导仪对粉末相结构、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相组成、微观结构、高温相稳定性、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共掺杂的La_(1.7)Dy_(0.3)(Zr_(0.8)CeZr_(0.2))_2O_7保持了烧绿石结构,120℃时粉末为无定形的混合氧化物,900℃时转化为复合氧化物,1200℃时转变为单一的烧绿石相;高温下LDCZ无明显相变;添加Dy和Ce不仅可提高锆酸镧的热膨胀系数,使其高于8YSZ的热膨胀系数,并可使其导热系数较La_2Zr_2O_7降低25%以上,达到1.28~1.07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热物性能 热障涂层 稀土共掺杂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体喷涂Sm_2Zr_2O_7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于建华 赵华玉 +2 位作者 周霞明 陶顺衍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稀土锆酸盐材料具有比Y2O3部分稳定ZrO2陶瓷低的热导率,是新型热障涂层的潜在候选材料之一.利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技术以喷雾造粒的Sm2Zr2O7粉体制备涂层,并在相同条件下沉积8wt%Y2O3稳定ZrO2涂层.对比评价了两种涂层的结构、热物理性能... 稀土锆酸盐材料具有比Y2O3部分稳定ZrO2陶瓷低的热导率,是新型热障涂层的潜在候选材料之一.利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技术以喷雾造粒的Sm2Zr2O7粉体制备涂层,并在相同条件下沉积8wt%Y2O3稳定ZrO2涂层.对比评价了两种涂层的结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制备态Sm2Zr2O7涂层为缺陷萤石结构.扫描电镜分析显示,Sm2Zr2O7和8wt%Y2O3稳定ZrO2涂层为典型的层状结构,内部有很多气孔、裂纹等缺陷.800℃测得的Sm2Zr2O7涂层的热导率为0.44 W/(m.K),比相同条件下测得的8wt%Y2O3稳定ZrO2涂层的热导率低~40%,两者的热膨胀系数相似.力学测试结果显示,Sm2Zr2O7涂层的抗折强度、硬度和弹性模量均低于8wt%Y2O3稳定ZrO2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喷涂 Sm2zr2o7涂层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La2Zr2O7热障涂层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牟仁德 许振华 +1 位作者 贺世美 何利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结构、热物理性能与传统YSZ热障涂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2Zr2O7涂层成分处于P结构范围内,呈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柱状晶头部呈明显的金字塔形状。与传统YSZ柱状晶相比,La2Zr2O7涂层的柱状晶紊乱度更大,尺寸更加细小,并且柱状晶上的树枝状亚晶更多。在25~1200℃范围内,La2Zr2O7涂层的热导率最大为0.985W/(m·K),最小为0.796w/(m·K),大大低于同条件下的YSZ涂层。低本征热导率、小柱状晶直径、大紊乱度、密度轻及高孔隙率是造成La2Zr2O7涂层低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热障涂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2O_7弹性常数及最低热导率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项建英 黄继华 +3 位作者 陈树海 梁文建 赵兴科 张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La2Zr2O7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a2Zr2O7的晶格常数为1.0934 nm,当O(48f)的位置参数为0.329时其晶胞总能量最低;由计算得到的三个弹性刚度张量C11,...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La2Zr2O7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a2Zr2O7的晶格常数为1.0934 nm,当O(48f)的位置参数为0.329时其晶胞总能量最低;由计算得到的三个弹性刚度张量C11,C12,C44、体弹性模量B和剪切模量G可知La2Zr2O7的结构非常稳定;La2Zr2O7的杨氏模量E=201.50GPa,泊松比为0.274,同性系数为0.733,具有一定的脆性;计算得到的La2Zr2O7德拜温度为619.4K,等容比热为274.3J.mol-1.K-1,最低热导率为1.31W.m-1.K-1,与利用激光脉冲法在1473K测得的热导率1.55 W.m-1.K-1相比,相差1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LA2zr2o7 弹性常数 最低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用La_2Zr_2O_7粉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璟 白书欣 +1 位作者 张虹 张长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5,共7页
介绍了La2Zr2O7的结构及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热力学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制备La2Zr2O7粉末的方法及其工艺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论述了La2Zr2O7用作热障涂层的优缺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LA2zr2o7 热障涂层 热物理性能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7^(2-)/Cr^(3+)和Ce^(4+)/Ce^(3+)电解液作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瑞省 刘欣 +1 位作者 顾登平 张元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通过对Cr2O72- /Cr3+和 Ce4+/Ce3+两种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槽外反应的研究,得到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的优选条件分别为:原料配比n(Cr2O72-):n(p-CH3O-C6H4-CH3)=1:6,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10min,对甲氧... 