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01-3p靶向调控Anxa2抑制胃癌细胞EMT和巨噬细胞M2极化
1
作者 张笑添 王傲君 +1 位作者 毛琳琪 徐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2-1558,1565,共8页
目的:探讨miR-101-3p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巨噬细胞M2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iR-101-3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Transwell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miR-101-3p和Anxa2对胃癌细胞迁移、侵... 目的:探讨miR-101-3p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巨噬细胞M2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iR-101-3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Transwell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miR-101-3p和Anxa2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以及EMT的影响;人单核细胞(THP-1)与转染后的胃癌细胞共培养后,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1-3p和Anxa2对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Anxa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双荧光素酶报告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101-3p与Anxa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的miR-101-3p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与生存期呈正相关。与正常胃黏膜细胞比较,胃癌细胞中的miR-101-3p水平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miR-101-3p,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明显减少,而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增加;共培养体系中,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miR-101-3p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P<0.01)。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的Anxa2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胃黏膜细胞比较,胃癌细胞中的Anxa2水平明显升高(P<0.01)。Anxa2是miR-101-3p的靶基因。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Anxa2,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共培养体系中,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Anxa2可以明显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P<0.01)。过表达Anxa2可以逆转miR-101-3p对胃癌细胞EMT和巨噬细胞M2极化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miR-101-3p靶向调控Anxa2抑制胃癌细胞EMT和巨噬细胞M2极化,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01-3p Anxa2 巨噬细胞 m2极化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郭音 任海青 +2 位作者 郭晓阳 左江华 王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并按照PNM疾病分期、治疗结局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PMN组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PMN患者,Ⅰ期20例、Ⅱ期42例、Ⅲ期34例、Ⅳ期4例,Ⅲ+Ⅳ期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与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PRIL、PLA2R-Ab与TP(总蛋白)、白蛋白(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PMN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BUN、Scr、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58例患者未达到缓解标准,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增高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PM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肾功能损伤导致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上述三项指标反映出PMN疾病发生、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5-羟维生素D3 原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VCAM-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慧 朱恒 +6 位作者 褚亚男 徐芬芬 刘元林 唐博 李喜梅 胡亮钉 张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6-140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转染建立稳定高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VCAM-1基因过表达对MSC免疫学特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转染建立稳定高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VCAM-1基因过表达对MSC免疫学特性的影响。以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小鼠VCAM-1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PMSCVmigr-1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MSCVmigr-1-mVCAM-1,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293细胞,收获含有病毒颗粒的上清;用病毒上清感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并检测其表达。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高表达VCAM-1的MSC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中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正确构建了小鼠VCAM-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MS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目的基因VCAM-1在MSC表面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刀豆素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VCAM-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并使其在MSC中稳定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本课题为进一步研究VCAM-1基因调控MSC干预免疫相关性疾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粘附分-1 间充质干细胞 C3H10t 1/2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30-3p/Ap2m1轴在过表达GATA-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贺继刚 王梓豪 +2 位作者 李敏 谢巧丽 毛富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63-2768,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泌外泌体(BMSC^(GATA-4)exosome)通过miRNA-330-3p/Ap2m1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肌梗死心功能。