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埋藏后生作用对生物壳体^(87)Sr/^(86)Sr的影响研究 |
刘秀明
王世杰
贾玉鹤
董丽敏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
2
|
桂林地区岩溶水^87Sr/^86Sr特征 |
王涛
王增银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3
|
近50 ka以来雷州半岛北部泥炭序列^(87)Sr/^(86)Sr比值变化的环境意义研究 |
钟巍
陈援翰
魏志强
叶素素
商圣潭
薛积彬
欧阳军
曹家元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4
|
古湖相碳酸盐沉积和化石贝壳的^87Sr/^86Sr及其意义 |
张虎才
雷国良
杨明生
樊红芳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5
|
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稀土元素与87Sr/86Sr分布及其意义 |
李开开
蔡春芳
李宏涛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7 |
1
|
|
|
6
|
健康齿和龋齿的锶含量和^87Sr/^86Sr比值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李子夏
贺茂勇
彭彬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7
|
从黄土Sr同位素探讨海水^(87)Sr/^(86)Sr变化的原因 |
苏晓云
杨杰东
陈骏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8
|
东太平洋早中新世^(87)Sr/^(86)Sr和CaCO_3的短周期旋回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
刘季花
陈迎蓉
梁宏锋
王应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9
|
进口大豆^(87)Sr/^(86)Sr比值的测定及用于进口国溯源的研究 |
冯睿
李锦花
殷居易
马明
刘永丰
陈先锋
曹国洲
张吉红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0
|
中太平洋北部沉积物 ̄(87)Sr/ ̄(86)Sr比值具有亚洲大陆特征 |
崔汝勇
|
《海洋地质动态》
|
1995 |
0 |
|
|
11
|
晚第三纪海水 ̄(87)Sr/ ̄(86)Sr比值:更好的年代地层学参考曲线 |
崔汝勇
|
《海洋地质动态》
|
1995 |
0 |
|
|
12
|
高喜马拉雅康布马曲和波曲河流放射成因^(87)Sr源岩追踪研究 |
秦建华
冉敬
沈敢富
杜谷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3
|
云南江城勐野井盐类矿床Sr同位素特征及成盐物质来源分析 |
郑智杰
尹宏伟
张震
郑绵平
杨尖絮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
|
14
|
柴达木察尔汗贝壳堤剖面Sr同位素及其环境意义 |
牛洁
张虎才
常凤琴
陈玥
樊红芳
张文翔
杨明生
雷国良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
15
|
湖南芙蓉锡矿床中萤石的Sr-Nd同位素研究 |
赵葵东
蒋少涌
姜耀辉
凌洪飞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6
|
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Sr同位素组成研究:历史与前景 |
周厚云
迟宝泉
关华政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7
|
滇西南思茅盆地盐岩Sr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区域成盐作用的启示 |
方礼桦
夏芝广
李伟强
尹宏伟
苗忠英
刘斌
邵春景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8
|
海洋沉积物不同相态中Sr、Nd同位素提取方法研究 |
张颖
张辉
王小静
刘季花
汪虹敏
朱爱美
胡宁静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9
|
水化学和同位素揭示的广东儒洞地热咸水形成机制 |
邵誉炜
毛绪美
查希茜
李翠明
赵桐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白云岩化过程中锶含量变化及锶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意义 |
王利超
胡文瑄
王小林
曹剑
吴海光
廖志伟
万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