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体在大气环境中对碳酸盐岩溶蚀过程及溶解无机碳δ^(13)C演变规律
1
作者 赵光帅 朱义年 +4 位作者 谢银财 沈利娜 吴华英 李腾芳 黄奇波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5,146,共13页
碳酸盐岩溶解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过程,因其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低温性、开放性、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导致岩溶水体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值的多变性。本研究开展大气开放环境中... 碳酸盐岩溶解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过程,因其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低温性、开放性、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导致岩溶水体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值的多变性。本研究开展大气开放环境中不同水体浸泡碳酸盐岩试片实验,探究大气降水、降水流经岩溶土壤及进入碳酸盐岩含水层再出露地表后对碳酸盐岩溶蚀的影响及δ^(13)C_(DIC)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水及降水在土壤中渗流再出露地表后,即使无水生光合植物和土壤CO_(2)的持续输入,其对碳酸盐岩仍具有较强的溶蚀作用,而相同条件下岩溶管道/裂隙水出露地表后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微弱或不溶蚀。在无水生光合植物和土壤CO_(2)持续输入的大气开放系统水体中,当SO_(4)^(2-)>29mg·L^(-1)或NO_(3)^(-)>50 mg·L^(-1)时,NO_(3)^(-)产生的盐效应和与阳离子形成的离子对作用可显著提高方解石溶解度,促进方解石溶解。土壤渗流水和岩溶管道/裂隙水出露地表后水中CO_(2)在数小时内即可完成脱气作用,并使水体δ^(13)C_(DIC)值显著增重,增幅可达+1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吉试验场 碳酸盐岩溶解 大气开放环境 ^溶解无机碳δ^(13)C同位素 CO_(2)脱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C-NMR偶极去相技术的有机肥料中有机组分特征研究
2
作者 王林洋 张育维 +3 位作者 李亚丽 唐杉 谢丽华 汪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0-1638,共9页
【目的】在固体13C-NMR的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全边带抑制(cross polarization/magic angle spinning/total suppression of sidebands,CP/MAS/TOSS)技术得到的谱图中,质子碳与非质子碳的信号重叠。偶极去相(dipolar dephasing,DD)技术利用1... 【目的】在固体13C-NMR的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全边带抑制(cross polarization/magic angle spinning/total suppression of sidebands,CP/MAS/TOSS)技术得到的谱图中,质子碳与非质子碳的信号重叠。偶极去相(dipolar dephasing,DD)技术利用13C-1H异核耦合作用大小的差异,区分与不同质子结合的13C核基团。本研究基于DD技术探讨有机肥料中碳结构特征。【方法】供试有机肥料样品包括3种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3种粪肥(鸡粪、牛粪、猪粪)和3种腐植酸肥(腐植酸铵、腐植酸钠、腐植酸钾)样品,利用13C-NMR谱的CP/MAS/TOSS结合DD技术,测定了不同来源的有机肥料样品图谱,比较其碳分布比例。【结果】秸秆和粪肥样品中烷氧碳组分较多,占鉴定出所有碳组分的比例分别为55%和31%~37%,非质子化的烷氧碳占比不到3%;秸秆、猪粪样品中非质子芳香碳占3%~4%,鸡粪和牛粪样品中非质子芳香碳分别占15%和11%,较秸秆和猪粪样品含有更多的非质子化芳香族化合物。粪肥和秸秆样品中甲氧基碳占比低于烷基氮。腐植酸样品以芳香碳、羧基碳和酰胺基碳为主,羧基碳和酰胺基碳占到12%~16%,总芳香族碳占48%~72%,非质子芳香碳占25%~37%,表明腐植酸芳香骨架上可能存在较多取代。【结论】基于CP/TOSS结合DD技术(偶极相移延时时间设置为40μs)分析结果发现,鸡粪和牛粪中非质子芳香碳占比高于猪粪和秸秆;腐植酸肥芳香族碳比例高于粪肥和秸秆,尤其是非质子芳香碳占比较高,表明腐植酸肥芳香化程度高于粪肥和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13)C-核磁共振 交叉极化 偶极去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乙醇δ^(13)C、己酸δ^(13)C和己酸乙酯δ^(13)C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倩 谢正敏 +8 位作者 郑佳 苏建 赵东 汪兴明 魏金萍 黄箭 叶华夏 薛润萍 李茂春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292,共7页
为了探索以己酸、己酸乙酯为主要风味物质的白酒中乙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己酸δ^(13)C和己酸乙酯δ^(13)C的相关性,该研究基于白酒中乙醇+己酸■己酸乙酯+水的动态平衡反应,研究了白酒模拟物和白酒中乙醇δ^(13)C、己酸δ^(1... 为了探索以己酸、己酸乙酯为主要风味物质的白酒中乙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己酸δ^(13)C和己酸乙酯δ^(13)C的相关性,该研究基于白酒中乙醇+己酸■己酸乙酯+水的动态平衡反应,研究了白酒模拟物和白酒中乙醇δ^(13)C、己酸δ^(13)C及己酸乙酯δ^(13)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酒模拟物中3者存在多元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公式(1)为:己酸乙酯δ^(13)C=乙醇δ^(13)C×0.260+己酸δ^(13)C×0.700-0.755,但其并不适用于分析白酒中3者的相关性。白酒中3者同样存在多元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公式(2)为:己酸乙酯δ^(13)C=乙醇δ^(13)C×0.109+己酸δ^(13)C×0.205-15.658,该公式相较于公式(1)标准偏差较小,能较好的展示白酒中乙醇δ^(13)C、己酸δ^(13)C及己酸乙酯δ^(13)C的关系,在白酒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白酒外源添加方面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乙醇δ^(13)C ^己酸δ^(13)C ^己酸乙酯δ^(13)C 相关性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褐煤的^(13)C-NMR特征及CPD高温快速热解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琳 孙绍增 +4 位作者 王东 郭浩然 许焕焕 孟建强 秦裕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460,共6页