方法建立小鼠心梗模型,共分7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 目的探讨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泌外泌体(BMSC^(GATA-4)exosome)通过miRNA-330-3p/Ap2m1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肌梗死心功能。方法建立小鼠心梗模型,共分7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BMSC^(miRNA-330-3p-inhibitor)-exosome、BMSC^(空载体)-exosome、BMSCexosome 48 h,同时将心梗未处理组及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心功能,RT-PCR检测心梗心肌细胞内miRNA-330-3p的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心梗心肌细胞凋亡数量。miRNA-330-3p对应靶基因Ap2.m1、Cnot4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检测。结果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梗心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5),其心肌细胞内miRNA-330-3p表达量最高(P<0.05)。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最低(P<0.05),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梗心肌细胞内的Ap2.m1的表达最低(P<0.05)。结论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miRNA-330-3p/Ap2m1轴抗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30-3p Ap2m1蛋白 GAtA-4 外泌体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气氛对CaO-SiO_(2)-Al_(2)O_(3)-MgO-Fe_(t)O渣系磷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庆 李福民 +1 位作者 张淑会 黄建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71-1875,共5页
采用气-渣-金平衡法测定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用钼坩埚作为反应容器,Ag-0.2%P合金作为气-渣-金平衡的熔剂,CO-CO2-Ar混合气体提供体系的氧分压,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该渣系磷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成分的炉渣,当... 采用气-渣-金平衡法测定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用钼坩埚作为反应容器,Ag-0.2%P合金作为气-渣-金平衡的熔剂,CO-CO2-Ar混合气体提供体系的氧分压,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该渣系磷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成分的炉渣,当体系CO、CO2、Ar组成一定时,随着温度由1 723 K增加到1 823 K,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降低;在1 773 K,气氛中氧分压由3.6×10-5 Pa增大到7.2×10-4 Pa时,磷容量随着氧分压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Al_(2)O_(3)-mgO-Fe_(t)O渣系 磷容量 --金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IA1基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6
作者 钟裕昌 阮笃激 +3 位作者 戴霖 王彪 曲颜 杨雪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8-1664,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及其空载质粒(Vector)转染至M2-TAMs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转染后的M2-TAMs与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并联用PI3K激动剂740Y-P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原代TAMs比较,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IA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降低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P<0.05)。②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可显著降低BGC-82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PI3K/PI3K、p-AKT/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③740Y-P可显著逆转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对BGC-823细胞迁移、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M2-TAMs中TIA1基因表达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内抗原1 胃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掺杂钙钛锆石(Ca_(1-x)Nd_(x)ZrTi_(2)O_(7+x/2))相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提学超 李伟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研究钙钛锆石对放射性元素Am^(3+)的稳定固化作用,以Nd^(3+)为Am^(3+)的模拟元素,系统研究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_(1-x)Nd_(x)ZrTi_(2)O_(7+x/2)时,Nd^(3+)异价取代钙钛锆石晶格中Ca^(2+)位(0≤x≤1.0)所导致的相态演变行为。合成Ca_(1-x... 为研究钙钛锆石对放射性元素Am^(3+)的稳定固化作用,以Nd^(3+)为Am^(3+)的模拟元素,系统研究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_(1-x)Nd_(x)ZrTi_(2)O_(7+x/2)时,Nd^(3+)异价取代钙钛锆石晶格中Ca^(2+)位(0≤x≤1.0)所导致的相态演变行为。合成Ca_(1-x)Nd_(x)ZrTi_(2)O_(7+x/2)的XRD、Raman、BSE和EDS测试结果表明:钙钛锆石(Zirconolite)晶格对Nd^(3+)离子的固溶量可达70%(x=0.7),可有效实现对Am^(3+)模拟元素Nd^(3+)离子的固化。但随着Nd^(3+)掺杂量(x≤0.3)增加,Zirconolite-2M晶格中O^(2-)和Nd^(3+)的无序化程度逐渐增加、(Ca/Nd)-O键长逐渐变小,直至(x=0.4)引起Zr^(2+)、Ti^(4+)附近的O^(2-)配位数发生改变(ZrO7→ZrO8、TiO5→TiO6),Zirconolite-2M晶格结构开始向Zirconolite-4M转变。x=0.5时,陶瓷体完全转变为Zirconolite-4M晶格且O^(2-)和Nd^(3+)有序度重新变高、Ti—O键长增加;直至x=0.6、x=0.7时,陶瓷体仍为单一Zirconolite-4M结构,但晶格中O^(2-)和Nd^(3+)的有序度又逐渐降低,以至于在x=0.7陶瓷体亚晶格中微量Ca^(2+)、Zr^(4+)、Nd^(3+)离子占位转变为烧绿石(Pyrochlore)结构。而在0.8≤x≤0.9范围内,Zirconolite-4M结构完全消失,陶瓷体为多相共存状态(Pyrochlore、ZrTiO_(4)和Nd2(TiZr)_(4)O_(11)物相)。Nd^(3+)完全取代Ca^(2+)位(x=1.0)时,陶瓷体变为单一Nd2(TiZr)_(4)O_(11)固溶体相。陶瓷体晶粒的BSE和EDS分析证实了这种相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掺杂 钙钛锆石-2m 相关系 有序-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2显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转移淋巴结诊断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晔 贾茜 +3 位作者 王源波 刘岩 姚小宝 高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讨^(99)Tc^(m)-3PRGD2显像及其联合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可疑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 目的探讨^(99)Tc^(m)-3PRGD2显像及其联合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可疑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87个淋巴结,包括中央区32个、颈侧区55个),于术前超声检查后7 d内行^(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99)Tc^(m)-3PRGD2 SPECT/CT及超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比较^(99)Tc^(m)-3PRGD2 SPECT/CT、超声及二者联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并比较影像学结果与病理、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中央区组病理确诊22个转移灶,10个良性病变。