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中^(226)Ra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平 於国兵 +6 位作者 薛惠云 曹世权 唐辉平 康雨佳 闻德运 陈志 吴青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I0001,共13页
^(226)Ra是高毒组放射性核素,根据国标GB 5749—2022,饮用水中^(226)Ra的活度应低于1 Bq/L;同时,^(226)Ra是海洋学过程研究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为满足监测需求,本文系统总结了水样中^(226)Ra的预富集方法和放射化学分离方法,重点分析了... ^(226)Ra是高毒组放射性核素,根据国标GB 5749—2022,饮用水中^(226)Ra的活度应低于1 Bq/L;同时,^(226)Ra是海洋学过程研究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为满足监测需求,本文系统总结了水样中^(226)Ra的预富集方法和放射化学分离方法,重点分析了辐射测量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226)Ra的优缺点。预富集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蒸发法和吸附法。共沉淀法因简单、成本低,适用于0.5~10 L的水样;锰聚合物吸附法则可用于海洋和湖泊中的原位富集。分离方法有共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和萃取色谱法。氡射气法、α计数法和液闪计数法(LSC)仅需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简单分离,而α能谱法和质谱分析则需色谱法去除Ba离子的干扰。离子交换色谱法成本较低,广泛用于实验室;新型萃取色谱柱(TK100、AnaLig®Ra-01)可选择性吸附Ra,简化了分离流程。在测量技术上,辐射测量法因灵敏度高且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226)Ra监测。LSC结合萃取色谱法可实现^(226)Ra的自动化监测。α能谱法探测限低于1 mBq/L,满足日常监测需求。质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分析优势,适用于应急分析。未来的研究应开发低成本、高选择性的新型萃取材料,简化分离流程。此外,结合辐射测量法和质谱技术可提升分析效率,为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环境水样 预富集方法 放射化学分离方法 辐射测量技术 质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作用研究
2
作者 陈怡君 李春乾 +4 位作者 甄毓 杨世民 王建艳 冉祥滨 许博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5,共8页
为探讨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能力,本文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在不同226Ra浓度下以及藻类不同生长阶段,东海原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效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效率... 为探讨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能力,本文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在不同226Ra浓度下以及藻类不同生长阶段,东海原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效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效率随着水体中226R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藻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水体中226Ra的浓度随着藻细胞的丰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表明甲藻对水体中226Ra的清除总量逐渐增大,但单位质量甲藻对226Ra的清除效率逐渐降低。226Ra在东海原甲藻藻体和溶液中的固液分配系数与水体中的226Ra活度呈对数关系,即随水体中226Ra活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本研究得到的固液分配系数,重新计算了渤海海域、黄海海域与东海海域的海底地下水排放(SGD)通量,其与原通量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40%、29%与26%。可见,由甲藻的生长繁殖导致的颗粒物清除是重要的海洋镭汇,对于应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进行的海洋学示踪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东海原甲藻 清除作用 海底地下水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的^(226)Ra和^(228)Ra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永臻 黄奕普 +3 位作者 施文远 徐茂泉 邱雨生 阮德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用MnO2-纤维富集大体积水样中的Ra同位素,并用直接射气法测定(226)Ra和(228)Ac的(226)β计数法测定(228)Ra的方法,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226)Ra、(228)Ra的行为,结果表明:在该河口区(226)Ra、(226)Ra均呈非保守行为... 用MnO2-纤维富集大体积水样中的Ra同位素,并用直接射气法测定(226)Ra和(228)Ac的(226)β计数法测定(228)Ra的方法,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226)Ra、(228)Ra的行为,结果表明:在该河口区(226)Ra、(226)Ra均呈非保守行为,(226)Ra、(228)Ra的最高值分别在盐度为19和9处测得。(228)Ra/(226)Ra)A.R。值在盐度小于19的区域约为3左右。与世界其他河口区相比,九龙江河口区的(226)Ra、(228)Ra有两个特征:其一是(226)Ra、(228)Ra的最大值较高;其二是(228)Ra/(226)A.R。