采用^(13)C-NMR固体核磁表征元宝山褐煤及白音华褐煤的碳骨架结构参数,分析两种褐煤团簇化学结构参数,元宝山褐煤团簇中平均碳原子数为16.21,其中芳碳原子数为9.24,脂碳原子数为6.97,芳环数为1.81;白音华褐煤团簇中平均碳原子数为17.14... 采用^(13)C-NMR固体核磁表征元宝山褐煤及白音华褐煤的碳骨架结构参数,分析两种褐煤团簇化学结构参数,元宝山褐煤团簇中平均碳原子数为16.21,其中芳碳原子数为9.24,脂碳原子数为6.97,芳环数为1.81;白音华褐煤团簇中平均碳原子数为17.14,其中芳碳原子数为9.43,脂碳原子数为7.71,芳环数为1.86。两种褐煤均以桥键及环状链接为主,元宝山褐煤团簇中桥键及环状链接多于白音华褐煤,而白音华褐煤则侧支链稍多。结合两种褐煤团簇化学结构参数,采用基于煤结构的CPD热解模型,模拟这两种褐煤的高温快速热解过程,模拟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固体13c-nmr CPD 高温快速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胜长焰煤热解含氧官能团结构演化的^(13)C-NMR和FT-IR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昱 朱炎铭 李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以东胜煤田色拉一号井田2号煤层长焰煤为研究对象,利用浮沉离心法富集其镜质组。基于工业分析、元素分析、13C-NMR、FT-IR、谱图分峰拟合技术和化学分析测试,求取镜煤及一系列热解煤含氧官能团结构与含量参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含氧官能... 以东胜煤田色拉一号井田2号煤层长焰煤为研究对象,利用浮沉离心法富集其镜质组。基于工业分析、元素分析、13C-NMR、FT-IR、谱图分峰拟合技术和化学分析测试,求取镜煤及一系列热解煤含氧官能团结构与含量参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规律与演化特点。镜煤中羧基、羰基含量分别为8.91~10.90 mol/kg、1.61~1.79 mol/kg,随热解温度升高羧基显著减少。热解作用促使以端基形式连接在脂肪链或脂肪环结构氧上的甲基和亚甲基首先脱去,且在温度高于350℃后基本稳定。氧在热解过程赋存状态的变化是芳香体系与脂肪体系相互竞争的结果,510℃热解煤中芳香类氧和脂肪类氧的含量分别为7.49、3.45 mol/kg。羟基的演化过程与热解过程中氧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随着热解过程的进行,在热解温度低于440℃时,各种羟基含量均减少,热解过程对于大分子网络的破坏干扰了各种氢键作用,而羟基π作用则暂时增强,至510℃时各种氢键含量均降为最低。东胜长焰煤中含氧官能团化学活性顺序为:[COOH]>[R-O]>[Ar-O-Ar,Ar-O-C,C-O-C]>[C=O]。镜煤非活性醚键含量为0.68 mol/kg,活性醚键为0.48 mol/kg,主要为非活性醚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长焰煤 热解 含氧官能团 结构演化 13c-nmr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润湿性差异的^(13)C-NMR特征解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周刚 程卫民 +1 位作者 徐翠翠 聂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49-2855,共7页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微观分子结构参数对其润湿性的影响,利用^(13)C-NMR试验获取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的碳骨架结构参数,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对不同煤种煤尘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芳碳和脂碳结构参数...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微观分子结构参数对其润湿性的影响,利用^(13)C-NMR试验获取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的碳骨架结构参数,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对不同煤种煤尘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芳碳和脂碳结构参数随变质程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了煤尘润湿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f'a,fHa,fBa,fPa,fHal,fOal。针对芳碳,随着f'a,fBa,fHa含量的增加,fPa含量的减小,煤尘的疏水性增强;针对脂碳,随着fHal与fOal含量的减少,煤尘的亲水性减弱。最终,通过煤尘润湿性影响因子变化率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润湿性差异的微观机理,实现了对传统煤尘润湿理论的改进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 润湿性 13c-nmr 影响因子 微观润湿机理 分子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核磁CP/MAS^(13)C-NMR在植物纤维原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传富 孙润仓 叶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固体核磁CP/MAS13C-NMR光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文综述了在植物纤维和制浆造纸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固体核磁CP/MAS ^^13c-nmr光谱 制浆造纸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分析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强 唐跃刚 +1 位作者 王绍清 黄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415,共6页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固态13C-NMR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永兴褐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中脂肪碳和芳香碳两者比例分配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季碳、环内氧接脂碳、芳香桥碳和羧基碳的破坏...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和固态13C-NMR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永兴褐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中脂肪碳和芳香碳两者比例分配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季碳、环内氧接脂碳、芳香桥碳和羧基碳的破坏作用比较明显;在芳香桥碳锐减的同时,芳甲基的比例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表明永兴褐煤中的双环及多环结构被破坏为单环结构,芳香簇的尺寸变小了,这是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永兴褐煤结构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结构 混合酸处理脱灰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低熟原油^(13)C-NMR谱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霍秋立 李振广 冯子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通过低熟原油与成熟原油在13C-NMR谱图形态、参数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可由分子结构特点来区分低熟原油和成熟原油。并指出低熟原油可能主要为成岩作用早期藻类物质成烃的结果。