超声提示9个转移,SPECT/CT提示11个存在异常局灶性摄取。3PRGD2显像正确鉴别2个超声可疑转移,6个超声假阴性,1个超声假阳性。颈侧区组病理确诊38个转移灶,17个良性病变。超声提示34个转移,SPECT/CT提示25个存在异常局灶性摄取。3PRGD2显像正确鉴别8个超声可疑转移,5个超声假阴性,1个超声假阳性。基于此调整手术清扫范围,减少了病灶遗漏。两者联合诊断时,颈侧区组[89.47%、87.27%、77.78%、0.707(P<0.01)]及总体[80.00%、79.31%、63.64%、0.545(P<0.01)]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与病理随访结果的Kappa值均较单一检查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3~18.157,P均<0.01)。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提示异常淋巴结的良、恶性判断中,^(99)Tc^(m)-3PRGD2 SPECT/CT可降低超声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联合超声可有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对颈侧区淋巴结的预测可能更显著;在临床决策和手术方案制订中具有额外优势及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淋巴转移 手术方案制订 ^(99)tc^(m)-3PRGD2 SPECt/Ct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14-3-3σ、miR-365在UVB致HaCaT细胞G_2/M期阻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院霞 王颖慧 +2 位作者 李明芳 刘明 周美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研究30mJ/cm2的UVB照射后,HaCaT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为研究对象,波长305nm的UVB为干预因子,首先观察了HaCaT细胞在30mJ/cm2的UVB作用后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其次观察了UVB照后不同时间点p53... 目的:研究30mJ/cm2的UVB照射后,HaCaT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为研究对象,波长305nm的UVB为干预因子,首先观察了HaCaT细胞在30mJ/cm2的UVB作用后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其次观察了UVB照后不同时间点p53蛋白、14-3-3σ蛋白表达的改变;最后用miR-365高表达的HaCaT细胞分析了miR-365在UVB所致了的周期阻滞中的可能作用。结果:HaCaT细胞在30mJ/cm2的UVB作用后18h出现较明显的G2/M期阻滞;p53、磷酸化的p53以及14-3-3σ蛋白在UVB照射后均有明显升高;miR-365高表达的HaCaT细胞,14-3-3σ蛋白的mRNA表达下降,且在UVB照射后无明显改变。结论:30mJ/cm2的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G2/M期阻滞,p53、14-3-3σ、miR-365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段紫外辐射 G2 m期阻滞 P53 14-3-3σ miR-3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IL2-IFN-NKC调节网与其相关网络MΦ-IL1-Th的效应——针灸并施对荷瘤(S_(37))小鼠相关网络的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静宜 马振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以荷瘤 (S37)小鼠为模型 ,进一步验证针灸并施的抗肿瘤和对IL2 IFN NKC调节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的效应。方法 针灸荷瘤 (S37)小鼠的大椎、后海二穴后 ,取样 ,以吞噬中性红比色分析法 ,MTT比色分析法和单抗SPA Ig花环法等观... 目的 以荷瘤 (S37)小鼠为模型 ,进一步验证针灸并施的抗肿瘤和对IL2 IFN NKC调节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的效应。方法 针灸荷瘤 (S37)小鼠的大椎、后海二穴后 ,取样 ,以吞噬中性红比色分析法 ,MTT比色分析法和单抗SPA Ig花环法等观察针灸对MΦ、IL1、Th及S37肉瘤的影响。结果 荷瘤针灸并施组、荷瘤艾灸组、荷瘤针刺组的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IL1含量及Th细胞 (L3T4)百分率均较荷瘤对照组显著增高 ;除针刺组外 ,其余两实验组均对S37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 ,针灸组和艾灸组IL1含量均较针刺组显著增高 ;针灸组Th细胞(L3T4)较针刺组显著增高。结论 针灸荷瘤小鼠大椎、后海二穴 ,具有正向调节IL2 IFN NKC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和抑瘤 (S37)作用。艾灸也显示出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治疗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 辅助性t细胞 荷瘤小鼠 IL2-IFN-NKC调节网 mΦ-IL1-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AB_m型分子几何构型的[T/2-3m]规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7-79,共3页
针对VSEPR及 8n + 2m和 6n规则的不足之处 ,提出一个简便、适用范围广的 [T/2 - 3m]规则 .运用该规则时 ,只需要ABm 型分子的总价电子数和非氢配位数 ,就能确定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形式 。
关键词 价电子总数 分子几何构型 [t/2-3m]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谷甾醇通过抑制TNF-α-NF-κB和TβR1-Smad2/3信号通路抗小鼠肝纤维化损伤 被引量:57
12
作者 万星 李相国 +3 位作者 李修贤 吕慧芬 黄德斌 胡泽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Beta-谷甾醇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CCL 4组、Beta-谷甾醇低中高剂量组(BS-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 4制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 目的探讨Beta-谷甾醇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CCL 4组、Beta-谷甾醇低中高剂量组(BS-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 4制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于前15 d灌胃不同剂量Beta-谷甾醇。处死后,观察大体形态,测量肝指数,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和胶原纤维,Elisa测血清(ALT)、(AST)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TNF-α-NF-κB和TβR1-Smad2/3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BS各组显著性地抑制了CCL 4引起的肝指数、ALT、AST、α-SMA、collagenⅠ的增高,该作用呈量效依赖性(P<0.05或P<0.01),BS各组肝形态、炎症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变化也呈剂量依赖性优于模型组,同时,BS-M降低了信号通路中TβR1、Smad2/3、TNF-α和p-NF-κB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Beta-谷甾醇呈剂量依赖抑制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NF-κB和TβR1-Smad2/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谷甾醇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tβR1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8-2-3P靶向SIN3A基因影响NK/T细胞淋巴瘤的增殖和凋亡
13
作者 王佳琳 季迪 +2 位作者 陈祥 杨博 余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4-1401,共8页