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区 226 镭228 同位素 海洋化学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矿石样品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冬发 张彦辉 +4 位作者 武朝晖 朱明燕 王玉学 崔建勇 谭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采用氢氟酸-硝酸-盐酸混合酸密闭消解含铀矿石样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锶特效树脂逐级分离富集铀、钍和镭。使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测定分离纯化液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 采用氢氟酸-硝酸-盐酸混合酸密闭消解含铀矿石样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锶特效树脂逐级分离富集铀、钍和镭。使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测定分离纯化液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值的测量精密度取决于比值的大小和对应核素浓度的大小。对质量浓度为10 ng/mL天然铀测量液,234U/238U的测量精密度优于1.2%;对230Th质量浓度为0.6ng/mL且230Th和232Th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30Th/232Th的测量精密度为1.2%;对228Ra质量浓度为0.48 pg/mL且228Ra和226Ra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28Ra/226Ra的测量精密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U/^238U ^^230Th/^232Th ^^228ra/^226ra 铀矿石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表层水中^(226)Ra的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世炎 尹明端 +2 位作者 曾宪章 曾文义 施纯坦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碳酸盐富集-EDTA纯化-Ba(Ra)SO4制源-α计数法,测定了我国第13,14 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从西太平洋、南大西洋和东印度洋采集的 16个表层水样中的226 Ra比活度。测定结果表明,表层水中溶解态226Ra的比活度范围:西太平洋... 采用碳酸盐富集-EDTA纯化-Ba(Ra)SO4制源-α计数法,测定了我国第13,14 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从西太平洋、南大西洋和东印度洋采集的 16个表层水样中的226 Ra比活度。测定结果表明,表层水中溶解态226Ra的比活度范围:西太平洋为 0.46──0.95Bq·m-3,平均值为 0.66Bq·m-3;东印度洋为0.5 6──1.2 7 Bq·m-3,平均值为0.81 Bq·m-3;南大西洋为1.17──1.63Bq·m-3,平均值为 1.45 Bq·m-3。还测定了上述海域 5个表层水样中颗粒态226Ra比活度为0.006──0.030Bq·m-3,颗粒态226Ra很低,只占溶解态的1.0%──2.6%,说明226Ra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上述洋区。测定结果还表明,52°S以南离南极较近的测站226Ra比活度较高,特别是 60°S以南的南大洋海域,226Ra比活度更高,与其他作者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 表层水 水体循环 示踪剂 镭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表层海水中^(226)Ra的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奕普 姜德盛 +2 位作者 徐茂泉 陈敏 邱雨生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2期75-81,共7页
报道1994航次南海东北部的226Ra。利用Mn-纤维富集海水中的Ra同位素,采用Mn-纤维直接射气法测量226Ra的比活度,228Ra的比活度采用228Ac的β计数法测量。研究海区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0.62-1.17Bq·m-3,228Ra/226Ra)A.... 报道1994航次南海东北部的226Ra。利用Mn-纤维富集海水中的Ra同位素,采用Mn-纤维直接射气法测量226Ra的比活度,228Ra的比活度采用228Ac的β计数法测量。研究海区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0.62-1.17Bq·m-3,228Ra/226Ra)A.R介于2.78-4.59。226Ra的表层比活度分布大致表现为该海区东北部较高,中南部也有一较大值,表明陆源物质对这两个区域水体中的226Ra的贡献很大,其它区域分布较均匀。表层228Ra/226Ra)AR分布为靠近珠江口和西南区较高。此外,还将本航次的结果与该海区1992年春季航次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表层海水 南海 226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中^(226)Ra和^(228)Ra的分布与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艳平 陈敏 +1 位作者 黄奕普 蔡毅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对1999年9~10月采自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的19份表层海水样品的Ra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水中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分别介于0.67~0.92、0.08~0.30Bq/m3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4、0.11Bq/m3.228Ra/226Ra)A.R.活度比的变化范围... 