关键词 凹陷 低熟原油 核磁共振 谱分析 13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变质程度煤显微组分结构的^(13)C-NMR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罗陨飞 李文华 陈亚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0-543,共4页
利用13C-NMR核磁共振技术对中低变质程度煤显微组分(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了5种煤9个显微组分的13C-NMR结构参数,获得了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惰质组结构中芳构化程度要高于镜质组;脂碳数量则少于镜... 利用13C-NMR核磁共振技术对中低变质程度煤显微组分(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了5种煤9个显微组分的13C-NMR结构参数,获得了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惰质组结构中芳构化程度要高于镜质组;脂碳数量则少于镜质组,芳环上的烷烃侧链也没有镜质组长;随着煤变质程度的提高,煤分子中芳构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惰质组的芳香度随变质程度变化的规律明显不如镜质组;在中低变质阶段,对煤化进程起主导作用的的是芳构化作用而不是环缩合作用,但在惰质组中脂碳断裂形成芳环的现象不明显。惰质组中含氧官能团的总量要低于同等变质程度的镜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显微组分 ^^13CNMR 变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序列结构^(13)C-NMR谱数据的统计理论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薇 黄佃平 +2 位作者 赵永仙 邵华峰 黄宝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首先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统计公式对10组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由其所得方差值可知,所有样品中的橡胶组分数据均不符合Bernoullian模型,而符合一级Markov模型;然后用Markov模型的统计公... 首先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统计公式对10组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由其所得方差值可知,所有样品中的橡胶组分数据均不符合Bernoullian模型,而符合一级Markov模型;然后用Markov模型的统计公式计算,画出共聚物乙烯、丙烯的数量和质量分布曲线,由此可直观地比较各样品的组成分布;同时定量给出了共聚物数均和重均链段长度、链段分布指数及长链段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R ^13^c-nmr Bernoullian模型 MARK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2^(-2)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模型^(13)C-NMR谱的构建与修正 被引量:22
12
作者 贾建波 曾凡桂 孙蓓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2-657,共6页
利用浮沉离心法得到了神东原煤的镜质组(SDV),并对其进行了固体13C-CP/MAS NMR测试和元素分析。由13 C-NMR实验得到了SDV中碳原子的结构分布特征和12种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SDV的结构中芳香碳原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缩合程度为2的萘,其... 利用浮沉离心法得到了神东原煤的镜质组(SDV),并对其进行了固体13C-CP/MAS NMR测试和元素分析。由13 C-NMR实验得到了SDV中碳原子的结构分布特征和12种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SDV的结构中芳香碳原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缩合程度为2的萘,其余则是以苯环和含杂原子的芳香环。利用结构参数和元素分析的结果构建了SDV的大分子结构模型,并运用13C-NMR预测软件ACD/CNMR predictor计算了SDV大分子结构模型的13C化学位移。根据计算结果对SDV的大分子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能和实验谱图吻合较好的大分子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组 13c-nmr 神东2-2煤 化学位移 大分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研究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序列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非 朱清仁 +1 位作者 洪昆仑 高建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9-123,共5页
13C-NMR方法对8种不同的国产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序列结构作了观测和表征.指出这一直接由PVAc(醋酸乙烯酯)皂化生成的共聚物均具有嵌段物性,并观测到它们与聚合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乙烯醇 醋酸乙烯酯 共聚物 序列结构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TIR及^(13)C-NMR法研究PEEK的硝化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 毛坤元 +2 位作者 吴忠文 张惠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98-102,共5页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及^(13)C-NMR方法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在浓硝酸中的反应。发现PEEK在浓硝酸中发生硝化并有轻度的氧化发生,结晶PEEK比无定形PEEK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性。