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通过对Cr2O72- /Cr3+和 Ce4+/Ce3+两种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槽外反应的研究,得到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的优选条件分别为:原料配比n(Cr2O72-):n(p-CH3O-C6H4-CH3)=1:6,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10min,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收率90.5%;原料配比 n(Ce4+):n(p-CH3O-C6H4-CH3)=1: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min,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收率97.1%。结果表明,Ce4+/Ce3+做媒质产品时-空效率较低,这是Ce4+/Ce3+媒质存在的本质缺陷;而Cr2O72-/Cr3+做媒质产品时-空效率提高近2倍,显著地增加产品的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7^2-/Cr^3+媒质 ^Ce^4+/Ce^3+媒质 对甲氧基苯甲醛 间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Gd2Zr2O7纳米粒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权 马伟民 +3 位作者 马雷 张倩 赵翔 陈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83,共7页
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了Gd2Zr2O7纳米粒子,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煅烧温度和时间、体系温度、pH值、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含量(SDBS)对前驱体的物相、形貌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分别对Gd2Zr2O7相... 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了Gd2Zr2O7纳米粒子,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煅烧温度和时间、体系温度、pH值、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含量(SDBS)对前驱体的物相、形貌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分别对Gd2Zr2O7相变化无影响,以氨水做沉淀剂经反向滴定,当体系温度为0℃、母盐溶液初始浓度为0.01mol/L、pH值为11、SDBS含量2wt%时,在1100℃煅烧3 h制备出近球形的Gd2Zr2O7纳米粒子,粒径约4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Gd2zr2o7 粉体 体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M_2O_7(M=Ti,Zr)多晶粉末的低温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代荣 焦秀玲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78-1380,共3页
低温水热合成是水热化学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在氧化物粉末的合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La2M2O7(M=Ti,Zr)陶瓷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多晶粉末的合成倍受关注[1,2].传统的固相反应需在高温(>1773K)下才能... 低温水热合成是水热化学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在氧化物粉末的合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La2M2O7(M=Ti,Zr)陶瓷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多晶粉末的合成倍受关注[1,2].传统的固相反应需在高温(>1773K)下才能合成La2M2O7[3],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热合成 La2Ti2o7 LA2zr2o7 多晶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8)Zr_(0.2)O_2固溶体磨料对ZF7光学玻璃抛光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8
16
作者 傅毛生 李永绣 +2 位作者 陈伟凡 危亮华 胡建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改进的湿固相机械化学反应法制备出超细锆掺杂氧化铈磨料Ce1-xZrxO2(x=0,0.2),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其物相类型、外观形貌、比表面积、粒度、表面电位等物理性质,通过测定抛光速率和观察表面的微观形貌考察... 采用改进的湿固相机械化学反应法制备出超细锆掺杂氧化铈磨料Ce1-xZrxO2(x=0,0.2),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其物相类型、外观形貌、比表面积、粒度、表面电位等物理性质,通过测定抛光速率和观察表面的微观形貌考察它们对ZF7光学玻璃的抛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e0.8Zr0.2O2固溶体磨料对ZF7光学玻璃抛光性能比纯CeO2磨料有明显的提高,抛光速率达到463 nm/min,5.0μm×5.0μm的范围内微观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1.054 nm,而纯CeO2磨料的抛光速率只有292 nm/min,Ra值却增大到1.441 nm.Ce0.8Zr0.2O2固溶体的抛光速率的明显增大和表面粗糙度Ra的下降主要与其负表面电位的增大和颗粒尺寸、粒度的减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固相机械化学反应法 Ce0.8zr0.2o2固溶体 化学机械抛光 ZF7光学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MCM-41的制备及其吸附Cr_2O_7^(2-)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文杰 李曦同 +4 位作者 马文会 周阳 罗永明 于洁 谢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33-16038,共6页