对1999年9~10月采自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的19份表层海水样品的Ra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水中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分别介于0.67~0.92、0.08~0.30Bq/m3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4、0.11Bq/m3.228Ra/226Ra)A.R.活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11~0.44,平均值为0.19.上述数值明显低于近岸海域水体的相应值,表现为典型的开阔大洋水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的特征看,研究海域Ra同位素含量与228Ra/226Ra)A.R.值均呈均匀分布态势.将本研究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本研究获得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比20世纪60~80年代得到的数据来得低,可能与水体层化作用加强导致的Ra补充量的减少以及生物生产力升高导致的Ra迁出量的增加有关.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中Ra同位素的时间变化与文献报道的该海域叶绿素a、硅酸盐、磷酸盐含量与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趋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镭同位素 核化学 ^^226ra ^^228ra 表层水 半衰期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西北郊光明山峰丛坡地土壤^(210)Pb与^(226)Ra分布与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伟 蓝高勇 +2 位作者 殷建军 杨会 吴夏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0-867,共8页
利用单一^(210)Pb技术来估算岩溶区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泥沙来源等还存在一定问题。岩溶区土层厚度不一,难以准确地确定支持性^(210)Pb放射比活度是制约该方法应用的一大关键问题。文章选取桂林西北郊光明山岩溶峰丛坡地的4个土壤剖面... 利用单一^(210)Pb技术来估算岩溶区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泥沙来源等还存在一定问题。岩溶区土层厚度不一,难以准确地确定支持性^(210)Pb放射比活度是制约该方法应用的一大关键问题。文章选取桂林西北郊光明山岩溶峰丛坡地的4个土壤剖面,测试了土壤剖面^(210)Pb与^(226)Ra放射性比活度,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确定土壤中支持性^(210)Pb放射性比活度。测试结果表明4个土壤剖面中^(210)Pb垂向分布服从指数衰变规律,^(226)Ra放射性比活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基本不变。光明山峰丛山坡土壤中约95%的^(210)Pbex主要聚集在0~10 cm深度处,地表20~30 cm以下基本为支持性^(210)Pb。土壤中支持性^(210)Pb放射性比活度约为56.60±11.97 Bq·kg^(-1),与^(226)Ra放射性比活度值64.93±8.83 Bq·kg^(-1)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剖面中^(210)Pb受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植被覆盖类型、地形条件、土壤特性(特别是有机质)的影响。此外,研究区土壤剖面^(226)Ra的差异主要与土壤特性和植被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土壤 ^支持^(210)Pb ^^(226)ra 峰丛坡地 广西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238)U、^(226)Ra、^(210)Pb、^(210)Po在3种蔬菜中的转移及食用后剂量估算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国帅 陈柏迪 +1 位作者 陈志东 邓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6,共8页
研究了广东地区受铀矿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芥菜、大白菜、苋菜的根、茎、叶中^(238)U、^(226)Ra、^(210)Pb、^(210)Po的含量分布情况,其中根为主要富集部位;3种蔬菜的转移系数皆在10-3~10-2水平,芥菜的238 U和226 Ra的转移系数之间存在... 研究了广东地区受铀矿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芥菜、大白菜、苋菜的根、茎、叶中^(238)U、^(226)Ra、^(210)Pb、^(210)Po的含量分布情况,其中根为主要富集部位;3种蔬菜的转移系数皆在10-3~10-2水平,芥菜的238 U和226 Ra的转移系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大白菜的^(210)Pb和^(210)Po的转移系数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对公众每食入1 kg蔬菜所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做了初步估算,238 U贡献的剂量为0.001~0.105μSv,226 Ra为0.004~0.576μSv,^(210)Pb为0.019~0.646μSv,^(210)Po为0.010~1.30μ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238)U ^^(226)ra ^^(210)Pb ^^(210)Po 转移系数 待积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区周边土壤^(238)U和^(226)Ra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蒋文波 高柏 +3 位作者 张海阳 林聪业 王娟 易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99-1805,共7页