目的·探讨miR-218-2-3P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通过靶向SIN3A基因对NK/T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miR-218-2-3P在正常人NK细胞和NK/T细... 目的·探讨miR-218-2-3P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通过靶向SIN3A基因对NK/T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miR-218-2-3P在正常人NK细胞和NK/T细胞淋巴瘤细胞NK92MI、NKYS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3000瞬时转染法向NK92MI细胞分别转染含无义序列的抑制剂(inhibitor NC)、miR-218-2-3P抑制剂(mi R-218-2-3P inhibitor)及不含片段的转染试剂,并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上述3组即inhibitor NC组、miR-218-2-3P inhibitor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中miR-218-2-3P及SIN3A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周期。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IN3A是否为miR-218-2-3P的靶基因。向NK92MI细胞分别转染mi R-218-2-3P inhibitor+SIN3A干扰小RNA(si-SIN3A)、miR-218-2-3P inhibitor+含无义序列的干扰小RNA(si-NC),并采用CCK8法检测该2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与正常人NK细胞相比,NK92MI细胞、NKYS细胞中miR-218-2-3P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inhibitor NC组相比,miR-218-2-3P inhibitor组NK92MI细胞的增殖活力减弱(均P<0.05)、凋亡率增加(均P<0.05)且发生了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SIN3A为miR-218-2-3P的靶基因。与空白对照组和inhibitor NC组相比,miR-218-2-3P inhibitor组的SIN3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下调SIN3A表达,能够恢复由转染miR-218-2-3P inhibitor减弱的细胞增殖活力(均P<0.05)。结论·miR-218-2-3P在NK92MI、NKYS细胞株中表达较高,其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IN3A对NK/T细胞淋巴瘤的增殖、凋亡及周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miR-218-2-3P SIN3A基因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3p靶向调控E2F3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瑞晓 李雪莲 +3 位作者 唐启胜 王磊 马善金 张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4-3p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T24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手术切除的36例膀胱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标本,以及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株... 目的:探讨miR144-3p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T24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手术切除的36例膀胱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标本,以及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株SV-HUC-1,用q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44-3p的表达水平。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144-3p mimics、miR-NC等转染进T24细胞,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T24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利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44-3p与E2F转录因子3(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3,E2F3)的结合位点,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4-3p与E2F3的靶向关系,WB实验检测细胞中miR-144-3p与E2F3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44-3p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均P<0.01),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组织(P<0.05)。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44-3p与E2F3表达存在靶向调节关系。miR-144-3p过表达可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同时下调E2F3的表达水平(P<0.01);当上调E2F3表达时,对细胞侵袭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则被逆转。结论:miR-144-3p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调控E2F3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4-3p E2F转录因子3 膀胱癌 t24细胞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诱导NIH3T3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军琳 刘源 +2 位作者 金岩 王新文 李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NIH3T3细胞,加入外源性rhBMP-2,用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IP)活... 目的 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NIH3T3细胞,加入外源性rhBMP-2,用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IP)活性和骨钙素(OC)含量观察细胞是否有成骨趋向。结果 加药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DNA合成变慢,ALP活性和OC含量均增高。结论 rhBMP-2使NIH3T3细胞增殖活性变弱,表现成骨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 RHBmP-2 NIH3t3细胞增殖 成骨细胞 表型转化 OC DNA合成 生长曲线 碱性磷酸酶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磊 赵羲和 田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9-1105,共7页
目的探讨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NC、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miR-330-3p-mimc... 目的探讨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NC、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miR-330-3p-mimcs+LV-NC、miR-330-3p-mimcs+LV-PKM2转染至胃癌细胞中,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Annexin V/PI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检测葡萄糖利用率、乳酸生成量、己糖激酶(HK)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等糖酵解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M2、GLUT1、HK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330-3p与PKM2的靶向关系。结果 (1)胃癌细胞系miR-330-3p表达量高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表达量低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 <0.05)。