以微硅粉为硅源,CTAB和PEG-6000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MCM-41介孔分子筛。以该MCM-41为载体,采用后接枝法将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入到MCM-41的表面和孔道内,合成了巯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分子筛(SH-MCM-41),并采用XRD、N2吸附-脱... 以微硅粉为硅源,CTAB和PEG-6000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MCM-41介孔分子筛。以该MCM-41为载体,采用后接枝法将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入到MCM-41的表面和孔道内,合成了巯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分子筛(SH-MCM-41),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曲线和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巯基功能化的样品为吸附剂,对含Cr2O2-7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量随初始浓度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当pH值为1时吸附容量最大,达25.5mg/g。不同温度下Langmuir方程均呈现很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14.2kJ/mol,ΔS>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熵增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硅粉 MCM-41分子筛 ^Cr2o7^2-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用Dy_2 Zr_2 O_7陶瓷粉末制备及其热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宏明 易丹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了热障涂层用Dy2 Zr2 O7陶瓷粉末。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SEM,DSC及霍尔流速计等分析方法,对粉末的化学组成、相组成、微观结构、高温相稳定性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温膨...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了热障涂层用Dy2 Zr2 O7陶瓷粉末。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SEM,DSC及霍尔流速计等分析方法,对粉末的化学组成、相组成、微观结构、高温相稳定性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温膨胀仪、DSC和激光热导仪分别测定其热膨胀系数、比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粉末的组成与锆酸镝氟石结构的组成相近;高温下Dy2 Zr2 O7无明显相变;在高于1400℃的温度下煅烧后,Dy2 Zr2 O7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Dy2 Zr2 O7具有比8YSZ更高的热膨胀系数和更低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2zr2o7 热障涂层 热物理性能 共沉淀-煅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La_2Zr_2O_7制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璟 白书欣 张长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88,共4页
分别采用氨水和草酸铵作沉淀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单相La2Zr2O7粉末。利用DSC-TGA和XRD等方法对LZ前驱体的煅烧分解过程、产物物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前驱体在400~750℃分解得到无定型的复合氧化物,800℃保温2... 分别采用氨水和草酸铵作沉淀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单相La2Zr2O7粉末。利用DSC-TGA和XRD等方法对LZ前驱体的煅烧分解过程、产物物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前驱体在400~750℃分解得到无定型的复合氧化物,800℃保温2.5h即完成相转变形成单相组分的La2Zr2O7;而草酸盐前驱体在400~650℃草酸盐发生分解得到无定型氧化镧、氧化锆的混合物;700℃以后,La(OH)3的分解、无定型氧化物晶化得到六方结构氧化镧与单斜相氧化锆、Zr^4+扩散到La2O3晶界生成La2Zr2O7等三个反应同时进行。获得单相组分La2Zr2O7的煅烧条件至少要1450℃,保温2.5h。草酸盐前驱体中镧和锆两种成分局部的分布不均匀是造成其处理温度比氨水法要高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化学共沉淀法 氨水 草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0.7)Ce_(0.3))_2O_7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方丽 白宇 +4 位作者 张霞 韩朋德 管浩 倪澍 张长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3-1217,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高性能热障涂层用La2(Zr0.7Ce0.3)2O7陶瓷粉体。通过TG-DSC、XRD、SEM及TEM对前驱体的烧结温度、粉体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纳米级,且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约30-50 nm;La2(Zr0.7Ce0.3...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高性能热障涂层用La2(Zr0.7Ce0.3)2O7陶瓷粉体。通过TG-DSC、XRD、SEM及TEM对前驱体的烧结温度、粉体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纳米级,且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约30-50 nm;La2(Zr0.7Ce0.3)2O7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固溶体复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化学沉淀法 固溶体 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