为查清某铀矿区周边土壤污染源项的污染强度及范围,对需要治理的污染源进行量化,对该铀矿周边土壤0.0~0.2,0.2~0.4,0.4~0.6,0.6~0.8,0.8~1.0m土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和^(226)Ra活度进行现场调研和统计分析(水平土壤正态分布、箱型... 为查清某铀矿区周边土壤污染源项的污染强度及范围,对需要治理的污染源进行量化,对该铀矿周边土壤0.0~0.2,0.2~0.4,0.4~0.6,0.6~0.8,0.8~1.0m土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和^(226)Ra活度进行现场调研和统计分析(水平土壤正态分布、箱型图、Q-Q图),其表明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有效性影响,利用^(226)Ra/^(238)U反映风化程度.结果表明:在0.0~0.2m土壤深度,^(238)U和^(226)Ra浓度最高,分别为813.44~5059.20,737~4536Bq/kg,随深度增加^(226)Ra和^(238)U浓度呈减小趋势,0.6~1.0m深度^(238)U和^(226)Ra浓度均超美国核管会(NRC)铀矿和水冶设施退役中残存放射性核素的土壤去污标准浓度(370Bq/kg),因此,针对研究区的土壤治理,厚度选取应不小于1m.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重度-极重度污染、强生态风险危害的土壤面积占比最高,随距铀矿区距离增加,^(226)Ra和^(238)U污染程度降低,潜在生态危害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 ^^(238)U ^^(226)ra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区水体^(238)U和^(226)Ra污染源项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杨 高柏 +2 位作者 林聪业 张海阳 刘云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20,共10页
为了解某铀矿区源项污染特征和对周边居民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采集场地污染源项水样,测试分析^(238) U和^(226) Ra活度浓度及有效剂量当量,采用箱线图及正态分布来分析其活度浓度分布特征,采用修正内梅罗法对研究区放射性核素和水质污... 为了解某铀矿区源项污染特征和对周边居民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采集场地污染源项水样,测试分析^(238) U和^(226) Ra活度浓度及有效剂量当量,采用箱线图及正态分布来分析其活度浓度分布特征,采用修正内梅罗法对研究区放射性核素和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对核素经饮水途径在不同年龄段(幼儿、儿童和成人)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放射性核素^(238) U、^(226) Ra浓度均远超当地背景值,且^(238) U活度浓度高于^(226) Ra;矿井口水样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废石和工业场地,矿区水体受放射性核素污染严重;研究区贯穿辐射剂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核素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矿井口>工业场地>废石场地;放射性核素经饮水途径在不同年龄段引起的放射性风险敏感程度为幼儿>儿童>成人,其中幼儿终身致癌风险超过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最大可接受风险值,儿童和成人超标率分别为85.7%、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U ^^(226)ra 污染特征 修正内梅罗法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体中^(226)Ra、^(228)Ra的联合富集与测定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谢永臻 黄奕普 +1 位作者 施文远 邱雨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6-90,共5页
采用MnO_2-纤维富集法同时富集天然水中的 ̄(226)Ra、 ̄(228)Ra,接着用MnO_2-纤维直接射气法测定 ̄(222)Rn及其子体α放射性的方法测定 ̄(226)Ra,对 ̄(228)Ra则通过测定第一代子体 ̄... 采用MnO_2-纤维富集法同时富集天然水中的 ̄(226)Ra、 ̄(228)Ra,接着用MnO_2-纤维直接射气法测定 ̄(222)Rn及其子体α放射性的方法测定 ̄(226)Ra,对 ̄(228)Ra则通过测定第一代子体 ̄(228)Ac的β放射性的方法加以确定。通过对河水、海水、地下水、井水等各种水样的实际验证,表明该测定程序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水体中低含量 ̄(226)Ra、 ̄(228)R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228)ra 天然水 MnO_(2)-纤维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6)Ra污染场地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战国 朱勇兵 +2 位作者 李军 王善强 赵红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08-2415,共8页
为掌握某遗留场地放射性污染状况和为场地管理及利用提供依据,利用γ剂量率仪对场地进行1 m网格现场巡测,对热点区土壤进行布点采样,测定^(226)Ra、^(238)U、^(232)Th和^(40)K的活度浓度,同时对厂区井水、厂区排水口下游约50 m池塘水及... 为掌握某遗留场地放射性污染状况和为场地管理及利用提供依据,利用γ剂量率仪对场地进行1 m网格现场巡测,对热点区土壤进行布点采样,测定^(226)Ra、^(238)U、^(232)Th和^(40)K的活度浓度,同时对厂区井水、厂区排水口下游约50 m池塘水及居民家饮用井水进行采样,测定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污染介质为土壤,主要污染核素为^(226)Ra,土壤样品中^(226)Ra的最大活度浓度为5.306×10^(4)Bq/kg。利用美国EPA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开展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该场地最大风险来源于^(226)Ra,风险值为3.71×10^(-4),是可接受风险值(10^(-4))的3.71倍;^(40)K的最大风险值为6.23×10^(-5),在可接受范围内;^(232)Th和^(238)U的最大风险均低于10^(-6),可忽略。从^(226)Ra的风险暴露途径来看,摄入风险占总风险的70.89%,为主要风险暴露途径,外照射风险占总风险的29.11%,而吸入风险占比仅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226)ra 土壤 放射性 污染 场地调查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空气中^(238)U、^(226)Ra、^(232)Th放射性浓度估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锦华 陈昌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共4页