(2)生物信息学显示,miR-330-3p与PKM2存在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 PKM2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5)。(3)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inhibitor组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增多,凋亡细胞数减少,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活性、LDH活性降低,PKM2、GLUT1、HK2表达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量降低(P <0.05),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组升高或降低幅度低于miR-330-3p-inhibitor组(P <0.05)。(4)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mimcs组miR-330-3p表达量升高(P <0.05),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减少,凋亡细胞增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活性、LDH活性升高,PKM2、GLUT1、HK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量升高(P <0.05);miR-330-3p-mimcs+LV-PKM2组升高或降低趋势低于miR-330-3pmimcs组(P <0.05)。结论 miR-330-3p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相关,可能通过靶向PKM2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0-3p 丙酮酸激酶m2 胃癌 糖酵解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0m铁路双线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家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太中银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200 km/h,前王家山2号大桥主桥采用了双线100 m+100 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从孔跨布置、结构构造、钢束布置、设计指标、动力仿真分析等方面简要介绍主桥的设计情况和施工方案选择、收缩徐... 太中银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200 km/h,前王家山2号大桥主桥采用了双线100 m+100 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从孔跨布置、结构构造、钢束布置、设计指标、动力仿真分析等方面简要介绍主桥的设计情况和施工方案选择、收缩徐变控制等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铁路 2-100m t形刚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学亚 吴诗馨 郭熙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6-1760,共5页
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 2-ME2)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6T-CEM细胞与2-ME2共培养处理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NA片段法检验6T-CEM... 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 2-ME2)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6T-CEM细胞与2-ME2共培养处理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NA片段法检验6T-CEM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6T-CEM细胞内Akt、procaspase-3、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2-ME2作用后,MTT比色法显示6T-CEM细胞增殖被抑制。DNA片段法检测表明,6T-CEM细胞发生了预示凋亡的DNA梯度片段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2作用后,6T-CEM细胞内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调,Procaspase-3、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降低,总Akt无变化。结论 2-ME2体外具有抑制6T-CEM细胞增殖效果,其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6T-CEM细胞生长,其作用与活化细胞内源性凋亡路径及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6t-CEm细胞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PI3K/AKt通路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复方丹参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严媚 温丙昭 +2 位作者 曹琰 胡军 江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及复方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大鼠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鼠,雌性Wistar大鼠为受鼠,40只受鼠随机分成aGVHD组及干预组,干预组包括1,25-(OH)2D3组、复方丹参组、两药联合组,每... 目的观察1,25-(OH)2D3及复方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大鼠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鼠,雌性Wistar大鼠为受鼠,40只受鼠随机分成aGVHD组及干预组,干预组包括1,25-(OH)2D3组、复方丹参组、两药联合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T细胞亚群(CD4+、CD8+)和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变化。结果当aGVHD表现较明显时,CD4+、CD8+增高,以CD4+增高为主,与移植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方案处理后CD4+、CD8+增高的幅度较aGVH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D4+更为明显;动态监测显示与Thl相关的细胞因子IL-2、IFN-γ在各干预组呈下降趋势,与Th2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呈上升趋势,均在第21天变化较为明显,与第0天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L-4无显著性变化。结论1,25-(OH)2D3及复方丹参能够降低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具有调节Thl/Th2平衡,抑制Thl的增殖及功能发挥,促进Th2细胞增殖,发挥免疫耐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骨髓移植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1 25-(OH)2D3 复方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复方丹参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
作者 严媚 温丙昭 +1 位作者 曹琰 江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3,377,共5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的临床表现及T细胞亚群。结果各药物干预组与aGVHD组相比,其aGVHD的发病时间延迟、aGVHD评分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干预组外周血象恢复较快,在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均高于aGVH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方案处理后,CD4+、CD8+的数值明显较aGVHD降低,以CD4+细胞下降明显,而aGVHD时二者均明显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大,结论1,25-(OH)2D3及复方丹参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对减轻aGVHD、促进造血重建及发挥免疫耐受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异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1 25-(OH)2D3 复方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