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醚醚酮 硝化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甲素类似物的~1H-NMR和^(13)C-NMR谱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丽敏 钮因尧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包甲素类似物NMR谱的分析,考察其结构差别对共振信号化学位移的影响。方法以6β-乙酰氧基-3α-羟基莨菪烷为原料,利用酰化和磺酰化反应合成包甲素类似物,测试各化合物的1H-NMR谱和个别化合物的"c-NMR谱。结果合成了8个... 目的通过对包甲素类似物NMR谱的分析,考察其结构差别对共振信号化学位移的影响。方法以6β-乙酰氧基-3α-羟基莨菪烷为原料,利用酰化和磺酰化反应合成包甲素类似物,测试各化合物的1H-NMR谱和个别化合物的"c-NMR谱。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并对各化合物的NMR谱信号进行详细归属。结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和立体效应对莨菪烷化合物杂环上氢核和碳核的化学位移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物 化合物 影响 氢核 化学位移 应对 杂环 NMR谱 磺酰化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分析漆酶处理木素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华丽 石淑兰 裴继诚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利用1 3C NMR技术对漆酶、漆酶 /介体体系处理前后枫香木酶解木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经漆酶 /介体体系 (LMS)处理后 ,木素的部分 β O 4结构发生醚键断裂 ,脱甲基或脱甲氧基反应发生 ,根据结构变化推断反应过程中紫丁香基型结构... 利用1 3C NMR技术对漆酶、漆酶 /介体体系处理前后枫香木酶解木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经漆酶 /介体体系 (LMS)处理后 ,木素的部分 β O 4结构发生醚键断裂 ,脱甲基或脱甲氧基反应发生 ,根据结构变化推断反应过程中紫丁香基型结构优先反应 ;经漆酶处理后 ,木素单位苯环的羰基含量和甲氧基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处理 木素 漆酶/介体体系 ^^13c-nmr 酶解 结构特征 羰基 甲基 反应过程 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研究(Ⅱ)──化学位移加合与降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长明 刘元 +1 位作者 文松年 周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66-71,共6页
运用数学模型对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从理论上建立了13C-NMR化学位移的加合和降阶模型,提出了... 运用数学模型对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从理论上建立了13C-NMR化学位移的加合和降阶模型,提出了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13)c-nmr化学位移 加合 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_1级MDF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定量^(13)C-NMR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立维 王春鹏 +2 位作者 储富祥 赵临五 陈日清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采用13C-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了由选定碱-酸-碱工艺所合成的E1级MDF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结果表明:在初始碱性阶段有70%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羟甲基脲,25%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亚甲基醚键。三聚氰胺全部发生羟甲基化,65%的羟甲基三聚氰... 采用13C-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了由选定碱-酸-碱工艺所合成的E1级MDF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结果表明:在初始碱性阶段有70%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羟甲基脲,25%的甲醛分子转化成了亚甲基醚键。三聚氰胺全部发生羟甲基化,65%的羟甲基三聚氰胺缩聚成亚甲基醚键的结构。亚甲基醚键在最后的碱性保温阶段发生分解。三聚氰胺对缩聚反应的参与提高了亚甲基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13C-核磁共振 三聚氰胺 改性 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分析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构造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利宝 要惠芳 姬新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基于固体^(13)C-NMR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构造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构造煤中脂肪碳、芳香碳和含氧官能团的比例分配影响不大,但对碳组成有一定影响.脱灰后比例增加明显的... 运用煤的结构化学理论,基于固体^(13)C-NMR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构造煤在混合酸处理脱灰前后碳组成的变化.研究表明,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构造煤中脂肪碳、芳香碳和含氧官能团的比例分配影响不大,但对碳组成有一定影响.脱灰后比例增加明显的结构包括脂甲基碳、甲氧基/芳甲氧基碳、桥接芳碳,结构受到明显破坏;比例显著减小的结构归属为亚甲基/次甲基碳、环内氧接脂碳、侧支芳碳、质子化芳碳.混合酸处理脱灰对构造煤结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芳香稠环结构有所改变,脱灰样品中芳香簇的尺寸变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13c-nmr分析 混合酸 脱灰 碳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研究LiClO_4在PC+AN混合溶剂中的溶剂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俊明 赵扬 王键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碳酸丙烯酯 乙腈 ^^13c-nmr 溶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