本文报道武汉市空气中^(238)U、^(226)Ra、^(232)Th 放射性浓度的估算结果。空气中^(238)U、^(226)Ra、^(232)Th 的放射性浓度是根据地面空气中铀、镭、钍的主要天然来源是土壤粒子的再悬浮的假定,通过调查测量武汉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 本文报道武汉市空气中^(238)U、^(226)Ra、^(232)Th 放射性浓度的估算结果。空气中^(238)U、^(226)Ra、^(232)Th 的放射性浓度是根据地面空气中铀、镭、钍的主要天然来源是土壤粒子的再悬浮的假定,通过调查测量武汉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和空气中含尘量,经计算后确定的。我们于1984年4—10月在武汉地区采集了60个土壤样品,调查测量了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并根据在1981—1985年间采集的7346个空气粉尘样品测得的空气中含尘量,估算出武汉市空气中^(238)U、^(226)Ra 和^(232)Th 放射性浓度的五年平均值分别为24.0、18.9和28.7nBq/L。五年中以1983年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30.4、23.9和36.2nBq/L。以1984和1985年的数据为例,空气中^(238)U、(226)Ra、^(232)Th 放射性浓度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两年中均以冬季为最高,夏季最低。在武汉市六个城区中,空气中^(238)U、^(226)Ra、^(232)Th 的放射性浓度,以青山区最高,武昌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U ^^(226)ra ^^(232)Th 放射性浓度 估算 空气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浓集-闪烁射气法测定水中^(226)Ra 被引量:1
15
作者 库德热提 周玉萍 刘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前,水中^(226)Ra的分析方法报道很多,有共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共沉淀法和萃取法,方法简单,对^(226)Ra含量较高的水样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因分析用水样体积小,对^(226)Ra含量低的水样,难以取得可信的分析结果。 饮用水中的... 目前,水中^(226)Ra的分析方法报道很多,有共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共沉淀法和萃取法,方法简单,对^(226)Ra含量较高的水样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因分析用水样体积小,对^(226)Ra含量低的水样,难以取得可信的分析结果。 饮用水中的^(226)Ra浓度,波动范围很大,部分水中^(226)Ra含量低至1mBq/l以下。为了满足居民饮用水中^(226)Ra本底水平调查的要求,我们研究了用732型阳离子文换树脂浓集水中^(226)Ra和EDTA洗脱的条件,建立了阳离子交换树脂浓集-闪烁射气法测定水中^(226)Ra的方法,并与经典的Ba(Ra)SO_4共沉淀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可靠,探测下限低(0.1mBq/l)。用此方法完成了新疆651个各种水源水样中^(226)Ra含量的调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此方法作为环境水中^(226)Ra的常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测定 射气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矿工呼出气中^(222)Rn浓度的测定及体内^(226)Ra负荷量的估算
16
作者 朱国英 孙达人 俞云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8-71,共4页
利用活性炭干冰冷却吸附法测定了某铀矿170名坑龄1 a 以上的不同工种的井下作业工人和33名无井下作业史的工人呼出气中的^(222)Rn 浓度,并由此估算了他们体内^(226)Ra 的负荷量。铀矿工呼出气中氡浓度和体内^(226)Ra 的负荷量的最大值... 利用活性炭干冰冷却吸附法测定了某铀矿170名坑龄1 a 以上的不同工种的井下作业工人和33名无井下作业史的工人呼出气中的^(222)Rn 浓度,并由此估算了他们体内^(226)Ra 的负荷量。铀矿工呼出气中氡浓度和体内^(226)Ra 的负荷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6.2 Bq·m^(-3)和1.65 kBq。同时对可能影响矿工体内^(226)Ra 负荷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查,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矿工体内^(226)Ra 的负荷量 y(Bq)与氡子体累积暴露量 x(WLM)回归方程为 y=81.72+1.51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 铀矿工 负荷量 226 氡2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量天然淡水中的226 Ra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雯娜 许宏 郭秋菊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4-329,共6页
^(226) Ra是一种极毒的α放射性核素,是辐射环境监测中重点关注的核素之一。本工作建立了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天然淡水中^(226 )Ra快速定量分析的方法。对500mL的水样进行浓缩后,利用AG 50W-X8离子交换树脂和Sr萃取... ^(226) Ra是一种极毒的α放射性核素,是辐射环境监测中重点关注的核素之一。本工作建立了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天然淡水中^(226 )Ra快速定量分析的方法。对500mL的水样进行浓缩后,利用AG 50W-X8离子交换树脂和Sr萃取树脂分离基体质谱测量干扰元素(Ca、K、Mg、Na、Sr、Ba等),随后利用ICP-MS对^(226 )Ra进行定量分析。样品分析结果显示,^(226 )Ra全程加标回收率为90%~95%,^(226 )Ra的方法检测限为0.04pg/L(1.46mBq/L,n=10),整个流程耗时约10h。该方法实现了样品中^(226 )Ra的快速准确测量,为日常预警监测以及特殊情况应急中^(226) Ra监测提供了一条快捷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天然淡水 226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呼出气中的氡浓度估计铀矿工体内^(225)Ra的负荷量
18
作者 喻晓彩 高绪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共3页
本文测量了某铀矿不同工种的56名矿工下矿井作业前的呼出气中的^(222)Rn浓度,并由此估算了他们体内的^(226)Ra 负荷量。按不同工种的人数加权,呼出气中的^(222)Rn 浓度平均值为34.1Bqm^(-3),体内^(226)Ra 负荷量的均值为1.95kBq。同时还... 本文测量了某铀矿不同工种的56名矿工下矿井作业前的呼出气中的^(222)Rn浓度,并由此估算了他们体内的^(226)Ra 负荷量。按不同工种的人数加权,呼出气中的^(222)Rn 浓度平均值为34.1Bqm^(-3),体内^(226)Ra 负荷量的均值为1.95kBq。同时还对9名休息了2天的和2名离开井下作业3—4年的矿工以及12名来下过矿井的本矿工人呼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测量,由此估算出其体内^(226)Ra 负荷量的均值分别为1.11、0.94和0.17kB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 氡浓度 铀矿工 ^^(226)ra 负荷量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及其对碳埋藏的影响
19
作者 谭恺雯 孙秀武 +5 位作者 林彩 何雪宝 林辉 邓芳芳 倪甲林 林峰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8,共9页
热带太平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矿物,深海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广受关注。研究该海域的生物扰动过程及其对深层沉积物的有机碳输送,有助于定量了解深海底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和生态环境,为准确评价矿物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提供基线... 热带太平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矿物,深海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广受关注。研究该海域的生物扰动过程及其对深层沉积物的有机碳输送,有助于定量了解深海底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和生态环境,为准确评价矿物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提供基线参数。本研究通过分析位于热带西北太平洋山间盆地地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和中东太平洋热带区域(约5000 m水深)6根沉积物柱样中的^(210)Pb和^(226)Ra放射性活度,利用稳态扩散模型估算了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系数(D_(B))和混合深度(L)。结果显示,DB范围为11.55~81.52 cm^(2)/a,平均值为(40.53±4.72)cm^(2)/a;L范围为19.30~51.28 cm,平均值为(36.16±0.07)cm,高于全球平均值。DB和L值的变化范围较大主要由大型底栖生物分布不均造成。在其中3根柱样中,过剩^(210)Pb(^(210)Pb_(ex))比活度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基于此建立了TOC由表层向深层输送的一维模型,计算得出TOC通过生物扰动以0.09~1.14mmol/(cm^(2)·a)的输送通量向深层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埋藏 ^^(210)Pb ^^(226)ra 生物扰动 混合深度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某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健 汤泽平 +1 位作者 程晓波 苏超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督性监测。对某一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连续多年监测,研究分析监测结果变化情况,掌握企业周围辐射水平。于2020—2022年对该企业周围γ剂量率开展现场监测,采集企业排放口、污... 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督性监测。对某一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连续多年监测,研究分析监测结果变化情况,掌握企业周围辐射水平。于2020—2022年对该企业周围γ剂量率开展现场监测,采集企业排放口、污水总排放口上下游等处水样,分析铀钍总量、226 Ra、总α和总β含量,采集企业下风向厂界、周围环境敏感点等处土壤,以及污水总排放口上下游底泥,分析^(238)U、^(226)Ra、^(232)Th含量。2020—2022年企业排放污水的绝大部分放射性指标均满足相应标准,个别指标整改后已达标;企业周围环境γ剂量率、河流水中铀钍总量和^(226)Ra核素浓度、周围环境土壤放射性指标等大都处于本底水平内;企业厂界个别位置γ剂量率偏高,需做好厂区功能规划、合理堆放放射性物料;个别放射性指标同规律认识有异,需进一步跟踪研究。通过对该企业三年持续监测分析,提出加快完善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行业辐射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建议,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放射性矿 辐射环境 特征分析 238 U 226 ra 232 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